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KLDM,94,訴,490,20050701,2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94年度訴字第490號
公 訴 人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甲○○ 男 26歲
上列被告因常業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94年度偵緝字第148 號),被告為有罪之陳述,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以簡式審判程序進行審理,並判決如下:

主 文

甲○○幫助連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之物交付,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叁佰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甲○○於民國(下同)93年7 月3 日,自報紙看到借錢周轉之分類廣告,經撥打電話聯繫後,獲悉可利用提供金融機關之帳戶牟利,雖預見將自己開設之金融帳戶(含存摺、提款卡、密碼)等物提供他人使用,該他人極可能以該帳戶作為詐欺取財犯罪之工具,竟因貪圖利得,先將附表一編號(一)郵局存摺及提款卡、(二)台北富邦銀行存摺及提款卡,於同日下午6 、7 時許,在台北縣板橋市○○路○ 段53號2樓住處樓下,交付給某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男子,因此獲利新台幣(下同)6000元,之後又分別於附表一編號(三)至(五)所示之時間,前往如附表一編號(三)至(五)所示至各該金融機構申請開設帳戶,並於開戶完成後,於7月24或25日,亦在上址住處樓下,將附表一編號(三)、(四)帳戶存摺、提款卡等物,交付該某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男子,獲利6000元,附表一編號(五)華僑銀行帳戶存摺、提款卡等物則係於8 月初某日轉帳功能辦好後,才聯絡該某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男子,在上址住處樓下交付,此次獲利4000元。

嗣有不明人士於如附表二所示之時間,分別以如附表二所示之方式,詐騙如附表二所示之被害人,致各該被害人因而陷於錯誤,匯款至附表一編號(一)至(五)所示帳戶內,並旋遭提領一空。

嗣經各該被害人發覺有異,報警後循線查獲。

二、程序事項:被告甲○○所犯者非為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 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其於準備程序進行中,先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知其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公訴人、被告之意見後,本院業已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之規定,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以簡式審判程序進行本案之審理。

三、證據部分:

(一)被告於本院審理中之自白(94年6 月17日審判筆錄參照)

(二)人證:1、告訴人己○○、丁○○、乙○○、戊○○、林原榮於警詢之指訴。

2、書證:中華郵政公司、台北富邦商業銀行、板信商業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華僑商業銀行之帳戶開戶明細查詢資料、印鑑卡、身分證影本、帳戶存款交易明細查詢單、合作金庫銀行、華南商業銀行、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華僑商業銀行之自動櫃員機交易明細單。

四、論罪科刑:

(一)按金融帳戶為個人之理財工具,一般民眾皆可自由申請開設金融帳戶,並無任何特殊之限制,且得同時在不同金融機構申請多數存款帳戶使用,並無借用他人帳戶使用之必要。

另「衡諸一般常情,任何人均可辦理金融帳戶存摺使用,如無正當理由,實無借用他人存摺使用之理,而金融存摺亦事關個人財產權益之保障,其專有性甚高,除非本人或與本人親密關係者,難認有何理由可自由流通使用該存摺,一般人均有妥為保管及防止他人任意使用之認識,縱特殊情況偶需交付他人使用,亦必深入瞭解用途及合理性,始予提供,且該等專有物品如落入不明人士手中,而未加以闡明正常用途,極易被利用為與財產有關之犯罪工具,此為吾人依一般生活認知所易於體察之常識,而有犯罪意圖者,非有正當理由,竟徵求他人提供帳戶,客觀上可預見其目的,係供為某筆資金之存入,後再行領出之用,且該筆資金之存入及提領過程係有意隱瞞其流程及行為人身分曝光之用意,一般人本於一般認知能力均易於瞭解」(最高法院93年度臺上字第31號判決意旨參照)。

且邇來以電話、手機簡訊通知中獎、刮刮樂或其他類似之不法詐騙份子,為掩飾其等不法行徑,以避免執法人員循線查緝,經常利用他人存款帳戶、印章、提款卡暨密碼,以確保犯罪所得免遭查獲,類此案件在社會上層出不窮,亦屢經報章雜誌及其他新聞媒體再三披露,故避免此等專屬性甚高之物品被不明人士利用為與財產有關之犯罪工具,亦為一般生活認知所應有之認識。

且一般人對自己之金融機構帳戶所用之存摺、提款卡、密碼及印鑑,均妥為保管,恐被他人得知帳號或密碼後,有被冒領、或其他非法使用之虞。

而本案被告貪圖利得,以16000 元之代價將上開帳戶存摺、提款卡等物,交付某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男子,衡之常情,被告當有預見該成年男子收購帳戶存摺、提款卡等物,應係用來作為非法之用,是被告理應有認識該人可能將帳戶用來作為犯罪之用,竟猶仍出售予該人並收取對價,是該收購帳戶之人將該帳戶用來供自己或他人作為詐欺取財之用,亦為被告所容忍及允許,亦即不違反被告之本意。

且單憑上開被害人所述情節,固無法證明實施詐欺手法者即係被告本人,惟被害人金錢均係轉帳進入被告提供他人之帳戶,顯見向被害人施以詐術之歹徒,即係利用上開帳戶作為詐財之工具。

而刑法上之故意,非僅指直接故意,尚包含間接故意(未必故意)。

所謂之間接故意係指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反其本意者而言,刑法第13條第2項定有明文。

又幫助犯之成立以行為人主觀上認識被幫助者正欲從事犯罪或係正在從事犯罪,且該犯罪有既遂之可能,而其行為足以幫助他人實現構成要件者,即具有幫助故意,並不以行為人確知被幫助者係犯何罪名為必要(仍需在幫助犯罪之共同認識範圍內)。

至於行為人在正犯實施犯罪前為幫助行為者,則構成事前幫助犯。

被告將其所有之上開帳戶存摺、提款卡等物交付某不詳成年男子,再由不明人士實施詐騙行為,縱無證據證明被告明知利用帳戶等物遂行犯罪者之行為態樣,亦即除可能供詐欺取財、恐嚇取財(常見類型為竊車後向車主勒索財物,即一般所稱「擄車勒贖」)外,亦有可能遭從事擄人勒贖等重大犯罪,而有溢出被告原先幫助犯罪之共同認識範圍,然就該實施詐欺行為人嗣後將被告出售之帳戶供詐欺取財所得之用,顯不違反被告本意,被告自有幫助詐欺取財之未必故意。

又連續幫助與幫助連續為不同之犯罪態樣,如基於概括犯意,多次幫助他人犯罪,為連續幫助,該幫助者有多次犯罪行為;

如以一幫助行為,幫助他人連續犯罪,則為幫助連續,就幫助犯而言,僅有一次犯罪行為。

(二)查被告基於幫助之犯意,連續多次提供上開帳戶、提款卡等物予某真實姓名不詳成年男子,再由該成年男子轉交不明人士連續以詐術使被害人陷於錯誤,而匯款至被告所提供之上開帳戶。

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幫助連續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取財罪。

公訴人認被告係犯刑法30條第1項、第340條之幫助常業詐欺罪,尚有未洽,惟其基本事實同一,本院自應予審理,並變更起訴法條。

又被告幫助他人犯前開罪名,爰依刑法第30條第2項之規定,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三)本院審酌被告時值年輕,不思以正當管道獲取金錢,其提供帳戶供詐騙行為人獲取犯罪所得之行為雖無足取,且嚴重影響社會秩序,然其係因貪獲小利,一時失慮始有上開犯行,惡性尚非重大,併其犯後坦承罪行、態度良好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至上開存摺、提款卡等物,均係被告所有(被告僅係有償交付他人使用,並未移轉所有權)且供犯罪所用之物,因未據扣案,且無證據足證現仍存在而未滅失,為免將來執行困難,爰不予宣告沒收。

五、公訴意旨另以:被告販售其所有上開郵局、銀行帳戶與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男子使用,除預見該他人藉以實施常業詐欺取財犯罪外,且該他人可能以該帳戶作為掩飾或隱匿自己犯常業詐欺取財等重大犯罪所得財物之工具,因認被告此部分另犯刑法第30條第1項、洗錢防制法第9條第1項之幫助洗錢罪云云。

(一)惟按洗錢防制法之制定,旨在防止特定重大犯罪不法所得之資金或財產,藉由洗錢行為,諸如經由各種金融機關或其他交易管道,轉換成為合法來源之資金或財產,切斷資金與當初犯罪行為之關連性,隱匿犯罪行為或該資金不法來源之本質,使偵查機關無法藉由資金之流向追查犯罪行為人,其所保護之法益為國家對特定重大犯罪之追訴及處罰。

又洗錢行為係指行為人為掩飾或隱匿自己重大犯罪所得財物或財產上之利益(洗錢防制法第2條第1款),或行為人掩飾、收受、搬運、寄藏、故買或牙保他人因重大犯罪所得財物或財產上之利益(同法第2條第2款)。

除利用不知情之合法管道(如金融機關)為之外,其他使所得財物或利益之來源合法化,或改變該財物或利益之本質,以避免追訴處罰之掩飾、藏匿犯特定重大犯罪所得財產或利益之行為均屬之。

若非先有犯罪所得或利益,再加以掩飾或隱匿,而係取得犯罪所得或利益之犯罪手段,或未合法化犯罪所得或利益之來源,而能一目了然來源之不法性,即非洗錢防制法所規範之對象。

經查:本件係不明人士利用被告所提供之帳戶將詐欺所得之款項直接匯入該帳戶,其要求被害人將金錢匯入被告帳戶之行為,本為其實施詐欺行為之犯罪手段,並非於取得財物後,另為掩飾、隱匿其詐欺所得之行為,亦非被告於該不明人士實施詐欺犯罪取得財物後,另由被告為之掩飾、隱匿行為,此自被害人於接獲該不明人士之簡訊並與其聯絡後,直接依指示將金錢匯入被告帳戶等情可得而知。

且偵查機關得藉由被害人將款項匯入被告帳戶等情,一目了然資金來源之不法性,並得以追查資金之流向,資金與當初犯罪行為之關連性並未被切斷,與「掩飾」、「隱匿」之性質亦有不符,核與洗錢防制法第2條規定之洗錢行為構成要件有間。

㈡次按洗錢防制法第2條所稱:「洗錢,係指下列行為:一、掩飾或隱匿因自己重大犯罪所得財物或財產上利益者。

二、掩飾、收受、搬運、寄藏、故買或牙保他人因重大犯罪所得財物或財產上利益者。」

,而所謂重大犯罪,係指同法第3條第1項所列之12款罪名及同條第2項所列2 款罪名犯罪所得在2,000 萬元以上者,至於刑法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取財罪,並非該法第3條所列舉之重大犯罪。

而本件被告販售存摺及提款卡與某真實姓名不詳成年男子,並由該成年男子親自或轉交不明人士詐騙他人財物,應僅能成立普通詐欺罪之幫助犯,已如前述,則本件正犯所為既非屬洗錢防制法第3條所稱之重大犯罪,自亦非該法所規範之洗錢犯行,此外復查無其他積極證據證明被告有公訴人所指此部分之犯行,本應就此部分另為無罪之諭知,惟公訴意旨認此部分與前揭論罪科刑之幫助詐欺犯行間有想像競合之裁判上一罪關係,爰不另為無罪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第300條,刑法第30條 第1項、第2項、第339條第1項、第41條第1項前段,罰金罰鍰提高標準條例第1條前段、第2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伯宇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94 年 7 月 1 日
刑事第二庭法 官 齊 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中 華 民 國 94 年 7 月 1 日
書記官 潘端典
附錄論罪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第1項:
(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 千元以下罰金。
附表一:
┌──┬───────┬───────────┬──────┬────────────┐
│編號│行庫名稱      │帳號                  │開戶時間    │備註                    │
├──┼───────┼───────────┼──────┼────────────┤
│ ㈠ │中華郵政公司  │00000000000000        │89年2月9日  │93年1月15日申請語音服務 │
├──┼───────┼───────────┼──────┼────────────┤
│ ㈡ │台北富邦商銀  │000-0000000000000000  │93年7月1日  │                        │
├──┼───────┼───────────┼──────┼────────────┤
│ ㈢ │板信商業銀行  │000-00000000000000    │93年7月21日 │                        │
├──┼───────┼───────────┼──────┼────────────┤
│ ㈣ │中國信託商銀  │000-0000000000000000  │93年7月14日 │                        │
├──┼───────┼───────────┼──────┼────────────┤
│ ㈤ │華僑商業銀行  │000-000-0000000-0     │93年7月22日 │                        │
└──┴───────┴───────────┴──────┴────────────┘
附表二:
┌──┬────┬─────┬───────────┬───┐
│編號│時間    │被害人    │詐騙方式              │備註  │
├──┼────┼─────┼───────────┼───┤
│ ㈠ │93.07.06│己○○    │犯嫌以貸款為由,佯稱收│      │
│    │12時09分│          │取律師費用等名義,詐騙│      │
│    │15時28分│          │被害人分別匯款9,800元 │      │
│    │93.07.07│          │、22,000元、35,000元、│      │
│    │11時33分│          │52,000元(共118,800元) │      │
│    │14時07分│          │至被告「中華郵政公司」│      │
│    │        │          │帳戶內                │      │
├──┼────┼─────┼───────────┼───┤
│ ㈡ │93.07.13│丁○○    │犯嫌以中華電信退還保證│      │
│    │16時16分│          │金為由,要求被害人至提│      │
│    │        │          │款機前依其指示操作,詐│      │
│    │        │          │騙被害人匯款87,900元至│      │
│    │        │          │被告「台北富邦商銀」帳│      │
│    │        │          │戶內                  │      │
├──┼────┼─────┼───────────┼───┤
│ ㈢ │93.07.28│乙○○    │犯嫌以中華電信退還保證│      │
│    │10時24分│          │金為由,要求被害人至提│      │
│    │        │          │款機前依其指示操作,詐│      │
│    │        │          │騙被害人匯款97,805元至│      │
│    │        │          │被告於「板信商業銀行」│      │
│    │        │          │帳戶內                │      │
├──┼────┼─────┼───────────┼───┤
│ ㈣ │93.07.28│戊○○    │犯嫌以中華電信退還保證│      │
│    │16時41分│          │金為由,要求被害人至提│      │
│    │        │          │款機前依其指示操作,詐│      │
│    │        │          │騙被害人匯款21,891元  │      │
│    │        │          │至被告「中國信託商銀」│      │
│    │        │          │帳戶內                │      │
├──┼────┼─────┼───────────┼───┤
│ ㈤ │93.08.19│丙○○    │犯嫌以中華電信退還保證│      │
│    │14時18分│          │金為由,要求被害人至提│      │
│    │        │          │款機前依其指示操作,詐│      │
│    │        │          │騙被害人匯款97,826元至│      │
│    │        │          │被告「華僑商業銀行」  │      │
│    │        │          │帳戶內                │      │
└──┴────┴─────┴───────────┴───┘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