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09年度撤緩字第21號
聲 請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丘育寶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受刑人撤銷緩刑(109 年度執聲字第189 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丘育寶因犯詐欺案件(下稱甲案),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於民國108 年10月23日以108 年度審簡字第1792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 月、拘役100 日,緩刑2 年,於108 年12月21日確定在案。
惟受刑人於緩刑期前即108年4 月21日因另犯竊盜罪(下稱乙案),經本院於108 年10月31日以108 年度士簡字第629 號判決判處拘役50日,並於109 年2 月3 日確定,已合於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1款所定得撤銷緩刑宣告之原因,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6條規定,聲請撤銷對於受刑人前開緩刑之宣告。
二、按「受緩刑之宣告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得撤銷其宣告:一、緩刑前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6 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宣告確定者。
二、緩刑期內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6 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宣告確定者。
三、緩刑期內因過失更犯罪,而在緩刑期內受有期徒刑之宣告確定者。
四、違反第74條第2項第1款至第8款所定負擔情節重大者。」
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而該條項先前立法理由為:「現行關於緩刑前或緩刑期間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得易科罰金之有期徒刑之宣告者,列為應撤銷緩刑之事由,因認過於嚴苛,而排除第75條應撤銷緩刑之事由,移列至得撤銷緩刑事由,俾使法官依被告再犯情節,而裁量是否撤銷先前緩刑之宣告;
其次,如有前開事由,但判決宣告拘役、罰金時,可見行為人仍未見悔悟,有列為得撤銷緩刑之事由,以資彈性適用,爰於第1項第1款、第2款增訂之…」。
查本件受刑人丘育寶前因甲案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08 年度審簡字第1792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 月、拘役100 日,緩刑2 年,並於108 年12月21日確定,而其於前開緩刑宣告後,因先前曾於108 年4 月21日犯乙案,經本院以108 年度士簡字第629 號判決判處拘役50日,而於109 年2 月3 日確定等情,此有前開各刑事判決書、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等件在卷可稽,可認受刑人係於緩刑期前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拘役之宣告確定無訛。
然刑法緩刑制度係為促進惡性輕微之被告或偶發犯、初犯利於改過自新而設,而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規定又賦予法院得裁量撤銷與否之權限,則受刑人雖合於同法條第1項之情形,惟是否已足認原緩刑之宣告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自仍須衡情定之。
經核受刑人前雖違犯甲案,惟經法院考量其犯後坦承犯行,並與告訴人及被害人達成調解且履行完成,足見已有悔意,始依法宣告緩刑2 年,且甲案於108 年10月23日宣判時,受刑人所犯乙案業經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在案(本院繫屬日期為108 年9 月5 日),有前開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佐,可徵法院就甲案宣告緩刑時,亦已考量受刑人尚有另犯竊盜案件之情,是該緩刑宣告之主要目的應係警惕受刑人往後勿再重蹈法網甚明。
至受刑人於緩刑期前,雖另犯乙案致遭判處罪刑,惟其所為犯行之時點既在前開緩刑宣告以前,本即難認原緩刑宣告已有難收預期效果之情,況受刑人在乙案中,仍坦承犯行,且所竊得之褐色短皮夾亦已發還被害人,益徵受刑人違犯乙案所生之侵害法益程度尚微,且於犯後同有悔意等情,法院方僅判處拘役刑期確定,故本院認倘執行乙案所處拘役50日之刑罰,當足使被告獲得懲儆,而聲請人亦未提出其他可明受刑人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之具體事證,俾供本院審酌,自難逕認受刑人構成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1款規定要件,從而存有應予撤銷緩刑並執行甲案刑罰之必要,故綜合上情,本院認聲請人聲請撤銷緩刑尚無理由,應予駁回(至受刑人雖另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於109 年2 月7 日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9 年度審簡字第51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 月,惟本件聲請人既未引用該案事由,且卷內復無該案現是否業已確定等相關資料,自未在本院審酌範圍內,倘聲請人於該案確定後,仍因此認受刑人符合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1款之撤銷緩刑宣告要件,當得依法再向法院聲請撤銷緩刑,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張兆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蔡明純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3 月 10 日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