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宜蘭地方法院刑事-ILDM,106,易,261,20170904,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06年度易字第261號
公 訴 人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耀忠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經檢察官李頲翰提起公訴(106年度偵字第40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陳耀忠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而侵占自己持有他人之物,累犯,處有期徒刑叁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陳耀忠所有之犯罪所得新臺幣柒拾伍萬元沒收,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陳耀忠被訴於民國103年7月某日侵占部分無罪。

事 實

一、陳耀忠於民國104年間以維修房屋為由,向其兄陳耀南要求將其與陳耀南、陳耀暉、陳耀祥、陳惠玲共有之新臺幣(下同)75萬元匯款至其帳戶內,陳耀南即於104年12月11日自第一銀行宜蘭分行陳耀南帳戶(帳號00000000000號)匯款75萬元至臺中梨山郵局陳耀忠帳戶(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內。

陳耀忠取得上開款項後,即基於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而侵占之犯意,將上開款項用於償還自己積欠之債務及購車,剩餘約35萬元留存於上開帳戶內,經陳耀南等其他兄弟姊妹催討亦拒不交出歸還,以此方式將上開款項易持有為所有而全部侵占入己。

二、案經陳耀南、陳耀暉、陳耀祥、陳惠玲告訴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偵查後起訴。

理 由甲、有罪部分:

壹、程序部分: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除法律有規定者外,不得作為證據。

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同法第159條之1至之4之規定,而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為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證據;

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於法院調查證據時,知有第159條第1項不得為證據之情形,而未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者,視為有前項之同意,刑事訴訟法第159第1項、第159條之5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本件被告原於準備程序時爭執部分證據能力,但於審理時就證據能力部分改稱均無意見(見本院卷第117頁),且與檢察官於審理中時就下述證據資料均不爭執證據能力,且迄至言詞辯論終結前亦未聲明異議,本院審酌各該證據資料作成時之一切客觀情況,認無違法不當之瑕疵,以之為證據應屬適當,自得為本案論罪科刑之依據,合先敘明。

貳、實體部分:

一、訊據被告雖否認侵占犯行,但其於本院審理中自稱:「這個75萬元是大哥匯款給我的,因為房子已經是40多年的老房子,所以這個錢原本是做為房子的維修費用,之後要修繕房子又叫我拿錢出來,但是這個房子現在已經被他們賣掉了,所以後來也沒有把錢拿去整修房子,75萬元有些是我自己拿去用還給人家,其他的大概還有30萬元在我的戶頭裡」、「75萬元部分是陳耀南匯給我要做為家裡房子整修費用,因為我之前有在外借貸的債務,還有他們把我車子註銷掉,所以我另外拿去買車的錢,現在剩下35萬元」(見本院卷第28、29、120頁),此與告訴人陳耀暉、陳耀祥、陳耀南、陳惠玲於偵查中陳述該款項是由告訴人陳耀南匯給被告、目的是為整修祖厝,但最後並未用於整修,向被告索討被告拒絕交出等情相符(見105年度他字第411號卷第4頁背面、5、13頁背面、17、17頁背面、52、53頁),此外並有存摺影本在卷可稽(見105年度他字第411號卷第28頁),被告向告訴人陳耀南取得及持有款項的理由既然是整修房屋,自應用於指定用途,但被告竟將款項逕自挪用清償自己債務及購買汽車,於告訴人等向其催討時拒不返還,可見被告已有將上開款項全部據為己有之意思,與侵占罪之構成要件相符,否認犯行顯為其畏罪卸責之詞而不足採信。

綜上,本件事證明確,被告犯行堪以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5條第1項侵占罪。

㈡被告前曾因酒駕公共危險案件,經本院以103年度交簡字第738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月,於104年4月27日徒刑執行完畢出監,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全國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可稽,其於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依法加重其刑。

㈢爰審酌被告侵占原應用於整修房屋之款項,做為清償自己債務及購買汽車之用,於告訴人等向其催討時亦拒不返還,犯後否認侵占犯行,尚未返還侵占款項予告訴人等,亦未與告訴人等達成和解,兼衡其現從事農業資材買賣工作,教育程度高中畢業,月收入約3-5萬元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折算標準。

㈣被告行為後,刑法第2條、第38條、38之1條、38之2條、38之3條業於104年12月30日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0000000000號令修正公布,並自105年7月1日施行;

刑法第38條之3於105年6月22日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500063131號令修正公布,並自105年7月1日施行;

刑法施行法第10之3條亦於105年6月22日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500063121號令修正公布。

修正後刑法第2條第2項規定沒收適用裁判時之法律、刑法施行法第10之3條第2項規定105年7月1日前施行之其他法律關於沒收、追徵、追繳、抵償之規定,不再適用,故本件即應適用新修正之刑法規定沒收。

被告本件侵占所得之款項75萬元,為其犯罪所得,雖未扣案,仍應依刑法第38之1條第1項、第3項宣告沒收,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乙、無罪部分:

一、公訴意旨另以,被告於103年7月某日,以給付母親陳吳林金棗治病費用為由,向陳耀祥要求領用母親存款,陳耀祥乃將陳吳林金棗之養老存款40萬元現金提領後,在宜蘭縣○○市○○路00○0號祖厝交付予被告。

嗣被告取得上開款項後,並未用於母親醫療費,而易持有為所有予以侵占入己。

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35條第1項侵占罪嫌。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次按認定不利於被告之事實,須依積極證據,苟積極證據不足為不利於被告事實之認定時,即應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更不必有何有利之證據,最高法院30年上字第816號判例意旨參照。

三、公訴人認被告涉有上開侵占罪嫌,無非係以:被告於偵查中之供述、證人陳耀祥、陳耀南、陳惠玲、陳耀暉於偵查中之證述,陳吳林金棗喪葬費單據、治喪費用統計1張、奠儀收入收據、被告陳耀忠以祖厝貸款借據及繳息證明、陳吳林金棗、陳長慶戶役政資料各1份,為其論述之依據。

四、訊據被告雖坦承有於上開時、地向證人陳耀祥取得現金40萬元,但否認侵占之事實,辯稱:40萬元是我二哥陳耀祥給我的,原本我放在二哥那邊總共有98萬元,是我媽媽的養老金,當初我匯款到裡面時,有跟二哥說這是媽媽的養老金,事實上我把這些錢拿去做為母親的醫療費,外勞的薪資都是我在支付的(見本院卷第28頁),經查:㈠告訴人陳惠玲、陳耀祥於105年4月11日偵查中稱:40萬元是她和陳耀祥的太太分別給陳吳林金棗各20萬元做為養老費,陳吳林金棗在103年間把錢交給陳耀祥保管,到103年10月間陳耀祥把錢交給被告,被告再把錢放在阿姨那邊並且不斷拿來花用(見105年度他字第411號卷第4頁背面、第5頁);

陳耀祥又於105年5月19日偵查中改稱是103年7、8月間把錢交給被告,陳惠玲則稱前次所述是聽被告說的,被告有自40萬元中提出15萬元要繳酒駕罰金,後來不能繳被關,這筆錢卻被提領到自己戶頭內花用,40萬元是吳林金棗的遺產(見105年度他字第411號卷第13頁背面、14頁);

陳耀暉則於105年6月15日偵查中稱40萬元部分是否有放在阿姨那邊是聽被告講的,被告是否有拿15萬元去繳酒駕罰金是聽陳惠玲講的(見105年度他字第411號卷第17頁);

陳耀暉再於105年9月22日偵查中稱40萬元是陳吳林金棗的私人存款交給陳耀祥,但陳耀祥則稱是陳吳林金棗的勞保退休金,被告說要付陳吳林金棗的醫藥費,後來發現沒有去付,是由其他兄弟分擔醫藥費(見105年度他字第411號卷第52頁)。

由上開被告及告訴人的陳述,被告自稱款項是自己的,放在陳耀祥那邊做為陳吳林金棗的養老金、陳惠玲說是她和陳耀祥的太太各出20萬元、陳耀暉說錢是陳吳林金棗的私人存款、陳耀祥說錢是陳吳林金棗的勞保退休金,款項來源已經各說各話,且告訴人所述也不一致。

㈡告訴人等雖稱被告未將款項用於支付陳吳林金棗養老費,但被告於本院審理時均提出多項單據(見本院卷第53-97頁),其中包括陳吳林金棗醫療費用、外籍看護薪資及相關支出,以及其餘費用,告訴人陳耀祥於偵查中也陳述被告有分擔外籍看護的費用5000元及買菜錢、手術費用(見105年度他字第411號卷第85頁及背面),可見被告確實有負擔照顧陳吳林金棗的相關費用,反觀告訴人等人就自己支出部分,沒有任何單據或客觀證據足以證明其支出的項目及金額,僅有各人於偵查及本院審理中的單一指述,難以認定被告是否有侵占款項,以及侵占之數額為何。

五、綜上所述,本院依公訴人所舉證據,對被告是否有侵占告訴人陳耀祥於103年7月間某日交付之40萬元現金,有合理之可疑,不僅該款項原本是何人所有、用途為何,被告是否有將款項挪為己用,若有的話挪用的時間及數額為何,均只有告訴人等人不一致的指述,無任何客觀證據可以佐證,依罪證有疑利於被告之證據法則,不得遽為不利被告之認定。

此外復查無證據證明被告涉犯公訴人所指之上開犯行,不能證明被告犯罪,依法應為無罪之諭知。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第301條第1項,刑法第2條第2項、第335條第1項、第47條第1項、第41條第1項前段、第38條之1第1、3項,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0之3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賴淑萍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9 月 4 日
刑事第五庭審判長法 官 陳世博
法 官 陳嘉年
法 官 李 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二十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李惠茹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9 月 4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依據之法條:
刑法第335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自己持有他人之物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000元以下罰金。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