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PCDM,113,審金訴,1421,20240726,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金訴字第1421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燦玟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4988號),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經本院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陳燦玟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一項之洗錢罪,處有期徒刑参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壹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陳燦玟知悉金融帳戶係個人理財之重要工具,為攸關個人財產、信用之表徵,依一般社會生活之通常經驗,可預見提供自己金融帳戶之帳號及密碼予他人使用,可能成為該人作為不法收取他人款項及用以掩飾、隱匿財產犯罪所得之工具,竟基於幫助詐欺及幫助洗錢之不確定故意(無證據證明陳燦玟對他人實際之詐欺手法有所認識),於民國112年12月19日22時30分許,將其所申辦之臺灣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本案帳戶)之提款卡、密碼等金融資料,放置在不詳姓名年籍之人所指定之捷運忠孝敦化站5號出口某置物櫃,一併提供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員使用,以此方法幫助他人從事財產犯罪收取被害人款項及掩飾、隱匿財產犯罪所得。

而該詐欺集團成員即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意聯絡,於如附表編號1至5所示時間,以如附表編號1至5所示方式,詐欺如附表編號1至5所示之邱鈺雯等5人,致其等各自陷於錯誤,依指示於如附表編號1至5所示匯款時間,將如附表編號1至5所示金額匯至本案帳戶內,旋遭上開詐騙集團不詳成員提領或轉匯一空,以此方式掩飾及隱匿詐欺犯罪所得之去向及所在。

二、證據:

(一)被告陳燦玟於偵查、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之自白。

(二)證人即如附表所示之各告訴人於警詢時之證述。

(三)本案帳戶之開戶資料及交易明細表各1份(見偵字卷第41至43頁)。

(四)如附表證據資料欄所示之證據。

三、論罪科刑:

(一)罪名: 1、按刑法上之幫助犯,係對於犯罪與正犯有共同之認識,而以幫助之意思,對於正犯資以助力,而未參與實施犯罪之行為者而言(最高法院75年度台上字第1509號、88年度台上字第1270號判決意旨參照);

是以,如未參與實施犯罪構成要件之行為,且係出於幫助之意思提供助力,即屬幫助犯,而非共同正犯。

次按幫助犯之故意,除需有認識其行為足以幫助他人實現故意不法構成要件之「幫助故意」外,尚需具備幫助他人實現該特定不法構成要件之「幫助既遂故意」,惟行為人只要概略認識該特定犯罪之不法內涵即可,無庸過於瞭解正犯行為之細節或具體內容,此即學理上所謂幫助犯之「雙重故意」;

又金融帳戶乃個人理財工具,依我國現狀,申設金融帳戶並無任何特殊限制,且可於不同之金融機構申請多數帳戶使用,是依一般人之社會通念,若見他人不以自己名義申請帳戶,反而收購或借用別人之金融帳戶以供使用,並要求提供提款卡及告知密碼,則提供金融帳戶者主觀上如認識該帳戶可能作為對方收受、提領特定犯罪所得使用,對方提領後會產生遮斷金流以逃避國家追訴、處罰之效果,仍基於幫助之犯意,而提供該帳戶之提款卡及密碼,以利洗錢實行,仍可成立一般洗錢罪之幫助犯(最高法院108 年度台上大字第3101號裁定意旨參照)。

2、經查,本案被告雖提供上開金融帳戶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人使用,並由該人所屬詐欺集團成員持以作為實施詐欺取財、洗錢犯行之犯罪工具,且用以製造金流斷點,而掩飾或隱匿該等犯罪所得之去向、所在,然其單純提供帳戶供人使用之行為,並不等同於向被害人施以欺罔之詐術行為,亦與直接實施洗錢行為尚屬有間,且無證據證明被告有參與詐欺取財、洗錢犯行之構成要件行為,或與該不詳人士暨所屬詐欺集團成員有詐欺取財、洗錢之犯意聯絡,則被告提供帳戶供人使用之行為,當係對於該不詳人士暨所屬詐欺集團成員遂行詐欺取財、洗錢犯行資以助力。

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及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洗錢防制法第2條第2款、第14條第1項之幫助一般洗錢罪。

(二)罪數: 洗錢防制法透過防制洗錢行為,促進金流透明,得以查緝財產犯罪被害人遭騙金錢之流向,而兼及個人財產法益之保護,從而,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洗錢罪之罪數計算,應以被害人人數為斷(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812號判決意旨參照)。

被告以一個提供本案帳戶之行為,同時幫助詐欺集團成員對附表編號1至5所示告訴人施用詐術騙取其等財物,並幫助正犯隱匿該等犯罪所得去向,而犯5次詐欺取財罪、洗錢罪,係一行為觸犯數幫助詐欺取財罪、幫助洗錢罪等數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從一重論以幫助一般洗錢罪處斷。

(三)刑之減輕: 1、被告基於幫助之不確定故意為上開犯行,為幫助犯,依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2、按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規定:「犯前四條之罪,在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者,減輕其刑」,此一規定,解釋上在幫助犯應有其適用。

查:被告於偵查及本院審理時就幫助洗錢犯行已坦白承認,應依上開規定減輕其刑,並依法遞減之。

(四)量刑: 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明知現今詐欺集團橫行,竟仍率然提供金融帳戶供他人使用以逃避犯罪之查緝,助長財產犯罪之猖獗,且嚴重破壞社會治安,並有礙金融秩序,另增加被害人謀求救濟及執法機關追查犯罪之困難,行為誠屬不當,應予非難;

兼衡被告之素行(見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犯罪動機、目的、手段、情節、告訴人之人數及其等所受之損害情形,並參以被告為高職畢業之智識程度(見本院卷附之被告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於本院審理時自陳之家庭生活與經濟狀況(見本院簡式審判筆錄第4頁),及犯後尚知坦承犯行,並與告訴人趙世博達成調解(履行期尚未屆至,其餘告訴人等則未於審理或調解期日到庭表示意見),有本院調解筆錄影本在卷可參之犯後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就併科罰金刑部分,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又依刑法第41條第1項規定得易科罰金之罪以所犯最重本刑為「5年有期徒刑以下之刑」者為限,本案被告所為係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其法定刑為「7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屬得易科罰金之法定刑,是其所犯雖經本院判處6月以下之有期徒刑,依法仍不得易科罰金,惟得依刑法第41條第3項規定請求易服社會勞動,附此敘明。

四、未予宣告沒收之說明: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

前2項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

經查,被告雖將前開帳戶提供他人遂行詐欺取財、洗錢之犯行,而經本院認定如前,然被告於本院審理時供稱沒有拿到報酬等語(見本院準備程序筆錄第2頁),且依卷內事證尚無積極證據證明被告因提供帳戶供他人使用而獲有犯罪所得,自無從宣告沒收、追徵犯罪所得;

另被告並非提領告訴人等受騙款項之人,對於該等贓款未具有所有權或事實上處分權限,亦無從依洗錢防制法第18條第1項就此部分諭知沒收,併予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洗錢防制法第2條第2款、第14條第1項、第16條第2項,刑法第11條前段、第30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339條第1項、第55條前段、第42條第3項,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徐綱廷提起公訴,檢察官黃明絹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26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 法 官 白光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楊貽婷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26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洗錢防制法第2條
本法所稱洗錢,指下列行為:
一、意圖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來源,或使他人逃避刑事追訴,而移轉或變更特定犯罪所得。
二、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之本質、來源、去向、所在、所有權、處分權或其他權益者。
三、收受、持有或使用他人之特定犯罪所得。
洗錢防制法第14條
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前二項情形,不得科以超過其特定犯罪所定最重本刑之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下列幣別均為新臺幣,不含手續費):
編號 被害人 詐騙時間 詐騙方式 匯款時間 匯款金額 證據資料 1 邱鈺雯(提告) 112年12月20日18時52分許 假親友 112年12月20日19時5分 3萬元 通訊軟體對話紀錄、網路銀行轉帳交易明細截圖各1份(見偵字卷第65至67頁) 2 周幼玲(提告) 112年12月20日18時22分許 假親友 112年12月20日18時28分 3萬元 通訊軟體對話紀錄、網路銀行轉帳交易明細截圖各1份(見偵字卷第83頁) 3 趙世博(提告) 112年12月20日13時52分許 假親友 112年12月20日18時58分 3萬元 通訊軟體對話紀錄截圖、匯款單據影本、網路銀行轉帳交易明細截圖各1份(見偵字卷第107至111頁) 4 蔡文華(提告) 112年12月20日18時47分許 假親友 112年12月20日18時54分 3萬元 通訊軟體對話紀錄截圖1份(見偵字卷第137頁) 5 黃新貴(提告) 112年12月20日17時34分許 假親友 112年12月20日18時5分 3萬元 通訊軟體對話紀錄、網路銀行轉帳交易明細截圖各1份(見偵字卷第153至155頁)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