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TCDV,97,婚,690,20090122,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97年度婚字第690號
原 告 甲○○
被 告 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同居事件,本院於民國九十八年一月十三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與原告同居。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 實甲、原告方面:一、聲明:求為判決如主文所示。

二、陳述:兩造於民國(下同)九十五年七月十九日在大陸地區廣西狀族自治區登記結婚,兩造約定被告應在臺灣地區與原告共同生活,並以原告之住所為共同之住所。

嗣經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認證後,原告於九十六年一月四日在臺灣戶政機關辦妥結婚登記手續,被告亦於九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來臺與原告共同生活。

詎被告於九十六年三月十五日返回大陸地區探親後,即未再來臺,復不知去向,被告顯然違背同居義務,為此提起本件訴訟。

三、證據:提出戶籍謄本、被告入出國日期證明書(均正本)及國民身分證、被告居民身份證、常住人口登記卡、入出境許可證、通行證、結婚公證書、結婚證、大陸地區人民入出臺灣地區申請書(均影本)各一份為證,並請求傳訊證人陳也好。

乙、被告方面: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丙、本院依職權向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調取被告入出境資料及申請來臺相關資料。

理 由

一、本件被告受合法之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經核無民事訴訟法第三百八十六條所列各款之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兩造夫妻關係現仍存續中,有原告提出之戶籍謄本、結婚公證書、結婚證、國民身分證各一份為證。

三、按「臺灣地區人民與大陸地區人民間之民事事件,除本條例另有規定外,適用臺灣地區之法律。」

「夫妻之一方為臺灣地區人民,一方為大陸地區人民者,其結婚或離婚之效力,依臺灣地區之法律。」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四十一條第一項、五十三條定分別有明文。

又婚姻無效或撤銷婚姻,與確認婚姻成立或不成立及離婚或夫妻同居之訴,專屬夫妻之住所地或夫、妻死亡時住所地之法院管轄。

但訴之原因事實發生於夫或妻之居所地者,得由各該居所地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第五百六十八條第一項亦定有明文。

次按夫妻之住所,由雙方共同協議之,未為協議或協議不成時,得聲請法院定之。

法院為前項裁定前,以夫妻共同戶籍地推定為其住所。

民法第一千零二條亦著有明文。

經查,本件原告訴請被告履行同居,原告為臺灣地區人民,被告為大陸地區人民,有戶籍謄本及被告居民身份證在卷足證,揆之首揭說明,本件婚姻效力之準據法自應適用臺灣地區法律。

從而,本件應適用我民事訴訟法上開專屬管轄之規定。

再本件原告起訴請求履行同居,觀之兩造結婚後被告來臺與原告共同居住,雖嗣後被告返回大陸居住,惟仍應以原告臺灣之住所為兩造之共同住所地,是依首揭規定,本件履行同居之訴,應專屬本院管轄,合先敘明。

四、本件原告主張兩造於九十五年七月十九日在中國大陸廣西狀族自治區桂林市公證處結婚,並於臺灣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被告並於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來臺。

詎被告於九十六年三月十五日返回大陸後,迄今未再來臺,復不知去向乙節,業據原告提出戶籍謄本、結婚公證書、入出國日期證明書、大陸地區人民入出臺灣地區申請書各一份為證,復據證人即原告母親陳也好到庭證述略以:「(你媳婦人在何處?)她來二個多月就回去了,在這二個月期間哭著要回去探親,回去之後就沒有回來了」等語(本院九十七年十月九日言詞辯論筆錄參照)。

又本院依上揭被告大陸地區住所,囑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送達訴訟文書,均未能合法送達,此有海基會送達文書附卷可參。

另被告經合法通知,並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或提出任何書狀答辯以供斟酌;

且復查無任何證據足資證明被告有不履行同居之正當理由,是原告主張被告係無故拒絕履行夫妻同居義務,自堪信為真實。

五、按夫妻互負同居之義務。但有不能同居之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民法第一千零一條定有明文。

又按夫妻之住所,由雙方共同協議之;

未為協議或協議不成時,得聲請法院定之;

法院為前項裁定前,以夫妻共同戶籍地推定為其住所,民法第一千零二條亦定有明文。

是依民法第一千零一條前段規定:「夫妻互負同居之義務」,而同居義務指永久同居而言,故夫妻為履行同居義務,經營共同生活,須決定共同住處,此乃婚姻本質之彰顯,故夫妻應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互負履行同居之義務。

雖住所係決定各項法律效力之中心地,然民法並未強制規定自然人應設定住所,且未明定應以住所為夫妻履行同居義務之唯一處所。

觀諸夫妻同居之義務,係構成婚姻本質之內容,除法律成分外,尚有道德及情感上成份,是夫妻縱未住於其住所,而係另居他處,亦不能免除於該他處互負同居之義務,且夫妻同居義務係對等之義務。

經查,原告於九十六年一月四日在臺灣辦妥結婚登記手續,被告亦於九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來臺與原告共同居住,顯見兩造係以原告在臺之住所為雙方共同生活之住所地。

按之前揭說明,兩造既以原告在臺之住所為共同生活之住所地,被告竟不履行同居義務,又無不能履行同居義務之正當理由,況被告經合法通知,既不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復不提出書狀答辯以供本院斟酌,此外又查無任何證據足資證明其有不能履行同居義務之正當理由,是原告上開主張堪信為真實。

是原告本於夫妻關係,訴請被告履行同居,依法應予准許。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一項前段、第七十八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 月 2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楊熾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廿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廿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 月 22 日
書記官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