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KLDV,106,訴,316,20171012,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6年度訴字第316號
原 告 萬昭麗
被 告 趙榮隆
訴訟代理人 蘇玉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06 年9 月2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柒萬元及其中新臺幣肆萬伍仟元自民國一○六年五月五日起,其中新臺幣伍仟元自民國一○六年五月十六日起,其中新臺幣伍仟元自民國一○六年六月十六日起,其中新臺幣伍仟元自民國一○六年七月十六日起,其中新臺幣伍仟元自民國一○六年八月十六日起,其中新臺幣伍仟元自民國一○六年九月十六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二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陸仟參佰玖拾元,由被告負擔新臺幣捌佰元,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訴外人蘇玉領積欠會款新臺幣(下同)19萬元、3 紙面額共計60萬元之支票退票,合計79萬元,被告與訴外人蘇玉領係夫妻,於民國102 年5 月15日以債務人身分書立字據予以債權人身分之原告收執,證明欠款79萬元由被告與訴外人蘇玉領共同償還,並自101 年11月15日開始每月償還5,000 元。

惟至原告聲請支付命令之106 年4 月20日前僅清償20萬元,且自106 年4 月份起即未再清償,共尚積欠原告59萬元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59萬元,及自本件支付命令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系爭79萬元債務係訴外人蘇玉領所積欠,非被告,原告不能向被告請求,且據蘇玉領稱已陸續清償了23萬元,應僅尚積欠原告36萬5,000 元而已等語,資為抗辯。

並為答辯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兩造不爭執之事實:㈠被告於102 年5 月15日以債務人身分書立載明「…3.以上共欠萬昭麗女士新台幣柒拾玖萬元正,由趙榮隆先生、蘇玉領女士共同償還。

4.以上共欠金額新台幣柒拾玖萬元正,101年11月15日開始每月償還新台幣伍仟元正,往後會往新台幣伍仟元以上償還金額。

空口無憑,特此證明」等內容之字據予原告。

㈡被告提出之記事本上有原告或原告之子李佳霖簽收之還款為蘇玉領所還款。

核其記載內容:101 年11月15日、101 年12月15日、102 年1 月15日、102 年2 月27日、102 年3 月15日、102 年4 月15日、102 年5 月25日、102 年6 月15日各還5,000 元,102 年9 月15日還3,000 元、102 年9 月17日還2,000 元及102 年10月15日、102 年11月15日、102 年12月15日、103 年1 月20日、103 年2 月17日、103 年3 月26日、103 年4 月15日、103 年5 月20日、103 年6 月14日、103 年7 月15日、103 年8 月15日、103 年9 月15日、103年10月15日、103 年11月26日、103 年12月15日、104 年1月15日、104 年2 月15日、104 年3 月15日、104 年4 月15日、104 年5 月15日、104 年6 月22日各還5,000 元、104年8 月24日還(7 月、8 月)1 萬元、104 年9 月24日還5,000 元、104 年12月15日還(10月、11日、12日)1 萬5,000 元、105 年1 月15日、105 年2 月15日、105 年3 月15日、105 年4 月15日、105 年5 月13日、105 年6 月15日、105 年7 月15日、105 年8 月15日各還5,000 元、105 年11月15日還2,000 元、106 年3 月2 日還3,000 元(經核算共計22萬5,000 元,被告辯稱還款23萬元,應為誤算)。

四、得心證之理由:㈠按併存之債務承擔係指第三人與債權人訂立契約,約定與債務人就同一債務,各負全部給付責任而言。

觀諸被告與原告書立之系爭字據之文義「共欠萬昭麗女士新台幣柒拾玖萬元正,由趙榮隆先生、蘇玉領女士共同償還」核其性質,乃為債務之併存承擔。

是被告辯稱積欠原告款項之人係訴外人蘇玉領,非被告,原告不能向被告請求,所辯即不足採。

㈡又系爭字據所載之還款金額及方式,業經兩造合意,足見系爭字據性質上已確認被告之配偶蘇玉領積欠原告之金額為79萬元,另依系爭字據簽訂之日期為102 年5 月15日,兩造約定自101 年11月15日起即每月償還5,000 元,益足徵該字據簽訂之目的僅係作為憑據及約定分期還款之期限與金額。

惟系爭字據上既未記載「一期未履行視為全部到期」等字樣,則上開分期清償之系爭字據所謂之每月償還,均屬各自獨立之確定清償期限無疑,依法自應以每月之清償期限認定有無遲延給付,要不得以其中一期遲延給付,即認清償期尚未屆至之分期清償部分亦已到期。

故被告就79萬元欠款至本院106 年9 月28日言詞辯論終結止,已經清償22萬5,000 元,此為兩造所不爭執(如不爭執事實所核算),據兩造約定之還款方式為每月15日清償5,000 元,至原告聲請支付命令之106 年4 月20日止,到期金額則為101 年11月15日至106 年4月15日止共54期,每期以5,000 元計算,被告共應返還27萬元,至本件言詞辯論終結之日止,到期金額則為29萬5,000元,惟被告僅清償22萬5,000 元,是原告起訴請求被告應給付至106 年9 月28日言詞辯論終結之日止之欠款7 萬元,核屬有據。

㈢次按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

又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

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民法第203條、第229條第1項、第23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被告迄至原告聲請支付命令之日止時,尚應給付原告4 萬5,000 元,迄至本件言詞辯論終結之日止時,尚應給付7 萬元,已如前述,則4 萬5,000 元部分原告以支付命令聲請狀繕本送達翌日做為利息起算點,自無不許;

又兩造就該欠款並未約定利息,依上開規定應以法定週年利率5%計算各期到期後之遲延利息,則原告請求按週年利率2%計算,亦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字據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7 萬元及其中4 萬5,000 元部分自106 年5 月5 日起,其中5,000 元自106 年5 月16日起,其中5,000 元自106 年6 月16日起,其中5,000 元自106 年7 月16日起,其中5,000 元自106 年8 月16日起,其中5,000 元自106 年9 月16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計算之利息,即屬有據,應予准許,逾此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判決所命給付之金額未逾50萬元,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與所舉證據,核與本件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再逐一論駁,附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7條第1項及第389條第1項第5款,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10 月 12 日
民事庭法 官 林淑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敘述上訴之理由,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10 月 12 日
書記官 卓怡芳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