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649號
聲 請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王凱弘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113年度執聲字第50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王凱弘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拘役壹佰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王凱弘因犯竊盜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6款,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若宣告多數拘役者,比照前款定其刑期,但不得逾120日,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1條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
又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第53條亦規定甚明。
而依刑法第53條應依同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之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定有明文。
次按數罪併罰,應依分別宣告其罪之刑為基礎,定其應執行刑,此觀刑法第51條規定自明,故一裁判宣告數罪之刑,雖曾經定其執行刑,但如再與其他裁判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時,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仍應以其各罪宣告之刑為基礎,定其執行刑,上開更定之應執行刑,不應比前定之應執行刑加計其他裁判所處刑期後為重,否則即與法律秩序理念及法律目的之內部界限有違,難認適法。
三、查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先後經本院、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如附表所示之裁判,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附表編號1至編號3「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欄之記載均應更正為「士林地檢111年度偵緝字第1730號、第1731號」,附表編號3「犯罪日期」欄之記載應更正為「110年11月21日、111年2月25日、111年5月16日、111年5月18日、111年5月20日」)。
又附表編號2至編號7所示各罪,犯罪時間在附表編號1所示裁判確定前所犯,且本件聲請定應執行刑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法院為本院等情,有各該裁判書、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足參(見本院卷第17頁至第25頁、第61頁至第63頁、第27頁至第30頁、第60頁至第61頁、第31頁至第33頁、第64頁至第65頁、第35頁至第38頁、第69頁至第70頁、第39頁至第42頁、第67頁至第68頁),是上開犯罪乃於裁判確定前所犯之數罪。
茲聲請人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以本院為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聲請就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定應執行之刑,其聲請經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至編號6所示各罪,前經本院裁定應執行拘役120日確定,依前揭說明,本院於定應執行刑時,自應受上開裁判所定應執行刑內部界限之拘束,並於刑法第51條第6款所定外部界限範圍內,定應執行之刑。
爰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至編號3所示之罪、附表編號4至編號7所示之罪,各均為違反保護令罪、竊盜罪,上開各罪行為時間在民國110年9月20日至000年0月00日間,及其所犯上開各罪之犯罪情節、行為態樣與行為次數,兼衡刑罰經濟與公平、比例原則,暨本院前寄送定應執行刑意見調查表及聲請書繕本予受刑人,未獲會晤本人,該調查表及聲請書繕本已於113年5月17日交與有辨識事理能力之受僱人而合法送達(見本院卷第79頁),然受刑人迄今均未表示意見(見本院卷第81頁、第83頁之本院收文、收狀資料查詢清單)等一切情狀,就其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為整體非難評價,定如主文所示之應執行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末按數罪併罰之案件,其各罪判決均係宣告刑,並非執行刑,縱令各案中一部分犯罪之宣告刑在形式上已經執行,仍應依法聲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裁定,然後再依所裁定之執行刑,換發指揮書併合執行。
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至編號5所示之罪所處之拘役,雖已易科罰金執行完畢(見本院卷第62頁),然其與附表編號6、編號7所示之罪既合於數罪併罰之要件,依前揭說明,仍應就各罪所處之刑,合併定其應執行刑,至於上開已執行之拘役,僅係就本件所定應執行刑執行時之折抵問題,附此指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4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鄭勝庭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柔彤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4 日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