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南投地方法院刑事-NTDM,104,埔簡,121,20150831,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04年度埔簡字第121號
聲 請 人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游國席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04 年度毒偵字第394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游國席施用第二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游國席基於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犯意,於民國104 年4 月18日上午6 時34分許為警採尿送驗回溯96小時內之某時許,在不詳地點,以不詳方式,施用甲基安非他命1 次。

嗣因其為毒品調驗人口,而於104 年4 月18日上午6 時34分,為南投縣政府警察局埔里分局警員依法採集其尿液送驗,結果呈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而知上情。

二、案經南投縣政府警察局埔里分局報告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偵查後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理 由

一、認定犯罪事實之證據及理由:被告游國席於警詢時矢口否認有何施用甲基安非他命之犯行,辯稱:我最後一次是於102年4月施用毒品云云。

惟查:㈠被告於104 年4 月18日上午6 時34分許,為警經其同意後採集尿液送驗,經正修科技大學超微量研究科技中心先以酵素免疫分析法(EIA )初步檢驗,呈安非他命類陽性反應後,再以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法(LC/MS/MS)確認檢驗,其尿液中檢出安非他命濃度數值為480ng/ml、甲基安非他命濃度數值為3576ng/ml ,判定為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等情,有南投縣○○○○○○里○○○○○○○○○○○○○號與真實姓名對照表、正修科技大學超微量研究科技中心報告日期為104 年5 月6 日、報告編號為R00-0000-000號尿液檢驗報告各1 份附卷可稽(見警卷第5 頁至第6 頁)。

㈡按目前常用檢驗尿液中是否含有毒品反應之方法,有免疫學分析法和層析法兩種;

尿液初步檢驗採用免疫學分析法,由於該分析法對結構類似之成分,亦可能產生反應,故初步檢驗呈陽性反應者,需採用另一種不同分析原理之檢驗方法進行確認,而經行政院衛生署認可之檢驗機構則採用氣相/ 液相層析質譜儀分析法,以氣相/ 液相層析質譜儀分析法進行確認檢驗者,均不致產生偽陽性反應,有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已改制為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同)92年6 月20日管檢字第0920004713號函可佐。

是依毒品檢驗學上之常規,尿液中含毒品成分反應所使用之檢驗方法,對於受檢驗者是否確有施用毒品行為之判斷,在檢驗學常規上恆有絕對之影響。

其以酵素免疫分析或薄層定性分析等方式為初步篩檢者,因具有相當程度偽陽性之可能,如另以氣相層析、質譜分析等較具公信力之儀器為交叉確認,因出現偽陽性反應之機率極低,核足據為對被告不利之認定(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7594號、97年度台上字第2016號判決意旨參照)。

又依據Clark's" Analysis of Drugs and Poisons "一書第3 版記載:施用甲基安非他命後24小時內,約有施用劑量之70% 由尿中排出,經人體可代謝出甲基安非他命原態及其代謝物安非他命,且依據Jonathan M. 等人2002年文獻報導,以5 名測試者於4 週內分4 次使用,每次施用甲基安非他命20mg劑量後,收集其尿液並以250ng/ml為閾值時,其最長檢出時間為56至96小時,有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93年7 月22日管檢字第0930006615號函可資參照,可知施用甲基安非他命後其尿液可檢出甲基安非他命之最長期間為96小時。

則前揭所述被告經採尿送驗後結果呈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足認被告確有於104 年4 月18日上午6時34分許為警採尿回溯96小時內之某時許,在不詳地點,以不詳方式,施用甲基安非他命1 次之犯行,其空言否認,無從採信。

㈢綜上所述,本件事證明確,其犯行足以認定。

二、論罪科刑之理由:㈠被告游國席曾因施用毒品案件,經依本院99年度審毒聲字第165 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於99年12月7 日執行完畢釋放等情,有其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存卷可參,其於該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5 年內,再犯本案施用毒品之犯行,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之規定,自應依法論科。

㈡次按甲基安非他命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所定之第二級毒品,不得非法持有、施用,是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被告持有第二級毒品之低度行為,應為其施用第二級毒品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㈢被告前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本院以100 年度埔刑簡字第30號判處有期徒刑3 月確定;

復因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0 年度易字第375 號判處有期徒刑5 月,嗣上訴後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以100 年度上易字第1585號判決駁回上訴而確定;

上揭二案件復經本院以101 年度聲字第59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 月確定。

另因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0 年度易字第404 號判處有期徒刑6 月確定;

再因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1 年度易字第546 號判處有期徒刑4 月確定。

經入監接續執行上開全部案件,迄102年8 月10日縮刑期滿執行完畢等情,有其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 份可佐,其於受徒刑之執行完畢後,5 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應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加重其刑。

㈣本院審酌被告前已有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觀察、勒戒及刑之執行,竟仍不知戒絕遠離毒品,不僅殘害自己身體健康,亦間接危害社會安全,本非不得嚴懲,惟念其施用毒品犯罪之本質,係屬自戕行為,尚未嚴重破壞社會秩序或侵害他人權益,兼衡其自陳為國中肄業之智識程度、務農、家庭經濟勉持之生活狀況(見警卷第2 頁被告警詢筆錄受詢問人基本資料欄)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刑法第11條前段、第47條第1項、第41條第1項前段,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自判決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8 月 31 日
埔里簡易庭 法 官 廖慧娟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張儷瓊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8 月 31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