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08年度撤緩字第123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涂瑞明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偽造文書案件(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06 年度苗簡字第1304號),聲請撤銷該案緩刑之宣告(108 年度執聲字第874 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甲○○因犯偽造文書案件,經台灣苗栗地方法院於民國107 年1 月31日以106 年度苗簡字第1304號判決(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106 年度偵字第3507號)判處有期徒刑3 月,同時宣告緩刑2 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並向公庫支付新臺幣(下同)3 萬元,及接受法治教育1 場次,於107 年2 月21日確定。
惟其於緩刑期內即107 年9 月18日更犯恐嚇罪,經本院於108 年5 月24日以108 年度易字第5 號判決判處拘役30日,於108 年6 月17日確定,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有執行刑罰之必要,已合於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2款所定撤銷緩刑宣告之原因,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6條規定,聲請撤銷等語。
二、按緩刑之宣告應撤銷者,由受刑人所在地或其最後住所地之地方法院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76條定有明文。
且按緩刑期內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6 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宣告確定者,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得撤銷其宣告,98年5 月19日修正施行之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2款固定有明文。
惟考本條文增訂立法意旨略以:關於緩刑之撤銷,本條增訂前刑法第75條第1項固已設有2 款應撤銷之原因;
至得撤銷緩刑之原因,則僅於保安處分章內第93條第3項與撤銷假釋合併加以規定,體例上不相連貫,實用上亦欠彈性,爰參酌德國及奧地利現行立法例增訂得撤銷緩刑之原因,其中現行關於緩刑前或緩刑期間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得易科罰金之有期徒刑之宣告者,列為應撤銷緩刑之事由,因認過於嚴苛,而排除第75條應撤銷緩刑之事由,移列至得撤銷緩刑事由,俾使「法官依被告再犯情節,而裁量是否撤銷先前緩刑之宣告」;
其次,如有前開事由,但判決宣告拘役、罰金時,可見行為人仍未見悔悟,有列為得撤銷緩刑之事由,以資彈性適用,爰於第1項第1款、第2款增訂之。
且本條採用裁量撤銷主義,賦予法院撤銷與否之權限,特於第1項規定實質要件為「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供作審認之標準。
亦即於上揭「得」撤銷緩刑之情形,法官應依職權本於合目的性之裁量,妥適審酌被告所犯前後數罪間,關於法益侵害之性質、再犯之原因、違反法規範之情節是否重大、被告主觀犯意所顯現之惡性及其反社會性等情,是否已使前案原為促使惡性輕微之被告或偶發犯、初犯改過自新而宣告之緩刑,已難收其預期之效果,而確有執行刑罰之必要,此與刑法第75條第1項所定2 款要件有一具備,即毋庸再行審酌其他情狀,應逕予撤銷緩刑之情形不同,先予敘明。
三、經查:
(一)本件受刑人甲○○因犯偽造文書案件,經台灣苗栗地方法院於107 年1 月31日以106 年度苗簡字第1304號判決(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106 年度偵字第3507號)判處有期徒刑3 月,同時宣告緩刑2 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並向公庫支付3 萬元,及接受法治教育1 場次,於107 年2 月21日確定(下稱前案)。
惟其於緩刑期內即107 年9 月18日更犯恐嚇罪,經本院於108 年5 月24日以108 年度易字第5 號判決判處拘役30日,於108 年6 月17日確定(下稱後案),有上揭刑事判決2 件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 份在卷足憑。
(二)聲請人雖以受刑人前述情形,應依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2款規定撤銷緩刑宣告,惟查受刑人所犯後案即恐嚇案件與前案宣告緩刑之偽造文書案件,兩者之犯罪型態、原因、侵害法益及社會危害程度殊異,於手段、目的並無相似之處,況受刑人於後案受恐嚇罪之判決僅處以拘役30日之刑度,難認後案犯罪情節重大之情,實難僅因其於緩刑內受後案判決確定,遽行推認台灣苗栗地方法院106 年度苗簡字第1304號偽造文書案件中所宣告之緩刑,有何難以收預期效果,或其將來一定會有再犯前案類似侵害他人法益或造成他人法益危險之犯行等有執行刑罰必要之情形。
再者,本案受刑人已於107 年5 月11日繳交3 萬元至公庫,於107 年7 月2 日履行參與法治教育之緩刑條件,於緩刑期內,亦依觀護人之指示定期報到執行保護管束之約談,此有受刑人提出之回款單據及本院調取台灣新竹地方檢察署107 年度執緩助字第12號、107 年度執護助字第17號案卷等在卷可參,被告對於前案判決緩刑附帶之條件,並無不予遵守或故意違背之情;
再參酌被告於本院調查程序中自稱:「目前有正常工作,離婚後仍負擔未成年子女的扶養費用」等語(本院108 年度撤緩字第123 號卷第25至27頁),與其提出之銀行帳戶存摺、其前妻書寫之聲明書內容亦屬相符(本院第28頁),亦應認被告於緩刑後,持續從事穩定、正當之工作,並負擔扶養子女之責任,實難認受刑人主觀尚確有顯現對整體法秩序之敵對性及惡意。
孰聲請人並未提出除上開判決犯罪事實以外之其他積極證據或具體說明受刑人有何情狀足認符合「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等實質要件,若得僅依上揭判決書所載之犯罪事實即以受刑人於緩刑期內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有罪判決確定,即一律撤銷緩刑,則刑法第75條及第75條之1 即無區分之必要,進而前開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之立法本旨將意義盡失,與緩刑之目的乃係避免短期自由刑之弊,並給予受刑人自新機會未盡相符,是依上開說明,聲請人聲請撤銷前開判決之緩刑宣告,於法尚有未合,應予駁回。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11 月 29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張詠晶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11 月 29 日
書記官 胡家寧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