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09年度審簡字第57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政諺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8 年度調偵字第1099號),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自白犯罪(108 年度審易字第2385號),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爰不經通常審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林政諺共同犯竊盜罪,處罰金新臺幣參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外,另補充證據如下:被告林政諺於本院民國109 年1月13日準備程序所為之自白。
二、論罪科刑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被告與真實姓名、年籍均不詳之成年男子(尚無證據足認該男子為未成年人),就上開犯行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應論以共同正犯。
㈡爰以行為人責任為基礎,並審酌被告為圖不勞而獲,竟與他人共同以如起訴書所載之方式自選物販賣機竊得告訴人鄧啟伽之財物,所為顯乏尊重他人財產法益之觀念,殊值非難,惟念及被告犯後已知坦承犯行,復參酌被告已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並賠償告訴人新臺幣(下同)2,000 元,告訴人並同意給被告自新的機會,業據告訴人供陳在卷(見本院108 年度審易字第2385號卷(下稱本院卷)109 年1 月13日準備程序筆錄第3 頁),並有新北市汐止區調解委員會108 年汐民調字第357 號調解書1 份在卷可憑,堪認被告犯後態度尚佳,考量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非法取得財物之價值,兼衡被告自陳高中肄業之教育智識程度、入監前從事娃娃機、月薪約2 萬元、已婚、需扶養妻子及小孩之家庭生活經濟狀況(見本院卷109 年1 月13日準備程序筆錄第3 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沒收部分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
又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
至於沒收原為從刑之一,沒收新法已確立沒收乃兼具一般預防效果之保安處分性質及剝奪不法利得之類似不當得利之衡平措施(兼蘊含財產性之懲罰目的)性質,係刑罰與保安處分以外具獨立性之法律效果。
從而,沒收新法區分沒收標的之不同而異其性質,對違禁物、專科沒收之物、犯罪所生之物、供犯罪所用及預備犯罪之物等之沒收,係基於一般預防之保安處分性質之觀點而立論,其沒收著重在避免危害社會或再供作犯罪使用;
而犯罪不法利得之沒收則植基於類似不當得利之衡平措施性質併蘊含有財產性懲罰之觀點,本於「無人能因犯罪而受利益」之原則,著重在犯罪不法利得之澈底剝奪,故除沒收不法利得外,倘有沒收不能或不宜時,則替代以追徵價額之執行措施,以杜絕犯罪之誘因並防制犯罪。
又為符合比例原則,兼顧訴訟經濟,並考量義務沒收對於被沒收人之最低限度生活之影響,增訂第38條之2第2項之過苛調節條款,於宣告第38條、第38條之1 之沒收或追徵在個案運用「有過苛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犯罪所得價值低微,或為維持受宣告人生活條件之必要者」,得不宣告或酌減之。
查:被告實施本案犯行所取得之藍芽耳機2 組(價值為共2,000 元),核屬被告之犯罪所得,然考量被告已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並賠償告訴人之損失2,000 元,又和解之性質本即有以和解內容取代原受損害內容之意,則告訴人所受損害既已能獲得彌補,如再將被告此部分之犯罪所得諭知沒收或追徵,容有過苛之虞。
是參酌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所揭示「優先保障被害人因犯罪所生之求償權」之意旨(立法理由參照),暨同法第38條之2第2項避免過苛之立法精神,本院認就被告之犯罪所得,自無再予宣告沒收犯罪不法利得之必要,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刑法第28條、第320條第1項、第42條第3項前段,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王乙軒提起公訴,由檢察官林聰良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九庭法 官 李郁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王亦芩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3 月 31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