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KLDM,107,基簡,454,20180331,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07年度基簡字第454號
聲 請 人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許明朝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7年度毒偵字第384號),因被告業已自白,本院合議庭認宜進行簡易程序,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之規定,裁定逕以簡易判決處刑,並判決如下:

主 文

許明朝施用第一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前案事實:㈠許明朝前因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經施以觀察、勒戒後,於民國92年12月19日因無繼續施用傾向釋放出所,並經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以92年度毒偵字第1209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

㈡其又因恐嚇取財得利案件,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102 年度審訴字第437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8月,嗣經上訴後,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03 年度上訴字第2689號判決將原判決撤銷,判處有期徒刑8 月確定。

又因施用第一、二級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3年度訴字第274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10月、3 月,嗣經上訴後,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03 年度上訴字第2123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

上開3罪,嗣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04年度聲字第2282號裁定,合併定其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1年7月確定。

㈢其又因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4年度基簡字第593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 月確定,嗣經與前開㈡所示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年7月)為接續執行後,其於104年2月16日入監,於105 年11月14日假釋出監併付保護管束,嗣保護管束於105 年11月27日期滿,該假釋未經撤銷,前開徒刑即已視為執行完畢。

二、犯罪事實:許明朝基於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犯意,於106年12月5日晚間11時許,在其友人「阿龍」位於基隆市中山區西定路之住處,以將海洛因及甲基安非他命混合置入玻璃球吸食器內加熱燒烤後,吸食所產生煙霧之方式,同時施用海洛因及甲基安非他命1次。

三、查獲經過:106年12月7日上午11時55分許,許明朝為警在基隆市○○區○○○街00○0 號所緝獲,許明朝於有偵查犯罪職務權限之公務員知悉以前,即主動向警方供承有本件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犯行,進而接受裁判。

警方嗣於徵得許明朝之同意後,採集其尿液送驗,結果呈嗎啡、可待因及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之陽性反應,因而查悉上情。

四、逕以簡易判決處刑之經過:案經基隆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報告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偵查後起訴,因被告業已自白,本院合議庭認宜進行簡易程序,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之規定,裁定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五、程序事項:㈠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5年內再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之罪者,檢察官應依法追訴,同條例第23條第2項定有明文。

又92年7月9日修正公布、93年1月9日施行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第23條將施用毒品之刑事處遇程序,區分為「初犯」及「5年內再犯」、「5年後再犯」;

依其立法理由之說明:「初犯」,經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後,應為不起訴處分或不付審理之裁定,經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5 年內再犯」者,因其再犯率甚高,原實施之觀察、勒戒及強制戒治既已無法收其實效,爰依法追訴或裁定交付審理,至於經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5 年後再犯」者,前所實施之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已足以遮斷其施用毒品之毒癮,為期自新及協助其斷除毒癮,仍適用「初犯」規定,先經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之程序。

從而依修正後之規定,僅限於「初犯」及「5 年後再犯」二種情形,始應先經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程序;

倘被告於5 年內已再犯,經依法追訴處罰,縱其第三次(或第三次以上)再度施用毒品之時間,在初犯經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5年以後,已不合於「5年後再犯」之規定,且因已於「5 年內再犯」,顯見其再犯率甚高,原實施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已無法收其實效,即應依該條例第10條處罰。

㈡經查,被告許明朝有如本判決事實及理由欄一、前案事實欄㈠所載觀察、勒戒執行完畢之情形,且被告於前開觀察、勒戒後之5 年內,復因多次施用毒品而遭法院判處罪刑等情,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足稽。

被告係於上開觀察、勒戒行完畢後5 年內,因多次施用毒品遭法院判處罪刑,復因法院判處罪刑後,再犯本件施用第一、二級毒品罪,堪認被告之再犯率甚高,原實施之觀察、勒戒已無法收其實效,當無再施以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之必要。

揆諸首揭說明,本案被告自不得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第3項規定施以觀察、勒戒及強制戒治之處遇,而應由檢察官依法追訴,故本件檢察官起訴之程序係屬合法,先予敘明。

六、實體事項:㈠事實認定: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警詢及檢察事務官詢問時自白承認(見偵查卷第6 頁、第44頁),且警方於採集被告之尿液送驗後,結果呈嗎啡、可待因及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之陽性反應,有勘察採證同意書、基隆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偵辦毒品案件尿液檢體對照表及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出具之濫用藥物檢驗報告各1份在卷可佐(見偵查卷第8頁、第9 頁、第10頁)。

堪認被告前揭具任意性之自白,確與事實相符。

本案事證明確,被告犯行堪予認定。

㈡論罪科刑:1.論罪部分:⑴海洛因及甲基安非他命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1、2款所列管之第一、二級毒品,故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2項之施用第一、二級毒品罪。

⑵被告持有第一、二級毒品以供施用之低度行為,應為施用毒品之高度行為所吸收,均不另論罪。

⑶被告係以一行為同時觸犯施用第一、二級毒品罪,為想像競合犯,爰依刑法第55條前段之規定,從一重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處斷。

2.累犯規定之加重:被告有如本判決事實及理由欄一、前案事實欄㈡、㈢所載前案紀錄及有期徒刑執行完畢之情形,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及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2年度訴字第288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103 年度上訴字第2689號判決在卷可佐。

被告係於前揭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之5 年內,再故意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應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加重其刑。

3.自首之減輕:被告係於有偵查犯罪職務權限之公務員知悉以前,主動向警方供承本件施用毒品之犯行,進而接受裁判,合於自首減刑之要件,爰依刑法第62條前段之規定減輕其刑,並應先加重而後減輕之。

4.本件無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規定之適用:被告雖供承其毒品之來源,然其所指綽號「小隆」及「阿龍」之人,被告並未提供任何足資辨認之資訊,檢、警自無從因其供述而查獲其毒品之來源。

準此,本件並無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規定之適用。

5.量刑部分:爰以行為人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之教育程度為國中畢業,為其所自承(見偵查卷第4頁之受詢問人之基本資料欄);

其以往尚有施用毒品、持有毒品、竊盜、恐嚇取財得利、妨害自由等前案紀錄,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可佐;

其曾受觀察、勒戒及因施用毒品經法院判處罪刑暨有期徒刑之執行後,猶未能深切體認施用毒品對於自身健康之危害,及早謀求脫離毒品之生活,又為本案犯行,足認其自制力薄弱、反省之心不足,顯有使其接受相當刑罰以促使其戒絕毒品之必要;

兼衡其犯後已坦承犯行,態度良好,且施用毒品在本質上係戕害其個人身心健康之行為,反社會性之程度較低,對於他人亦未構成實害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儆懲。

6.沒收部分:被告用以施用毒品之器具,未經扣案,本院審酌一般施用毒品之器具取得容易,且價格低廉,應不具有刑法上之重要性,爰不宣告沒收。

七、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第2項,刑法第11條前段、第47條第1項、第62條前段、第55條前段、第41條第1項前段,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八、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07 年 3 月 31 日
基隆簡易庭法 官 周裕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敘述上訴理由,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中 華 民 國 107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蔡愷凌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