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CTDM,110,審金訴,22,20211110,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0年度審金訴字第22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郭建文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9年度偵字第10542號、109年度偵字第12249號、109年度偵字第13940號)、移送併辦(110年度偵字第365號),因被告於準備程序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被告與公訴人之意見後,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丙○○犯如附表二編號1至6所示之陸罪,各處如附表二主文欄所示之刑。

應執行有期徒刑玖月。

事 實

一、丙○○依其日常生活見聞及社會經驗,可預見詐欺集團經常利用他人之存款帳戶轉帳、提款,以逃避執法人員之查緝,而提供自己之金融帳戶、存摺、提款卡予陌生人士使用,更常與財產犯罪密切相關,可能被不法犯罪集團所利用,以遂渠等掩飾或隱匿實施詐欺犯罪所得財物之去向及所在,竟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而基於掩飾犯罪所得去向及參與具有持續性及牟利性之有結構性之3 人以上詐欺集團組織之犯意聯絡,於民國109年7月8 日前某日,在社群網站臉書平台見有人刊登應徵工作訊息,遂循該訊息,使用通訊軟體LINE與某真實身分不詳、暱稱「黃佩瑤」、「張智傑」之詐欺集團成年成員(無證據證明有未滿18歲之兒童或少年參與)先後聯繫後,約定提供其所申請如附表一所示4個金融帳戶予對方使用。

嗣因有附表二所示之告訴人遭詐欺集團成年成員以附表二所示之詐術詐騙後,該等告訴人遂於附表二所示之時間匯款如附表二所示之金額分別至丙○○如附表二所示之帳戶內。

丙○○復承前同一犯意,擔任此詐欺集團之車手,於附表一所示之時間,將前述告訴人所匯之款項接續提領出來,並於109年7月8日20時23分後當日內之某時,在址設高雄市○○區○○路0號第一銀行楠梓分行旁之公園,同時交付予同一詐欺集團成年成員,以達掩飾詐欺犯罪所得之本質及去向。

嗣因甲○○、己○○、乙○○、戊○○、庚○○、丁○○察覺有異,報警處理,經警循線追緝,而悉上情。

二、案經甲○○、己○○訴請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中壢分局、乙○○、戊○○、庚○○、丁○○訴請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岡山分局報告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及移送併辦。

理 由

一、被告丙○○所犯均係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其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公訴人、被告之意見後,認無不得或不宜改依簡式審判程序進行之情事,由本院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84條之1規定,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

又本件之證據調查,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2規定,不受同法第159條第1項、第161條之2、第161條之3、第163條之1及第164條至第170條規定之限制,均合先敘明。

二、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坦承不諱,核與告訴人甲○○、己○○、乙○○、戊○○、庚○○、丁○○等6人於警詢證述之情節相符,並有告訴人甲○○因受騙而以網路郵局轉帳後之電腦擷取照片、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埔頂派出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告訴人己○○因受騙而以網路郵局轉帳後之手機擷取照片及詐欺集團以000000000000、0000000000號市話撥打電話予己○○通訊紀錄之手機擷取照片、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中福派出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告訴人乙○○之華南商業銀行轉帳交易明細單、手機翻拍照片、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分局安平派出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告訴人戊○○所有之帳號00000000000000之郵局帳戶存摺歷史交易影本、中國信託銀行轉帳交易明細單、臺中市政府警察局豐原分局社口派出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臺中市政府警察局豐原分局社口派出所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及受理刑事案件報案三聯單、告訴人庚○○因受騙而以手機轉帳擷取照片、中國信託銀行跨行存款之交易明細、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跨行轉帳之交易明細、國泰世華銀行客戶交易明細、告訴人丁○○之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被告與真實姓名年籍不詳暱稱「黃佩瑤」、「張智傑」之詐欺集團成年成員之LINE對話紀錄、附表一編號2之郵局帳戶更換印鑑申請書及客戶歷史交易清單、附表一編號1之土銀帳戶之客戶序時往來明細查詢及存款印鑑卡、申請開戶時所繳交之身分證正反面影本、附表一編號3之臺企帳戶客戶基本資料、存款交易明細查詢單、附表一編號4之一銀帳戶客戶基本資料、存摺存款客戶歷史交易明細表等件附卷可證,足認被告上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堪信為真實。

綜上所述,本案事證明確,被告前揭犯行均堪認定,俱應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㈠按共同正犯之成立,只須具有犯意之聯絡與行為之分擔,既不問犯罪動機起於何人,亦不必每一階段犯行,均經參與,且意思之聯絡不限於事前有協議,即僅於行為當時,基於相互之認識,以共同犯罪之意思參與者,亦無礙於共同正犯之成立。

其表示之方法,亦不以明示通謀為必要,即相互間有默示之合致,亦無不可。

而共同實施犯罪行為之人,在合同意思範圍以內,各自分擔犯罪行為之一部,相互利用他人之行為,以達其犯罪目的者,即應對全部所發生之結果,共同負責,是共同正犯在犯意聯絡範圍內之行為,應同負全部責任;

且衡諸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立法理由,該款所謂「三人以上共同犯之」,不限於實施共同正犯,尚包含同謀共同正犯在內。

行為人雖未親自實施以電話詐騙被害人等行為,惟其配合其他集團成員行騙,持提款卡提領被害人帳戶內之款項,此犯罪型態具有相當縝密之計畫與組織,行為人縱不認識其上手以外其他集團成員,未確知彼此參與分工細節,或未能確切知悉詐騙被害人之模式,然既相互利用彼此部分行為,以完成犯罪之目的,則彼此間對於犯罪之實施,仍應就全部之犯罪事實令負共同正犯之責(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294號、第2690號、第3503號等判決意旨參照)。

本件被告丙○○與集團成員之間,就詐騙附表二編號1至6所示告訴人等之行為,均具有相互利用之共同犯意,被告丙○○縱未參與全部詐欺犯罪行為,但其先提供如附表所示之4個金融帳戶予該詐欺集團,復將告訴人等所匯之款項提領並交付予該詐欺集團其他成員,自仍應與該集團其他成員對附表二所示編號1至6所示各告訴人所為各次犯罪行為,均負共同正犯之責,並分論併罰。

公訴意旨認應論以接續犯之實質上一罪,洵非可採,併此敘明。

㈡按行為人以一參與詐欺犯罪組織,並分工加重詐欺行為,同時觸犯參與犯罪組織罪及加重詐欺取財罪,雖其參與犯罪組織之時、地與加重詐欺取財之時、地,在自然意義上非完全一致,然二者仍有部分合致,且犯罪目的單一,依一般社會通念,認應評價為一罪方符合刑罰公平原則,應屬想像競合犯;

倘若行為人於參與犯罪組織之繼續狀態中,先後加重詐欺數人財物,因行為人僅為一參與組織行為,侵害一社會法益,應僅就「首次犯行」論以參與犯罪組織罪及加重詐欺罪之想像競合犯,而其後之犯行,為其參與組織之繼續行為,為避免重複評價,當無從將一參與犯罪組織行為割裂再另論一參與犯罪組織罪,而與其後所犯加重詐欺罪從一重論處之餘地(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066號判決意旨參照)。

查被告加入本案詐欺集團提供帳戶並擔任提領款項之工作,該集團除被告外,尚有「黃佩瑤」、「張智傑」及實施詐騙並收取贓款之其他不詳集團成年成員,是本案詐欺集團成年成員計有3人以上甚明,且本案詐欺集團成年成員係利用電話施行詐術,誘使被害人匯款,嗣由被告依指示前往提領款項後,交由詐騙集團其他成年成員,顯見該組織縝密,分工精細,自須投入相當之成本、時間,容非隨意組成立即犯罪,該當「3人以上,以實施詐術為手段,所組成具有持續性及牟利性之有結構性組織」,自有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適用。

㈢又犯罪之著手,係指行為人基於犯罪之決意而開始實行密接或合於該罪構成要件之行為而言。

而首次加重詐欺犯行,其時序之認定,自應以詐欺取財罪之著手時點為判斷標準;

詐欺取財罪之著手起算時點,依一般社會通念,咸認行為人以詐欺取財之目的,向被害人施用詐術,傳遞與事實不符之資訊,使被害人陷於錯誤,致財產有被侵害之危險時,即屬詐欺取財罪構成要件行為之著手,並非以取得財物之先後順序為認定依據(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066號判決參照)。

查被告於原審審理中業已坦承於109年7月8日加入本案詐欺集團而擔任車手,於同日18時43分是其參與集團後所領取第1筆款項(即附表二編號4之告訴人戊○○),然附表二編號1被告訴人甲○○接獲本案詐騙集團詐騙電話之時間為109年7月8日16時53分許,而附表二編號4戊○○接獲詐騙電話時間為109年7月8日17時16分許,兩相比較,關於詐騙犯行之時間序,應以附表二編號1之甲○○接獲詐騙電話之時間為較早,雖被告就附表二編號4提領贓款時間較附表二編號1為早,但依參酌最高法院判決意旨,仍應認附表二編號1所示之犯行為本案之首次詐騙犯行。

㈣再按洗錢防制法於105年12月28日修正公布,並於106年6月28日生效施行(下稱新法)。

修正前該法(下稱舊法)將洗錢行為區分為將自己犯罪所得加以漂白之「為自己洗錢」,及明知是非法資金,卻仍為犯罪行為人漂白黑錢之「為他人洗錢」兩種犯罪態樣,且依其不同之犯罪態樣,分別規定不同之法定刑度。

惟洗錢犯罪本質在於影響合法資本市場並阻撓偵查,不因為自己或為他人洗錢而有差異,且洗錢之行為包含處置(即將犯罪所得直接予以處理)、多層化(即為使偵查機關難以追查金流狀況,以迂迴層轉、化整為零之多層化包裝方式,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及整合(即收受、持有或使用他人犯罪所得,使該犯罪所得披上合法之外衣,回歸正常金融體系)等各階段行為,模式不祇一端,上開為自己或為他人洗錢之二分法,不僅無助於洗錢之追訴,且徒增實務認定事實及論罪科刑之困擾。

故為澈底打擊洗錢犯罪,新法乃依照國際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下稱FATF)40項建議之第3項建議,並參採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公約及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之洗錢行為定義,將洗錢行為之處置、多層化及整合等各階段,全部納為洗錢行為,而於新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洗錢,指下列行為:一、意圖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來源,或使他人逃避刑事追訴,而移轉或變更特定犯罪所得。

二、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之本質、來源、去向、所在、所有權、處分權或其他權益者。

三、收受、持有或使用他人之特定犯罪所得。」

,以求與國際規範接軌。

另舊法過度限縮洗錢犯罪成立之可能,亦模糊前置犯罪僅在對於不法金流進行不法原因之聯結,造成洗錢犯罪成立門檻過高,洗錢犯罪難以追訴,因此新法參考FATF建議,就其中採取門檻式規範者,明定為最輕本刑6個月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並將「重大犯罪」之用語,修正為「特定犯罪」,再增列未為最輕本刑為6個月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所涵括之違反商標法等罪,並刪除有關犯罪所得金額須在5百萬元以上者,始得列入前置犯罪之限制規定,以提高洗錢犯罪追訴之可能性。

例如詐騙集團向被害人施用詐術後,為隱匿其詐欺所得財物之去向,而令被害人將其款項轉入該集團所持有、使用之人頭帳戶,並由該集團所屬之車手前往提領詐欺所得款項得逞,檢察官如能證明該帳戶內之資金係本案詐欺之特定犯罪所得,即已該當於新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

另過去實務認為,行為人對犯特定犯罪所得之財物或利益作直接使用或消費之處分行為,或僅將自己犯罪所得財物交予其他共同正犯,祇屬犯罪後處分贓物之行為,非本條例所規範之洗錢行為,惟依新法規定,倘行為人意圖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來源,而將特定犯罪所得直接消費處分,甚或交予其他共同正犯,而由共同正犯以虛假交易外觀掩飾不法金流移動,即難認單純犯罪後處分贓物之行為,應仍構成新法第2條第1款或2款之洗錢行為(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744號判決意旨參照)。

查本案告訴人6人受騙匯款至被告前揭帳戶後,被告即依指示前往提領詐欺所得款項再上繳,被告之舉已然製造金流斷點,致無從追查詐欺所得款項之流向,可認被告所為已構成洗錢行為。

㈤經查,被告參與「張智傑」、「黃佩瑤」所屬之詐欺集團,擔任車手工作,其工作目的在於隱匿詐欺集團犯罪所得之來源與去向,而屬製造金流斷點之洗錢行為甚明。

復觀諸被告被告之臺灣高等法院前案紀錄表,並無其他有關參與上開詐欺集團犯罪之案件在法院繫屬中,本案乃最先繫屬於法院之案件無訛,揆諸前揭說明,被告所犯之參與組織罪應與本案中之「首次」加重詐欺犯行(即附表二編號1犯行)論以想像競合,而基於刑罰禁止雙重評價原則,就本案中第2次(含)以後之加重詐欺犯行(即附表二編號2至6部分),應僅論以加重詐欺罪即已足。

是核被告如附表二編號1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及組織犯罪條例第3條第1項後段之參與組織罪;

如附表2至6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及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

被告就附表各編號所示加重詐欺犯行,雖各為數次提領行為,惟每次犯行係先後多次自其帳戶內提領同一被害人遭詐騙所匯入之款項,在時間具有密切之關連性,依一般社會通常觀念難以強行分離,係為達同一目的,而侵害同一法益,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實施,合為包括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各應論以接續犯。

被告與其他詐欺集團成員間,就附表二各編號所示加重詐欺、一般洗錢犯行,均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均為共同正犯。

被告就附表二編號1犯行,係以一行為同時觸犯參與犯罪組織罪、加重詐欺取財罪、一般洗錢罪等3罪名;

就附表編號2至6犯行,均係以一行為同時觸犯加重詐欺取財罪、一般洗錢罪等2罪名,各應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從一重之加重詐欺取財罪論處。

被告所犯如附表所示6次犯行,係先後侵害不同被害人之財產法益,應予分論併罰。

檢察官移送併辦部分,核與附表二編號2、4、5已起訴被告涉案之事實相同,本院自得併予審究。

㈥按刑法第62條所謂自首,祇以犯人在犯罪未發覺之前,向該管公務員申告犯罪事實,而受裁判為已足,並不以言明「自首」並「願受裁判」為必要(最高法院63年台上字第1101號判決參照)。

經查,被告在有偵查犯罪職權之公務員尚未知悉上開犯行前,主動於109年7月10日19時許,至楠梓派出所,向該所員警申告上開犯罪事實,有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楠梓分局110年9月1日回函暨被告警詢筆錄在卷可佐(院卷第161至167頁),嗣並接受裁判,堪認符合自首之要件,爰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就被告附表二編號1至6所示之犯行,均減輕其刑。

㈦按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8條第1項規定「犯本條例第3條之罪自首,並自動解散或脫離其所屬之犯罪組織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因其提供資料,而查獲該犯罪組織者,亦同;

偵查及審判中均自白者,減輕其刑」,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亦規定「犯前二條之罪,在偵查或審判中自白者,減輕其刑」。

經查,被告於本院審理時就前揭所犯參與犯罪組織罪、一般洗錢罪均為自白,又被告於警詢及偵查中亦就其參與犯罪組織之犯罪事實為肯認之陳述,應合於組織犯罪條例第8條第1項、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之規定減輕其刑,惟被告所犯參與犯罪組織罪、一般洗錢罪係屬想像競合犯其中之輕罪,雖因想像競合犯之關係而從一重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斷,上開輕罪之減刑事由,仍應由本院於依刑法第57條規定量刑時,審酌上開輕罪之減輕其刑事由,作為被告量刑之有利因子,附此說明。

㈧爰審酌被告不思以正當途徑賺取金錢,為貪圖不法報酬而參加詐欺集團擔任取款車手之工作,與其他集團成員彼此分工合作遂行詐騙行為,造成告訴人等如附表二所示金額之財產損害,影響社會治安及交易秩序,並使檢警難以對詐欺集團之上游加以追查,增加告訴人等之求償難度,所為實有不該,犯後雖與告訴人6人全數達成調解或和解(院卷第63至64、99至109頁),然後續對部分告訴人僅履行部分給付,後續迄未賠償等,對其等所遭受之損害未能完全彌補,有本院審判筆錄及告訴人陳報狀2紙在卷可參(院卷第201至205、225頁)。

惟考量被告終能坦承犯行,犯後態度尚可,且與告訴人均調解成立,使告訴人等取得執行名義,節省訟累,對於告訴人等損害之修復,仍有助益。

兼衡被告本案犯罪手法僅係提供帳戶及擔任詐欺集團內提款車手之工作,並非居於集團內之核心角色、告訴人等受詐騙金額、被告無實際獲利,暨被告自陳高職肄業之智識程度、勉持之家庭經濟狀況、目前擔任廚師、月收入新臺幣4萬元、未婚需扶養父母之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附表二主文欄所示之刑。

暨綜合上情,合併定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

被告雖請求本院諭知緩刑宣告,惟本院審酌被告雖與告訴人等成立調解或和解,但未完全持續履行約定之給付,取得全體告訴人等之原諒,自難認單以刑罰之宣告即足策勵自新之效,實無以暫不執行為適當之情形,綜合上情,本院認不宜為緩刑宣告,併此敘明。

㈨末按行為人以一行為觸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後段之參與犯罪組織罪,及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加重詐欺取財罪,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從一重之加重詐欺取財罪處斷而為科刑時,於有預防矯治其社會危險性之必要,且符合比例原則之範圍內,由法院依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3項規定,一併宣告刑前強制工作,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2306號裁定意旨可考。

本院考量被告在詐欺集團中所扮演之角色,僅係聽命行事,擔任提供帳戶、提領贓款,並將款項遞交至集團上游等任務,係居於集團下游之角色,非屬核心首腦或舉足輕重之人物;

復斟酌被告僅於109年7月8日間參與本案詐欺集團犯罪組織,參與期間甚短,涉入程度非深,情節尚屬輕微;

另斟酌被告非親自向告訴人等施以詐術或籌謀整體犯罪計畫,堪認行為之嚴重性及表現之危險性非高;

再衡以被告並無同罪質之其他犯罪前科紀錄,此有上開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可資憑考,此與強制工作所欲矯正之遊蕩、懶惰成性而犯罪之情形實屬有別。

基上各情,本院認尚無對被告宣告於刑之執行前,令入勞動場所強制工作之必要,併予敘明。

四、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前二項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第一項之犯罪所得,包括違法行為所得、其變得之物或財產上利益及其孳息;

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至第5項分別定有明定。

此外,共同正犯犯罪所得之沒收,屬於被告刑罰權範圍之問題,應就各人之實際所得而為沒收(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3937號判決、105年度台上字第1733號判決意旨參照)。

次按洗錢防制法第18條第1項固規定:「犯第14條之罪,其所移轉、變更、掩飾、隱匿、收受、取得、持有、使用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沒收之;

犯第15條之罪,其所收受、持有、使用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亦同」,然該洗錢行為之標的是否限於行為人者始得宣告沒收,法無明文,是倘法條並未規定「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時,自仍以屬於被告所有者為限,始應予沒收。

經查:㈠被告於偵查時供稱已將詐欺款項全數交予集團成員,並未實際拿到集團原先承諾之3%報酬等語(偵1卷第20頁、警1卷第43頁),經詳閱全卷並無其他證據證明被告確實有獲得任何犯罪所得,依罪證有疑利歸被告之原則,爰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㈡被告就所收取詐欺贓款均層轉其他成員,已上繳該詐欺集團,如前說明,並非被告所有,亦非在其實際掌控中,其就所隱匿之財物不具所有權及事實上處分權,無從依洗錢防制法第18條第1項就所提領全部金額諭知沒收,併予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志銘提起公訴及移送併辦,檢察官李門騫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11 月 10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簡祥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11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佳彬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
發起、主持、操縱或指揮犯罪組織者,處3 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 億元以下罰金;
參與者,處6 月以上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 千萬元以下罰金。
但參與情節輕微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洗錢防制法第2條
本法所稱洗錢,指下列行為:
一、意圖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來源,或使他人逃避刑事追訴,而移轉或變更特定犯罪所得。
二、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之本質、來源、去向、所在、所有權、處分權或其他權益者。
三、收受、持有或使用他人之特定犯罪所得。
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
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7 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 百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之4
犯第339條詐欺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1 年以上7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 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犯之。
二、三人以上共同犯之。
三、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對公眾散布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一:
┌──┬────────────────┬─────────────────┐
│編號│被告所有之帳戶                  │被告提領時間及金額                │
├──┼────────────────┼─────────────────┤
│ 1  │帳號000000000000臺灣土地銀行中山│109年7月8日19時23分至28分,接續五 │
│    │分行帳戶(下稱土銀帳戶)          │次提領新臺幣(下同)2萬元、一次提 │
│    │                                │領17,000元                        │
├──┼────────────────┼─────────────────┤
│ 2  │帳號00000000000000號楠梓郵局帳戶│109年7月8日18時58分至20時23分,接 │
│    │(下稱郵局帳戶)                  │續提領3萬、2萬、1萬、2萬、9,000、 │
│    │                                │3萬元                             │
├──┼────────────────┼─────────────────┤
│ 3  │帳號00000000000之臺灣中小企業銀 │109年7月8日19時5分至19時22分,提領│
│    │行岡山分行帳戶                  │共9萬4,000元(3萬*2+1萬7,000*2=9萬 │
│    │(下稱臺企帳戶)                  │4,000)                            │
├──┼────────────────┼─────────────────┤
│ 4  │帳號00000000000之第一商業銀行十 │109年7月8日18時43分至19時4分,提領│
│    │全分行帳戶                      │共10萬元(3萬*3+1萬=10萬)          │
│    │(下稱一銀帳戶)                  │                                  │
└──┴────────────────┴─────────────────┘
附表二:
┌──┬────┬──────────────┬──────┬─────┬─────┐
│編號│告訴人或│詐騙手法                    │匯款時間及金│提領時間與│主文      │
│    │被害人  │                            │額          │金額      │          │
│    │        │                            │            │          │          │
├──┼────┼──────────────┼──────┼─────┼─────┤
│1   │告訴人施│詐欺集團成員於 109 年 7 月 8│109年7月8日 │如附表一編│丙○○犯三│
│    │美妤    │日16時 53 分許,以0000000000│19時3分許   │號1被告提 │人以上共同│
│    │        │90 號市話撥打電話予甲○○, │            │領時間及金│欺取財罪,│
│    │        │偽稱係 MOMO 購物網服務員,茲│            │額欄所示  │處有期徒刑│
│    │        │因甲○○曾網購商品,而因購物├──────┤          │陸月。    │
│    │        │網人員疏失致標籤錯誤,甲○○│新臺幣(下同│          │          │
│    │        │可能會被誤扣款項,因此須至網│)17,129元  │          │          │
│    │        │路ATM查詢餘額云云,致甲○○ │            │          │          │
│    │        │陷於錯誤,依該詐欺集團成員指│            │          │          │
│    │        │示,於右揭所示時間,以網路AT│            │          │          │
│    │        │M,匯款如右揭所示金額至郭建 │            │          │          │
│    │        │文之土銀帳戶                │            │          │          │
├──┼────┼──────────────┼──────┼─────┼─────┤
│2   │告訴人鍾│詐欺集團成員於 109 年 7 月 8│109年7月8日 │如附表一編│丙○○犯三│
│    │宜臻    │日 18 時 34 分許,以00000000│20時19分許  │號2被告提 │人以上共同│
│    │        │1107、0000000000號市話撥打電│            │領時間及金│欺取財罪,│
│    │        │話予己○○,偽稱茲因己○○曾│            │額欄所示  │處有期徒刑│
│    │        │網購保養品,然因購物網人員疏├──────┤          │陸月。    │
│    │        │失多刷一筆款項而須取消該筆款│30,123元    │          │          │
│    │        │項,故須使用郵局網路轉帳云云│            │          │          │
│    │        │,致己○○陷於錯誤,依該詐欺│            │          │          │
│    │        │集團成員指示,於右揭所示時間│            │          │          │
│    │        │,以郵局網路ATM,匯款如右揭 │            │          │          │
│    │        │所示金額至丙○○之郵局帳戶  │            │          │          │
├──┼────┼──────────────┼──────┼─────┼─────┤
│3   │告訴人張│詐欺集團成員於109年7月8日18 │109年7月8日 │如附表一編│丙○○犯三│
│    │韋翔    │時26分許,接續以00000000000 │19時1分許   │號3被告提 │人以上共同│
│    │        │9、000000000000號市話撥打電 │            │領時間及金│欺取財罪,│
│    │        │話予乙○○,偽稱茲因乙○○之│            │額欄所示  │處有期徒刑│
│    │        │前在購物平台之訂單,然因購物├──────┤          │陸月。    │
│    │        │網人員疏失設定錯誤將自動扣款│29,989元    │          │          │
│    │        │,故須乙○○協助解除扣款設定│            │          │          │
│    │        │云云,致乙○○陷於錯誤,依該│            │          │          │
│    │        │詐欺集團成員指示,於右揭所示│            │          │          │
│    │        │時間,在新北市中和區員山路57│            │          │          │
│    │        │9號之華南銀行ATM,轉帳如右揭│            │          │          │
│    │        │所示金額至丙○○之臺企帳戶  │            │          │          │
├──┼────┼──────────────┼──────┼─────┼─────┤
│4   │告訴人葉│詐欺集團成員於109年7月8日17 │109年7月8日 │如附表一編│丙○○犯三│
│    │乃菁    │時16分許,接續以000000000000│18時25分及18│號4被告提 │人以上共同│
│    │        │0、000000000000號市話撥打電 │時48分許    │領時間及金│欺取財罪,│
│    │        │話予戊○○,偽稱為小三美日購│            │額欄所示  │處有期徒刑│
│    │        │物服務人員及郵局人員,因葉乃│            │          │陸月。    │
│    │        │菁有訂單誤植情況,必須查詢名│            │          │          │
│    │        │下存款有無被扣款,因此要到AT├──────┤          │          │
│    │        │M做相關設定云云,致戊○○陷 │9988元、    │          │          │
│    │        │於錯誤,依該詐欺集團成員指示│29912元共計 │          │          │
│    │        │,於右揭所示時間,以ATM轉帳 │39,900元    │          │          │
│    │        │如右揭所示金額至丙○○之一銀│            │          │          │
│    │        │帳戶                        │            │          │          │
├──┼────┼──────────────┼──────┼─────┼─────┤
│5   │告訴人簡│詐欺集團成員於109年7月8日17 │109年7月8日 │如附表一編│丙○○犯三│
│    │瑞儀    │時48分許,接續以000000000000│18時36分、18│號2、3被告│人以上共同│
│    │        │、000000000000號市話撥打電話│時42分、19時│提領時間及│欺取財罪,│
│    │        │予庚○○,先後偽稱為網路賣家│5分、19時13 │金額欄所示│處有期徒刑│
│    │        │及永豐銀行客服人員,因庚○○│分          │          │陸月。    │
│    │        │曾網路消費,嗣因駭客入侵致系├──────┤          │          │
│    │        │統訂單設定為連續扣款,因此要│46,985元、  │          │          │
│    │        │到ATM做相關設定云云,致簡瑞 │29,985元、  │          │          │
│    │        │儀陷於錯誤,依該詐欺集團成員│29,985元、  │          │          │
│    │        │指示,分別於右揭所示時間,以│17,000元    │          │          │
│    │        │ATM轉帳如右揭所示金額至郭建 │(臺企帳戶為 │          │          │
│    │        │文之臺企及郵局帳戶。        │46,985元、  │          │          │
│    │        │                            │17,000元;郵 │          │          │
│    │        │                            │局帳戶為    │          │          │
│    │        │                            │29,985元2筆)│          │          │
├──┼────┼──────────────┼──────┼─────┼─────┤
│6   │告訴人彭│詐欺集團成員於109年7月8日17 │109年7月8日 │如附表一編│丙○○犯三│
│    │素婷    │時20分許,接續以000000000000│18時87分、18│號1被告提 │人以上共同│
│    │        │、000000000000號市話撥打電話│時59分      │領時間及金│欺取財罪,│
│    │        │予丁○○,偽稱為小三美日購物│            │額欄所示  │處有期徒刑│
│    │        │服務人員及永豐銀行人員,因公│            │          │陸月。    │
│    │        │司有200筆帳務出錯,恐遭扣款 │            │          │          │
│    │        │云云,致丁○○陷於錯誤,依該├──────┤          │          │
│    │        │詐欺集團成員指示,於右揭所示│50,001、    │          │          │
│    │        │時間,以手機網路轉帳如右揭所│50,003元    │          │          │
│    │        │示金額至丙○○之土銀帳戶    │            │          │          │
└──┴────┴──────────────┴──────┴─────┴─────┘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