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CTDM,110,金簡上,9,20220408,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0年度金簡上字第9號
上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林淑蓁


選任辯護人 蔡晉祐律師(法扶律師)
蔡祥銘律師(法扶律師)
徐萍萍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不服本院中華民國110年11月14日110年度金簡字第65號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案號:110年度偵字第1254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撤銷。

乙○○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一項之一般洗錢罪,處有期徒刑貳月,併科罰金新臺幣貳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緩刑參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並應:(一)依附表二所示內容支付戊○○;

(二)接受法治教育貳場次。

犯罪事實

一、乙○○可預見金融機構帳戶乃個人理財工具,依我國現狀,申設金融帳戶並無任何特殊限制,且可於不同之金融機構申請多數帳戶使用,倘有人不以自己名義申請帳戶,反而收購或借用別人之金融帳戶以供使用,並要求提供存摺、提款卡及告知密碼,則該帳戶可能作為對方收受、提領詐騙他人財產犯罪所得使用,對方提領後會產生遮斷金流以逃避國家追訴、處罰之效果,仍以縱取得其帳戶者以該帳戶供犯詐欺取財犯罪之收受、提領贓款使用,以掩飾、隱匿犯罪所得而洗錢,亦不違背其本意之幫助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而詐欺取財及一般洗錢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09 年11月20日下午1時52分許,在位於高雄市○○區○○路000號統一超商華崇門市,以店到店寄件之方式,將其申設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局號0000000號、帳號0000000號帳戶(下稱郵局帳戶)之存摺、提款卡交寄與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年成員,並以通訊軟體LINE告知提款卡密碼,以此方式幫助該詐欺集團為詐欺取財犯行時,方便收受、提領贓款,以掩飾、隱匿該犯罪所得之去向與所在。

嗣取得乙○○郵局帳戶之成年詐欺集團成員,即共同基於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而詐欺取財及掩飾、隱匿特定犯罪所得去向及所在之洗錢犯意聯絡,以如附表一所示之方式分別對如附表一所示之人為詐欺取財行為,致如附表一所示之人均陷於錯誤而依指示於如附表一所示之時間,匯款如附表一所示之金額至乙○○上開郵局帳戶內,再由該詐欺集團成年成員持乙○○前揭帳戶之提款卡,提領如附表一所示詐欺得款,並藉此製造金流斷點,隱匿各該筆詐欺所得財物之去向及所在得逞。

嗣經如附表一所示之人發覺有異而報警處理,因而查悉上情。

二、案經如附表一編號1所示之人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報告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後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理 由

一、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除法律有規定者外,不得作為證據;

惟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1至第159條之4之規定,但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為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證據;

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於法院調查證據時,知有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1項不得為證據之情形,而未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者,視為有前項之同意,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1項及第159條之5分別定有明文。

本判決下述所引用之傳聞證據,經檢察官、辯護人、被告乙○○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判程序表示同意作為證據(見金簡上卷第83頁至第84頁、第159頁),或未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見金簡上卷第160頁至第164頁),本院審酌上開證據資料製作時之情況,核無任何不法之瑕疵,亦認適為本案認定事實之依據,依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5之規定,均有證據能力。

二、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㈠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本院審判程序坦承不諱(見金簡上卷第158頁、第165頁),核與附表一所示各告訴人及被害人所述相符(詳見附表一「被害人/告訴人」欄所示),復有被告勞保投保紀錄(見金簡上卷第49頁)、被告名下金融機構帳戶明細資料(見金簡上卷第65頁)、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109年12月11日儲字第1090925198號函及檢附之被告郵局帳戶之開戶基本資料及客戶歷史交易清單(見警卷第83頁至第91頁)、被告提出之LINE及臉書對話紀錄擷圖(見偵卷第25頁至第71頁、第79頁至第93頁)、附表一所示之相關書證(詳見附表一「相關書證」欄所示)及被告郵局帳戶之帳戶個資檢視(見警卷第27頁)附卷可佐,洵堪認定。

㈡按刑法之故意犯,可分為直接故意與不確定故意,所謂不確定故意即指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反其本意,刑法第13條第2項定有明文。

是被告若對於他人可能以其所交付之金融機構帳戶,進行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罪行為,已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反其本意,自仍應負相關之罪責。

另犯罪之動機,乃指行為人引發其外在行為之內在原因,與預見構成要件該當行為之故意應明確區分。

亦即,行為人只須對構成要件該當行為有所預見,其行為即具有故意,至於行為人何以為該行為,則屬行為人之動機,與故意之成立與否無關。

因此,如行為人對於他人極可能將其所交付之金融機構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提款卡密碼等資料,供作詐欺取財及洗錢等犯罪行為之工具使用一事,已有所預見,但仍抱持在所不惜或聽任該結果發生之心態,而將帳戶資料交付他人,無論其交付之動機為何,均不妨礙其成立幫助詐欺取財及幫助一般洗錢之不確定故意,合先敘明。

查金融帳戶事關存戶個人財產權益之保障,屬個人理財之工具,若與存戶之金融卡及密碼結合,專屬性、私密性更形提高,除非本人或與本人具密切親誼關係者,難認有何正當理由可自由流通使用該金融卡,稍具通常社會歷練之一般人亦應具備妥為保管該等物品,縱有特殊情況,致須將該等物品交付予自己不具密切親誼之人時,亦必深入瞭解該他人之可靠性與用途,以防止遭他人違反自己意願使用或不法使用之常識,且金融卡及密碼等有關個人財產及身分之物品,如淪落於不明人士手中,極易被利用為與財產有關之犯罪工具。

又邇來以各類不實電話內容而詐欺取財之犯罪類型層出不窮,該等犯罪,多數均係利用他人帳戶作為詐欺所得財物之出入帳戶,業經媒體廣為披載,金融機關亦一再提醒勿將帳戶資料提供他人使用之重要性。

是依一般人通常之知識、智能及經驗,應已知悉將帳戶資料交付他人,極可能使取得帳戶資料者藉帳戶取得不法犯罪所得,且隱匿帳戶內資金之實際取得人之身分,以逃避追查。

質言之,依當前社會一般人之智識程度與生活經驗,對於非依正常程序要求提供金融帳戶金融卡或密碼者,應可預見其極可能係為取得人頭帳戶供作犯罪工具使用或隱匿金流追查。

而被告亦坦承對向其索要帳戶之人對其表示,只須提供帳戶,不須付出其他勞力,1個月即可獲取高達新臺幣(下同)3萬元之報酬乙事,表示不合理(見金簡上卷第86頁至第87頁)。

足認被告對政府大力宣導勿任意提供帳戶予不詳之人使用,以免被利用為詐欺帳戶等情,應可知悉,竟仍將本件帳戶資料交付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員作為詐欺取財及一般洗錢之出入帳戶使用,此當為被告所能預見,且其發生並不違反被告之本意,被告有幫助從事詐欺犯罪之人使用其帳戶犯詐欺取財罪及一般洗錢罪之不確定故意甚明。

綜上所述,足認被告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洵堪採信。

本案事證明確,被告上開犯行,堪以認定,應予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及撤銷改判理由㈠核罪部分1.按刑法上之幫助犯,係對於犯罪與正犯有共同之認識,而以幫助之意思,對於正犯資以助力,未參與實施犯罪構成要件之行為者而言(最高法院88年度臺上字第1270號判決要旨參照)。

查被告將其郵局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密碼交由詐欺集團成員用以作為收受詐欺附表一告訴人及被害人所得之犯罪工具,過程中並無證據證明被告有直接參與詐欺之構成要件行為,充其量僅足認定係詐欺取財罪構成要件以外之幫助行為,尚難遽認與實行詐欺之人間有犯意聯絡,而有參與或分擔詐欺取財之犯行。

況使用他人帳戶犯罪者,本欲利用他人帳戶以隱瞞自己身分而逃避檢警追緝,是被告雖對使用其帳戶者,將利用其所交付之帳戶供為詐欺取財犯行之犯罪工具,有不確定故意,然其主觀上有無將使用該帳戶者所實施之詐欺取財犯行,視為己身犯行之共同犯意聯絡,實非無疑。

是本件既查無證據足資證明被告有共同詐欺之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自應認被告將其上開帳戶交由詐欺集團使用之犯行,僅止於幫助詐欺取財之犯意,而為詐欺取財罪構成要件以外之行為。

又本件詐欺集團係佯裝網路購物賣家及金融機構人員,撥打電話向如附表一所示之各該告訴人實行詐術,已如前述,並非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1款或第3款所列之情形,亦無其他積極證據足以證明有3人以上之共同正犯共同犯之,況被告僅屬提供帳戶之詐欺幫助犯,已如前述,其就交付帳戶後該帳戶將供他人詐欺使用乙情,固有不確定故意,然現今詐欺集團規模不一、詐欺手法多端,被告對使用其帳戶之詐欺正犯成員多寡或詐欺手法,未必有所認識,依罪疑唯輕之刑事證據法原則,因認被告僅有幫助普通詐欺取財之犯意及犯行。

2.按:①一般洗錢罪與特定犯罪係不同構成要件之犯罪,特定犯罪僅係洗錢行為之「不法原因聯結」,而非該罪之構成要件行為,特定犯罪之既遂與否和洗錢行為之實行間,不具有時間先後之必然性,只要行為人實行洗錢行為,在後續因果歷程中可以實現掩飾、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之效果,即得以成立一般洗錢罪,並不以「特定犯罪已發生」或「特定犯罪所得已產生」為必要。

②洗錢防制法第2條修正立法說明第4點,已敘明有關是否成立該條第3款洗錢行為之判斷重點「在於主觀上是否明知或可得而知所收受、持有」,即不以「明知」為限,且洗錢防制法第2條規定之洗錢行為並無「明知」之要件,在解釋上自不能限於確定故意(直接故意),仍應包含不確定故意(未必故意或間接故意)。

③提供金融帳戶提款卡及密碼之行為人,因已失去對自己帳戶之實際管領權限,若無配合指示親自提款,即無收受、持有或使用特定犯罪所得之情形,且無積極之移轉或變更特定犯罪所得之行為,故非屬洗錢防制法第2條第1款、第3款所稱之洗錢行為。

又同條第2款之掩飾、隱匿行為,目的在遮掩、粉飾、隱藏、切斷特定犯罪所得與特定犯罪間之關聯性,須與欲掩飾、隱匿之特定犯罪所得間具有物理上接觸關係(事實接觸關係)。

而提供金融帳戶提款卡及密碼供他人使用,嗣後被害人雖匯入款項,然此時之金流仍屬透明易查,在形式上無從合法化其所得來源,未造成金流斷點,尚不能達到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之來源、去向及所在之作用,須待款項遭提領後,始產生掩飾、隱匿之結果,若無參與後續之提款行為,即非同條第2款所指洗錢行為,無從成立一般洗錢罪之直接正犯。

因此,特定犯罪之正犯實行特定犯罪後,為掩飾、隱匿其犯罪所得財物之去向及所在,而令被害人將款項轉入其所持有、使用之他人金融帳戶,並由該特定犯罪正犯前往提領其犯罪所得款項得手,因已造成金流斷點,該當掩飾、隱匿之要件,該特定犯罪正犯自成立一般洗錢罪之正犯。

如提供金融帳戶之行為人主觀上認識該帳戶可能作為對方收受、提領特定犯罪所得使用,對方提領後會產生遮斷金流以逃避國家追訴、處罰之效果,仍基於幫助之犯意,提供該帳戶之提款卡及密碼,以利洗錢之實行,應論以一般洗錢罪之幫助犯(最高法院108 年度台上字第3101號判決意旨參照)。

查:被告既可預見其郵局帳戶係個人理財工具,將本件帳戶資料(含存摺、提款卡及密碼)提供與年籍不詳之人使用,可能作為對方收受、提領詐欺他人財產犯罪所得使用,提領贓款後會產生遮斷金流,仍以縱取得帳戶者以該帳戶供犯詐欺取財犯罪之收受、提領贓款使用,以掩飾、隱匿該犯罪所得亦不違背其本意之犯意,將帳戶資料提供與他人使用,使帳戶脫離其掌控,供詐欺集團成員作為本件詐欺取財犯罪之收受、提領贓款使用,產生遮斷金流以逃避國家追訴、處罰之效果,自應論以一般洗錢罪之幫助犯。

3.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及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幫助一般洗錢罪。

㈡被告以一個提供郵局帳戶之行為,同時幫助詐欺集團成員向如附表一所示告訴人及被害人共2 人犯詐欺取財罪,以及掩飾、隱匿犯罪所得之幫助一般洗錢罪,而具有局部之同一性,乃一行為觸犯數罪名並侵害數法益之想像競合犯,應從一重之幫助一般洗錢罪處斷。

㈢按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規定:「犯前二條之罪,在偵查或審判中自白者,減輕其刑」,被告於本院審判程序自白犯罪,應依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刑。

㈣被告幫助本案詐欺集團成員犯一般洗錢罪,核屬幫助犯,已如前述,爰依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刑,並依同法第70條規定遞減之。

㈤原審認被告上開犯行,事證明確,予以論罪科刑,判處被告有期徒刑2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 日,固非無見。

惟查:被告提供郵局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密碼與本案詐欺集團用以進行詐欺,於如附表一所示之人受騙匯款至本案帳戶後,該集團復派員提領,而隱匿特定詐欺犯罪所得之去向、所在,是被告所為已該當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幫助一般洗錢罪,業如前述,原判決卻未論以幫助一般洗錢,而就被告被訴幫助一般洗錢部分不另為無罪諭知,其認定事實及適用法律均顯有不當,檢察官執此提起上訴,為有理由。

準此,原判決既有上開認定事實、適用法律未洽之處,自應由本院合議庭將原審判決撤銷改判。

至被告上訴僅請求從輕量刑,給予緩刑(見金簡上卷第157頁、第167頁),而未就原審判決之認事用法或量刑表示不服,併此敘明。

㈥爰審酌被告本案所為,不僅侵害如附表一所示告訴人及被害人之財產法益,亦使犯罪偵查機關追查詐欺集團及詐欺金流更加困難,導致詐欺集團猖獗氾濫,影響社會治安,而應給予一定之非難;

兼衡被告犯後初雖否認犯行,然終能於本院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並於本院審理期間與如附表一編號1所示之告訴人達成調解,並有按期賠償,有匯款單據可佐,如附表一編號1所示之告訴人亦請求本院對被告從輕量刑及給予緩刑之宣告,有本院調解筆錄、刑事陳述狀及匯款單據在卷可參(見金簡上卷第145頁、第147頁、第171頁);

暨審酌其本案提供之帳戶數量1 個、被害人數2人;

及被告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家管,未婚,與母親及未成年子女同住之生活經濟狀況(見金簡上卷第166頁至第167頁被告於本院審判程序所述)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罰金如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另被告雖經本院宣告6 月以下有期徒刑,然其本案所犯之幫助一般洗錢罪,為法定刑7 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而非刑法第41條第1項所規定得易科罰金之「最重本刑5 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且刑法第41條第1項前段所稱犯最重本刑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之刑者,係指法定最重本刑而言,並不包括依刑法或特別法屬「總則」加重或減輕之情形在內(最高法院103年度臺非字第306號、95年度臺上字第4927號判決意旨參照);

而規定在刑法總則編之刑法第30條第2項幫助犯減刑之規定,乃「總則」減輕之規定,並無疑問;

又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自白減刑之規定,雖係就特定犯罪行為而設,然其立法目的,無非為藉此減刑優惠,鼓勵行為人自白犯罪,以期早日發現真實,節省訴訟勞費,此一規定,既未變更其犯罪類型,自仍屬「總則」減輕之規定;

是本案執以為被告減刑之刑法第30條第2項及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規定,既均屬「總則」減輕之規定,其原有法定刑並不因此而受影響,仍非刑法第41條第1項得易科罰金之罪,自無庸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併此敘明。

㈦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見金簡上卷第153頁),其因一時失慮,致罹刑典,然業於本院坦承犯行,並已與如附表一編號1所示之告訴人達成調解,並有按期賠償,如附表一編號1所示之告訴人亦請求本院對被告從輕量刑及給予緩刑之宣告,如前所述,足認被告顯有悔意,本院審酌上述各情,信被告經此刑之宣告後,應知警惕而無再犯之虞。

因認前開對被告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宣告緩刑3 年,以啟自新。

又按緩刑宣告,得斟酌情形,命犯罪行為人向被害人支付相當數額之財產或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刑法第74條第2項第3款定有明文;

為確保被告於緩刑期間,能依其與如附表一編號1所示告訴人所成立之調解內容支付告訴人戊○○,爰諭知被告應依附表二所示調解筆錄內容支付告訴人戊○○(支付之金額及方式,詳見附表二所示)。

另為修復被告犯行對法秩序之破壞,並加強被告之法治觀念,使其於緩刑期內能深知警惕,避免再度犯罪,乃依刑法第74條第2項第8款之規定,命被告應參加法治教育2場次。

暨依刑法第93條第1項第2款規定,諭知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期能使被告於法治教育過程及保護管束期間,確切明瞭被告行為所造成之損害,並培養正確法治觀念。

上開本院命被告支付如附表一編號1所示告訴人之緩刑條件,依刑法第74條第4項規定,得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

另依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規定,違反上開各項緩刑負擔情節重大,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得撤銷緩刑之宣告,附此敘明。

四、沒收部分㈠按洗錢防制法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犯第14條之罪,其所移轉、變更、掩飾、隱匿、收受、取得、持有、使用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沒收之」。

而關於犯罪行為人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之罪,其所掩飾之財物本身僅為洗錢之標的,難認係供洗錢所用之物,故洗錢行為之標的除非屬於前置犯罪之不法所得,而得於前置犯罪中予以沒收者外,既非本案洗錢犯罪之工具及產物,亦非洗錢犯罪所得,尤非違禁物,尚無從依刑法沒收規定予以宣告沒收,自應依上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予以宣告沒收。

且此規定係採義務沒收主義,祇要合於前述規定,法院即應為相關沒收之諭知,然該洗錢行為之標的是否限於行為人者始得宣告沒收,法無明文,實務上一向認為倘法條並未規定「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時,自仍以屬於被告所有者為限,始應予沒收,宜從有利於被告之認定。

是上開洗錢防制法第18條所定應沒收之洗錢標的,應限於行為人所有始得宣告沒收。

經查,本件被告雖將郵局帳戶之存摺、提款卡交由不詳之成年人使用,由該人或其所屬詐欺集團成員詐欺如附表一所示告訴人及被害人匯款至被告郵局帳戶內,然此際被告對上開帳戶內之款項已無事實上之管領權,如附表一編號1至2所示之該些款項亦係由詐欺集團成員提領,復無證據顯示被告曾分得該些款項,是上開詐得之款項雖為洗錢之標的,惟非被告所有,依上開說明,自無從依洗錢防制法第18條規定對被告宣告沒收。

此外,卷內亦無證據證明被告因提供郵局帳戶之行為獲取任何對價或報酬,自無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或追徵犯罪所得之問題,附此敘明。

㈡至於被告所申辦郵局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固經被告用以犯本件幫助詐欺取財及幫助一般洗錢之犯行,然該等物品未據查扣,又非違禁物,且被告已失其持有,復無證據證明尚仍存在,況該帳戶經如附表一所示之人報案後,業已列為警示帳戶等情,已如前述,應無再遭不法利用之虞,認尚無沒收之實益,其沒收不具刑法上之重要性,爰不予宣告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9條第1項前段、第364條、第299條第1項前段,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第16條第2項,刑法第11條前段、第30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339條第1項、第55條、第42條第3項、第74條第1項第1款、第2項第3款、第8款、第93條第1項第2款,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甲○○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檢察官黃淑妤提起上訴,檢察官丙○○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1 年 4 月 8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瑋珍
法 官 彭志崴
法 官 翁碧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1 年 4 月 10 日
書記官 鄭珓銘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之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0條
(幫助犯及其處罰)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
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亦同。
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洗錢防制法第2條
本法所稱洗錢,指下列行為:
一、意圖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來源,或使他人逃避刑事追訴,而移轉或變更特定犯罪所得。
二、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之本質、來源、去向、所在、所有權、處分權或其他權益者。
三、收受、持有或使用他人之特定犯罪所得。
洗錢防制法第14條
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前二項情形,不得科以超過其特定犯罪所定最重本刑之刑。
【附表一】詐欺集團成員以被告郵局帳戶所為詐欺犯行一覽表編號 被害人/告訴人 詐欺實行時間及方式 匯入時間(匯入帳戶交易明細時間)及金額(新臺幣) 相關書證 1 告訴人戊○○(見警卷第21頁至第23頁) 詐欺集團成員於109年11月22日晚上6時22分許,假冒網路購物賣家及台新銀行客服,撥打電話向戊○○詐稱因設定有誤,將有扣款之情形,須依指示操作帳戶云云,致戊○○陷於錯誤,而依指示為右列⑴⑵⑶之匯款。
⑴109年11月22日晚上7時5分許、4萬9,983元 ⑵109年11月22日晚上7時7分許、4萬9,984元 ⑶109年11月22日晚上7時10分許、1萬5,123元 *轉帳交易明細(見警卷第43頁至第47頁)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110年12月27日儲字第1100968127號函及檢附之被告郵局帳戶之客戶歷史交易清單(見金簡上卷第53頁至第55頁)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鹽埕分局七賢路派出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受理刑事案件報案三聯單、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及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見警卷第39頁至第41頁、第51頁至第53頁) *内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見警卷第25頁) 2 被害人丁○○(見警卷第61頁至第62頁) 詐欺集團成員於109年11月22日晚上7時10分許,假冒網路購物賣家、郵局人員,撥打電話向丁○○詐稱因作業有誤,將有扣款之情形,須依指示操作帳戶云云,致丁○○陷於錯誤,而依指示為右列之匯款。
109年11月22日晚上7時59分許、2萬9,985元 *通話紀錄及轉帳單據(見警卷第77頁至第78頁)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110年12月27日儲字第1100968127號函及檢附之被告郵局帳戶之客戶歷史交易清單(見金簡上卷第53頁至第55頁) *臺東縣警察局臺東分局南王派出所陳報單、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受理刑事案件報案三聯單及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見警卷第59頁、第69頁、第73頁至第75頁、第79頁至第81頁) *内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見警卷第65頁) 【附表二】
乙○○應給付戊○○新臺幣陸萬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一年三月十五日起,於每月十五日以前,按月給付新臺幣伍仟元,至全部清償完畢為止,並以匯款方式分期匯入戊○○指定帳戶(受款金融機構、戶名及帳號,詳卷),如有一期未付,視為全部到期。
【即金簡上卷第145頁本院調解筆錄成立內容第一項所載】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