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1年度簡上字第75號
上 訴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秉家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之背信案件,不服本院民國111年3月31日111年度簡字第152號第一審簡易判決(起訴案號: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109年度調偵字第7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審判範圍之說明:
(一)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規定:「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其立法理由指出:「為尊重當事人設定攻防之範圍,並減輕上訴審審理之負擔,容許上訴權人僅針對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提起上訴,其未表明上訴之認定犯罪事實部分,則不在第二審之審判範圍。
如為數罪併罰之案件,亦得僅針對各罪之刑、沒收、保安處分或對併罰所定之應執行刑、沒收、保安處分,提起上訴,其效力不及於原審所認定之各犯罪事實,此部分犯罪事實不在上訴審審查範圍」。
是科刑事項已可不隨同其犯罪事實而單獨成為上訴之標的,且上訴人明示僅就科刑事項上訴時,第二審法院即不再就原審法院所認定之犯罪事實為審查,而應以原審法院所認定之犯罪事實,作為論認原審量刑妥適與否之判斷基礎。
又按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44條第1項、第348條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
當事人若明示僅就第一審判決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上訴,第二審於製作裁判書時,僅須將當事人明示上訴之範圍加以記明,無庸將不在其審理範圍內之犯罪事實、證據取捨及論罪等部分贅加記載,亦無須將第一審裁判書作為其裁判之附件(最高法院112年度第1次刑事庭庭長、審判長會議決定參照)。
又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3項規定,上開第348條第3項在對於簡易判決有不服者亦準用之。
(二)經查,本案係由檢察官提起上訴,並表明僅針對刑度上訴(見本院111年度簡上字第75號卷第54、124頁)。
則依前開說明,本院審判範圍即僅就原判決量刑妥適與否進行審理,其餘未表明上訴部分,不在本院審理範圍。
三、檢察官上訴意旨略以:本件告訴人所受損害金額逾新臺幣(下同)一千萬元損害甚鉅,而被告與告訴人調解成立後,被告並未依調解條件給付,犯後態度不佳,原審量刑過輕等語。
四、經查:
(一)刑之量定,為求個案裁判之妥當性,故法律賦予法院裁量權,苟量刑時已以被告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且未逾越法定刑度,即不得遽指為違法;
又同一犯罪事實與情節,如別無其他加重或減輕之原因,下級審法院量定之刑,亦無過重或失輕之不當情形,則上級審法院對下級審法院之職權行使,原則上應予尊重(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951號判決意旨參照)。
(二)原審審理後,說明被告有累犯情況,並審酌被告造成告訴人所受之損害程度,考量被告犯後坦承犯行,並已與告訴人調解成立,承諾分期賠償告訴人所受之損害,暨其自述技術學院畢業,沒有其他專門技術或證照,已婚,有2名就讀大學之子女,目前獨居於租屋處,從事汽車銷售之工作,月收入約4萬至10萬元不等,除了生活開銷之外,尚須負擔子女之扶養費,及每月清償其他貸款及債務等生活清況,與其犯罪動機及手段等一切情狀,量處被告有期徒刑6月,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經核原審就被告量刑之責任基礎,已於原判決理由中詳為說明,依整體觀察,本院認原審之量刑仍屬妥適。
(三)而檢察官之上訴意旨所指之告訴人所受損害之程度,已經原審作為量刑之考量;
又被告於原審及本院審理時均自白犯罪,實難遽認其犯後態度不佳;
被告未完全依照調解筆錄之內容履行固有不當,然被告縱未依約履行調解內容,告訴人亦得持調解筆錄對被告之財產聲請強制執行,原審雖未及審酌被告未持續履行調解內容之事實,惟就此與原判決量刑所據理由為整體綜合觀察,尚難認原審就本件犯罪事實與情節量處之刑,有何明顯過重或失輕之不當,應予維持。
是檢察官提起上訴,核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4條、第368條、第373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鄭積揚提起公訴,檢察官楊閔傑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8 月 8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余仕明
法 官 黃佩穎
法 官 許家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8 月 8 日
書 記 官 魏巧雯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