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SLDM,108,審簡,808,20191016,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08年度審簡字第808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邱緯華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8 年度毒偵字第667 號),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時自白犯罪(108 年度審易字第1279號),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裁定適用簡易程序,並判決如下:

主 文

邱緯華施用第二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外,另更正及補充如下:1.前科部分更正:邱緯華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法院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於民國98年5 月27日釋放出所,並由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98年度毒偵字第311 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

又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99年度審簡字第1194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 月確定;

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1 年度審簡字第356 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4 月、4月、4 月,應執行有期徒刑10月確定;

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1 年度審簡字第348 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 月確定上開3 案,嗣經本院以101 年度聲字第940 號裁定合併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1 年5 月確定,於101 年8 月27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於本案不構成累犯)。

復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05 年度簡字第1285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 月確定,於106 年1 月17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於本案構成累犯)。

2.事實部分更正: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所載「於108 年1 月2 日下午5 、6 時許」應更正為「於108 年1 月2 日下午6 、7 時許」。

3.證據部分更正:起訴書證據並所犯法條欄編號2 所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偵辦毒品案件尿液檢體委驗單(尿液檢體編號:N000000 號)」更正為「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受採集尿液檢體人姓名及檢體編號對照表(尿液檢體編號:N000000 號)」。

4.證據部分補充:勘察採證同意書1 紙、被告邱緯華於本院民國108 年9 月9日準備程序時所為之自白。

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前於92年7 月9 日修正公布,並自93年1月9 日施行,觀之該條例第20條、第23條之立法理由,修正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就施用毒品者,只於「初犯」及「5 年後再犯」二種情形,有其追訴條件之限制,即須於初犯經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釋放後,5 年內均無施用毒品之行為,始能認其前所實施之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已足遮斷毒癮,而得於5 年後再犯時,再予適用初犯之規定,重行觀察、勒戒等程序。

倘5 年內已經再犯,被依法追訴處罰,縱其第3次(或第3 次以上)施用毒品之時間在初犯釋放5 年以後,即與「5 年後再犯」之情形有別,且因已於「5 年內再犯」,顯見其再犯率甚高,原實施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已無法收其實效,而無5 年戒斷期之存在,自無再經觀察、勒戒及強制戒治之必要,應得逕行追訴處罰(最高法院95年度第7 次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經查:本案被告前因施用毒品案件,曾經觀察、勒戒之執行,更曾為法院判處罪刑確定,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 份在卷可佐,被告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後,既已於5 年內再犯施用毒品之罪,則本次施用毒品犯行距前揭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之時雖逾5年,仍非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第3項所定「5 年後再犯」之情形,揆諸上開說明,仍應予追訴處罰。

三、論罪部分㈠甲基安非他命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所規定之第二級毒品。

是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被告持有毒品進而施用,其持有毒品之低度行為,為施用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㈡按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受徒刑之執行完畢,或一部之執行而赦免後,5 年以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者,為累犯,加重本刑至二分之一。」

有關累犯加重本刑部分,不生違反憲法一行為不二罰原則之問題。

惟其不分情節,基於累犯者有其特別惡性及對刑罰反應力薄弱等立法理由,一律加重最低本刑,於不符合刑法第59條所定要件之情形下,致生行為人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之個案,其人身自由因此遭受過苛之侵害部分,對人民受憲法第8條保障之人身自由所為限制,不符憲法罪刑相當原則,牴觸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

於此範圍內,有關機關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2年內,依本解釋意旨修正之。

於修正前,為避免發生上述罪刑不相當之情形,法院就該個案應依本解釋意旨,裁量是否加重最低本刑(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 號解釋文參照)。

查:被告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05 年度簡字第1285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 月確定,於106 年1 月17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乙情,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被告於受上開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 年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已符刑法第47條第1項之累犯要件,本院審酌被告本案所為與其前開所載構成累犯之前案均為施用毒品案件,犯罪類型相同、犯罪手法亦相似,且其於執行同質性犯罪之刑罰完畢後5 年內,仍無從經由前案刑責予以矯正非行行為及強化法治觀念,屢再犯同罪質之案件,足認其與現行刑法所認之累犯者因有特別惡性及對刑罰反應力薄弱等情,而須加重本刑之立法理由相符,審酌各情,及揆諸前揭解釋文意旨,爰就被告本案犯行,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加重其刑。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被告施用毒品所生危害,實以自戕身心健康為主,對於他人法益尚無具體危害,及施用毒品者均有相當程度之成癮性與心理依賴,其犯罪心態與一般刑事犯罪之本質並不相同,應側重適當之醫學治療及心理矯治為宜,兼衡其素行、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被告自承其為高中肄業之智識程度、目前從事導遊,月薪約為新臺幣3 萬元、單身、無須扶養之家人之家庭生活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五、沒收部分:至被告持以施用第二級毒品之玻璃球並未扣案,無法證明仍存在,又上開物品單獨存在並不具刑法上之非難性,且對被告犯罪行為之不法、罪責並無影響,而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故不予宣告沒收、追徵。

六、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刑法第11條前段、第47條第1項、第41條第1項前段,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七、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王碧霞偵查起訴,檢察官林聰良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10 月 16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李郁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王亦芩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10 月 16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 月以上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