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SLDM,107,審簡,263,20180331,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07年度審簡字第263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科軒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6 年度偵字第14451 號、107 年度偵字第980 號),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自白犯罪(107 年度審易字第264 號),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改以簡易判決處刑,並判決如下:

主 文

丙○○幫助犯詐欺取財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緩刑貳年,並應依附記事項所載向被害人甲○○、丁○○支付損害賠償。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除就犯罪事實部分更正告訴人甲○○交付款項方式為「以自動櫃員機跨行存款」;

另就證據部分補充增列「被告於本院107 年3 月6 日準備程序中之自白」外,其餘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如附件)之記載。

二、查被告將其所申辦之銀行帳戶提供給他人使用,並非直接參與該他人所屬詐欺集團成員詐騙告訴人甲○○、丁○○之犯行,且被告對上揭犯罪亦無為自己犯罪之意,所為應僅止於對該詐欺集團之犯罪,提供構成要件以外之助力,係幫助犯,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

被告為幫助犯,考量其幫助行為對此類詐欺犯罪所能提供之助力有限,且替代性高,惡性不彰,爰依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刑。

又被告以一次幫助詐欺之犯意提供金融機構帳戶資料予他人,致告訴人甲○○、丁○○遭詐騙而受有損害,為想像競合犯,應從重論以一幫助詐欺取財罪。

爰審酌現今詐欺集團猖獗,一般民眾受此類不法集團詐騙、騷擾,甚至因此損失財物者,不勝枚舉,而被告猶將帳戶資料交給詐欺集團,未能正視他人財產價值,侵害被害人等之財產法益,致使詐欺集團核心成員得以隱匿身分、躲避查緝,所為實無足取,原不宜輕縱,姑念被告亦係一念之差,受人利用,其犯後初始雖否認犯行,惟事後在本院準備程序時終能坦承犯行,且與告訴人甲○○達成調解,態度尚佳,至告訴人丁○○則因未到庭未能與之成立調解,併考量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自陳係高中畢業之智識程度、現於工地打工、日薪新臺幣1 千元、未婚、無子女及親屬由其撫養之家庭生活經濟狀況及告訴人等所受損害金額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查,除坦承犯行外,並與告訴人甲○○成立調解,亦同意賠償告訴人丁○○所受損害,告訴人甲○○並同意法院對被告為緩刑之宣告,本院認被告經此偵審程序後,當能知所警惕而無再犯之虞,認前開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併予宣告緩刑2 年,用啟自新。

另為兼顧告訴人等之權益保障,參酌告訴人丁○○所受損害金額、被告僅係幫助犯且未從中獲得不法利益等情,如令其賠付丁○○之全部損失,衡以被告之經濟狀況,恐致被告承受過苛之緩刑條件,故命被告應依如附記事項所載之方式,分別給付各告訴人如附記事項所示之金額。

又此部分乃緩刑宣告附帶之條件,依刑法第74條第4項規定,上開緩刑條件給得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且被告於本案緩刑期間,倘違反上開緩刑負擔,情節重大,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得依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規定撤銷其緩刑之宣告,併此敘明。

四、按刑法之沒收,以剝奪人民之財產權為內容,兼具一般預防效果保安處分性質及剝奪不法利得之類似不當得利之衡平措施性,係對人民基本權所為之干預,自應受法律保留原則之限制。

倘為共同犯罪,因共同正犯相互間利用他方之行為,以遂行其犯意之實現,本於責任共同原則,有關犯罪所得,應於其本身所處主刑之後,併為沒收之諭知;

然幫助犯則僅對犯罪構成要件以外之行為加以助力,而無共同犯罪之意思,自不適用責任共同原則,對於正犯所有因犯罪所得之物,無庸為沒收之宣告(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6278號判決、89年度台上字第6946號判決參照)。

本件被告所為係幫助詐欺取財,依照卷存資料,並無積極證據可認被告自詐欺集團處獲取並保有詐欺犯罪所得,揆諸前揭說明,尚無從認定被告因本件幫助詐欺犯行而有實際犯罪所得,自無犯罪所得應予宣告沒收之問題,附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339條第1項、第55條、第41條第1項前段、第74條第1項第1款、第2項第3款,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乙○○提起公訴,檢察官張尹敏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7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九庭法 官 陳孟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李文瑜
中 華 民 國 107 年 4 月 2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刑法第339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附記事項:
一、丙○○應給付甲○○新臺幣貳萬陸仟元,給付方式為:於民國107 年4 月2 日前,給付新臺幣壹萬元;
於民國107 年5月2 日前,給付新臺幣壹萬陸仟元,如有一期未給付,視為全部到期。
二、丙○○應給付丁○○新臺幣參萬元,給付方式為:於本判決確定後六個月內匯款至丁○○之臺北遠東銀行襄陽分行帳號:000-000-000-00000 號帳戶內。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