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CHDM,106,訴,134,20170515,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06年度訴字第134號
106年度訴字第311號
公 訴 人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昌益
選任辯護人 盧兆民律師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5 年度偵字第9783號),及追加起訴(105 年度偵字第11814 號),本院依簡式審判程序合併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共貳罪,各處有期徒刑陸月。

應執行有期徒刑拾月。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追加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起訴書、追加起訴書)外,證據另補充:被告甲○○於本院審理時之自白。

二、論罪科刑:㈠核被告如起訴書、追加起訴書犯罪事實欄所示之2 次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罪。

被告就前述加重詐欺犯行,與許順安、「阿誠」及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年成員,有犯意聯絡與行為分擔,應為共同正犯。

又被告所犯前揭2 罪,犯意各別、行為互異,應分論併罰之。

㈡又被告所犯前述加重詐欺取財罪,自由刑之法定本刑為:1年以上7 年以下有期徒刑,罪刑極重,依法不得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被告將入監執行,但本院考量被告年紀尚輕,思慮難免較為不周,且依卷內被告之臺灣南投地方法院少年事件調查報告及少年法庭心理測驗室之心理測驗分析報告所載:被告為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因其父不負家計之責,由其母從事美容業維持家計,惟因職場地點無法與被告朝夕相處,乃委由被告之阿姨、舅舅協助管教,但被告與母親關係良好,因此管教鬆散情境,有抽菸成癮、嚼食檳榔習慣,且有刺青、飆車(無照駕駛)、遲歸、外宿、逃學等行為,被告個性內向不好動、社會適應良好、情緒穩定、心理健康良好、遵守規定、聽人指揮,比較被動,但合群、冷靜思考等情(見本院106 年度訴字第134 號卷第16頁至第27頁),可見被告自幼缺乏父母在身旁關愛,家庭功能較為鬆散,而被告並無前科,且於犯罪後坦承全部犯行,素行及犯後態度尚稱良好,且已經當庭與告訴人乙○○、羅建忠達成和解,賠償部分損失(見上開卷第23頁),本院考量被告非核心正犯,其為集團中最下游的成員,被抓的風險最高,報酬卻最低,而本案告訴人乙○○、羅建忠受騙之金額非多,犯罪所生之危害非高,被告於犯罪後已經積極彌補損害,本院思考再三,認本案即便科處法定最低之有期徒刑1 年,實嫌過重,核有情輕法重之憾,乃均依刑法第59條之規定,酌量減輕其刑。

㈢爰審酌被告年紀甚輕,本應依靠自己的努力獲取正當財富,竟貪圖小利,冀望不勞而獲騙取他人財物,此一犯罪動機實屬可議,但被告犯後尚能坦承全部犯行,態度良好,且已與告訴人乙○○、羅建忠和解,並賠償部分損失,可見被告於犯罪後已經努力彌補損害,自應在量刑予以充分評價,另考量告訴人乙○○於本院審理時表示:我對刑度沒有意見,但請考量被告年紀尚輕,如果被告獲得易服社會勞動的機會,希望被告可以好好珍惜等語之意見,告訴人羅建忠於本院審理時對於量刑並無意見,本院另斟酌被告並無前科,素行尚佳,其有前述家庭生活、成長狀況,被告於本院審理時自述:我已經退伍了,目前在臺中的洗車廠工作,每月薪水為新臺幣(下同)2 萬元,我的學歷是高中肄業,當時因為沒有工作,朋友找了就去做詐騙集團的工作,我目前未婚,也沒有小孩,跟母親同住等語之教育程度、職業及家庭生活狀況之意見,辯護人表示:請考量被告長期在單親家庭長大,因為體恤母親的辛苦想要去賺錢,以減低家庭經濟壓力,才會加入詐欺集團,希望讓被告有易服社會勞動等詞之量刑意見,公訴人對於本案量刑並無意見,本案2 次詐欺取財犯行之行為手段雷同、犯罪造成之損害差異不大、被告並非詐欺集團核心正犯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㈣又刑法第50條、第51條並未明文規定在個案中應該如何量定應執行之刑,對此,本院認為數罪併罰案件定應執行刑之目的在於「罪責原則」及「特別預防」之考量,刑罰之一般預防功能,將使行為人淪為「警惕世人」的工具(手段),侵害人性尊嚴(刑罰的一般預防功能在於立法者所設定的法定刑的本身),不應該在量刑或定應執行刑予以考慮,而經過此一特別之量刑程序,方能充分反應各行為整體之不法內涵,進而進行充分且不過度的罪責評價,尤其是各宣告刑對於行為人的刑罰意義,也應該充分考量行為人本身的人格特性及刑罰經濟原則,過重的刑罰反而無法達到教化之目的,更有可能違反比例原則。

此外,本院亦認刑法第57條所規定之各款量刑事由,就同一事由在定應執行之刑時予以再次評價,並不違反「雙重評價禁止」,主要的理由在於兩者的制度目的不同,在決定宣告刑時,法院應該考量宣告刑之處遇是否合乎罪責原則與特別預防功能,在罪責框架基礎內決定具體刑度,但在決定應執行刑時,則是出於整體刑罰執行的考量,行為人的人格罪責,已經在各罪宣告刑累加的上限下,作為得減輕應執行之刑之事由,尤其是行為人所犯數罪的犯罪特質,總和的累加觀察,更可以充分反應行為人的主觀法敵對意思,以及法益侵害的總體威脅程度。

因而斟酌本案被告所犯均屬詐欺取財罪,罪質同一,犯罪手法雷同,且犯罪時間僅在數日之間,整體法益侵害的嚴重程度尚非重大,被告於犯罪後坦承全部犯行,又有前述家庭生活、成長狀況,且已經與告訴人2 人達成和解等一切情狀,定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以資懲儆。

三、關於沒收:㈠犯罪工具:⒈本件扣案之衣服、短褲及拖鞋,雖為被告所有,但僅係其於案發當日所穿著之衣物,與本案詐欺取財犯行,並無直接關連性,又被告所駕駛之自小客貨車,亦未扣案,此為其母親所有,僅係供被告日常生活代步之交通工具,並無證據證明該汽車專供詐欺取款使用,均不予宣告沒收、追徵。

⒉至於未扣案之金融機構帳戶提領工具,本院考量此些帳戶業經凍結,無法繼續使用,不再具有充作人頭帳戶使用之危害性,已無預防再犯之必要,而此些提領工具僅為帳戶使用之表徵,本身價值低廉,基於比例原則之考量,爰不予宣告沒收、追徵。

㈡犯罪所得:被告於警詢時表示,其提領款項交給集團成員許順安後,可以拿到詐欺款項的1 %作為報酬,以本案而言,被告總共提領25萬9,000 元,依實際獲得之報酬比例計算,被告於本案實際獲得之不法利益為2 萬5,900 元,惟被告已經與告訴人乙○○、羅建忠達成和解,共賠償告訴人2 人之損失合計達17萬5,000 元,遠高於被告實際獲得之不法所得,據此,被告雖然從犯罪中獲得不法利得(產自於犯罪),但又為此付出賠償金,就其整體財產而言,被告並未因為本案犯罪因而實際獲得利益,應認此不法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不予沒收、追徵。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28條、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第59條、第51條第5款、第38條之1第5項,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 ,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賴志盛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5 月 15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德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判決如有不服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者,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5 月 15 日
書記官 李曉君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之4
犯第339條詐欺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1 年以上7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 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犯之。
二、三人以上共同犯之。
三、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對公眾散布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一: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105 年度偵字第9783號起訴書1 份。
附件二: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105 年度偵字第11814號追加起訴書1 份。
【 附件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05年度偵字第9783號
被 告 甲○○ 男 19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南投縣○○市○○里○○路00巷00
弄00號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自民國105年9月5日起至同年9月底某日止,透過許順安(另由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偵辦中)介紹加入與真實姓名年籍不詳綽號「阿誠」成年男子等人共組之詐欺集團,擔任提領詐騙贓款之「車手」工作。
甲○○、許順安與「阿誠」及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之人共同基於詐欺取財之犯意聯絡,由詐欺集團成員於105年9月22日上午撥打電話給乙○○,佯裝係乙○○之友人「黃俊笙」,向乙○○誆稱臨時缺錢,須借款新臺幣(下同)30萬元,致乙○○陷於錯誤,先委由同事王秋涓代為匯款10萬元至指定之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吉安仁里郵局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本案帳戶)內。
嗣透過許順安指示,聯絡甲○○持本案帳戶提款卡前往金融機構自動櫃員機提領詐騙款項,甲○○即與「阿誠」2人一組,由甲○○駕駛其母所有車牌號碼000-0000號白色自小客貨車搭載「阿誠」,分別於105年9月22日12時21分許、12時25分許及12時30分許,在彰化縣○○市○○路0段000號「全家便利超商」金三橋店、員林市○○路0段0號「統一便利超商」真愛店及員林市○○路0段000號「統一便利超商」員東店等地,各提款2萬元(不含手續費5元)5次,總計提領10萬元。
甲○○與「阿誠」提領款項後,即交由許順安,許順安則給付提領金額之1%元作為報酬。
嗣乙○○查覺有異而報警循線查獲。
二、案經乙○○訴由彰化縣警察局移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與待證事項
 ┌──┬──────────┬─────────────┐
 │編號│    證  據  名  稱  │    待  證  事  實        │
 ├──┼──────────┼─────────────┤
 │ 1  │被告甲○○於警詢、偵│坦承替詐騙集團取款之事實。│
 │    │查中之自白          │                          │
 ├──┼──────────┼─────────────┤
 │ 2  │告訴人乙○○於警詢時│證明乙○○接獲詐騙集團電話│
 │    │之陳述暨匯款申請書影│後,依指示匯款予詐騙集團成│
 │    │本、受理刑事案件報案│員之事實。                │
 │    │三聯單影本、內政部警│                          │
 │    │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                          │
 │    │錄表影本、受理詐騙帳│                          │
 │    │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                          │
 │    │影本各1份           │                          │
 ├──┼──────────┼─────────────┤
 │ 3  │內政部警政署【165】 │證明被告依詐騙集團成員指示│
 │    │專線提供之分析被害人│在上址提款之事實。        │
 │    │遭詐騙匯款提領一覽表│                          │
 │    │、105年9月22日甲○○│                          │
 │    │使用ALS-3358號自小客│                          │
 │    │貨車行軌跡分析、彰化│                          │
 │    │縣警察局ALS-3358號車│                          │
 │    │行記錄匯出文字資料、│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搜索│                          │
 │    │票影本、彰化縣警察局│                          │
 │    │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                          │
 │    │品目錄表暨扣押物品照│                          │
 │    │片、超商監視器擷取蒐│                          │
 │    │證照片              │                          │
 └──┴──────────┴─────────────┘
二、核被告甲○○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加重詐欺取財罪嫌。
被告甲○○與許順安、真實姓名年籍不詳綽號「阿誠」及其所屬之詐欺集團成員間就上開詐欺犯行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請論以共同正犯。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12 月 23 日
檢 察 官 邱 呂 凱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1 月 6 日
書 記 官 吳 婉 然

所犯法條:刑法第339條之4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 50 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案由摘要]
_起訴書-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追加起訴書
105年度偵字第11814號
被 告 甲○○ 男 19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南投縣○○市○○里○○路00巷00
弄00號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追加起訴(本署檢察官前以105年度偵字第9783號提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自民國105年9月5日起至同年9月底某日止,透過許順安(另由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偵辦中)介紹加入與真實姓名年籍不詳綽號「阿誠」成年男子等人共組之詐欺集團,擔任提領詐騙贓款之「車手」工作。
甲○○、許順安與「阿誠」及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人共同基於詐欺取財之接續犯意聯絡,由詐欺集團成員於105年9月19日上午11時27分撥打電話給羅建忠,佯裝係羅建忠之友人「陳宗賢」,向羅建忠誆稱軋票缺錢,須借款新臺幣(下同)15萬元,致羅建忠陷於錯誤,委由其配偶林麗芬代於同日13時7分許,前往位於新北市○○區○○路00號之中和郵局自羅建忠之郵局帳戶臨櫃轉匯款15萬元至指定梁智堅之中國信託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本案帳戶)內。
嗣透過許順安指示,聯絡甲○○持本案帳戶提款卡前往金融機構自動櫃員機提領詐騙款項,甲○○即與「阿誠」2人一組。
先由甲○○於105年9月19日13時27分及28分許,在南投縣○○市○○路00號「統一便利超商」宏旺店各提款2萬元; 再於同日時29分及30分許,南投縣○○市○○路000號「全家便利超商」南投車站各提款2萬元; 復於同日時36分及37分許,在南投縣○○市○○路0段000號「全家便利超商」南投永順店各提款2萬元。
再由「阿誠」先於翌日(即105年9月20日)凌晨0時1分許及3分許,在南投縣○○市○○○路0號2樓「統一便利超商」統一唯鑫店各提款1萬元; 再於20日凌晨0時7分許,在南投縣○○市○○○路000號「統一便利超商」統一長崗店提款1萬9000元,總計提領15萬9000元。
甲○○與「阿誠」提領款項後,即交由許順安,許順安則給付提領金額之1%元作為報酬。嗣羅建忠查覺有異而報警循線查獲。
二、案經羅建忠訴由彰化縣警察局移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項:
 ┌──┬──────────┬─────────────┐
 │編號│    證  據  名  稱  │    待  證  事  實        │
 ├──┼──────────┼─────────────┤
 │ 1  │被告甲○○於警詢中之│坦承替詐騙集團取款之事實。│
 │    │自白                │                          │
 ├──┼──────────┼─────────────┤
 │ 2  │告訴人羅建忠於警詢時│證明羅建忠接獲詐騙集團電話│
 │    │之陳述暨郵政跨行匯款│後,依指示匯款予詐騙集團成│
 │    │申請書影本、內政部警│員之事實。                │
 │    │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                          │
 │    │錄表影本、受理詐騙帳│                          │
 │    │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                          │
 │    │影本各1份           │                          │
 ├──┼──────────┼─────────────┤
 │ 3  │內政部警政署【165】 │證明被告依詐騙集團成員指示│
 │    │專線提供之分析被害人│在上址提款之事實。        │
 │    │遭詐騙匯款提領一覽表│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搜│                          │
 │    │索票影本、彰化縣警察│                          │
 │    │局搜索扣押筆錄、扣押│                          │
 │    │物品目錄表暨扣押物品│                          │
 │    │照片、超商監視器擷取│                          │
 │    │蒐證照片            │                          │
 └──┴──────────┴─────────────┘
二、核被告甲○○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加重詐欺取財罪嫌。
被告甲○○與許順安、真實姓名年籍不詳綽號「阿誠」及其所屬之詐欺集團成員間就上開詐欺犯行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請論以共同正犯。
三、追加起訴理由:被告甲○○前因詐欺案件,經本署檢察官於105年12月23日以105年度偵字第9783號提起公訴,現由貴院(申股)以106年度訴字第134號審理中,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附卷足憑。
本案被告所犯,與審理中之前揭案件,2者為刑事訴訟法第7條第1款之相牽連案件,爰依刑事訴訟法第265條第1項追加起訴。
此 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3 月 3 日
檢 察 官 邱呂凱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3 月 13 日
書 記 官 張文賓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之4
犯第 339 條詐欺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犯之。
二、三人以上共同犯之。
三、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對公眾散布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案由摘要]
_併案意旨書-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