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CTDM,113,聲,20,20240111,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20號
聲 請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建誠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112年度執聲字第1250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建誠所犯如附表所示之叁罪,所處各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貳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本件受刑人陳建誠因公共危險及傷害等案件,經法院分別判決確定如附表所示之刑,經受刑人聲請依刑法第50條、第53條、第51條第5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依刑法第53條所定,應依刑法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之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定有明文。

查本件受刑人陳建誠因犯如附表所示之公共危險及傷害等案件,其中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公共危險犯行,經本院於民國112年5月15日以112年度審原交易字第2號判處有期徒刑8月,並於同年11月10日確定在案,本院所為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判決,係為本件附表所示案件中最後審理事實諭知罪刑之法院,則揆諸上揭規定,本院自應有管轄權,先予敘明。

三、次按刑法第50條規定:「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

二、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三、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

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

,基此,如受刑人所犯之罪所處之刑於同時有得易科罰金、得易服社會勞動、不得易刑處分之情形,復符合裁判確定前犯數罪之規定者,自應經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執行刑,始得併合處罰之,先予敘明。

又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

另數罪併罰,應依分別宣告其罪之刑為基礎,定其應執行刑,此觀刑法第51條規定自明,故一裁判宣告數罪之刑,雖曾經定其執行刑,但如再與其他裁判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時,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仍應以其各罪宣告之刑為基礎,定其執行刑,不得以前之執行刑為基礎,以與後裁判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最高法院著有59年度臺抗字第367號裁定意旨可資為參)。

再按法律上屬於自由裁量事項,尚非概無法律性之拘束,在法律上有其外部界限及內部界限。

前者法律之具體規定,使法院得以具體選擇為適當裁判,此為自由裁量之外部界限。

後者法院為自由裁量時,應考量法律之目的,法律秩序之理念所在,此為自由裁量之內部界限。

法院為裁判時,二者均不得有所踰越。

在數罪併罰而有二裁判以上,應定其應執行刑之案件,法院所為刑之酌定,固屬自由裁量事項,然對於法律之內、外部界限,仍均應受其拘束(最高法院分別著有91年度臺非字第32號、92年度臺非字第187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

又數罪併罰中之一罪,雖得易科罰金,若因與不得易科之他罪合併處罰結果而不得易科罰金時,原可易科部分所處之刑,毋庸為易科折算標準之記載(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144號、第679號解釋意旨足資參照)。

四、查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公共危險及傷害等3罪,業經臺灣高雄地方法院(下稱雄院])及本院分別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並各於如附表所示之日期確定等情,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及相關刑事判決書(即雄院111年度原交簡字第116號、112年度原簡字第4號、本院112年度審原交易字第2號)各1份在卷可稽。

其中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2罪所處之刑均為得易科罰金,另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罪所處之刑則為不得易科罰金,自合於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第1款所規定之情形,須經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刑者,始得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經查,本件受刑人業已具狀請求聲請人就如附表所示之3罪,向本院提出定應執行刑之聲請乙節,此有受刑人所提出之受刑人聲請書1份在卷可按,茲聲請人本件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其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再者,本院函詢在監之受刑人對本件定執行刑之相關事項表示意見,經受刑人回覆表示並無意見等情,有本院傳真詢問單1份在卷可憑。

爰依前揭說明,並審酌受刑人上開所犯如附表編號1、3所示之2罪,均屬酒後駕車之公共危險案件,罪質及罪名相同,與其所犯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傷害罪,罪質及侵害法益有別,及考量受刑人各次犯罪之時間、侵害法益、犯罪型態等整體非難評價,復具體審酌受刑人所犯數罪之罪質、手段及因此顯露之法敵對意識程度,所侵害法益之種類與其替代回復可能性,以及參酌限制加重、比例、平等及罪責相當原則,在上開外部性及內部性界限範圍內,裁定如主文所示之應執行刑。

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2罪,原均得易科罰金,惟因與不得易科罰金之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罪併合處罰之結果而不得易科罰金,揆以上開說明,本院自無庸為易科罰金折算標準之諭知,併此敘明。

另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併科罰金部分,因無刑法第51條第7款所定宣告多數罰金之情形,自應併予執行,不生定應執行刑之問題,一併敘明。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0條第2項、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 月 11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許瑜容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 月 11 日
書記官 周素秋
附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傷害罪 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6月,併科罰金新臺幣3萬元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8月 犯罪日期 111年9月26日(聲請書誤載為110年7月14日) 110年7月14日 111年11月2日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案號 111年度原交簡字第116號 112年度原簡字第4號 112年度審原交易字第2號 判決日期 111年12月19日 112年1月6日 112年5月15日(聲請書誤載為11月13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案號 111年度原交簡字第116號 112年度原簡字第4號 112年度審原交易字第2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2年1月31日 112年2月22日 112年11月10日(聲請書誤載為11月13日) 備 註 得易科罰金。
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科罰金。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