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776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張永欽
選任辯護人 賴季倉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詐欺等案件(112年度金訴字第2772號),聲請發還扣押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張永欽遭扣押之IPhone 15手機為聲請人所購置,僅供聲請人日常生活聯繫之用,與犯罪行為無關,亦非犯罪所得,且聲請人之親友及工作聯絡資料均儲存於該手機內,請准予將上開手機發還被告等語。
二、按可為證據或得沒收之物,得扣押之;為保全追徵,必要時得酌量扣押犯罪嫌疑人、被告或第三人之財產。
又扣押物若無留存之必要者,不待案件終結,應以法院之裁定或檢察官命令發還之;
其係贓物而無第三人主張權利者,應發還被害人。
刑事訴訟法第133條第1項、第2項、第14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而所謂扣押物「無留存之必要者」,乃指非得沒收或追徵之物,且又無留作證據之必要者,始得依上述規定發還。
其有無繼續扣押必要,應由事實審法院依案件發展、事實調查,予以審酌。
從而,扣押物在案件未確定,而仍有留存必要時,事實審法院自得本於職權依審判之需要及訴訟進行之程度,予以妥適裁量而得繼續扣押,俾供審判或日後執行程序得以適正運行(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1117號、第1118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即被告(下稱被告)張永欽因詐欺等案件,遭扣押IPhone 15手機1支,該案經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犯詐欺取財罪嫌、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嫌及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後段之參與犯罪組織罪嫌,以112年度偵字第41284號、第44905號提起公訴,現由本院以112年度金訴字第2772號案件審理中,有該起訴書附卷可參。
觀諸檢察官起訴書認被告共收受新臺幣330萬元之贓款,依目前本案審理進行之情形,被告對於本案檢察官起訴書所記載之事實多所爭執,且其涉案部分仍有證據待調查,而被告於警詢時供稱:伊手機內貨幣買賣程式都刪除了,現都沒有任何紀錄等語(見112年度偵字第41284號卷第23頁),然被告於偵查中卻能提出從手機畫面擷取之虛擬貨幣買賣紀錄(見112年度偵字第41284號卷第363至369頁),故上開扣案之IPhone 15手機尚待釐清是否與被告所爭執之犯罪情節有關而得予諭知沒收,是上開扣押物自有隨訴訟程序之發展而有其他調查之可能,而認仍有繼續扣押必要,尚不宜在審理程序未終結前逕予發還。
從而,為日後審判需要及保全將來執行,當有留存上開扣押物之必要,是被告聲請發還上開扣押物,尚難准許,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黃光進
法 官 簡志宇
法 官 陳玉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繕本)。
書記官 曾靖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3 月 21 日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