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HLDM,104,原易,104,20151110,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04年度原易字第104號
公 訴 人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潘秀茹
選任辯護人 林武順律師(法律扶助基金會指派)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4年度偵字第 269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潘秀茹無罪。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潘秀茹明知犯罪集團專門收集人頭帳戶,用以犯罪之社會現象層出不窮之際,若將自己之銀行帳戶存摺、提款卡(含密碼)提供他人使用,可能因此供不法詐騙份子用以詐使他人將款項匯入後,再加以提領之用,並能預見可能因而幫助他人從事詐欺取財犯罪,竟不違背其本意,仍基於幫助他人詐欺取財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04年3月5 日下午不詳時許,以電話方式,將其向臺灣新光銀行花蓮分行申請開設之帳號 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新光銀行帳戶)、華南銀行新泰分行申請開設之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華南銀行帳戶)之提款卡密碼,均告知真實姓名年籍不詳自稱「林小姐」之成年人,並於同(5 )日16時至17時許,在花蓮縣秀林鄉○○街 000號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泰雅門市,以宅急便之方式,寄送前開新光銀行及華南銀行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身分證影本;

至基隆市○○區○○路00號,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自稱「黃先生」之成年人使用。

嗣某不詳詐騙集團成員取得被告新光銀行及華南銀行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密碼後,即基於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之犯意,於附表一所示時間,以如附表一所列方式,詐騙邱武三、廖麗華、鄭魁星 3人,致其等均陷於錯誤,依指示分別於附表一所示時、地,以如附表一所示方式,匯款如附表一所示之金額入被告新光銀行或華南銀行帳戶,旋遭該詐騙集團成員提領一空,嗣邱武三、廖麗華、鄭魁星等人發現受騙報警處理,查悉上情。

因認被告所為,涉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嫌等語。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又不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次按刑事訴訟法所謂認定犯罪事實之證據,係指足以認定被告確有犯罪行為之積極證據而言,該項證據自須適合於被告犯罪事實之認定,始得採為斷罪資料。

如未能發現相當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自不能以推測或擬制之方法,以為裁判基礎。

又檢察官就被告犯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並指出證明之方法。

因此,檢察官對於起訴之犯罪事實,應負提出證據及說服之實質舉證責任。

倘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或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從說服法院以形成被告有罪之心證,基於無罪推定之原則,自應為被告無罪判決之諭知,最高法院著有29年度上字第3105號、40年度台上字第86號及92年度台上字第128 號判例意旨可資參照。

再按刑法上幫助犯之成立,須行為人基於幫助正犯犯罪之意思,予正犯以精神上或物質上之助力而參與犯罪構成要件以外之行為,以助成正犯犯罪之實施為要件。

如果,雖在外形上,可認為幫助,但對正犯之犯罪,無違法之認識,而欠缺幫助犯罪之故意,係基於其他原因,即難論以幫助犯,最高法院著有88年度台上字第5848號判決可資參照。

三、檢察官起訴被告涉犯前揭罪嫌,無非以被告於警詢、偵查之供述及被害人邱武三、廖麗華、鄭魁星於警詢之指述,並以卷附之新光銀行帳戶交易明細表資料查詢表、華南銀行帳戶交易明細、被害人邱武三臨櫃跨行匯款回條聯、被害人廖麗華臨櫃跨行明細資料查詢表、被害人鄭魁星臨櫃匯款申請書回條聯、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案件紀錄表、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後埔派出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設子派出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大有派出所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為其論據。

訊之被告固承認於前揭時地將新光銀行帳戶、華南銀行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密碼提供予「黃先生」,惟堅持否認有何詐欺取財犯行,辯稱:當初我急需用錢,上網找尋貸款公司,後來林小姐打電話給我,說必須美化帳戶才有辦法貸款,我才將新光銀行帳戶及華南銀行帳戶寄給黃先生,但我不知道他們是詐騙集團,我也是被騙才將帳戶寄給他們等語。

辯護人則以:被告並無幫助詐欺之犯意,於對方未將資料寄還予被告時,被告有所懷疑,並撥打 165專線查詢此事,始知悉其受騙,隨即利用網路報案方式向偵查機關告知此事,足見被告並無幫助詐欺之犯意等語置辯。

四、經查:

(一)被告於 104年3月5日16時至17時許,在花蓮縣秀林鄉○○街 000號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泰雅門市,以宅急便之方式,將新光銀行及華南銀行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身分證影本寄送與「黃先生」之成年人使用。

嗣後取得上開帳戶之詐騙集團成員於附表一所示時間,以如附表一所列方式,詐騙邱武三、廖麗華、鄭魁星 3人,致其等均陷於錯誤,依指示分別於附表一所示時、地,以如附表一所示方式,匯款如附表一所示之金額入被告新光銀行或華南銀行帳戶,旋遭該詐騙集團成員提領一空等情,業據被告於警詢、偵查中及本院訊問時坦承不諱,核與被害人邱武三、廖麗華、鄭魁星於警詢之證述相符,並有新光銀行帳戶交易明細表資料查詢表、華南銀行帳戶交易明細、被害人邱武三臨櫃跨行匯款回條聯、被害人廖麗華臨櫃跨行明細資料查詢表、被害人鄭魁星臨櫃匯款申請書回條聯、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案件紀錄表、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後埔派出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設子派出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大有派出所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在卷可參,則上開事實堪予認定。

然前揭所示之供述證據及非供述證據,至多僅得證明被害人邱武三、廖麗華、鄭魁星因遭詐欺集團詐騙,而分別有將附表一依所示之金額匯入被告所有新光銀行、華南銀行帳戶內之事實,尚無法據此推認被告於將新光銀行及華南銀行帳戶、金融卡、密碼寄給「黃先生」時,有容任詐欺集團成員使用而為幫助詐欺取財之犯意。

(二)查我國為杜絕利用人頭帳戶或人頭行動電話門號詐欺取財犯罪之層出不窮,對於提供帳戶存摺、提款卡及密碼或行動電話門號卡之人,相關治安機關均嚴厲查緝,積極採取相關偵查作為,藉此斷絕幕後操控之詐欺集團以人頭帳戶及人頭行動電話門號,作為規避查緝之脫身途徑,而因此致使詐欺集團益發不易以慣用之金錢或其他有償報酬之方式,取得人頭帳戶或人頭行動電話門號,遂改弦更張,先以詐騙手法或迂迴手法取得金融機構帳戶或行動電話門號卡,並趁被害人未及警覺發現前,以之充為實際進行詐欺犯罪時,供其他被害人匯款之用或持該行動電話撥打電話,藉以避免查緝者,時有所聞而不乏其例,因而交付金融機構之帳戶或行動電話門號卡之人是否成立幫助詐欺取財罪,既因有上開受詐騙而交付金融機構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密碼或行動電話門號之可能,則基於無罪推定、有疑唯利被告原則,就提供帳戶或行動電話門號者,是否確係基於直接故意或間接故意而為幫助詐欺,自應從嚴審慎認定;

倘提供帳戶或行動電話門號者有可能係遭詐騙所致,或該迂迴取得者之使用已逸脫提供者原提供用意之範圍,並為提供者所不知且無法防範、信而有徵者,於此等情形,對其幫助犯罪故意之認定,無法確信係出於直接故意或間接故意為之,而仍有合理懷疑存在時,自應為有利於行為人之認定,以免過度逸脫無罪推定原則。

另目前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我國社會亦不例外,失業率一再攀高,一般民眾謀職不易,詐騙集團或利用失業民眾急於覓得工作之機,或利用亟需用錢之人,苦無資力提供擔保,以代辦貸款為名義,藉此詐取金融帳戶資料者,亦時有多聞,此由政府曾在電視媒體上製播呼籲應徵工作者或辦理貸款者小心防詐之宣導短片,即可明證確有民眾因應徵工作或辦理貸款而有遭詐騙交付帳戶資料之情;

故在謀職不易、經濟拮据之情形下,因應徵工作或辦理貸款過於急切,實難期待一般民眾均能詳究細節、提高警覺而免遭詐騙、利用,且一般人對於社會事物之警覺性或風險評估,常因人而異,此觀諸詐騙集團之詐騙手法雖經政府大力宣導及媒體大幅報導,仍不時有眾多被害人受騙且屢見不鮮,倘人人均有如此高度之智慧辨別真偽,則社會上何來眾多詐欺犯罪之受害者?此適足證明,被害者除遭詐騙一般財物外,亦有可能遭人詐騙個人證件、金融機構存摺、行動電話門號卡等物,是自不得僅以應徵工作者或辦理貸款者確有交付金融帳戶存摺、提款卡及密碼等資料之情,即遽認交付該等帳戶及資料者即具幫助詐欺取財之認知與故意。

(三)本件被告就其為何將新光銀行及華南銀行帳戶存摺、提款卡及密碼交與黃先生乙節,其於警詢時供稱:於104年3月5日下午2時許,我因為懷孕沒有工作要繳貸款,所以上網查詢貸款廣告,依照上面聯絡電話打電話去問,我有打電話,他們沒接,後來有位自稱林小姐回撥電話給我,我告訴她我需要 20萬元,並急需5萬元,她說最快星期一可以在花蓮拿5萬元給我,剩餘 15萬元會再匯入帳戶給我,我有問為什麼要存摺正本、提款卡及密碼,林小姐說是要美化帳戶才能通過審核貸款到錢,我就將帳戶寄到林小姐指定的地址。

星期一林小姐說貸款還在審核,問我有沒有其他帳戶,我說其他帳戶都不在我身上,林小姐說那貸款星期二才會下來。

星期二我打給林小姐後,有一位自稱林小姐主管回撥電話給我,說沒有那麼快,我就說我不要貸款,他說要抽件最快要到星期四才可以將資料寄還給我,而且叫我不能去掛失,如果抽件時間掛失會涉及刑事責任。

後來我預估他們寄給我資料的時間都還沒收到,我再打林小姐電話已經無法接通,我於104年3月14日有打反詐騙電話,他們告訴我應該被騙了,104年3月15日我也有打電話到110報警,之後我也有在網路報案等語(見警卷第4頁、第5頁);

於檢察事務官詢問時供稱:於 104年3月初,我因懷孕沒工作要繳貸款,我急需用錢,所以上網搜尋貸款廣告,我打很多電話詢問,於 104年3月5日下午某時許,我接到一位自稱林小姐問我是不是要貸款,我說我要貸款20萬元,林小姐就要求我提供銀行存摺、提款卡、身份證影本寄給黃先生,林小姐並要求我告知她提款卡密碼,用以美化帳戶提供銀行貸款審查,我就以宅急便方式將上開資料寄給黃先生,後來因為林小姐一直沒有將貸款撥給我,也沒有將上開資料還我,我才打 165反詐騙電話等語(見104年度核交字第546號卷第5頁至第6頁);

於本院審理中供稱:因為我要貸款,我有打電話到 000000000當舖詢問貸款事宜,他們說要拿土地去抵押,但我要貸款的土地也不在他們可以貸款的範圍內,後來他們說也沒辦法貸款給我,然後林小姐打來時,說只要提供帳戶,她們美化帳戶後,就可以貸款,當初林小姐有說可以先拿 5萬元給我,剩下15萬元會再撥給我,她原本說星期六即 104年3月7日要給我5萬元,後來又拖到星期一即104年3月9日,當天我本來要到她給我的地址找她,但我跟她聯絡後,她告訴我文件審核有問題,要我提供其他帳戶,但因為花蓮二信的存簿、中華郵政帳戶提款卡都不再我身上,所以我就沒有再提供,她就告訴我需要再幾天才能給我 5萬元,我就跟她說我不要貸款,她跟我說過幾天才會把文件退還給我,但我等很久沒等到,再打林小姐電話已經不通,我覺得被騙了,才打 165反詐騙專線等語(見本院卷第45頁、第73頁反面至第75頁),互核被告於警詢、檢察事務官詢問及本院審理時之供述,對於其為何提供帳戶與他人、如何與他人聯絡、為何遲至104年3月14日始撥打反詐騙專線等情節均係連貫一致,並無何明顯瑕疵。

(四)另被告於 104年3月5日14時41分30秒、同日14時47分17秒、14時53分14秒曾撥打 000000000予永安當舖;

又手機門號0000000000號曾分別於 104年3月5日15時15分31秒、16時 20分6秒、16時31分44秒、16時52分21秒、17時02分46秒,於104年3月7日上午10時28分58秒,於104年3月9日15時0分49秒、同日15時 11分40秒撥打電話至被告上開門號中;

被告復於104年3月14日9時17分29秒撥打165反詐騙專線及於104年3月15日16時38分35秒撥打 110報警等情,有被告所持用之行動電話門號 0000000XXX號(詳卷)於104年 3月1日至3月31日之通聯紀錄、中華黃頁網路電話簿在卷可參,核與被告前開供述相符。

又被告於 104年3月5日下午16時許將其新光銀行、華南銀行帳戶寄出後,倘被告係同意詐騙集團以其帳戶作為詐騙他人之用時,詐騙集團成員於取得帳戶後,渠等得確定該帳戶於詐騙他人取得款項前必能正常使用,自無須再與被告聯絡;

倘被告未同意詐騙集團以其帳戶作為詐騙他人之用時,詐騙集團於取得被告所提供之帳戶後,自當確保該帳戶於渠等詐騙他人取得款項前仍得正常使用,然觀被告 104年3月5日提供帳戶後,雙方分別於104年3月7日及104年3月9日均有以電話聯絡,之後即無任何通話記錄,而附表一所示三位被害人受詐騙集團詐騙及匯款時間,均係於 104年3月9日至104年3月10日間,顯見詐騙集團成員因係為確保被告所提供之帳戶得以正常使用,才一再與被告聯絡減低被告疑慮,當附表一之被害人已受騙而渠等業已領走款項後,即無再與被告聯絡之必要,是被告上開供述亦與常情相符,堪予採信。

綜上,被告係因急需用錢,為與林小姐貸款,始將上開帳戶寄與林小姐指定之黃先生,其主觀上並不知悉渠等為詐騙集團成員,亦無幫助詐騙集團為詐欺犯行之直接故意或不確定故意,自難認定被告有涉犯幫助詐欺之犯行。

(五)又被告於發現其可能受騙時,即撥打 165反詐騙專線確定是否受騙,於其確定因係受騙時,即撥打 110報警,並經由網路報案,有前開通聯紀錄及被告所提供之網路報案網頁在卷可參。

倘其本明知或可得而知係提供帳戶與詐騙集團,自無庸再撥打 165專線加以確認,並透過電話或網路報案,亦與基於直接故意或未必故意提供帳戶以幫助詐欺集團遂行詐欺取財犯行者,於交付提款卡及密碼後,因唯恐涉入相關罪責或遭警查緝,必極力隱瞞自身提供帳戶、金融卡及密碼之舉明顯扞格。

(六)公訴意旨雖認被告案發時已滿20歲,有任職電影業、工業、餐飲服務業收銀機銷售員之豐富工作經歷,屬具有社會經驗、智慮成熟之成年人,對此應知之甚詳,竟仍將上開帳戶交與不詳人士使用,任由詐騙集團作為取得犯罪所得之出入帳戶,主觀上顯有容認他人利用該帳戶犯詐欺取財罪之不確定故意等語。

然被告若係基於幫助詐欺取財之故意或不確定故意而交出前開帳戶存簿、金融卡、密碼等資料,衡情自會考量日後遭受刑事追訴之風險,而無平白無償交出之理,在此情形下,被告自會要求林小姐或黃先生給予相當之報酬或利益;

然依被告所述交付金融卡及密碼之過程,其均未向收受其金融卡之黃先生抑或林小姐要求任何報酬,復依卷內資料,亦均查無證據足證被告交付前開帳戶金融卡及密碼時獲有任何利益,此自與一般交付金融帳戶供他人使用藉以牟利之情,迥然有別。

再者,販賣金融帳戶予詐欺集團將會遭受刑事追訴,業經政府相關單位多方宣導周知,而以此方式為詐欺犯行而遭司法機關判刑制裁之犯罪者,為數亦眾,因此詐欺集團藉由傳統收購手法蒐集人頭金融帳戶之管道,已較以往困難,故邇來藉由刊登廣告,假借應徵工作之名,同時利用求職者急於謀職往往願意遷就僱用者要求之弱點或假借貸款之名,利用欲借貸者急需用錢往往未加思考之機會,騙取應徵者、借貸者交付金融帳戶資料,所在多有。

又對於社會事物之警覺性高低,常因人而異,且與其社會經驗、認知能力、對社會時事之關注程度相關連,與教育程度則無必然關係。

此觀諸詐騙集團之詐騙手法,雖經政府大力宣導及媒體大幅報導後,仍有受過高等教育者、心智成熟之退休人員等受騙,亦可明瞭,是自難以被告案發時已滿20歲,且曾在多處公司任職,遽認提供存摺、金融卡時有幫助詐欺之不確定故意。

五、按刑事訴訟法第161條第1項規定:檢察官就被告犯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並指出證明之方法。

因此,檢察官對於起訴之犯罪事實,應負提出證據及說服之實質舉證責任。

倘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或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從說服法院以形成被告有罪之心證,基於無罪推定之原則,自應為被告無罪判決之諭知,最高法院著有92年台上字第 128號判例意旨參照。

本件被告所有之新光銀行帳戶及華南銀行帳戶,固遭詐欺集團成員利用作為詐欺取財之入帳帳戶,然被告交付上開帳戶存摺、金融卡及密碼予詐欺集團,既因其為貸款受騙而交付,難認被告對於其所交付之上開帳戶存摺、金融卡及密碼資料將遭詐欺集團使用作為詐騙之工具有所認識,則被告有無提供上開帳戶供他人為詐欺取財使用之動機與目的,實有合理懷疑存在,而未致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是公訴人所舉之證據,尚無法證明被告確有幫助詐欺取財之不確定故意,揆諸前揭說明,應為被告無罪之諭知。

六、退併辦部分(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檢察署 104年度偵字第3633、3657號):

(一)移送併辦意旨略以:被告能預見將金融機構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含密碼)等物提供予他人使用,可能助長他人為掩飾詐欺所得犯罪之用,竟不違其本意,基於幫助詐欺之犯意,於 104年3月5日,以電話方式,將其新光銀行帳戶、華南銀行帳戶之提款卡密碼,均告知真實姓名年籍不詳自稱「林小姐」之成年人,並於同日,在花蓮縣秀林鄉○○街 000號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泰雅門市內,以宅急便之方式,將前開新光銀行及華南銀行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身分證影本寄送至基隆市○○區○○路00號,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自稱「黃先生」之成年人使用。

嗣該詐欺集團成員取得被告上開新光銀行及華南銀行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密碼後,以如附表二所列方式,詐騙邱武三、廖麗華、王秋蘋等 3人,致其等均陷於錯誤,依指示分別於附表二所示時、地,以如附表二所示方式,匯款如附表二所示之金額入被告新光銀行或華南銀行帳戶,旋遭該詐騙集團成員提領一空。

嗣邱武三、廖麗華、王秋蘋等人發現受騙報警處理,因而查悉上情。

因認被告此部分所為,亦涉刑法第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嫌,與本案起訴部分有想像競合之裁判上一罪關係。

(二)然而,本院既認本案起訴部分應為被告無罪之諭知,悉如前述,自與併辦部分不生想像競合之裁判上一罪關係,上開併辦部分,非在本院審理範圍之內,應退回檢察官另為適法之處理,併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1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簡淑如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 法 官 黃光進
法 官 黃柏憲
法 官 陳協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辯護人依據刑事訴訟法第346條、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17條及律師法第32條第2項、第36條等規定之意旨,尚負有提供法律知識、協助被告之義務(含得為被告之利益提起上訴,但不得與被告明示之意思相反)。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緯宇
附表一
 ┌─┬───┬─────────┬────────┬────┬─────┐
 │編│被害人│詐騙方法          │轉帳(存款)時間│轉帳金額│轉入銀行及│
 │號│(告訴│                  │、地點          │(新臺幣)│帳號      │
 │  │人)  │                  │                │        │          │
 ├─┼───┼─────────┼────────┼────┼─────┤
 │1 │邱武三│104年3月9日10時許 │104年3月9日11時 │160,000 │潘秀茹所申│
 │  │(提告│,假冒邱武三之女兒│許,在新北市板橋│元      │辦之新光銀│
 │  │)    │身分,打電話向邱武│區忠孝路73號華南│        │行帳戶    │
 │  │      │三佯稱:朋友急需用│銀行板橋分行,以│        │          │
 │  │      │錢20萬元,指示其須│其所申辦之華南銀│        │          │
 │  │      │匯款16萬元至指定帳│行板橋分行帳戶臨│        │          │
 │  │      │戶。              │櫃轉帳匯款。    │        │          │
 ├─┼───┼─────────┼────────┼────┼─────┤
 │2 │廖麗華│104年3月10日14時39│104年3月10日15時│55,000元│潘秀茹所申│
 │  │(提告│分許,假冒廖麗華之│許,在臺北市士林│        │辦之新光銀│
 │  │)    │女兒身分,打電話向│區延平北路5段237│        │行帳戶    │
 │  │      │廖麗華佯稱:有急用│號華泰銀行士林分│        │          │
 │  │      │,需給朋友一筆錢,│行,以其所申辦之│        │          │
 │  │      │指示其須匯款15萬元│華泰銀行士林分行│        │          │
 │  │      │至指定帳戶。      │帳戶臨櫃轉帳匯款│        │          │
 │  │      │                  │。              │        │          │
 ├─┼───┼─────────┼────────┼────┼─────┤
 │3 │鄭魁星│104年3月10日11時13│104年3月10日12時│60,000元│潘秀茹所申│
 │  │(提告│分許,假冒綽號「阿│30分許,在新北市│        │辦之華南銀│
 │  │)    │成」男子友人之身分│三重區重新路4段 │        │行帳戶    │
 │  │      │,打電話向鄭魁星佯│39號臺灣銀行三重│        │          │
 │  │      │稱:近日有購買1批 │分行,以臨櫃現金│        │          │
 │  │      │貨物,急需資金10萬│匯款。          │        │          │
 │  │      │元周轉,並謊稱將於│                │        │          │
 │  │      │104年3月12日晚間償│                │        │          │
 │  │      │還借款,指示其須匯│                │        │          │
 │  │      │款6萬元至指定帳戶 │                │        │          │
 │  │      │。                │                │        │          │
 └─┴───┴─────────┴────────┴────┴─────┘
附表二
 ┌─┬───┬─────────┬────────┬────┬─────┐
 │編│被害人│詐騙方法          │轉帳(存款)時間│轉帳金額│轉入銀行及│
 │號│(告訴│                  │、地點          │(新臺幣)│帳號      │
 │  │人)  │                  │                │        │          │
 ├─┼───┼─────────┼────────┼────┼─────┤
 │1 │邱武三│104年3月9日10時許 │104年3月9日11時 │16萬元。│潘秀茹所申│
 │  │      │,假冒邱武三之女兒│許,在新北市板橋│        │辦之新光銀│
 │  │      │身分,打電話向邱武│區忠孝路73號華南│        │行帳戶。  │
 │  │      │三佯稱:朋友急需用│銀行板橋分行,以│        │          │
 │  │      │錢20萬元,指示其須│其所申辦之華南銀│        │          │
 │  │      │匯款16萬元至指定帳│行板橋分行帳戶臨│        │          │
 │  │      │戶。              │櫃轉帳匯款。    │        │          │
 ├─┼───┼─────────┼────────┼────┼─────┤
 │2 │廖麗華│104年3月10日14時39│104年3月10日15時│5萬5000 │潘秀茹所申│
 │  │      │分許,假冒廖麗華之│許,在臺北市士林│元。    │辦之新光銀│
 │  │      │女兒身分,打電話向│區延平北路5段237│        │行帳戶。  │
 │  │      │廖麗華佯稱:有急用│號華泰銀行士林分│        │          │
 │  │      │,需給朋友一筆錢,│行,以其所申辦之│        │          │
 │  │      │指示其須匯款15萬元│華泰銀行士林分行│        │          │
 │  │      │至指定帳戶。      │帳戶臨櫃轉帳匯款│        │          │
 │  │      │                  │。              │        │          │
 ├─┼───┼─────────┼────────┼────┼─────┤
 │3 │王秋蘋│104年3月11日,撥打│104年3月11日上午│1萬6000 │潘秀茹所申│
 │  │      │王秋蘋之電話,向王│10時21分許,在新│元。    │辦之華南銀│
 │  │      │秋蘋佯稱:處理貸款│北市板橋區忠孝路│        │行帳戶。  │
 │  │      │事宜有必要先行匯款│73號華南銀行板橋│        │          │
 │  │      │等語,指示其匯款至│分行,以臨櫃現金│        │          │
 │  │      │指定帳戶。        │無摺存入。      │        │          │
 └─┴───┴─────────┴────────┴────┴─────┘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