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文
- 犯罪事實
- 一、陳廷益知悉金融機構帳戶為個人信用之表徵,具有一身專屬
- 二、案經邊志芯訴由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胡雅婷訴由新
- 理由
- 壹、程序部分
- 貳、實體部分
-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 二、論罪科刑:
- (一)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
-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
- (三)按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規定,犯前二條之罪,在
-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非毫無智識程度及社會
- 三、沒收部分
- (一)被告提供之本案帳戶資料,雖係被告所有,並為被告幫助犯
- (二)按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之罪,其所移轉、變更、掩飾、隱匿
- 法官與書記官名單、卷尾、附錄
- 留言內容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225號
公 訴 人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廷益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年度偵字第9717號、112年度偵字第1202號)及移送併辦(112年度偵字第5879號),於準備程序中,被告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公訴人、被告之意見後,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並判決如下:
主 文
陳廷益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一項之一般洗錢罪,處有期徒刑參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參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
一、陳廷益知悉金融機構帳戶為個人信用之表徵,具有一身專屬性質,且申請開立金融帳戶並無任何特殊限制,任何人只要有些許款項,均可自行至不同金融機構申請開立多數帳戶使用,且依其之社會經驗,已有相當之智識程度可預見將其申請開立之銀行帳戶提供不相識之人使用,有遭他人利用作為詐欺取財轉帳、匯款等犯罪工具,並以之作為收受、提領特定犯罪所得使用,提領後即產生遮斷資金流動軌跡以逃避國家追訴、處罰之效果,而藉此掩飾犯罪所得之真正去向之可能,竟仍基於縱有人以其金融帳戶實施詐欺取財、洗錢等犯罪,亦不違背其本意之幫助詐欺取財、幫助洗錢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11年8月3日16時42分前之某時許,在宜蘭縣宜蘭市東門夜市,將其所申設之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本案帳戶)提款卡及密碼(下合稱本案帳戶資料),交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暱稱「阿凱」之人,容任「阿凱」所屬詐騙集團(無證據證明為三人以上)成員得以任意使用本案帳戶作為對被害人詐欺取財後,收取被害人之轉帳、匯款及提領犯罪所得使用,以此方式對於該詐騙集團成員提供助力。
嗣該詐騙集團成員即於取得上開本案帳戶資料後,旋即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之犯意,於附表編號1至3所列時間及方式,詐騙如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邊志芯、曾宣翰、胡雅婷,致邊志芯、曾宣翰、胡雅婷陷於錯誤,而於附表編號1至3所列時間將如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款項匯入本案帳戶,再由該詐騙集團成員將本案帳戶內款項轉出,以此方式製造上開詐欺犯罪所得之金流斷點,使警方無從追查,而掩飾、隱匿上開詐欺犯罪所得之本質、來源及去向。
二、案經邊志芯訴由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胡雅婷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分局、宜蘭縣政府警察局礁溪分局報告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程序部分被告陳廷益所犯之罪,非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之案件,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前揭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被告與公訴人之意見後,本院認無不得或不宜改依簡式審判程序進行之處,爰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84條之1規定,裁定本案行簡式審判程序。
是本案之證據調查,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2規定,不受同法第159條第1項、第161條之2、第161條之3、第163條之1及第164條至第170條規定之限制,合先敘明。
貳、實體部分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審理時坦承不諱(見本院卷第229頁至第232頁、第331頁至第333頁、第349頁至第352頁),核與證人即告訴人邊志芯、胡雅婷;
證人即被害人曾宣翰於警詢中指述之情節相符(見偵5879卷第4頁至第5頁;
偵1202卷第43頁至第45頁;
偵9717卷第9頁至第10頁),並有如附表證據清單欄所示之證據、本案帳戶基本資料、交易明細、身分證及健保卡影本(見偵9717卷第20頁至第21頁;
偵1202卷第13頁;
偵5879卷第28頁至第32頁背面)等在卷可憑。
足認被告前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而堪採信。
綜上,本案事證已臻明確,被告犯行洵堪認定,應予依法論罪科刑。
二、論罪科刑:
(一)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刑法第2條第1項定有明文。
被告行為後,洗錢防制法業經總統於112年6月14日以華總一義字第11200050491號令修正公布,同年月00日生效施行。
關於新舊法比較分述如下:1、修正前之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原規定:「犯前2條之罪, 在偵查或審判中自白者,減輕其刑」,修正後之條文則為: 「犯前4條之罪,在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者,減輕其刑」 ,修正後之規定須偵查及歷次審判均自白始能減刑,其要件 較為嚴格,經新舊法比較結果,修正後之規定並未較有利於 被告,自應適用修正前之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規定。
2、至洗錢防制法雖修正增訂第15條之2,其中第1項至第4項規定 :任何人不得將自己或他人向金融機構申請開立之帳戶、向 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之事業或第三方支付服務業申請之 帳號交付、提供予他人使用。
但符合一般商業、金融交易習 慣,或基於親友間信賴關係或其他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機關裁處告誡 。
經裁處告誡後逾五年再違反前項規定者,亦同;
違反第一 項規定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一、期約或收受對價而犯 之。
二、交付、提供之帳戶或帳號合計三個以上。
三、經直 轄市、縣(市)政府警察機關依前項或第四項規定裁處後,五 年以內再犯;
前項第一款或第二款情形,應依第二項規定, 由該管機關併予裁處之。
依該條立法理由所載「一、本條新 增。
二、有鑑於洗錢係由數個金流斷點組合而成,金融機構 、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之事業以及第三方支付服務業, 依本法均負有對客戶踐行盡職客戶審查之法定義務,任何人 將上開機構、事業完成客戶審查後同意開辦之帳戶、帳號交 予他人使用,均係規避現行本法所定客戶審查等洗錢防制措 施之脫法行為,現行實務雖以其他犯罪之幫助犯論處,惟主 觀犯意證明困難,影響人民對司法之信賴,故有立法予以截 堵之必要。
爰此,於第一項定明任何人除基於符合一般商業 、金融交易習慣,或基於親友間信賴關係或其他正當理由以 外,不得將帳戶、帳號交付、提供予他人使用之法定義務, 並以上開所列正當理由作為本條違法性要素判斷標準。」
亦 即,立法者認為現行實務雖以其他犯罪之幫助犯論處交付帳 戶行為,惟幫助其他犯罪之主觀犯意證明困難,故增訂洗錢 防制法第15條之2規定「予以截堵」規範上開脫法行為。
因此 ,該增訂洗錢防制法第15條之2規定應係規範範圍之擴張,而 無將原來合於幫助詐欺、幫助洗錢犯行除罪(先行政後刑罰 )之意,且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5條之2,其構成要件與幫助 詐欺、幫助洗錢罪均不同,並無優先適用關係。
亦即,在新 法非法交付帳戶罪施行後,行為人提供、交付帳戶給他人使 用之情形,依照其主觀犯意、行為階段、行為結果之不同, 涉犯罪名須視行為人是否具有幫助洗錢犯意、提供之帳戶有 無經他人著手用於洗錢而異,惟無論如何上開條文之增訂, 應無除罪化問題,先予指明。
而依刑法第1條所定之「罪刑法 定原則」及「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本案被告提供本案帳 戶資料供本案詐騙集團詐騙附表編號1至3所示告訴人、被害 人之犯行時,既無前揭規定,自不適用其行為後增訂之洗錢 防制法第15條之2規定論處,而無新舊法比較之問題,附此敘 明。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幫助一般洗錢罪、刑法第30條第1項、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
被告以一提供本案帳戶資料之行為,幫助詐騙集團詐欺附表編號1至3所示告訴人、被害人之財物及洗錢,係以一行為而觸犯數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從一重之幫助一般洗錢罪處斷。
(三)按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規定,犯前二條之罪,在偵查或審判中自白者,減輕其刑。
被告就本案幫助洗錢之犯行,業於本院準備程序自白不諱(見本院卷第229頁),應認被告合於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自白減刑之規定,應予減輕其刑。
又被告係基於幫助之犯意而為非屬洗錢之構成要件行為,為幫助犯,另考量提供帳戶之幫助手法,替代性高,難認有何特別惡性,爰依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刑,並依刑法第70條之規定遞減輕之。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非毫無智識程度及社會經驗之成年人,已可預見任意提供個人專屬性極高之金融帳戶資料予他人,將遭詐騙集團成員利用為詐欺取財等不法犯罪之工具,仍任意將本案帳戶資料提供他人使用,致使該帳戶被利用為他人犯詐欺取財罪之人頭帳戶,造成被害人受騙而受有財產上損失,並使詐騙集團恃以實施詐欺犯罪,致執法人員不易追緝詐欺取財犯罪正犯之真實身分,幕後犯罪者得以逍遙法外,危害社會治安並嚴重擾亂社會正常交易秩序,所為實屬不該,且迄未與附表編號2、3所示之告訴人、被害人達成和解,賠償其等所受之損害,而其雖與附表編號1所示告訴人和解,然未如期給付乙節,為被告所自承(見本院卷第350頁),並有本院調解筆錄、刑事陳報狀等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307頁至第308頁、第325頁);
惟念其終能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兼衡其於本院審理時自述高職畢業之智識程度,未婚,要扶養叔叔,目前做工,月收入約新臺幣36,000元(見本院卷第350頁),並考量被告前因侵占案件經本院判處有期徒刑6月確定,於111年7月1日執行完畢乙節,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考,於短時間內再犯本案同為侵害他人財產法益案件,具高度法敵對意識,被告社會賦歸可能性稍低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罰金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部分
(一)被告提供之本案帳戶資料,雖係被告所有,並為被告幫助犯罪所用之物,惟既非違禁物,亦非屬應義務沒收之物,且未據扣案,無證據足證現仍存在而未滅失,爰不予宣告沒收。
又卷內資料並無證據證明被告有因此獲得任何不法利益,故就此部分亦不予宣告沒收。
(二)按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之罪,其所移轉、變更、掩飾、隱匿、收受、取得、持有、使用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沒收之;
犯第15條之罪,其所收受、持有、使用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亦同,洗錢防制法第18條第1項定有明文。
惟因洗錢行為之標的是否限於行為人者始得宣告沒收,法無明文,是倘法條未規定「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時,自仍以屬於被告所有者為限,始應予沒收。
查被告非實際上提款、轉匯之人,而係真實姓名年籍資料不詳之詐騙集團成員所提領、轉匯,足見此等款項非屬被告所有,亦無證據證明被告就此等款項具有事實上之管領處分權限,參酌上開所述,自無從就附表編號1至3所示告訴人、被害人遭詐騙之款項,依洗錢防制法第18條第1項宣告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段,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洗錢防制法第2條第2款、第14條,刑法第11條前段、第2條第1項、第30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339條第1項、第55條前段、第42條第3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董良造提起公訴、移送併辦,檢察官吳舜弼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4 月 18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游皓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二十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林欣宜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4 月 18 日
附錄所犯論罪科刑法條:
洗錢防制法第14條
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前二項情形,不得科以超過其特定犯罪所定最重本刑之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告訴人/被害人 詐騙時間及方式 匯款時間 匯款金額 (新臺幣) 證據清單 1. (移送併辦) 告訴人胡雅婷 詐騙集團成員在社群軟體臉書上刊登虛擬貨幣投資廣告,胡雅婷於111年6月15日瀏覽後,詐騙集團成員以通訊軟體LINE「nft世界機制11」群組向胡雅婷佯稱:在「nftxzxz.com」網站註冊後,可代操購買虛擬貨幣獲利云云,致胡雅婷陷於錯誤,依指示匯款至指定帳戶。
111年8月3日13時4分 5萬 ⑴告訴人胡雅婷於警詢中之供述(見偵5879卷第4頁至第5頁) ⑵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見偵5879卷第10頁至第11頁) ⑶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見偵5879卷第16頁至第17頁) ⑷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見偵5879卷第19頁) ⑸告訴人胡雅婷之中國信託銀行存摺影本(見偵5879卷第20頁至第22頁) ⑹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截圖(見偵5879卷第24頁至第25頁) ⑺受(處)理案件證明單(見偵5879卷第34頁) ⑻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見偵5879卷第35頁) 2. (起訴書附表編號2) 告訴人邊志芯 詐騙集團成員在社群軟體臉書上刊登徵才廣告,邊志芯於111年7月底瀏覽後,詐騙集團成員以通訊軟體LINE暱稱「妃」、「NFT世界機制11」群組向邊志芯佯稱:在「http://www.nftxzxz.com」網站註冊後可參加父親節活動獲利云云,致邊志芯陷於錯誤,依指示匯款至指定帳戶。
111年8月3日16時42分 8,888元 ⑴告訴人邊志芯於警詢中之供述(見偵1202卷第43頁至第45頁) ⑵網路銀行轉帳交易明細截圖(見偵1202卷第46頁) ⑶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截圖(見偵1202卷第47頁) ⑷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見偵1202卷第48頁) ⑸受(處)理案件證明單(見偵1202卷第49頁) 3. (起訴書附表編號1) 被害人曾宣翰 詐騙集團成員於111年8月11日16時53分許,以社群軟體Twitter暱稱「允晨」向曾宣翰佯稱可約會云云,致曾宣翰陷於錯誤,依指示匯款至指定帳戶。
111年8月11日22時18分 1萬5,800元 ⑴被害人曾宣翰於警詢中之供述(見偵9717卷第9頁至第10頁) ⑵社群軟體Twitter頁面及對話紀錄截圖(見偵9717卷第11頁至第12頁) ⑶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及登入簡訊截圖(見偵9717卷第12頁至第17頁) ⑷網路銀行轉帳交易明細截圖(見偵9717卷第13頁) ⑸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見偵9717卷第23頁及其背面) ⑹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見偵9717卷第24頁及其背面)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