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SLDV,104,重訴,481,20170531,1

快速前往

  1. 主文
  2. 事實及理由
  3. 壹、程序方面
  4. 貳、實體方面
  5. 一、原告主張:
  6. ㈠、被告前以「原告於85年12月20日向其借款500萬元,約定清
  7. ㈡、又被告固持有系爭500萬元本票及系爭259萬5,000元本票
  8. ㈢、縱認兩造間仍存有上開500萬元及650萬元之消費借貸關係
  9. ㈣、並聲明:⒈確認被告就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⒉
  10. 二、被告則以:
  11. ㈠、被告不爭執系爭500萬元本票及系爭259萬5,000元本票之
  12. ㈡、兩造間係於85年間成立500萬元之消費借貸契約,且被告業
  13. ㈢、至原告主張曾清償2,572萬1,700元云云,其中被告兌領原
  14. ㈣、又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除兩造於85年間成立之消費借貸
  15. ㈤、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16. 三、兩造所不爭執之事項:
  17. ㈠、原告於85年間至87年間多次向被告借貸,被告均係以匯款至
  18. ㈡、原告所有之系爭土地,於85年12月23日,以臺北市士林地政
  19. ㈢、被告現持有原告簽發交付之系爭500萬元本票與系爭259萬
  20. ㈣、被告於90年1月29日持系爭500萬元本票,向本院聲請拍賣
  21. ㈤、原告分別於87年10月15日匯款39萬5,000元、87年1
  22. ㈥、原告開立並由被告簽名兌現之14紙支票及金額,詳如附表一
  23. ㈦、陳傳訓前持系爭620萬元本票及謝元富、謝秉鴻上開簽發票
  24. 四、本件爭點厥為:㈠、原告主張系爭500萬元本票、系爭259
  25. ㈠、原告主張系爭500萬元本票、系爭259萬5,000元本票之本
  26. ㈡、兩造間曾成立500萬元、650萬元之消費借貸關係,本金部
  27. ㈢、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範圍為兩造間於90年1月29日前所
  28. ㈣、系爭抵押權尚未因除斥期間屆滿而消滅:
  29. ㈤、原告請求塗銷系爭抵押權,為無理由:
  30. 五、綜上所述,原告請求確認被告對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
  31.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32.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33. 法官與書記官名單、卷尾、附錄
  34. 留言內容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4年度重訴字第481號
原 告 謝美雲
訴訟代理人 黃意森律師
複 代理人 吳怡德律師
訴訟代理人 張耀天律師
複 代理人 蕭鈺潔
施宥毓律師
被 告 黃佳瀅(原名:黃春華)
訴訟代理人 陳鴻琪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債權不存在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06 年4月2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對於原告所有坐落臺北市士林區天玉段二小段一四五、一四五之一、一九八、二三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應有部分各九分之一),於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登記,經士林地政事務所以士林字第二八四四三0號收件,設定本金最高限額新臺幣柒佰萬元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在超過本金新臺幣伍佰萬元之部分不存在。

確認被告持有原告簽發票面金額新臺幣伍佰萬元、本票號碼CH0五七八四二號、發票日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到期日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之本票,及票面金額新臺幣貳佰伍拾玖萬伍仟元、本票號碼TH一三一八三一號、發票日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三十日、到期日空白之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請求權均不存在。

確認被告對原告就現由訴外人陳傳訓持有由原告簽發票面金額新臺幣陸佰貳拾萬元、本票號碼TH一三一八二六號、發票日民國八十七年九月九日、到期日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九日之本票所擔保之消費借貸債權不存在。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六十八,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被告同意、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不甚礙被告之防禦及訴訟之終結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7款定有明文。

查,原告起訴時之聲明原為:確認兩造就原告所有坐落臺北市士林區天玉段二小段145 、145-1 、198 、230 等地號土地(應有部分各1/9 ,下統稱系爭土地),於民國85年12月23日登記,經士林地政事務所以士林字第284430號登記字號收件,設定本金最高限額新臺幣(下同)700 萬元抵押權(下稱系爭抵押權)包含票面金額500 萬元、本票號碼CH057842號、發票日85年12月20日、到期日87年12月21日之本票(下稱系爭500 萬元本票)債權債務關係不存在,並應塗銷前開抵押權登記。

【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3 年度重訴字第525 號卷(下稱北院卷)一第4 頁】,迭經變更,終於本院當庭變更聲明為:㈠、確認被告就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

㈡、被告應將前項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

㈢、確認被告持有原告簽發①系爭500 萬元本票;

②票面金額259 萬5,000 元、本票號碼TH131831號、發票日88年9 月30日、到期日空白之本票(下爭系爭259 萬5,000元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請求權不存在;

㈣、確認被告對原告就現由訴外人陳傳訓持有之由原告簽發票面金額620萬元、本票號碼TH131826、發票日87年9 月9 日、到期日87年12月9 日之本票(下稱系爭620 萬元本票)所擔保之消費借貸債權不存在(見本院卷第294 、340 至同頁背面),經核原告上開所為,係基於請求確認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之同一基礎事實,且不甚礙被告之防禦及訴訟之終結,並經被告同意(見本院卷第197 頁背面),於法尚無不合,自應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前以「原告於85年12月20日向其借款500 萬元,約定清償日為87年12月21日,並設定系爭抵押權以供擔保,惟原告屆期未為清償」為由,聲請拍賣系爭土地,並提出系爭500萬元本票為據,經本院裁定准予拍賣確定後,被告執該裁定聲請強制執行,現由本院以103 年度司執字第2776號事件(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執行中。

而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僅為系爭500 萬元本票所擔保之50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不及於兩造間之其他債權債務關係。

㈡、又被告固持有系爭500 萬元本票及系爭259 萬5,000 元本票,惟該2 紙本票請求權均已罹於3 年之消滅時效,是其本票債權請求權均已不存在。

另原告雖於85至87年間多次向被告借款,然否認兩造間有650 萬元之消費借貸契約存在,且被告亦未能舉證證明有交付該部分借款;

況被告抗辯系爭620萬元本票及分別由原告、訴外人即原告之子謝元富、謝秉鴻簽發面額各10萬元,票號依序為TH0000000 、TH0000000 、TH0000000 之本票3 紙(下稱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所擔保之債權為兩造間65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惟被告亦自承已於87年10月間將上開65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連同其所持有之系爭620 萬元本票及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轉讓予陳傳訓,亦難認兩造間尚有650 萬元消費借貸關係存在。

㈢、縱認兩造間仍存有上開500 萬元及650 萬元之消費借貸關係,惟被告於本院90年度自字第31號原告被訴詐欺案件(下稱系爭刑事案件)中陳稱原告已清償如附表三所示之269 萬1,700 元及903 萬元,又原告復以如附表一所示之14紙支票清償1,400 萬元,尚不包括因年代久遠而未找出之匯款單或現金清償金額,故原告已給付被告之款項逾2,572 萬1,700 元,而顯已清償上開共計1,150 萬元之消費借貸債務完畢。

另否認兩造間之消費借貸關係有月息3 %之約定存在,縱有該等利息之約定,然就超過年息20%之部分,原告亦拒絕給付該自然債務。

從而,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500 萬消費借貸債權既已清償完畢,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即已不存在,甚且,系爭抵押權亦已因除斥期間屆滿而消滅,故被告應將系爭抵押權予以塗銷等語。

㈣、並聲明:⒈確認被告就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⒉被告應將前項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

⒊確認被告持有原告簽發①系爭500 萬元本票、②系爭259 萬5,000 元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請求權不存在;

⒋確認被告對原告就系爭620萬元本票所擔保之消費借貸債權不存在。

二、被告則以:

㈠、被告不爭執系爭500 萬元本票及系爭259 萬5,000 元本票之本票債權請求權已因原告主張時效抗辯而消滅,本件並無法律關係不明確之情,是原告提起該部分確認之訴並無確認利益。

㈡、兩造間係於85年間成立500 萬元之消費借貸契約,且被告業已交付借款,原告並簽發系爭500 萬元本票,及設定系爭抵押權以供擔保;

又原告並未清償上開500 萬元欠款,復於86年至87年間陸續向被告借款,被告自86年4 月15日起至87年9 月17日止,匯款交付原告如附表二所示之款項,金額合計為2,534 萬200 元,該部分借款經兩造於87年9 月間結算後,確認尚未償還之借款金額共計650 萬元,並據原告交付系爭620 萬元支票及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面額合計650 萬元之本票4 紙作為擔保,是直至兩造於87年9 月間結算為止,原告尚積欠被告本金共計1,150 萬元之借款(計算式:500萬+650 萬元=1,150 萬元)。

㈢、至原告主張曾清償2,572 萬1,700 元云云,其中被告兌領原告簽發如附表一所示之支票,其兌領之款項來源乃被告應原告要求,於兌領前將相應之金額匯入原告帳戶,以避免原告開立之支票因存款不足退票,或於兌領後不久旋即將相應之金額匯予原告;

其他部分,或係給付利息,或係原告重複計算,且原告於86年至87年間向被告借款模式乃有借有還,並經兩造於87年9 月間結算借款本金尚餘1,150 萬元,自不得認原告已清償借款本金完畢。

另被告因向陳傳訓調借650 萬元借款予原告,因而將系爭620 萬元本票及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交付陳傳訓以轉讓票據權利,然並未讓與上開本票所擔保之65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予陳傳訓。

㈣、又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除兩造於85年間成立之消費借貸債權外,尚及於後續發生之消費借貸債權,而被告就系爭抵押權係於90年1 月29日聲請裁定拍賣抵押物,是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應及於90年1 月29日前發生之全部借款債權,亦即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除50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外,尚應包含前開650 萬元之消費借貸債權(惟僅得在最高額度700 萬元之範圍內行使)。

再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為前述1,150 萬元本金借款,其中500 萬元部分約定清償期為87年12月21日,650 萬元部分約定清償期為87年12月9 日,則上開被擔保債權請求權之消滅時效雖分別於102 年12月8 日、102 年12月20日完成,然關於抵押權之實行,被告已於法定除斥期間屆滿前即103 年1 月8 日遞狀聲請執行拍賣抵押物,自未逾5 年之法定除斥期間等語置辯。

㈤、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兩造所不爭執之事項:

㈠、原告於85年間至87年間多次向被告借貸,被告均係以匯款至原告所有國泰世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銀行)帳號00000000000 號、00000000000 號帳戶(下稱原告國泰銀行帳戶)之方式交付借款。

㈡、原告所有之系爭土地,於85年12月23日,以臺北市士林地政事務所85年士林字第28443 號設定登記權利人為被告、本金最高限額為700 萬元、存續期間為不定期限、利息:無、遲延利息:無、債權範圍為全部、清償日期依照各個債務契約約定之系爭抵押權。

㈢、被告現持有原告簽發交付之系爭500 萬元本票與系爭259 萬5,000 元本票。

另被告於87年10月間將系爭620 萬元本票,以及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轉讓予陳傳訓,系爭620 萬元本票及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現均由陳傳訓持有。

㈣、被告於90年1 月29日持系爭500 萬元本票,向本院聲請拍賣系爭抵押權之抵押物,經本院於90年2 月16日以90年度拍字第259 號裁定准許拍賣;

原告不服提起抗告,經本院以102年度抗字第93號裁定駁回、及臺灣高等法院102 年度非抗字第65號裁定再抗告駁回後,於102 年11月29日確定。

被告並執上開民事裁定確定證明書、裁定正本、他項權利證明書及本票正本,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經本院以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執行中。

㈤、原告分別於87年10月15日匯款39萬5,000 元、87年11月19日匯款15萬元、87年12月2 日匯款10萬1,700 元、88年1 月15日匯款44萬5,000 元、88年2 月19日匯款20萬元、88年3 月15日匯款44萬5,000 元、88年4 月15日匯款44萬5,000 元、88年5 月15日匯款20萬元、89年9 月13日匯款6 萬元予被告;

原告另於87年10月15日匯款5 萬元、87年12月15日匯款20萬元至被告所指定訴外人即被告之母黃彩樓之帳戶。

㈥、原告開立並由被告簽名兌現之14紙支票及金額,詳如附表一所示。

㈦、陳傳訓前持系爭620 萬元本票及謝元富、謝秉鴻上開簽發票面金額各10萬元之本票,於90年1 月29日向本院聲請本票裁定,嗣本院於90年2 月1 日核給90年度票字第294 號裁定,准許強制執行在案,惟斯時因未受送達而未核給確定證明書,嗣陳傳訓以遺失該裁定為由,向本院聲請補發系爭本票裁定及確定證明書,並遲至103 年2 月19日始向本院聲請對原告之財產為強制執行,經本院以103 年度司執字第9772號案件受理,嗣陳傳訓於103 年8 月20日具狀撤回執行之聲請。

另原告前對陳傳訓提起確認上開3 紙本票債權不存在訴訟,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於103 年11月3 日以103 年度店簡字第125 號判決認定上開3 紙本票債權之請求權,已罹於時效而消滅,故判決確認陳傳訓持有上開3 紙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請求權不存在,並已確定在案。

四、本件爭點厥為:㈠、原告主張系爭500 萬元本票、系爭259萬5,000 元本票之本票債權請求權不存在,有無理由?原告有無提起此部分確認訴訟之確認利益?㈡、兩造間是否存有500 萬元、650 萬元之消費借貸契約?被告是否已交付借款?該等債權是否已因清償或轉讓而不存在?㈢、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範圍為何?原告主張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有無理由?㈣、系爭抵押權是否因除斥期間屆滿而消滅?茲分述如下:

㈠、原告主張系爭500 萬元本票、系爭259 萬5,000 元本票之本票債權請求權不存在,為有理由:⒈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最高法院52年台上字第1240號判例要旨參照)。

又按時效完成後,債務人得拒絕給付,民法第144條第1項定有明文。

此乃我民法就消滅時效採抗辯主義,而不採請求權消滅主義之結果,是消滅時效完成後,不過發生債務人得拒絕給付之抗辯權,並非使請求權當然消滅,而債務人為抗辯後,消滅者為請求權而非權利本身。

債務人若不行使其抗辯權,法院自不得以消滅時效業已完成,即認請求權已歸消滅,而為不利債權人之判決(最高法院88年度台簡上字第22號、85年度台上第1975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再按本票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23條之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事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事件程序,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為已足,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殊不容於裁定程序中為此爭執(最高法院57年台抗字第76號、56年台抗字第714 號判例意旨參照)。

又本票發票人所提時效抗辯,係屬實體法律關係存否之抗辯,抗告法院於該非訟程序中自不得審酌;

且非訟事件之裁定,得不經言詞辯論,抗告人提出時效抗辯,相對人或亦有時效中斷事由而不及主張,有礙其防禦之實施,故抗告法院不得審酌其時效抗辯。

系爭本票上必要記載事項如已具備,其付款期限並已屆至者,則法院裁定准予強制執行,即無不當(臺灣高等法院102年度非抗字第35號裁定、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9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14號、94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15號均同此意旨)。

經查,原告主張系爭500 萬元、系爭259萬5,000 元本票之本票債權請求權不存在,而被告固不否認上開2 紙本票均已罹於消滅時效,惟被告仍持有上開2 紙本票,且亦表明目前不願返還上開2 紙本票(見本院卷第340頁背面),是被告仍得隨時執上開2 紙本票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原告強制執行,又揆諸前開說明,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事件,法院僅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而因消滅時效係屬實體法律關係存否之抗辯,法院不得予以審酌,故在合於形式上要件時,法院終將裁定准許強制執行,則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仍有受侵害之危險,且此種不安之狀態,非不得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是原告因被告尚執有上開2 紙本票,而於本件依法主張被告就上開2 紙本票之本票債權請求權已罹於時效而消滅,拒絕給付,難認無確認利益,則被告抗辯原告無提起此部分訴訟之確認利益云云,尚屬無據。

⒉又按票據上之權利,對匯票承兌人及本票發票人,自到期日起算;

見票即付之本票,自發票日起算;

三年間不行使,因時效而消滅,票據法第22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又按民法第125條規定:「請求權,因15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但法律所定期間較短者,依其規定。」

,已明揭權利人若不於消滅時效期間內行使權利者,將生請求權消滅之法律效果。

至民法第144條第1項規定:「時效完成後,債務人得拒絕給付。」

,意指消滅時效完成之效力,不過發生拒絕給付之抗辯權,是債權本身固未消滅,但應認於債務人對債權人行使時效抗辯後,債權人之請求權即歸於消滅,方符合民法第125條之法文文義。

經查,系爭500 萬元本票之發票日為85年12月20日,到期日為87年12月21日;

系爭259 萬5,000 元本票之發票日為88年9 月30日、到期日空白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㈢),故上開2 紙本票之本票債權請求權之消滅時效期間,應分別自87年12月21日、88年9 月30日起算,依上開規定,被告就系爭500 萬元本票、系爭259 萬5,000 元本票對原告之請求權若於90年12月21日、91年9 月30日前不行使,即因時效而消滅。

而原告既已在本件訴訟中為時效抗辯,揆諸前揭說明及法條意旨,堪認原告主張被告就系爭500 萬元本票、系爭259 萬5,000 元本票之本票債權請求權已歸於消滅而不存在,應屬有據。

㈡、兩造間曾成立500 萬元、650 萬元之消費借貸關係,本金部分均尚未清償完畢,然其中650 萬元之消費借貸債權業經轉讓而不存在,是兩造間目前僅存有500 萬元之消費借貸關係:⒈經查,原告前於系爭刑事案件中當庭陳稱:於85年間有向被告調借現款500 萬元等語(見系爭刑事案件卷第69頁),又原告於本件審理中亦自承不爭執兩造於85年間成立消費借貸契約,且被告已交付借款等語(見本院卷第316 頁),核與被告所辯相符,堪認兩造於85年間確已成立500 萬元之消費借貸關係無誤。

⒉又按證明應證事實之證據資料,並不以可直接單獨證明之直接證據為限。

凡先綜合其他情狀,證明某事實,再由某事實為推理的證明應證事實,該證明某事實之間接證據,亦包括在內(最高法院81年度台上字第1388號、105 年度台上字第1805號判決意旨參照)。

經查:①被告抗辯自86年4 月間至87年9 月間有多次匯款予原告以為兩造間650 萬元消費借貸關係之借款交付,詳如附表二所示,固為原告所否認,惟參酌原告不否認於85年間至87年間曾多次向被告借款,被告均係以匯款至原告國泰銀行帳戶之方式交付借款,原告向被告借、還款頻繁(見不爭執事項㈠、本院卷第108 頁),且兩造均不爭執兩造間除借貸關係外,並無其他債權債務關係(見本院卷第158 頁背面);

而經本院調取兩造之存款帳戶交易明細,雖因年代久遠,已無留存相關傳票及無法查悉該等交易明細中匯款流向及來源,然經核如附表二所示編號1 、3 至8 、10至12、14至15、18至20、22、24至25、27、30所示項目,被告所有第一商業銀行天母分行帳戶匯出之款項與日期,與原告國泰銀行帳戶收受匯款之款項金額與日期俱為相符,有上開帳戶交易明細存卷可參(見本院卷第120 至145 頁);

再被告抗辯附表二編號2、9 、13、16、21、23、29所示項目,係因被告於匯款之同時,取其中部分款項私用,然交易明細仍將該部分款項計入為轉帳金額,或其中併以部分現金匯出,然交易明細仍僅將取款款項金額計為匯款金額,以致被告匯款及原告收受匯款之金額略有出入等語,並提出測試匯款申請書回條、帳戶明細等為憑(見本院卷第175 至178 頁),檢視上開各項目,不僅被告上開帳戶匯款與原告國泰銀行帳戶收受匯款之日期相合,其金額亦甚為相近,復經本院函詢第一商業銀行天母分行,如存戶取款5 萬元,其中3 萬元以電匯,2 萬元以現金領出,其交易明細摘要將如何顯示,該行回覆略以:若存戶現金取款5 萬元摘要顯示為CP;

若交易為轉帳5 萬元則摘要顯示為TP(貸方為轉帳匯款3 萬元,臨時存欠轉帳2 萬元及臨時存欠現金支出2 萬元)等語,有本院函文、第一商業銀行天母分行105 年4 月28日一天母字第00054 號函在卷可考(見本院卷第183 、203 頁),亦見被告前揭所辯尚非無稽;

又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其於附表二1 至16、18至25、27、29、30所示各項日期,原告國泰銀行帳戶所收受匯款乃係他人所匯,綜合上開情節相互以觀,堪認被告抗辯附表二1 至16、18至25、27、29、30所示款項,均係其以匯款交付原告之款項等語,應非無據。

至附表二編號17、26所示項目,因兩造帳戶匯出、匯入金額差距分別高達25萬、202 萬;

又附表二編號28部分,其帳戶乃陳傳訓所有(見本院卷第127 頁),而非被告所有,且二者金額差距5 萬元,均無從作為被告交付借款予原告之認定。

準此,堪認被告於上開期間交付原告之借款金額為2,399 萬200 元。

②再衡以如附表一所示被告兌領原告開立之支票款項期間乃分布於86年9 月9 日至87年9 月17日(見不爭執事項㈥),與被告上開交付借款之期間重疊,顯與兩造所不爭執之原告於該期間乃有借有還之交易習慣相吻,則以上開被告交付之借款2,399 萬200 元扣除此部分1,400 萬元之支票款項,及被告自承原告於87年9 月10日交付368 萬5,000 元款項中,有295 萬元乃清償上開借款本金部分等語(見本院卷第172 、325 頁背面),則原告於該段期間尚積欠被告借款之金額應為704 萬200 元(計算式:2,399 萬200 元-1,400 萬-295 萬元=704 萬200 元)。

另參諸原告前於系爭刑事案件中主動提出被告之手寫文件(見北院卷一第280 至282 頁,下稱系爭文件),並於系爭刑事案件中陳稱:系爭文件乃被告親筆所寫,是關於利息之計算方式等語(見本院卷第197 頁背面、系爭刑事案件卷第81、82、120 頁、134 頁背面),且原告亦不否認確實於87年9 月10日依照系爭文件第一張上半部所載「0000000 」字樣(見北院卷一第280 頁)匯款368 萬5,000 元予被告,及依照系爭文件第二張所載內容(見北院卷一第281 頁),於88年10月1 日至89年1 月1 日共計給付60萬元予被告、於89年1 月1 日給付19萬5,000 元予被告(見本院卷第163 頁),足見原告對於系爭文件上所載之內容非但未為反對之意思表示,猶遵其內容履行,是被告抗辯系爭文件乃經兩造分別於87年9 月間、89年6 月間對帳結算之文件等語,應可採信。

而端視系爭文件第二張記載略以:「650 ×3 分=195000×4 =780000」、「88年10/1已付、11/1已付、12/1已付、「89 1/1已付、2/1 、3/1 、4/ 1、5/ 1、6/1 欠5 個月,195000×5 =975000」、「500 ×3 分=150000」、「88年10/1已付、11 /1 已付、12/1已付、89 1/1已付,付600000」、「2/1 、3/ 1、4/1 、5/ 1、6/1 欠5 個月,150000×5 =750000」等語(見北院卷一第281 頁),可知直至兩造於89年6 月間進行第二次結算之際,兩造仍係以650 萬、500 萬元作為計算利息之基準,亦徵被告抗辯經兩造於87年9 月、89年6 月間結算後,原告尚積欠650 萬與500 萬元款項等語,尚非子虛。

③綜合本院認定原告於87年9 月間尚積欠被告之款項為704 萬200 元,與兩造間於87年9 月間結算之借款金額為650 萬元,二者相去未遠,且尚有利於原告,又兩造間結算之650 萬元金額與原告於87年間交付被告之系爭620 萬元本票、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金額相合,在在均足彰顯被告抗辯兩造間除於85年間成立之500 萬元消費借貸關係外,在86年至87年間,扣除原告已償還之本金,經兩造結算後,原告尚積欠被告650 萬元借款等語,洵非無據。

是堪認兩造間亦存有650 萬元之消費借貸關係,且被告確已依前開匯款之方式交付借款無訛。

⒊惟被告於87年10月間將系爭620 萬元本票,以及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轉讓予陳傳訓,系爭620 萬元本票及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現均由陳傳訓持有乙節,為兩造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㈢),再參諸證人陳傳訓到庭證稱:我在87年4 月至6月間陸續共交付650 萬元給被告,並由被告轉交給原告,而當原告把錢還給被告後,被告要將錢還給我,後來原告就於87年7 月、9 月陸續開立系爭620 萬元本票、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給被告作為擔保,要被告來告訴我說安心,後來我就以我的名義執系爭620 萬本票及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聲請強制執行,因為被告說要讓我安心,這樣我才有保障等語(見北院卷一第297 頁背面至298 頁背面),及被告自承:轉讓系爭620 萬本票及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給陳傳訓的原因是因為曾向陳傳訓借錢來借給原告,因原告未還錢,我還不出錢給陳傳訓,所以把本票轉讓給陳傳訓,且當初原告有說認本票作為還錢之借據,誰持有本票就是要還誰錢,我手上已經沒有系爭620 萬元本票及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故這筆錢應該是由原告還給陳傳訓,當時有跟原告說好就系爭620 萬元本票及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之借貸關係部分,以執票人作為還款人,就是認票,我把620 萬本票及3 張10萬本票轉給陳傳訓的意思就是要原告把650 萬元借貸款項還給陳傳訓等語(見本卷第251 至同頁背面),復佐以被告於90年1 月29日係持系爭500 萬元本票,向本院聲請拍賣系爭抵押權之抵押物,並僅主張兩造間有500 萬元之借貸關係(見不爭執事項㈣)、於90年1 月29日乃陳傳訓持系爭620 萬元本票及謝元富、謝秉鴻上開簽發票面金額各10萬元之本票向本院聲請本票裁定(見不爭執事項㈦),及被告與陳傳訓於90年2 月間對原告提起系爭刑事案件中,被告係主張原告積欠其500 萬元款項、陳傳訓係主張原告積欠其650 萬元款項等語(見系爭刑事案件卷第2 至4 頁所附刑事自訴狀),觀諸上開情節並探求被告與陳傳訓斯時之真意,足認被告於87年10月間將系爭620 萬元本票及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轉讓予陳傳訓時,已與陳傳訓達成讓與上開本票之原因債權即65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之合意,而約定由陳傳訓取得對於原告之65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並由陳傳訓執上開本票作為向原告求償之憑據甚明。

又陳傳訓乃於90年1 月29日持系爭620 萬元本票及謝元富、謝秉鴻上開簽發票面金額各10萬元之本票向本院聲請本票裁定,經本院於90年2 月1 日核給90年度票字第294 號裁定,准許強制執行在案,惟斯時因未受送達而未核給確定證明書,嗣陳傳訓以遺失該裁定為由,向本院聲請補發系爭本票裁定及確定證明書,並遲至103 年2 月19日始向本院聲請對原告之財產為強制執行,經本院以103 年度司執字第9772號案件受理,嗣陳傳訓於103 年8 月20日具狀撤回執行之聲請。

另原告前對陳傳訓提起確認上開3 紙本票債權不存在訴訟,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於103 年11月3 日以103 年度店簡字第125 號判決認定上開3 紙本票債權之請求權,已罹於時效而消滅,故判決確認陳傳訓持有上開3 紙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請求權不存在,並已確定在案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㈦),可稽陳傳訓乃於90年間,至遲於103 年間已向原告提示上開本票,而生債權讓與通知之效力。

從而,於被告將上開65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讓與陳傳訓,並通知原告而生債權讓與之效力後,兩造間之消費借貸關係應僅餘前揭500 萬元部分,是原告主張系爭620 萬元本票及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所擔保之65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現已因轉讓而不存在於兩造間等語,應非無據,則原告請求確認被告對原告就系爭620 萬元本票所擔保之消費借貸債權不存在,即有理由。

⒋按請求履行債務之訴,原告就其所主張債權發生原因之事實,固有舉證之責任,若被告自認此項事實而主張該債權已因清償而消滅,則清償之事實,應由被告負舉證之責任,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77條之規定自明(最高法院103 年度台上字第2328號民事判決要旨參照)。

原告抗辯上開借款業已清償完畢云云,為被告所否認,是原告自應就清償之事實負舉證之責。

經查,原告分別於87年10月15日匯款39萬5,000 元、87年11月19日匯款15萬元、87年12月2 日匯款10萬1,700 元、88年1 月15日匯款44萬5,000 元、88年2 月19日匯款20萬元、88年3 月15日匯款44萬5,000 元、88年4 月15日匯款44萬5,000 元、88年5 月15日匯款20萬元、89年9 月13日匯款6 萬元予被告,原告另於87年10月15日匯款5 萬元、87年12月15日匯款20萬元至被告所指定被告之母黃彩樓之帳戶,詳如附表三所示;

原告開立並由被告簽名兌現之14紙支票及金額,詳如附表一所示;

原告於87年9 月10日給付368 萬5,000 元、於88年11月15日給付150 萬元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㈣、㈤、系爭刑事案件卷第126 頁、本院卷第160 、332 、341 頁),惟原告於87年9 月10日給付被告368 萬5,000 元之款項,乃兩造於87年9 月間以系爭文件第一張結算時約定給付之數額,已如前述,換言之,經兩造結算,在原告給付被告368 萬5,000 元後,兩造間始餘500 萬元、650 萬元消費借貸關係,則原告以該部分款項作為主張清償500 萬元、650 萬元債務之依據云云,即不可採。

另被告兌領如附表一所示之14紙支票,均係於87年9 月17日以前為之,且附表一編號14所示項目與附表二編號30所示項目之金額、日期均相符,堪認該部分亦係兩造於87年9 月間結算前之借貸往來,並業經本院結算扣除如前,自不應作為原告主張清償之彙算依據。

至於原告以系爭文件第二張主張其於89年1 月1 日給付19萬5,000 元、88年10月1 日至89年1 月1 日共給付60萬元云云,惟被告抗辯原告於88年11月15日給付之150 萬元係1,150 萬元借貸債權之88年10月、11月、12月、89年1 月利息總和共計138 萬元,加計原告先前積欠之利息等語(見本院卷第341 頁),亦即系爭文件第二張關於「650 ×3 分=195000×4 =780000、88年10/1已付、11/1已付、12/1已付、89 1/1已付」、「500 ×3 分=150000」、「88年10/1已付、11/1已付、12/1已付、89 1/1已付,付600000」等語之記載,實為同頁右上角記載「11/15 付150萬,付馬先生4 個月共780000、付陳先生4 個月共600000、付華120000」等語之計算式(見北院卷一第281 頁、系爭刑事案件卷第82頁),經核被告前開所辯與系爭文件所載之文意、計算式尚屬相符,此外,原告未能舉證證明除上開150萬元外,其確另於89年1 月1 日給付19萬5,000 元、自88年10月1 日至89年1 月1 日共給付60萬元,是原告此部分主張,應屬重複計算,無從採信。

從而,應以兩造於87年9 月間結算後,原告清償之紀錄以資計算,亦即應以原告分別於87年10月15日匯款39萬5,000 元、87年11月19日匯款15萬元、87年12月2 日匯款10萬1,700 元、88年1 月15日匯款44萬5,000 元、88年2 月19日匯款20萬元、88年3 月15日匯款44萬5,000 元、88年4 月15日匯款44萬5,000 元、88年5 月15日匯款20萬元、89年9 月13日匯款6 萬元予被告,原告另於87年10月15日匯款5 萬元、87年12月15日匯款20萬元至被告所指定被告之母黃彩樓之帳戶(以上即附表三A 部分);

於88年11月15日給付150 萬元,作為計算抵充本件利息、本金之彙算依據,茲分述如下:①按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20者,債權人對於超過部分之利息,無請求權,民法第205條固有明定。

惟上開規定既僅謂債權人對於超過部份之利息無請求權,則債務人就超過部份之利息任意給付,經債權人受領時,自不得謂係不當得利請求返還,最高法院亦著有29年上字第1306號判例可資參照。

是債務人倘就超過法定利率限制之利息,任意給付予債權人,自不得請求債權人返還,亦不得主張以該超過之部分抵充本金。

②經查,原告於系爭刑事案件中陳稱:在85年有跟被告調借現款500 萬元,85年開始跟她有借貸關係以後,我每個月都有付她利息是3 分利,每個月大概有15萬元的利息,86年有再借50萬、100 萬元,利息是5 分利,後來88年我付不出利息,被告就把利息降為2 分、3 分等語(見系爭刑事案件卷第69頁),再佐以被告陳稱:兩造間就85年間借款500 萬元部分,原約定一個月利息為12萬元(即月息2.4 %),就650萬元部分因為是短期調借,約定月息5 %,之後原告反應無法支付高額利息,所以調降為3 %,另因兩造於88年9 月30日結算時,原告尚積欠293 萬元之利息,但被告只開給我259 萬5,000 元本票,因此兩造約定從88年10月份起,就650萬、500 萬元之消費借貸部分,均以月息3 分利計算等語(見本院卷第160 頁背面、340 頁背面至341 頁),另衡諸原告於系爭刑事案件中自承如附表三A 部分所示之款項均為支付利息,且44萬5,000 元是每月固定要付的利息等語(見系爭刑事案件卷第120 至123 頁),及系爭文件第一張(兩造於87年9 月間結算時)計算式記載略以:「7 、8 月利240000、9 月利120000」等語、系爭文件第二張(兩造於89年6月間結算時)記載略以:「650 ×3 分=195000×4 =780000」、「88年10/1已付、11 /1 已付、12/1已付、「89 1/1已付、2/1 、3/1 、4/1 、5/ 1、6/1 ,欠5 個月,195000×5 =975000」、「500 ×3 分=150000」、「88年10/1已付、11/1已付、12/1已付、89 1/1已付,付600000」、「2/1 、3/1 、4/1 、5/ 1、6/1 ,欠5 個月,150000×5 =750000」等語(見北院卷一第280 至281 頁);

又以本金500萬元計算月息2.4 %,加上以本金650 萬元計算月息5 %,總和即為44萬5,000 元【計算式:(500 萬元×2.4 %)+(650 萬元×5 %)=12萬+32萬5,000 元=44萬5,000 元】,其金額核與原告前稱44萬5,000 元是每月固定要付的利息等語相合,可見被告辯稱兩造間就500 萬元原約定月息為12萬元、就650 萬元原約定月息為5 %,自88年10月份起約定之月息均為3 分等語,應可採信。

是以,足認兩造間就上開500 萬元借貸關係原約定之利率為月息百分之2.4 即週年利率百分之28.8,嗣變更為月息百分之3 即週年利率百分之36、就上開650 萬元借貸關係原約定之利率為月息百分之5即週年利率百分之60,嗣變更為月息百分之3 即週年利率百分之36,就超過週年利率百分之20部分,原告依民法第205條之規定本無請求權,然觀諸原告給付之上開金額多為經計算後之整數【諸如87年10月15日共計匯款44萬5,000 元(39萬5,000 元+5 萬元)、88年1 月15日、同年3 月15日、同年4 月15日均匯款44萬5,000 元】,且原告於系爭刑事案件亦自承附表三A 部分所示款項均為利息之給付,揆諸前開判例意旨,原告既係基於給付利息之目的,而給付如附表三A部分所示之款項,自屬任意給付被告約定之利息,縱認其給付之金額業已超過法定利率之限制,原告亦不得請求返還,或臨訟主張上開給付被告之款項,就超出週年利率百分之20部分,意在抵充本金而屬期前清償,至為明確。

另被告固於87年10月間已將前揭65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讓與陳傳訓,惟原告原係基於兩造間之650 萬元消費借貸關係將系爭620 萬元本票及系爭3 紙10萬元本票交付被告,且陳傳訓乃於90年間,至遲於103 年間始向原告提示上開本票,作為債權讓與之通知,已如前述,是縱被告已於87年10月間將650 萬元債權讓與陳傳訓,然因無證據證明原告於給付附表三A 部分款項前,已收受上開債權讓與通知而生債權讓與之效力,則原告在上開債權讓與生效前,對被告就65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含利息、本金)所為之清償,仍生清償效力,附此敘明。

③從而,自兩造於87年9 月間第一次結算後,原告就兩造間500 萬元、650 萬元借款,於87年10月15日給付被告44萬5,000 元(39萬5,000 元+5 萬元)、87年11月19日給付被告15萬元,尚積欠87年11月份利息29萬5,000 元;

原告於87年12月2 日、12月15日分別給付10萬1700元、20萬元,尚積欠87年12月份利息14萬3,300 元,累計積欠利息43萬8,300 元;

原告於88年1 月15日給付44萬5,000 元,累計積欠利息43萬8,300 元;

原告於88年2 月19日給付20萬,尚積欠88年2 月份利息24萬5,000 元,累計積欠利息68萬3,300 元;

原告於88年3 月15日給付44萬5,000 元,累計積欠利息68萬3,300元;

原告於88年4 月15日給付44萬5,000 元,累計積欠利息68萬3,300 元;

原告於88年5 月15日給付20萬,累計積欠利息92萬8,300 元;

直至88年9 月份積欠之利息共計270 萬8,300 元;

又原告固於88年11月15日給付原告150 萬元,惟該部分金額顯不足以清償上開累計積欠之利息,更遑論得抵充積欠之本金債權;

況原告於88年11月15日給付之150 萬乃包含1,15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之88年10月、11月、12月、89年1 月之利息共計138 萬元(計算式:60萬+78萬=1,150 萬×3 %×4 =138 萬元),業據被告陳述如前,並有系爭文件第二張可佐(見北院卷一第281 頁),亦見原告乃基於給付利息之目的而為給付,屬任意給付被告約定之利息,自難認原告得事後臨訟主張就超過週年利率20%部分,意在抵充積欠之本金,是觀之原告上開清償款項之結果,可知原告歷來給付原告之款項,均未能抵充本金債務,則原告主張已清償500 萬、650 萬元借款本金云云,即屬無據。

㈢、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範圍為兩造間於90年1 月29日前所生之本金最高700 萬元之債權債務關係;

原告主張被告對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超過本金500 萬元之部分不存在,為有理由,逾此範圍之主張,則無理由:⒈按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原債權,因最高限額抵押權人聲請裁定拍賣抵押物,或依第873條之1之規定為抵押物所有權移轉之請求時,或依第878條規定訂立契約而確定,民法第881條之12第1項第5款定有明文。

⒉經查,原告所有之系爭土地,於85年12月23日,以臺北市士林地政事務所85年士林字第28443 號設定登記權利人為被告、本金最高限額為700 萬元、存續期間為不定期限、利息:無、遲延利息:無、債權範圍為全部、清償日期依照各個債務契約約定之系爭抵押權,被告於90年1 月29日持系爭500萬元本票,向本院聲請拍賣系爭抵押權之抵押物,經本院於90年2 月16日以90年度拍字第259 號裁定准許拍賣;

原告不服提起抗告,經本院以102 年度抗字第93號裁定駁回、及臺灣高等法院102 年度非抗字第65號裁定再抗告駁回後,於102 年11月29日確定。

被告並執上開民事裁定確定證明書、裁定正本、他項權利證明書及本票正本,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經本院以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執行中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㈡、㈣),又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僅及於兩造間消費借貸契約約定之本金部分,而不及於利息部分乙節,除經系爭抵押權設定登記如前外,復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341 頁背面),另觀諸前開抵押權設定登記內容,並未約定系爭抵押權擔保之範圍僅限於兩造間500 萬元之消費借貸關係,堪認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即為系爭抵押權於90年1 月29日確定前,兩造間以本金700 萬元為上限之全部債權債務關係,則原告主張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僅限於系爭500 萬元本票所擔保之債權即兩造間500 萬元之消費借貸債權云云,即難憑採。

再兩造間於87年9 月間固尚存有500 萬元、650 萬元借貸債權債務關係,且直至88年11月15日止,尚未清償完畢,已認定如前,惟被告已於87年10月間將65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讓與陳傳訓,並至遲於103 年間已通知原告而生債權讓與效力,亦如前述,而被告既已將65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讓與陳傳訓,則對於被告而言,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即為兩造間尚存之本金50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而不及於其他債權。

至於被告讓與陳傳訓之650 萬元債權是否亦為系爭抵押權擔保效力所及,乃原告與陳傳訓間之法律關係,並非本件審酌之範圍,爰不再贅述。

⒊從而,兩造間於85年間成立之500 萬元消費借貸債權債務關係為系爭抵押權擔保效力所及,且該部分債務尚未經原告清償而消滅,此外,兩造間已不存在其他債權債務關係,是原告請求確認被告對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超過本金500萬元之部分不存在,為有理由;

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

㈣、系爭抵押權尚未因除斥期間屆滿而消滅:⒈按請求權,因15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消滅時效,自請求權可行使起算;

以抵押權擔保之債權,其請求權已因時效而消滅,如抵押權人,於消滅時效完成後,5 年間不實行其抵押權者,其抵押權消滅,民法第125條、第128條前段、第880條分別定有明文。

⒉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為上開500 萬元之消費借貸債權,並經原告簽發系爭500 萬元本票以資擔保,為原告所自承(見本院卷第318 至319 頁),而系爭500 萬元本票之發票日85年12月20日、到期日87年12月21日,足見兩造間就500 萬元借貸債權約定之清償日為87年12月21日,該部分請求權雖已於102 年12月20日罹於消滅時效,惟被告業於90年1 月29日持系爭500 萬元本票,向本院聲請拍賣系爭抵押權之抵押物,經本院於90年2 月16日以90年度拍字第259 號裁定准許拍賣,並於102 年11月29日確定。

被告已執上開民事裁定確定證明書、裁定正本、他項權利證明書及本票正本,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經本院以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執行中(見不爭執事項㈣),堪認被告關於系爭抵押權之行使尚未逾5 年之除斥期間,是原告主張系爭抵押權因除斥期間屆滿而消滅云云,洵不可取。

㈤、原告請求塗銷系爭抵押權,為無理由:⒈按抵押權為從物權,以主債權之存在為其存在之前提,故如主債權因清償、免除、抵銷或其他原因而消滅時,則抵押權自亦當然隨之消滅。

惟如主債權一部消滅時,則否。

此乃基於抵押權不可分性所使然。

而抵押權所擔保之主債權未全部消滅前,抵押人尚不得請求塗銷該抵押權設定登記(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27 號判決要旨參照)。

⒉經查,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500 萬元債權債務關係尚未全部清償、免除或消滅,已見前述,揆諸上開說明,原告請求被告塗銷系爭抵押權登記,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綜上所述,原告請求確認被告對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超過本金500 萬元之部分不存在、確認系爭500 萬元本票與系爭259 萬5,000 元本票之本票債權請求權不存在、及確認被告對原告就系爭620 萬元本票所擔保之消費借貸債權不存在,均有理由,應予准許;

逾前開範圍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5 月 3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黃筠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6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芝箖
附表一:
┌──┬───────┬─────┬────┬────────┐
│編號│發票日        │票號      │金額    │卷證所在        │
├──┼───────┼─────┼────┼────────┤
│1   │86年9 月9 日  │CB0000000 │100萬元 │北院卷一第197 頁│
├──┼───────┼─────┼────┼────────┤
│2   │86年10月18日  │CB0000000 │100萬元 │北院卷一第198 頁│
├──┼───────┼─────┼────┼────────┤
│3   │86年12月11日  │CB0000000 │100萬元 │北院卷一第200 頁│
├──┼───────┼─────┼────┼────────┤
│4   │87年1 月17日  │CB0000000 │100萬元 │北院卷一第201 頁│
├──┼───────┼─────┼────┼────────┤
│5   │87年3 月5 日  │CB0000000 │100萬元 │北院卷一第202 頁│
├──┼───────┼─────┼────┼────────┤
│6   │87年3 月20日  │CB0000000 │100萬元 │北院卷一第203 頁│
├──┼───────┼─────┼────┼────────┤
│7   │87年4 月17日  │CB0000000 │100萬元 │北院卷一第204 頁│
├──┼───────┼─────┼────┼────────┤
│8   │87年5 月20日  │CB0000000 │100萬元 │北院卷一第206 頁│
├──┼───────┼─────┼────┼────────┤
│9   │87年6 月17日  │CB0000000 │100萬元 │北院卷一第208 頁│
├──┼───────┼─────┼────┼────────┤
│10  │87年6 月30日  │CB0000000 │100萬元 │北院卷一第209 頁│
├──┼───────┼─────┼────┼────────┤
│11  │87年7 月5 日  │CB0000000 │100萬元 │北院卷一第210 頁│
├──┼───────┼─────┼────┼────────┤
│12  │87年8 月30日  │CB0000000 │100萬元 │北院卷一第211 頁│
├──┼───────┼─────┼────┼────────┤
│13  │87年9 月9 日  │CB0000000 │100萬元 │北院卷一第212 頁│
├──┼───────┼─────┼────┼────────┤
│14  │87年9 月17日  │CB0000000 │100萬元 │北院卷一第223 頁│
└──┴───────┴─────┴────┴────────┘
附表二:(被告主張借款交付明細表)
┌───────────────────────────────────────────────────┐
│A . 被告所設第一銀行天母分行帳號00000000000 號帳戶                                                    │
│B . 陳傳訓所設合作金庫銀行景美分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                                              │
│C . 原告所設國泰銀行中山分行帳號00000000000 號帳戶                                                    │
│D . 原告所設國泰銀行帳號00000000000 號帳戶                                                            │
│(支出金額內含30元匯費均省略記載)                                                                    │
├──┬──────┬──┬──────┬──┬──────┬─────────────┬───────┤
│編號│    日期    │轉出│  支出金額  │轉入│  存入金額  │      被告備註說明        │     證據     │
│    │            │帳號│            │帳號│            │                          │              │
│    │            │    │            │    │            │                          │              │
├──┼──────┼──┼──────┼──┼──────┼─────────────┼───────┤
│ 1  │86年4月15日 │A   │48萬5,000元 │C   │48萬5,000元 │                          │帳戶明細(本院│
│    │            │    │            │    │            │                          │卷第120 至126 │
│    │            │    │            │    │            │                          │頁背面、128 至│
│    │            │    │            │    │            │                          │144 頁背面)  │
├──┼──────┼──┼──────┼──┼──────┼─────────────┼───────┤
│ 2  │86年7月18日 │A   │98萬元      │C   │95萬元      │取3萬元自用               │同上          │
├──┼──────┼──┼──────┼──┼──────┼─────────────┼───────┤
│ 3  │86年8月28日 │A   │48萬元      │C   │48萬元      │遇颱風延至86年8 月30日入帳│同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4  │86年9月11日 │A   │95萬元      │C   │95萬元      │兌領原告簽發86年9 月9 日到│同上          │
│    │            │    │            │    │            │期之支票,預扣利息再借出  │              │
├──┼──────┼──┼──────┼──┼──────┼─────────────┼───────┤
│ 5  │86年9月17日 │A   │92萬5,000元 │C   │92萬5,000元 │                          │同上          │
├──┼──────┼──┼──────┼──┼──────┼─────────────┼───────┤
│ 6  │86年10月1日 │A   │47萬5,000元 │C   │47萬5,000元 │                          │同上          │
├──┼──────┼──┼──────┼──┼──────┼─────────────┼───────┤
│ 7  │86年10月20日│A   │95萬元      │C   │95萬元      │兌領原告簽發86年10月18日到│同上          │
│    │            │    │            │    │            │期之支票,預扣利息再借出  │              │
├──┼──────┼──┼──────┼──┼──────┼─────────────┼───────┤
│ 8  │86年11月5日 │A   │95萬元      │C   │95萬元      │                          │同上          │
├──┼──────┼──┼──────┼──┼──────┼─────────────┼───────┤
│ 9  │86年12月15日│A   │97萬元      │C   │95萬元      │取2 萬元私用;兌領原告簽發│同上          │
│    │            │    │            │    │            │86年12月11日到期之支票,預│              │
│    │            │    │            │    │            │扣利息再借出              │              │
├──┼──────┼──┼──────┼──┼──────┼─────────────┼───────┤
│ 10 │86年12月18日│A   │47萬5,000元 │C   │47萬5,000元 │                          │同上          │
├──┼──────┼──┼──────┼──┼──────┼─────────────┼───────┤
│ 11 │87年1月16日 │A   │80萬元      │C   │80萬元      │扣除累計利息預先存入原告之│同上          │
│    │            │    │            │    │            │帳戶過票,再兌領其簽發87年│              │
│    │            │    │            │    │            │1 月17日到期之支票        │              │
├──┼──────┼──┼──────┼──┼──────┼─────────────┼───────┤
│ 12 │87年3月5日  │A   │100萬元     │C   │100萬元     │當日存入原告之帳戶過票,兌│同上          │
│    │            │    │            │    │            │領其簽發87年3 月5 日到期之│              │
│    │            │    │            │    │            │支票                      │              │
├──┼──────┼──┼──────┼──┼──────┼─────────────┼───────┤
│ 13 │87年3月20日 │A   │97萬元      │C   │95萬元      │取2 萬元私用;當日存入原告│同上          │
│    │            │    │            │    │            │之帳戶過票,兌領其簽發89年│              │
│    │            │    │            │    │            │3 月20日到期之支票        │              │
├──┼──────┼──┼──────┼──┼──────┼─────────────┼───────┤
│ 14 │87年4月7日  │A   │47萬5,000元 │C   │47萬5,000元 │                          │同上          │
├──┼──────┼──┼──────┼──┼──────┼─────────────┼───────┤
│ 15 │87年4月17日 │A   │95萬元      │C   │95萬元      │當日存入原告之帳戶過票,兌│同上          │
│    │            │    │            │    │            │領其簽發87年4 月17日到期之│              │
│    │            │    │            │    │            │支票                      │              │
├──┼──────┼──┼──────┼──┼──────┼─────────────┼───────┤
│ 16 │87年4月30日 │A   │97萬元      │C   │95萬元      │取2萬元私用               │同上          │
├──┼──────┼──┼──────┼──┼──────┼─────────────┼───────┤
│ 17 │87年5月5日  │A   │95萬元      │C   │70萬元      │取25萬元私用              │同上          │
├──┼──────┼──┼──────┼──┼──────┼─────────────┼───────┤
│ 18 │87年5月11日 │A   │190萬元     │C   │190萬元     │                          │同上          │
├──┼──────┼──┼──────┼──┼──────┼─────────────┼───────┤
│ 19 │87年5月20日 │A   │103萬元     │C   │103萬元     │當日存入原告之帳戶過票,兌│同上          │
│    │            │    │            │    │            │領其簽發87年5 月20日到期之│              │
│    │            │    │            │    │            │支票                      │              │
│    │            │    │            │    │            │                          │              │
├──┼──────┼──┼──────┼──┼──────┼─────────────┼───────┤
│ 20 │87年6月10日 │A   │75萬元      │C   │75萬元      │                          │同上          │
├──┼──────┼──┼──────┼──┼──────┼─────────────┼───────┤
│ 21 │87年6月15日 │A   │143萬元     │C   │142 萬1,800 │取8,200 元私用;預先存入原│同上          │
│    │            │    │            │    │元          │告之帳戶過票,再兌領其簽發│              │
│    │            │    │            │    │            │87年6 月17日到期之支      │              │
├──┼──────┼──┼──────┼──┼──────┼─────────────┼───────┤
│ 22 │87年6月30日 │A   │100萬元     │C   │100萬元     │當日存入原告之帳戶過票,兌│同上          │
│    │            │    │            │    │            │領其簽發87年6 月30日到期之│              │
│    │            │    │            │    │            │支票                      │              │
├──┼──────┼──┼──────┼──┼──────┼─────────────┼───────┤
│ 23 │87年7月6日  │A   │93萬元      │C   │95萬元      │併現金2 萬元匯出;存入原告│同上          │
│    │            │    │            │    │            │之帳戶過票,兌領其簽發87年│              │
│    │            │    │            │    │            │7 月5 日到期之支票        │              │
├──┼──────┼──┼──────┼──┼──────┼─────────────┼───────┤
│ 24 │87年7月9日  │A   │92萬3,400元 │D   │92萬3,400元 │                          │同上          │
├──┼──────┼──┼──────┼──┼──────┼─────────────┼───────┤
│ 25 │87年8月31日 │A   │100萬元     │C   │100萬元     │當日存入原告之帳戶過票,兌│同上          │
│    │            │    │            │    │            │領其簽發87年8 月31日到期之│              │
│    │            │    │            │    │            │支票                      │              │
├──┼──────┼──┼──────┼──┼──────┼─────────────┼───────┤
│ 26 │87年9月7日  │A   │222萬元     │C   │20萬元      │取202萬元私用             │同上          │
├──┼──────┼──┼──────┼──┼──────┼─────────────┼───────┤
│ 27 │87年9月9日  │A   │80萬元      │C   │            │連同編號28之45萬元合計125 │同上          │
│    │            │    │            │    │            │萬元存入原告之帳戶過票,兌│              │
│    │            │    │            │    │            │領其簽發87年9 月9 日到期之│              │
│    │            │    │            │    │            │支票                      │              │
├──┼──────┼──┼──────┼──┼──────┼─────────────┼───────┤
│ 28 │87年9月9日  │B   │50萬元      │C   │45萬元      │取5萬元私用               │帳戶明細(本院│
│    │            │    │            │    │            │                          │卷第127 至144 │
│    │            │    │            │    │            │                          │頁背面)      │
├──┼──────┼──┼──────┼──┼──────┼─────────────┼───────┤
│ 29 │87年9月15日 │A   │52萬元      │C   │50萬元      │取2萬元私用               │帳戶明細(本院│
│    │            │    │            │    │            │                          │卷第120 至126 │
│    │            │    │            │    │            │                          │頁背面、128 至│
│    │            │    │            │    │            │                          │144 頁背面)  │
├──┼──────┼──┼──────┼──┼──────┼─────────────┼───────┤
│ 30 │87年9月17日 │A   │100萬元     │C   │100萬元     │當日存入原告之帳戶過票,兌│同上          │
│    │            │    │            │    │            │領其簽發87年9 月17日到期之│              │
│    │            │    │            │    │            │支票                      │              │
├──┴──────┴──┴──────┴──┴──────┴─────────────┼───────┤
│合計:2,534萬200元                                                                    │              │
└───────────────────────────────────────────┴───────┘
附表三:(原告主張清償金額明細表)
┌──────────────────────────────────────────┐
│A.匯至被告所設第一銀行帳戶之金額                                                    │
├──┬──────┬───────┬────────┬───────────────┤
│編號│   日期     │    金額      │    交付方式    │              證據            │
├──┼──────┼───────┼────────┼───────────────┤
│ 1  │87年10月15日│39萬5,000元   │匯款            │訊問筆錄、被告第一銀行帳號1901│
│    │            │              │                │0000000 號帳戶存摺影本(系爭刑│
│    │            │              │                │事案件卷第118 至119 、129 頁至│
│    │            │              │                │背面)                        │
├──┼──────┼───────┼────────┼───────────────┤
│ 2  │87年11月19日│15萬元        │匯款            │訊問筆錄、被告第一銀行帳號1901│
│    │            │              │                │0000000 號帳戶存摺影本(系爭刑│
│    │            │              │                │事案件卷第118 至119 、第133 頁│
│    │            │              │                │至背面)                      │
├──┼──────┼───────┼────────┼───────────────┤
│ 3  │87年12月2日 │10萬1,700元   │匯款            │訊問筆錄、被告第一銀行帳號1901│
│    │            │              │                │0000000 號帳戶存摺影本(系爭刑│
│    │            │              │                │事案件卷第118 至119 、132 頁至│
│    │            │              │                │背面)                        │
├──┼──────┼───────┼────────┼───────────────┤
│ 4  │88年2月19日 │20萬元        │匯款            │訊問筆錄、被告第一銀行帳號1905│
│    │            │              │                │0000000 號帳戶存摺影本(系爭刑│
│    │            │              │                │事案件卷第118 至119 、131 頁至│
│    │            │              │                │背面)                        │
├──┼──────┼───────┼────────┼───────────────┤
│ 5  │88年3月15日 │44萬5,000元   │匯款            │同上                          │
├──┼──────┼───────┼────────┼───────────────┤
│ 6  │88年4月15日 │44萬5,000元   │匯款            │訊問筆錄、被告第一銀行帳號1905│
│    │            │              │                │0000000 號帳戶存摺影本(系爭刑│
│    │            │              │                │事案件卷第118 至119 、130 頁至│
│    │            │              │                │背面)                        │
├──┼──────┼───────┼────────┼───────────────┤
│ 7  │88年5月15日 │20萬元        │匯款            │同上                          │
├──┼──────┼───────┼────────┼───────────────┤
│ 8  │88年1月15日 │44萬5,000元   │第一銀行存款存入│詢問筆錄(系爭刑事案件卷第119 │
│    │            │              │                │頁)                          │
│    │            │              │                │                              │
├──┼──────┼───────┼────────┼───────────────┤
│ 9  │89年9月13日 │6萬元         │合作金庫銀行匯款│同上                          │
│    │            │              │                │                              │
│    │            │              │                │                              │
├──┴──────┴───────┴────────┴───────────────┤
│B .匯至被告母親黃彩樓所設寶島銀行帳戶之金額                                         │
├──┬──────┬───────┬────────┬───────────────┤
│ 10 │87年10月15日│ 5萬元        │匯款            │同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87年12月15日│ 20萬元       │匯款            │同上                          │
├──┴──────┴───────┴────────┴───────────────┤
│A+B小計:269萬1,700元                                                              │
├──────────────────────────────────────────┤
│C.其他金額                                                                          │
├──┬───────┬──────┬────────┬───────────────┤
│ 12 │不詳          │300 萬元    │支票或現金      │詢問筆錄(系爭刑事案件卷第123 │
│    │              │            │                │頁)                          │
├──┼───────┼──────┼────────┼───────────────┤
│ 13 │不詳          │5萬元       │支票或現金      │同上                          │
│    │              │            │                │                              │
│    │              │            │                │                              │
├──┼───────┼──────┼────────┼───────────────┤
│ 14 │87年9月10日   │368萬5,000元│補給支票退票款  │詢問筆錄(系爭刑事案件卷第125 │
│    │              │            │                │頁)                          │
│    │              │            │                │                              │
├──┼───────┼──────┼────────┼───────────────┤
│ 15 │88年11月15日  │150萬元     │支票或現金      │詢問筆錄(系爭刑事案件卷第126 │
│    │              │            │                │頁)                          │
├──┼───────┼──────┼────────┼───────────────┤
│ 16 │89年1月1日    │19萬5,000元 │支票或現金      │同上                          │
├──┼───────┼──────┼────────┼───────────────┤
│ 17 │88年10月1 日至│60萬元      │支票或現金      │同上                          │
│    │89年1 月1 日  │            │                │                              │
├──┴───────┴──────┴────────┴───────────────┤
│C小計:903萬元                                                                      │
└──────────────────────────────────────────┘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