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CTDM,110,金簡,64,20211114,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0年度金簡字第64號
聲 請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郭原嘉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0 年度偵字第1689、2977號),及移送併辦(110 年度偵字第777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郭原嘉幫助犯詐欺取財罪,累犯,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證據及不採被告辯解之理由,業經檢察官於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及移送併辦意旨書說明詳盡,核與本院審閱全案卷證後所得心證及理由相同,除附件一、二幫助洗錢之法律論述外(詳後述),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54條第2項規定,本判決所認定之犯罪事實及證據,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一、二)。

二、因告訴人翁淯晟匯入款項因該帳戶已被列為警示帳戶,致詐騙集團未及提領而未遂,故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及及同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3項、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未遂罪(詐欺告訴人翁淯晟部分)。

又被告提供第一銀行、旗山郵局帳戶幫助本案詐騙集團成員向附件一至二之告訴人翁淯晟、潘美玉、郭淑華、王堉安等4 人財物,係以一行為觸犯數個幫助詐欺取財之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規定,以一重處斷。

另被告未實際參與詐欺取財之犯行,所犯情節較正犯輕微,爰依刑法第30條第2項之規定,減輕其刑。

移送併辦(即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0 年度偵字第7777號)部分因與聲請簡易判決處刑部分有想像競合犯之裁判上一罪關係,為原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效力所及,本院自應合併審理,附此敘明。

三、被告成立累犯,然不予加重:(一)依司法院釋字第775 號解釋之解釋文,針對累犯加重本刑部分,僅就是否加重最低本刑,認於修正前應由法院就個案依該解釋意旨予以裁量,而未提及是否加重最重本刑部分是否牴觸憲法,惟刑罰加減者,其最高度及最低度同加減之,為其原則(刑法第67條參照);

且若就法定最重本刑不問情節一律加重,亦有上開解釋文所指摘不符憲法罪刑相當原則之情形,故本院認修法前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 年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者,本院仍應於個案詳加裁量後,決定是否加重其最重本刑及最低本刑,合先敘明。

(二)被告前有如附件一、二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併辦意旨書所載之犯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 份可查,其於受前揭徒刑之執行完畢後,5 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

(三)本院認為被告所犯構成累犯之前案為竊盜、施用毒品等,與本案之詐欺犯行,罪名不同、罪質迥異,所侵害之法益亦不同,復欠缺關聯性及類似性,尚難僅憑被告於受前開徒刑執行完畢5 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即遽認其有特別惡性及對刑罰反應力薄弱之情形,同時參照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55 號解釋文及其理由,爰不予加重其刑。

四、不另為無罪諭知部分(關於被告是否另成立幫助洗錢罪)㈠公訴意旨另略以:被告如附件一、二事實欄所載之犯行,自有掩飾刑法第339條之詐欺取財罪不法犯罪所得之去向,而另涉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洗錢罪之幫助犯之罪嫌等語。

㈡查按特定犯罪之正犯實行特定犯罪後,為掩飾、隱匿其犯罪所得財物之去向及所在,而令被害人將款項轉入其所持有、使用之他人金融帳戶,並由該特定犯罪正犯前往提領其犯罪所得款項得手,如能證明該帳戶內之款項係特定犯罪所得,因已被提領而造成金流斷點,該當掩飾、隱匿之要件,該特定犯罪正犯自成立一般洗錢罪之正犯。

而金融帳戶乃個人理財工具,依我國現狀,申設金融帳戶並無任何特殊限制,且可於不同之金融機構申請多數帳戶使用,是依一般人之社會通念,若見他人不以自己名義申請帳戶,反而收購或借用別人之金融帳戶以供使用,並要求提供提款卡及告知密碼,則提供金融帳戶者主觀上如認識該帳戶可能作為對方收受、提領特定犯罪所得使用,對方提領後會產生遮斷金流以逃避國家追訴、處罰之效果,仍基於幫助之犯意,而提供該帳戶之提款卡及密碼,以利洗錢實行,仍可成立一般洗錢罪之幫助犯。

綜上,行為人提供金融帳戶提款卡及密碼予不認識之人,固非屬洗錢防制法第2條所稱之洗錢行為,不成立一般洗錢罪之正犯;

然行為人主觀上如認識該帳戶可能作為收受、提領特定犯罪所得使用,他人提領後會產生遮斷資金流動軌跡以逃避國家追訴、處罰之效果,仍基於幫助之犯意而提供,則應論以幫助犯一般洗錢罪(最高法院108 年度台上大字第3101號裁定可資參照)。

㈢而近年來詐欺事件恆傳,政府相關機關為防止民眾遭到詐欺集團成員矇騙致生損害,透過各種宣傳途徑,經常灌輸民眾當前詐欺集團慣用之詐欺手法,以免民眾受害上當。

其中借用他人之金融帳戶,作為詐欺集團向被害人取得錢財之工具,一般智慮健全者大都能理解知曉,並提高防範不任意將其個人金融帳戶借予他人使用,避免遭到詐欺集團利用其金融帳戶資為詐欺取財之工具,此部分之幫助行為,係在於詐欺集團利用其金融帳戶取信被害人,認為係與願意提供真實帳戶之所有人進行匯款,而與詐欺行為之助成具有直接關聯性。

然而,「洗錢」為專業用語,涉及複雜之金融及法律概念,一般市井民眾通常無法充分明白理解知曉「洗錢」之概念及其範疇,況且行為人提供詐欺集團金融帳戶後,得否助成洗錢行為之遂行,端視其後詐欺集團成員款項提領方式而有不同,除有行為人於提供金融帳戶時,已對於詐欺集團成員以現金提領後,將以層層轉交方式造成金流斷點等節有高度認識,始可認其所為與一般洗錢罪具有直接關聯性之幫助行為。

從而,一般民眾提供金融帳戶(存摺、提款卡、密碼)予不熟識之人,其主觀上或有詐欺集團可能會利用其提供之金融帳戶,作為向他人詐欺取財工具之直接故意或不確定故意,但若謂不問情節均認提供金融帳戶之行為人,主觀上均已認識該帳戶可能作為對方收受、提領特定犯罪所得使用,對方提領後會產生遮斷金流以逃避國家追訴、處罰之效果者,可謂強人所難。

㈣且依被告警詢中自陳高職肄業、職業為送貨員、家庭經濟 狀況勉持等語以觀,可認被告就提供其銀行、郵局帳戶予 詐欺集團使用,亦可供作遮斷金流效果之幫助洗錢行為應 無認識;

本件復無證據證明被告知悉提領其上開帳戶內前 揭詐得款項之人,有無再為轉交詐欺集團成員上手以遮斷 金流亦或逕為提領花用,故本案依現有之卷內事證,尚不 足以證明被告確有幫助洗錢之直接故意或不確定故意,依 「罪疑唯輕」及「罪證有疑利於被告」之原則,被告前揭 所為不另構成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洗錢罪之幫助犯。

㈤據此,此部分原應為無罪諭知,惟聲請意旨認此部分與上 開幫助詐欺罪間具有想像競合犯關係,爰不另為無罪之諭 知,附此敘明。

四、爰審酌被告提供上開金融帳戶予不熟識之人,而幫助詐騙集團詐取告訴人翁淯晟、潘美玉、郭淑華、王堉安匯款,造成上開4 人財產損失,亦影響社會安定,增加告訴人等尋求救濟之困難,並使犯罪之追查趨於複雜,致使檢警難以查緝真正詐騙集團身分,助長犯罪歪風,且致告訴人等人損失如附件一、二所示之金錢,危害非微;

再衡以被告非實際獲取詐得款項之人,兼衡其於警詢時自稱之教育程度為高職肄業、職業為送貨員、家庭經濟狀況勉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主文所示之易科罰金折算標準。

五、不予沒收部分:㈠告訴人潘美玉、郭淑華、王堉安前揭匯入被告提供帳戶內之款項,雖旋即遭詐騙集團成員提領一空,而可認為詐欺集團成員有取得犯罪所得,惟依本案現存卷證資料,尚查無其他積極證據可資認定被告有因而分得上開犯罪所得之事實,故本院爰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告訴人翁淯晟匯入款項因該帳戶已被列為警示帳戶,致詐騙集團未及提領而未遂,已如前述)。

㈡本件被告將上開第一銀行、旗山郵局帳戶借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友人「李艾斯」使用,雖據被告警詢中供述明確,然依本案現存卷證資料,尚查無其他積極證據可資認定被告有取得報酬之事實,本院亦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㈢被告曾交付第一銀行、旗山郵局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含密碼)予詐欺集團而供其作為犯罪所用之物,且屬被告所有,原得依刑法第38條第2項或第4項之規定沒收該等物品或向被告追徵其價額。

惟上開帳戶於案發後,已由警方向金融機構通報為警示帳戶,已如前述,而依「金融機構聯防機制作業程序」之規定,金融帳戶一旦遭通報為警示帳戶,該帳戶之存款餘額即遭圈存或止扣;

另依「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第5條之規定,存款帳戶一經通報為警示帳戶者,應即通知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並暫停該帳戶全部交易功能。

是被告交予詐欺正犯之自己上開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含密碼)即使未能扣案,亦已失去所有交易功能。

如宣告沒收,對於沒收制度所欲達成之社會防衛並無任何助益,是本院認為已無沒收或追徵之必要,故均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價額,均附此敘明。

六、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七、本案經檢察官呂建興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及檢察官呂建興、移送併辦。

八、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11 月 14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廖華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11 月 15 日
書記官 顏宗貝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30條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
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亦同。
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刑法第339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一: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0年度偵字第1689號
110年度偵字第2977號

被 告 郭原嘉 (年籍詳卷)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犯罪事實
一、郭原嘉前因竊盜、施用毒品等案件,分別經法院判處罪刑,復由臺灣高雄地方法院(下稱高雄地院)105 年度聲字第4410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 年確定(下稱甲案);
復因施用毒品案件,經高雄地院104 年度簡字第5119號判決處有期徒刑4 月確定(下稱乙案);
甲、乙案接續執行後,於民國107 年6 月22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於108 年8 月25日保護管束期滿,假釋未經撤銷視為執行完畢。
其雖預見一般取得他人金融帳戶使用之行徑,常與財產犯罪所需有密切之關聯,可能係為掩飾不法犯行及犯罪所得之去向,避免有偵查犯罪權限之執法人員循線查緝,以確保犯罪所得之不法利益,並掩人耳目,竟以縱有人以其交付之金融帳戶實施詐欺取財及洗錢犯行,亦不違背其本意之幫助犯意,民國109 年10月26日20時許,在高雄市○○區○道00號高速公路末端九井加油站廁所旁,將其申辦之第一銀行旗山分行帳號:000-00000000000 號帳戶(下稱第一銀行帳戶)、旗山郵局帳號0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旗山郵局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密碼,以不詳之代價,交付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自稱「李艾斯」之詐騙集團成員使用。
嗣該詐騙集團成員即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之犯意聯絡,推由其中某成員於如附表所示時間,以如附表所示方式詐騙翁淯晟、潘美玉、郭淑華,致使翁淯晟等3 人均陷於錯誤,將如附表所示款項匯入郭原嘉上開第一銀行帳戶、旗山郵局帳戶內,其中翁淯晟匯入款項因該帳戶已被列為警示帳戶,致詐騙集團未及提領而未遂,其餘款項則為詐騙集團某成員提領一空,製造資金流向斷點,以掩飾、隱匿詐欺所得之去向及所在。嗣翁淯晟等3 人察覺有異而報警處理,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翁淯晟、潘美玉訴由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旗山分局、郭淑華訴由臺中市政府警察局豐原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詢據被告郭原嘉於警詢時固坦承將上開第一銀行帳戶、旗山郵局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密碼交付予他人乙情,惟矢口否認有何幫助詐欺取財等犯行,辯稱:李艾斯說要使用我的帳戶給別人匯款,他要去超商領錢,我就將帳戶借給他,就是朋友間互相幫忙而已云云。經查:
㈠告訴人翁淯晟、潘美玉、郭淑華遭某詐騙集團成員詐騙而於如附表所示時間匯款至被告上開第一銀行帳戶、旗山郵局帳戶之事實,業據告訴人翁淯晟等3 人於警詢中指述綦詳,並有告訴人翁淯晟之網路銀行交易明細表1 紙、告訴人潘美玉之郵政自動櫃員機交易明細表1 紙、告訴人郭淑華之國泰世華銀行交易明細表1 份、被告上開第一銀行帳戶、旗山郵局帳戶之開戶基本資料及交易明細表各2 份在卷可稽,是以被告上開第一銀行帳戶、旗山郵局帳戶確已遭詐騙集團用於詐騙告訴人翁淯晟等3 人匯款之用乙節,應堪認定。
㈡被告雖以前詞置辯,惟被告係將上開第一銀行帳戶、旗山郵局帳戶交付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自稱「李艾斯」之友人,被告係透過網路交友認識該友人,認識僅半年,此為被告所自承,被告既係將帳戶資料交付予網路上認識未久之人,被告如何確定「李艾斯」係因正當原因而需要使用其帳戶供人匯款及領取款項?是被告實有預見「李艾斯」可能將帳戶用於詐騙,仍率爾提供帳戶,顯見被告知悉此舉實有可能遭詐騙集團做為詐騙被害人匯款之用之人頭帳戶。
㈢末以金融帳戶為個人之理財工具,而政府開放金融業申請設立後,金融機構大量增加,一般民眾皆可以存入最低開戶金額之方式自由申請開設金融帳戶,並無任何特殊之限制,因此一般人申請存款帳戶極為容易而便利,且得同時在不同金融機構申請多數存款帳戶使用,並無使用他人帳戶之必要,此為一般日常生活所熟知之常識,故除非有特殊或違法之目的,並藉此躲避警方追緝,一般正常使用之存款帳戶,並無向他人借用、承租或購買帳戶存簿及提款卡之必要。
又金融帳戶係個人資金流通之交易工具,事關帳戶申請人個人之財產權益,進出款項亦將影響其個人社會信用評價;
而金融帳戶與提款卡、密碼結合,尤具專有性,若落入不明人士,更極易被利用為取贓之犯罪工具,是以金融帳戶具有強烈之屬人性及隱私性,應以本人使用為原則,衡諸常理,若非與本人有密切關係或特殊信賴關係,實無任意供他人使用之理,縱有交付個人帳戶供他人使用之特殊情形,亦必會先行瞭解他人使用帳戶之目的始行提供,並儘速要求返還。
再犯罪集團經常利用收購方式大量取得他人之存款帳戶,亦常以薪資轉帳、辦理貸款、質押借款等事由,誘使他人交付金融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密碼,藉此隱匿其財產犯罪之不法行徑,規避執法人員之查緝,並掩飾、確保因自己犯罪所得之財物,類此在社會上層出不窮之案件,亦經坊間書報雜誌、影音媒體多所報導及再三披露而為眾所周知之情事,是以避免此等專屬性甚高之物品被不明人士利用為犯罪工具,亦為一般生活所應有之認識。
查被告已成年,足認係智識正常,具有一定社會經驗之成年人,並非年幼無知或與世隔絕而無常識,對上情自不得諉為不知。
惟被告竟將其所有具私密性、專屬性之帳戶提款卡及密碼均交付不明人士,而容任不明人士對外得以帳戶之名義無條件加以使用,足認被告在主觀上已預見提供帳戶之行為可能幫助他人犯詐欺取財及洗錢罪,仍不違反其本意而執意為之,惟尚無證據證明被告係以正犯之犯意參與犯罪,應認被告有幫助正犯犯罪之不確定故意。
㈣綜上所述,被告所辯顯係事後卸責之詞,實無足採。
本件事證明確,被告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郭原嘉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3項、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未遂、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幫助洗錢等罪嫌,請依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被告以同一犯意,交付帳戶之單一犯行,同時觸犯上開3 罪名,為想像競合,請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重論以幫助洗錢罪論斷。
又被告曾受有期徒刑之執行完畢,有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1 份附卷可參,其於5 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請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加重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4 月 19 日
檢 察 官 呂建興

附件二: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併辦意旨書
110年度偵字第7777號

被 告 郭原嘉 (年籍詳卷)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前經本署檢察官以110 年度偵字第1689、2977號聲請簡易判決處刑,現由貴院審理中,本件經偵查終結,認與上開案件之犯罪事實部分相同,為同一案件,應予併案審理,茲將犯罪事實、證據並所犯法條及併案理由分敘如下:
一、犯罪事實:郭原嘉前因竊盜、施用毒品等案件,分別經法院判處罪刑,復由臺灣高雄地方法院(下稱高雄地院)105 年度聲字第4410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 年確定(下稱甲案);
復因施用毒品案件,經高雄地院104 年度簡字第5119號判決處有期徒刑4 月確定(下稱乙案);
甲、乙案接續執行後,於民國107 年6 月22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於108 年8 月25日保護管束期滿,假釋未經撤銷視為執行完畢。
其雖預見一般取得他人金融帳戶使用之行徑,常與財產犯罪所需有密切之關聯,可能係為掩飾不法犯行及犯罪所得之去向,避免有偵查犯罪權限之執法人員循線查緝,以確保犯罪所得之不法利益,並掩人耳目,竟以縱有人以其交付之金融帳戶實施詐欺取財及洗錢犯行,亦不違背其本意之幫助犯意,於109年10月26日20時許,在高雄市○○區○道00號高速公路末端九井加油站廁所旁,將其申辦之第一銀行旗山分行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第一銀行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密碼,以不詳之代價,交付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自稱「李艾斯」之詐騙集團成員使用。
嗣該詐騙集團成員即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意聯絡,推由其中某成員於109 年10月28日17時16分許,撥打電話予王堉安,佯稱:係網路手機殼店家之服務人員,王堉安先前購買手機殼,公司人員誤將王堉安設定成經銷商,須透過金融機構之人員,操作網路銀行取消設定云云,致使王堉安陷於錯誤,於同日18時2 分許,以網路銀行匯款新臺幣4 萬7,015 元至上開第一銀行帳戶內,旋為詐騙集團某成員提領一空,製造資金流向斷點,以掩飾、隱匿詐欺所得之去向及所在。
嗣王堉安察覺有異並報警處理,循線查悉上情。
案經王堉安訴由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六分局報告偵辦。
二、證據清單:

┌──┬────────────┬────────────┐
│編號│     證  據  清  單     │      待  證  事  實    │
├──┼────────────┼────────────┤
│ 1  │1.告訴人王堉安於警詢中之│證明告訴人遭詐騙而匯款至│
│    │  指述。                │被告上開第一銀行帳戶之事│
│    │2.告訴人之網路銀行交易明│實。                    │
│    │  細表1份。             │                        │
├──┼────────────┼────────────┤
│ 2  │被告上開第一銀行帳戶之開│證明告訴人遭詐騙而匯款至│
│    │戶基本資料及交易明細表各│被告上開第一銀行帳戶之事│
│    │1份。                   │實。                    │
└──┴────────────┴────────────┘
三、所犯法條:核被告郭原嘉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及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3項、第1項幫助洗錢等罪嫌,請依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被告以同一犯意,交付帳戶之單一犯行,同時觸犯上開2 罪名,為想像競合,請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重論以幫助洗錢罪論斷。
四、併案理由:被告郭原嘉提供同一帳戶予詐騙集團成員使用之犯罪事實,業經本署檢察官以110 年度偵字第1689、2977號案件聲請簡易判決處刑,現由貴院審理中,此有該案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本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各1 份在卷可稽,本件被告所為與前揭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案件之犯罪行為,應屬於同一時間、地點交付同一帳戶之行為,僅被害人不同,為同一案件,爰請依法併予審理。
此 致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6 月 9 日
檢 察 官 呂建興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