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PCDM,97,簡,6409,20080731,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97年度簡字第6409號
聲 請 人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甲○○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97年度偵字第1443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幫助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叁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法條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爰審酌被告不思循正當途徑賺取金錢,明知詐欺人士犯案猖獗,時有利用帳戶詐取款項之情事,仍恣意提供自身金融帳戶予詐欺集團所屬之成員使用,使不法人士得以從事詐財行為,增加被害人尋求救濟之困難,並使犯罪之追查趨於複雜,且不法人士亦得以順利掩飾其詐欺所得之財物,對於社會治安及正常交易安全均造成危害,復參酌被告犯罪後矢口否認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339條第1項、第41條第1項前段,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 ,逕以簡易判決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97 年 7 月 31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 財 旺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周 百 川
中 華 民 國 97 年 7 月 31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千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97年度偵字第14431號
被 告 甲○○ 男 27歲(民國○○年○月○○日生)
住臺北縣板橋市○○路○段416巷1弄
10號
居臺北縣板橋市○○路○段412巷26號
8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能預見提供自己之金融機構帳戶金融卡及提款密碼予他人使用,可能幫助他人遂行詐欺取財犯行,仍不違背其本意,而基於幫助詐欺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96年6月間某日,在不詳地點,將其於94年4月6日申請之國泰世華銀行後埔分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之提款卡及提款密碼,提供予他人使用。
嗣由該人所屬之詐欺集團成員,於96年6月6日22時許,以電話向乙○○佯稱網路交易有誤,要求乙○○依其指示操作自動櫃員機款,致乙○○陷於錯誤,分別將新臺幣(下同)29985、29985元存入前揭之帳戶內。
嗣經乙○○發覺受騙而報警處理,始悉上情。
二、案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主動簽分呈請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檢察長令轉本署偵辦。
證據及所犯法條
一、訊據被告甲○○固坦承申請上開帳戶之事實,惟矢口否認有何幫助詐欺犯行,辯稱:伊每一年都搬家,上開帳戶也許是搬家時不見了云云。惟查:
(一)前揭詐欺集團利用上開帳戶詐騙等情,業據被害人乙○○於警詢時指述綦詳,並有上開帳戶之開戶基本資料及存款
對帳單1份、被害人自動櫃員機儲戶交易明細表2份附卷可稽。足見被告之上開帳戶確遭犯罪集團假藉名義,詐騙被
害人將金錢匯入使用。
(二)至被告雖以前揭情詞置辯。
然衡諸一般人使用金融帳戶提款之習慣,為避免遺失存摺或提款卡時,帳戶內之存款遭
人盜領,通常均將提款卡、存摺與密碼分別存放,而不至
於同時遺失,故若非被告告知密碼,詐騙集團又焉能利用
該帳戶。另自詐騙集團之角度審酌,渠等既知利用他人之
帳戶掩飾犯罪所得,應非愚昧之人,當知社會上一般正常
之人如帳戶存摺、提款卡、印鑑遭竊或遺失,為防止拾得
或竊得之人盜領其存款或做為不法使用而徒增訟累,必於
發現後立即報警或向金融機構辦理掛失止付,在此情形下
,如仍以該帳戶作為犯罪工具,則在渠等向他人詐騙,並
誘使被害人將款項匯入該帳戶後,極有可能因帳戶所有人
掛失止付而無法提領,則渠等大費周章從事於犯罪之行為
,甘冒犯罪後遭追訴、處罰之風險,卻只能平白無故替原
帳戶所有人匯入金錢,而無法得償犯罪之目的,是以犯罪
集團若非確定該帳戶所有人不會報警或掛失止付,以確定
渠等能自由使用該帳戶提款、轉帳,當不至於以該帳戶從
事犯罪。佐以本件被害人匯款至被告前開帳戶後,該筆款
項隨即為詐騙集團提領,更足見該詐欺集團於向被害人詐
欺時,確有把握該帳戶不會被帳戶所有人掛失止付,而此
等確信,在該帳戶係拾得之情況下,實無可能發生。
(三)又按金融帳戶係個人理財之工具,一般人向金融機構開設帳戶,並無任何法令之限制,只須提出身分證明、印章即
可辦理開戶,此為眾所週知之事實,則依一般人之社會生
活經驗,苟見他人不自行申請開立帳戶而蒐集不特定人之
帳戶使用,衡情應可知悉被蒐集之帳戶係被利用為與財產
有關之犯罪工具。且近來利用人頭帳戶詐欺取財之犯罪類
型層出不窮,該等犯罪多數均係利用人頭帳戶作為出入帳
戶,並經媒體廣為披載,被告係成年且智力成熟之人,對
此應知之甚詳,竟仍提供自己帳戶供他人使用,足認被告
確有幫助他人詐欺取財之不確定故意至明。
(四)綜上所述,被告前開所辯,顯係事後卸責之詞,不足採信,其犯嫌已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刑法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97 年 6 月 5 日
檢 察 官 張 慶 林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