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澎湖地方法院刑事-PHDM,108,易,17,20190529,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08年度易字第17號
公 訴 人 臺灣澎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謝孝德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7年度偵字第63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謝孝德無罪。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謝孝德明知悉金融機構帳戶係個人理財之重要工具,為攸關個人財產、信用之表徵,若將金融帳戶提供予不熟悉之他人使用,將可能遭不法集團做為詐欺被害人並指示被害人匯款入金融帳戶之用,藉以掩飾並提取犯罪所得,而逃避檢警人員之追緝,竟基於幫助他人詐欺取財之未必故意,於民國107 年8 月13日前之某日,經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人( 下稱A 男) 之指示,將其所申辦之臺灣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下稱臺銀帳戶) 、中華郵政帳號0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郵局帳戶)之存摺及提款卡,於同月13日至統一超商○○門市以宅急便包裹方式寄送至對方指定地址,收件人為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人「葉○○」(下稱B 男),嗣該A 男、B 男所屬詐欺集團真實姓名年籍不詳成員即於附表所示時、地,以如附表所示之方式,對李○○、余○○、張○○詐欺取財,致其陷於錯誤,將如附表所示之款項以匯款或現金存款之方式,轉入上揭謝孝德所申辦之上開臺銀、郵局帳戶內,旋遭提領,因認被告渉犯刑法第30條、第339條第1項幫助詐欺取財罪嫌等語。

二、按刑事訴訟法基於證據裁判主義及嚴格證明法則,明定得以作為認定犯罪事實存否之依據者,以有證據能力之證據為限。

而「傳聞排除法則」中所謂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無證據能力,係針對證據目的在於證明犯罪事實爭點之證據資格而言,若證據之目的僅係作為「彈劾證據憑信性或證明力」之用,旨在減損待證事實之成立或質疑被告或證人陳述之憑信性者,其目的並非直接作為證明犯罪事實成立存否之證據,則無傳聞排除法則之適用,此即英美法概念所稱「彈劾證據」,基於刑事訴訟發現真實及公平正義之功能,於我國刑事訴訟上亦應有其適用。

故於審判期日證人所為陳述與審判外之陳述相異時,仍可提出該證人先前所為自我矛盾之陳述,用來減低其在審判時證言之證明力,此種作為彈劾證據使用之傳聞證據,因非用於認定犯罪事實之基礎,不受傳聞法則之拘束。

因此,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雖不得以之直接作為證明犯罪事實存否之證據,但非不得以之作為彈劾證據,用來爭執或減損被告、證人或鑑定人陳述之證明力(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2079號、第2896號、第4029號判決意旨參照)。

本件判決以下所引有關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及書面陳述,均非直接證明犯罪事實存否之證據,依前開判決意旨之說明,皆不受證據能力規定及傳聞法則之限制,合先敘明。

三、次按被告未經審判證明有罪確定前,推定其為無罪;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

又不能證明被告犯罪或其行為不罰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而刑事訴訟法上所謂認定犯罪事實之證據,係指足以認定被告確有犯罪行為之積極證據而言,該項證據自須適合於被告犯罪事實之認定,始得採為斷罪資料,如未能發現相當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自不能以推測或擬制之方法,以為裁判之基礎;

另被告否認犯罪事實所持之辯解,縱屬不能成立,仍非有積極證據足以證明其犯罪,不能遽為有罪之認定;

其以情況證據(即間接證據)斷罪時,尤須基於該證據在直接關係上所可證明之他項情況事實,本乎推理作用足以確證被告有罪,方為合法,不得徒憑主觀上之推想,將一般經驗上有利被告之其他合理情況逕予排除;

且無論直接或間接證據,其為訴訟上之證明,須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者,始得據為有罪之認定,倘其證明尚未達到此一程度,而有合理之懷疑存在,致法院無從為有罪之確信,自應為無罪之判決(最高法院40年台上字第86號、30年上字第1831號、32年上字第67號及76年台上字第4986號判例意旨參照)。

再者,現今刑事訴訟法第161條第1項業已明確規定:檢察官就被告犯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並指出證明之方法;

因此,檢察官對於起訴之犯罪事實,應負提出證據及說服之實質舉證責任。

倘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或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從說服法院以形成被告有罪之心證,基於無罪推定之原則,自應為被告無罪判決之諭知,此亦有最高法院92年台上字第128號判例意旨足資參照。

四、公訴意旨認被告謝孝德(下稱被告)涉犯刑法第30條、第339條第1項幫助詐欺取財罪嫌,無非係以被告於案發時已為38歲之成年人,心智正常,智慮成熟,具一般知識能力,且亦自承前此曾辦理過汽車貸款,均未將帳戶存摺及提款卡提供給貸款方,當知他人或其他帳戶之金錢欲轉(存)入,僅需轉(存)入帳戶帳號及戶名資料即可,無需使用存摺、金融卡,更無需知悉金融卡密碼,被告可得而知對方係詐騙集團而仍提供帳戶等資料,顯有幫助詐欺之故意;

且被告在宅急便交寄單上「品名欄」填載「手機殼」而與實際交寄之存摺、提款卡顯有不符,顯係故意掩飾不法犯行,為其主要論據,並提出被告於警詢、偵查中之供述、證人即告訴人李美珠、余○○、張○○於警詢之指述、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被告郵局帳戶、臺銀帳戶開戶資料、交易明細、證人即告訴人李○○、余○○、張○○之匯款申請書或存摺內頁影本等匯款資料、LINE通訊軟體對話內容擷取畫面、通聯調閱查詢單等通訊資料、警察局受理案件紀錄表等為證。

五、訊據被告堅詞否認有刑法第30條、第339條第1項幫助詐欺取財之犯行,辯稱:伊在臉書上面看到貸款廣告,伊在臉書上留下手機號碼,後來對方回撥電話聯絡,對方詢問伊為何借錢,伊告知因父親中風需要用錢,欲借款20萬元,對方再詢問伊有無信用破產等情後,向伊表示應可如數放貸,利息以每萬元還1 千多元計算,伊不疑有他,後續即按照對方指示提供帳戶等資料,並於電話中告知存摺密碼,伊只是去辦貸款,完全不知道對方要把帳戶拿去騙人,伊沒有幫助詐欺之犯意等語。

六、經查:

(一)證人即告訴人李○○、余○○、張○○於如上開公訴意旨欄所載之時、地,分別遭詐欺集團成員詐騙款項,因而陷於錯誤,而分別匯款至被告臺銀或郵局帳戶後,旋即遭人陸續提領一空等情,已據證人即告訴人李○○、余○○、張○○於警詢時指訴甚詳、並有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蘆洲分局龍源派出所、基隆市政府警察局第三分局百福派出所、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松山分局民有派出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受理刑事案件報案三聯單、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被告之臺銀、郵局帳戶開戶資料、帳戶交易明細表、證人即告訴人李○○、余○○、張○○之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郵局存款人收執聯、第一商業銀行匯款申請書回條、存摺內頁影本等匯款資料、LINE通訊軟體對話紀錄擷圖、通聯調閱查詢單等通訊資料附卷可稽,均堪認屬實。

(二)被告於107 年8 月13日某時許,在澎湖縣馬公市統一超商○○門市,於寄件人欄填寫自己姓名、住址及手機號碼(0000000000號),以黑貓宅急便之方式,將其臺銀及郵局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寄送至「○○市○○區○○街00號」(收件人「葉○○」,手機:0000000000號,品名:手機殼)一情,為被告所自承,並有黑貓宅急便交寄單顧客收執聯1 紙附卷可稽(警卷第6 頁),亦堪認屬實。

(三)惟按販賣金融帳戶予詐騙集團將會遭受刑事追訴,業經政府多方宣導周知,多數犯罪者亦因此遭到司法判刑制裁,因此詐騙集團藉由傳統收購手法蒐集人頭金融帳戶之管道,已較為困難,改利用一般求職者急於謀職,或急需用錢者欲辦理貸款,佯稱提供工作或辦理貸款之名,進一步要求受騙者提供帳戶資料,大量騙取金融帳戶物件或資料以供使用之情,乃所在多有。

本件被告於警詢中供稱「我於107 年8 月初在臉書借貸廣告上留下我的個資,約3 天後接到一通自稱是代書的電話,我跟對方說我有資金需求急需用錢,對方就詢問我目前工作狀況,並說需要我寄名下存摺及提款卡給給他,對方說存摺是方便貸款核准後匯入所用,另外提款卡是方便審核貸款用的,我就在107 年8月13日將2 本存摺、2 張提款卡寄給對方,並在電話中告知對方密碼」等語(警卷第2-3 頁);

於偵查中供稱「是因為父親生病需要用錢才欲貸款新台幣(下同)20萬元,我在臉書上看到可以跟代書貸款,我在上面留資料,對方就打電話聯絡我」等語(偵卷第21頁);

於本院審理中供稱「案發時欲借款20萬元,因為父親在106 年12月23日中風,在醫院住院一周後就轉到○○養護中心接受照顧至108 年5 月7 日過世,所以需要用錢;

我是要跟對方借錢,對方說他是代書,我是在臉書上看到貸款廣告,臉書上有空白處可以留言,我就留下我的電話,然後對方就回撥到我留的臺灣大哥大手機號碼0000000000給我,他問我為何要借錢,我說因為我爸爸中風,對方說可以幫我借這筆錢,我跟他借20萬元,對方說我可以慢慢還,利息很少,一萬元只要還一千多,並問我有沒有帳戶,信用是否破產,我不疑有他,想說反正我的戶頭沒有錢,於是提供兩個舊的帳戶給對方,兩個帳戶裡面都沒錢,爸爸中風每個月需要二萬多元照顧,我自己的月收入約二萬多元,家中除了爸爸還有我兒子,姐姐跟弟弟都在台灣。

當時對方撥我的手機和我聯絡貸款事宜時,前後我們聯絡約四、五次。

我是在與對方聯絡後二、三天就去交寄我的存摺及提款卡,密碼則是在電話中告知對方」等語(本院卷第42、73頁),並提出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診斷證明書1 紙(本院卷第77頁,內容記載:謝○○(即被告之父,見警卷第35頁戶籍資料)因急性腦中風等病症,於106 年12月23日住院,並於106 年12月30日出院)及○○養護中心入住證明單1 紙(本院卷第79頁,內容記載:謝○○自106 年12月30日起入住該養護中心)為證,被告前後均一致陳稱係因家中急用,為辦理貸款而提供帳戶及提款卡予他人,且提供上開相關資料自辯,核無相互齟齬或違背常情之處。

又上開宅急便交寄單上「品名欄」固填載「手機殼」而與實際交寄之存摺、提款卡顯有不符,惟被告於本院審理中陳稱「品名欄【手機殼】是超商小姐填寫的,我不知道她填寫手機殼,寄的時候她也沒有問我要寄什麼東西,我是把要寄的東西都包裝好了才拿去寄的」等語,況被告於寄件人欄係真實填寫自己姓名、住址及手機號碼,並無隱匿,是難認被告有因心虛而刻意掩飾寄送物品之情事。

末以被告固自承曾以汽車貸款購買中古車(偵卷第21頁),惟被告於本院審理中陳稱「汽車貸款是我前妻在用,我不知道汽車貸款不需要存摺,因為不是我在辦」等語(本院卷第74頁),復無證據顯示被告確有辦理貸款之經驗而知悉相關流程或需備文件,即難期被告可以對要求其提供帳戶等資料據以辦理貸款之人心生懷疑,自不能遽認被告可得而知對方係詐騙集團而仍提供帳戶等資料。

綜上各情以觀,被告所辯係因為辦理貸款之故,誤信對方之說法,始分別提供前揭帳戶存摺、提款卡及密碼與對方,伊並不知對方係詐騙集團,並無幫助詐欺之故意等語,應非虛構。

(四)刑法上之幫助犯,係指以幫助之意思,對於正犯資以助力,使其犯罪易於達成而言,故幫助犯之成立,不僅須有幫助他人犯罪之行為,且須具備明知他人犯罪而予以幫助之故意,始稱相當;

又刑法並不承認過失幫助之存在,是以從犯之成立,須有幫助之故意,亦即必須認識正犯之犯罪行為而予幫助者,始足當之。

又對於提供金融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密碼,而被詐欺集團充作詐欺犯罪之工具者,行為人究有無基於幫助詐欺取財犯罪之直接或間接故意而提供,應由檢察官負舉證之責任及指出證明之方法,且舉證及所指出證明之方法,需足以證明提供金融帳戶之提款卡、密碼而被詐欺集團充作詐欺犯罪之工具者,確係基於幫助詐欺取財犯罪之故意,而於通常一般人均不致有所懷疑,可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始得據為有罪之認定;

否則,倘被告所辯非虛且未違常情,檢察官之證明尚未達到此一程度,而尚有合理之懷疑存在時,即不得遽採為不利於行為人之認定,而應逕為有利於行為人之認定。

本件被告所辯其因辦理貸款之故,誤信對方之說法,始分別提供前揭帳戶存摺、提款卡及密碼與對方,伊並不知對方係詐騙集團等語,有相關事證足資佐證,而堪採信,已詳如上述,檢察官以前揭證據,認被告交付前揭臺銀帳戶、郵局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密碼予對方時,可預見對方為詐騙集團而仍交付使用,有幫助詐欺之不確定故意云云,與上揭事證難認相符,尚非可採。

七、綜上所述,檢察官就被告交出臺銀帳戶、郵局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密碼予他人,所舉之前揭各事證,用以證明被告可預見對方將作為詐騙時指定匯款帳戶之使用,而有幫助詐欺之不確定故意部分,並未致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

公訴人既未能舉證證明被告有公訴人所指之幫助詐欺取財犯行,揆諸前開說明,自應為被告無罪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1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政德提起公訴及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5 月 29 日
刑事庭審判長法 官 李淑惠
法 官 梁家贏
法 官 陳順輝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5 月 29 日
書記官 許致愷
附表:
┌───┬───┬───┬──────┬─────┬────┬────────────┐
│告訴人│匯/ 存│匯/ 存│匯/ 存款金額│匯出帳戶/ │匯/ 存入│詐騙手法                │
│      │款時間│款地點│ (新臺幣)   │現金存款  │被告帳戶│                        │
├───┼───┼───┼──────┼─────┼────┼────────────┤
│李○○│107 年│新北市│5 萬元(不含│臨櫃匯款  │臺灣銀行│於107 年8 月20日10時17分│
│      │8 月20│八里區│手續費30元)│          │澎湖分行│許,李○○接獲真實姓名年│
│      │日11時│龍形二│            │          │帳號000-│籍不詳詐騙集團成員以LINE│
│      │13分  │街龍形│            │          │00000000│撥打之電話,佯稱係其友人│
│      │      │郵局  │            │          │0000號帳│「○○」,急需用錢而向其│
│      │      │      │            │          │戶      │借款云云,李○○不疑有詐│
│      │      │      │            │          │        │而陷於錯誤致交付左列金錢│
│      │      │      │            │          │        │。                      │
├───┼───┼───┼──────┼─────┼────┼────────────┤
│余○○│107 年│基隆市│10萬元(無手│無摺存款  │馬公中正│於107 年8 月17日13時40分│
│      │8 月17│七堵區│續費)      │          │路郵局帳│許,余○○不斷接獲真實姓│
│      │日14時│百五街│            │          │號000-00│名年籍不詳詐騙集團成員電│
│      │49分  │00號百│            │          │00000000│話,佯稱其孫子,急需用錢│
│      │      │福郵局│            │          │0000號帳│而向其借款云云,余○○不│
│      │      │      │            │          │戶      │疑有詐而陷於錯誤致交付左│
│      │      │      │            │          │        │列金錢。                │
├───┼───┼───┼──────┼─────┼────┼────────────┤
│張○○│107 年│臺北市│3 萬元(不含│臨櫃匯款  │臺灣銀行│於107 年8 月20日10時57分│
│      │8 月20│中山區│手續費30元)│          │澎湖分行│許,張○○不斷接獲真實姓│
│      │日11時│松江路│            │          │帳號000-│名年籍不詳詐騙集團成員以│
│      │51分  │000 號│            │          │00000000│LINE撥打之電話,佯稱係其│
│      │      │第一銀│            │          │0000號帳│姪女「○○」,急需用錢而│
│      │      │行松江│            │          │戶      │向其借款云云,張○○不疑│
│      │      │分行  │            │          │        │有詐而陷於錯誤致交付左列│
│      │      │      │            │          │        │金錢。                  │
└───┴───┴───┴──────┴─────┴────┴────────────┘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