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CYDM,97,交聲,359,20080916,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交通事件裁定 97年度交聲字第359號
原處分機關 交通部公路總局嘉義區監理所嘉義市監理站
異 議 人 甲○○
上列異議人因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案件,對於交通部公路總局嘉義區監理所嘉義市監理站民國97年8月28日嘉監義裁字第裁76-L03141118號函,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處分罰鍰新臺幣肆萬玖仟伍佰元撤銷。

前開撤銷部分,甲○○不罰。

理 由

一、原處分意旨略以:本件異議人即受處分人(下稱異議人)甲○○於民國96年2月20日晚上11時40分許,駕駛車牌號碼SB-8696號自用一般小客車,在行經嘉義市○○路與博東路路口,經警實施吐氣酒精濃度檢測,發現所含酒精濃度高達每公升0.55毫克以上,超過規定標準,旋於97年8月28日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5條第1項第1款及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之規定,裁處異議人罰鍰新臺幣(下同)49,500元及施以道安講習。

二、聲明異議意旨略以:異議人因本件飲酒駕車行為,致遭裁決處新台幣49,500元,然查異議人業經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以96年度偵字第2401號為緩起訴處分,並依該緩起訴處分內容,於96年6月26日向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嘉義分會捐款新台幣20,000元,並於97年6月11日緩起訴期滿,未經撤銷該緩起訴處分,本著一罪不二罰之原則,本件裁決裁處異議人罰鍰49,500元之處分顯有錯誤,為此聲明異議等語。

三、按汽車駕駛人飲用酒類後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超過每公升0.25毫克以上者,不得駕車,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14條第2款訂有明文。

復按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經測試檢定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者,處15,000元以上60,000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該汽車及吊扣其駕駛執照1年,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5條第1項第1款亦有明文規定。

四、查本件異議人前揭飲酒後駕車,涉犯刑法第185條之3之罪嫌之行為,業經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以96年度偵字第2401號緩起訴處分在案,異議人並依命令向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嘉義分會捐款新台幣20, 000元,而上開緩起訴期間為1年,業於97年6月11日期滿,緩起訴並未被撤銷等情,亦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可按。

五、按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者,依刑事法律處罰之。

但其行為應處以其他種類行政罰或得沒入之物而未經法院宣告沒收者,亦得裁處之,95年2月5日生效之行政罰法第26條第1項定有明文,究其立法目的,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時,由於刑罰與行政罰同屬對不法行為之制裁,而刑罰之懲罰作用較強,故依刑事法律處罰,即足資警惕時,實無一事二罰,再處行政罰之必要,且刑事法律處罰,由法院依法定程序為之,較符合正當法律秩序,應予優先適用,但罰鍰以外之沒入或其他種類行政罰,因兼具維護公共秩序之作用,為達行政目的,行政機關仍得併予裁處。

又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253條之2第1項第4款規定為緩起訴處分,命異議人支付一定之金額,異議人係履行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命令,性質上自屬處分金,與罰金無異,且依刑事訴訟法第253條之2第2項規定命異議人捐款之金錢給付命令,並得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

是檢察官命令異議人為一定金錢給付,此等命令雖非刑罰,但仍是一種特殊處遇措施,會產生未經裁判即生終局處理案件之實質效果,亦即性質上已係實質制裁,解釋上亦屬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5條第8項所規定之罰金,即履行檢察官緩起訴處分命令之捐款,與受刑事處罰無異。

況行政罰法第26條第1項僅規定「依刑事法律處罰之」,並未明定應依刑法第33條、第34條所定主從刑罰之種類科罰,檢察官命令異議人為支付一定金額即係依刑事訴訟法第253條之2第1項第4款規定所為,自與行政罰法第26條第1項「依刑事法律處罰之」之規定,尚無扞格之處。

另緩起訴處分所定緩起訴期間期滿後,該緩起訴處分將發生禁止對已為緩起訴處分之同一犯罪事實再行起訴之效力,即所謂「緩起訴處分之實質確定力」,檢察官所為緩起訴處分,實已產生實質刑罰之效果。

再依刑事訴訟法第253條之1規定,有關緩起訴處分,需具備之要件亦與不起訴處分之要件有間,且不起訴處分係自處分確定時起即發生實體上之確定力,不若緩起訴處分於緩起訴處分之期間(即猶豫期間)僅發生形式之確定力,倘認行政罰法第26條第2項規定之「不起訴處分」包含「緩起訴處分」之情形,是否已逾文義解釋之範圍,實有疑問。

是行政罰法第26條第2項規定既未明文包含「緩起訴處分」之類型,而對於人民不利益之規定本不得任意加以擴張其適用,自不宜逕認行政罰法第26條第2項之規定於經緩起訴處分之情形亦有適用。

再者緩起訴猶豫期間內異議人若已遵照檢察官命令支付一定金額之緩起訴處分金,再受行政裁處罰鍰,亦與前揭「一事不二罰」之原則有違。

即受處分人支付之處分金解釋上亦屬處罰條例第35條第8項所規定之罰金,即係履行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命令,與受刑事處罰無異,自不應再受行政裁罰(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96年度交抗字第184號、第175號裁定意旨可資參照)。

六、揆諸前揭說明,異議人酒後駕車之違規行為,既經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以96年度偵字第2401號緩起訴處分在案,異議人並依命令向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嘉義分會捐款20,000元,而上開緩起訴期間為1年,業於97年6月11日期滿,緩起訴並未被撤銷等情,業如前述,自無從再適用行政罰裁罰之必要。

是原處分機關於97年8月28日再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5條第1項第1款規定,裁處異議人罰鍰49,500 元之行政裁罰部分,即有未洽,異議人異議,為有理由,自應由本院就罰鍰部分撤銷原處分。

據上論斷,應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7條第2項、道路交通案件處理辦法第20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97 年 9 月 16 日
交通法庭法 官 王慧娟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97 年 9 月 16 日
書記官 黃子祝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