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KLDM,113,撤緩,64,20240828,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撤緩字第64號
聲  請  人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邱鼎然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犯過失傷害案件,聲請撤銷緩刑之宣告(113年度執聲字第51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邱鼎然之緩刑宣告撤銷。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邱鼎然因過失傷害案件,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12年度交上易字第416號判處有期徒刑6月,緩刑2年,於緩刑期間內付保護管束,並於判決確定後一年內,向執行檢察官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提供120小時之義務勞務確定。

惟查受刑人到案表示因腰椎受傷、肺部長期有發炎狀況,無法做社會勞動,且需照顧90歲父親,無法履行緩刑之條件,請求撤銷本件緩刑之宣告,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6條之規定,聲請撤銷緩刑之宣告等語。

二、按受緩刑之宣告而於緩刑期內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6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宣告確定,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得撤銷其宣告,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

撤銷緩刑之裁量,係以「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作為審認之標準。

亦即法官應依職權本於合目的性之裁量,妥適審酌被告所犯前後數罪間,「關於法益侵害之性質、再犯之原因、違反法規範之情節是否重大、被告主觀犯意所顯現之惡性,及其反社會性」等情,是否已使前案原為促使惡性輕微之被告或偶發犯、初犯改過自新而宣告之緩刑,已難收其預期之效果,而確有執行刑罰之必要。

因此,裁量撤銷緩刑與否,並非審查先前緩刑之宣告是否違法或不當,而係重新檢視緩刑宣告時所為「以暫不執行為適當」之預測或合理推理,是否正確、妥適,能否達成預防犯罪、促使被告改過遷善目的(最高法院110年度台非字第35號裁定意旨參照)。

又受保護管束人在保護管束期間內違反檢察官及執行保護管束者之命令,情節重大者,檢察官得聲請撤銷保護管束或緩刑之宣告,保安處分執行法第74條之2第2款及第74條之3第1項固有明文。

惟檢察官依保安處分執行法第74條之3第1項規定向法院聲請撤銷緩刑宣告時,法院就此即有裁量權,自應考量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所定「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之要件,為合目的性之裁量,妥適審酌受刑人於緩刑期間內違反應遵守事項之情節是否重大。

三、經查:㈠受刑人之現住所位於基隆市,有其個人戶籍資料在卷可查,並據受刑人到庭陳明在卷,是本院就上開聲請有管轄權。

㈡受刑人因過失傷害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12年度審交易字第120號判處有期徒刑7月,被告不服提起上訴,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12年度交上易字第416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緩刑2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並應向檢察官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120小時之義務勞務,於113年5月16日確定,緩刑期間自113年5月16日起至115年5月15日止,遵守或履約期間為113年5月16日起至114年5月15日止等情,有該案判決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堪以認定。

㈢又受刑人於執行保護管束期間之113年7月17日至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表示因肺部發炎、腰椎受傷尚在治療,無法履行義務服務,且需照顧90歲父親、青光眼老婆,無法履行緩刑之條件,請求撤銷本件緩刑之宣告,有執行筆錄1份在卷可查(見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執聲字第512號卷第4頁),由上可見受刑人實無履行原確定判決所命緩刑期間應提供義務勞務及參加法治教育等條件之意,此情核與其於本院確認對於聲請人聲請撤銷緩刑乙事有何意見時,陳報對撤銷緩刑沒意見等詞相符(見本院卷第17頁之陳報狀)。

㈣綜上事證,本院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預期之效,因認有執行刑罰之必要。

從而,聲請人聲請撤銷受刑人上開緩刑之宣告,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6條、保安處分執行法第74條之3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28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石蕙慈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28 日
                              書記官  楊翔富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