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TCHM,108,金上訴,1046,20190918,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判決 108年度金上訴字第1046號
上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忠和


選任辯護人 張志新律師
上列上訴人等因被告加重詐欺等案件,不服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7年度訴字第1696號,中華民國108年2月26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06年度偵字第24124號、107年度偵字第8992號;
移送併案審理案號:107年度偵字第486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陳忠和緩刑肆年,並應向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貳佰小時之義務勞務,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

事 實

一、陳忠和依其社會經驗,應有相當之智識程度,知悉金融機構帳戶之金融卡及提款密碼為個人信用之表徵,任何人均可自行到金融機構申請開立存款帳戶及申請金融卡,並無窒礙,並可預見將帳戶金融卡及提款密碼等金融帳戶資料交付或提供他人使用,可能因此供不法詐騙份子用以詐使他人將款項匯入後,再加以提領之用,以達到不法詐騙份子隱瞞資金流向及避免提款行為人身分曝光之目的,竟基於縱有詐騙集團成員利用其帳戶犯詐欺取財罪,亦不違背其本意之幫助詐欺取財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06年7月間之某日,因見網路廣告收購金融帳戶之存摺、金融卡,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縱有詐騙集團成員利用其帳戶犯詐欺取財罪,亦不違背其本意之幫助詐欺取財不確定故意,以每本帳戶新臺幣(下同)3000元之價格,將其申辦之①臺中商業銀行大甲分行帳號000-00000000000號(下簡稱臺中商銀帳戶)、②臺灣銀行大甲分行帳號00000000000號帳戶(下簡稱臺銀帳戶)、③第一商業銀行大甲分行帳號00000000000號帳戶(下簡稱第一商銀帳戶)、④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簡稱國泰世華帳戶)之存摺、金融卡及密碼出售予姓名年籍不詳、綽號「琪琪」之成年人後,「琪琪」與該詐騙集團其餘成員即共同基於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之詐欺取財犯意,以如附表一所示之詐騙方式,使黃蘇美珍、葉冷霜、黃楓軒、吳昆云因而陷於錯誤,分別依該詐騙集團成員指示,於如附表一所示之時間、地點,匯款如附表一所示金額之款項至陳忠和如附表一所示之帳戶內,致該集團成員可得提領而詐欺得手,除如附表一編號2所示之款項因臺銀帳戶經設定為警示帳戶而未遭全數提領外,如附表一編號1、3、4所示之款項,均遭該詐騙集團成員提領一空。

又其中針對附表一編號1、4部分,因陳忠和於106年8月11日,經陳彥廷邀約提領詐欺款項,而陳忠和斯時業已知悉此屬詐騙集團成員及要求提領之款項係屬詐騙所得,遂由幫助犯意提升為共同參與犯罪之意思,基於參與組織犯罪之犯意,加入陳彥廷、余胤成及真實姓名年籍不詳等成年人所組成之三人以上以金融卡提領遭詐欺之被害人所匯款項之詐欺車手集團,並參與具有持續性及牟利性詐欺組織,而與陳彥廷、余胤成及其餘詐欺集團成員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之犯意聯絡,受「琪琪」之指示,並分持如附表三所示行動電話相互聯繫,而於如附表二所示之時間、地點,以如附表二所示之分工方式,持陳忠和臺中商銀帳戶之提款卡提領如附表二所示款項,再由余胤成將贓款轉交上手「琪琪」。

余胤成、陳彥廷、陳忠和並各取得2000元之報酬(陳彥廷、余胤成以上所犯加重詐欺等犯行,經原審法院判處罪刑,未據上訴,已告確定)。

二、案經黃蘇美珍訴由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內湖分局;吳昆云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暨由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大甲分局報告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及移送併辦。

理 由

壹、證據能力方面:

一、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1至第159條之4之規定,然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為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證據;

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於法院調查證據時,知有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1項不得為證據之情形,而未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者,視為有前項之同意,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5定有明文。

而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5立法意旨,在於確認當事人對於傳聞證據有處分權,得放棄反對詰問權,同意或擬制同意傳聞證據可作為證據,屬於證據傳聞性之解除行為,如法院認為適當,不論該傳聞證據是否具備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1至第159條之4所定情形,均容許作為證據,不以未具備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1至第159條之4所定情形為前提。

此揆諸「若當事人於審判程序表明同意該等傳聞證據可作為證據,基於證據資料愈豐富,愈有助於真實發見之理念,此時,法院自可承認該傳聞證據之證據能力」立法意旨,係採擴大適用之立場。

蓋不論是否第159條之1至第159條之4所定情形,抑當事人之同意,均係傳聞之例外,俱得為證據,僅因我國尚非採澈底之當事人進行主義,故而附加「適當性」之限制而已,可知其適用並不以「不符前4條之規定」為要件。

惟如符合第159條之1第1項規定之要件而已得為證據者,不宜贅依第159條之5之規定認定有證據能力(最高法院104年度第3次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本案下列所引用之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並無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1第1項規定之情形,且檢察官、上訴人即被告陳忠和(下簡稱被告)暨選任辯護人於本院依法調查上開證據之過程中,已明瞭其內容而足以判斷有無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1項不得為證據之情事,惟檢察官、被告並未聲明異議,本院審酌上開陳述作成時之情況,並無違法取證之瑕疵,認以之作為證據為適當,揆諸上開規定,應具有證據能力。

二、按刑事訴訟法第159條至第159條之5有關傳聞法則之規定,乃對於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所為之規範;

至非供述證據之物證,或以科學、機械之方式,對於當時狀況所為忠實且正確之記錄,性質上並非供述證據,應無傳聞法則規定之適用,如該非供述證據非出於違法取得,並已依法踐行調查程序,即不能謂其無證據能力。

本案下引之其他非供述證據,均與本案待證事實具有關聯性,檢察官、被告暨選任辯護人於本院審理時,皆不爭執其證據能力,且無證據證明有何偽造、變造或公務員違法取得之情事,復經法院依法踐行調查證據程序,自得作為證據,而有證據能力。

貳、實體方面:

一、認定犯罪事實之依據:上開事實,業經被告於警詢、偵查、原審及本院審理時坦承不諱(參偵24124卷第125、126、145、146頁;

偵486卷㈠第90至92、103、104、109頁;

原審卷第39至43、67至69、117頁,本院卷第85至88、165至170頁),核與同案被告余胤成、陳彥廷(以下僅稱其等姓名)於警詢、偵查、原審證述情節(①余胤成部分,參偵24124卷第145、146頁;

原審卷第39至43頁、67至69、117頁。

②陳彥廷部分,參偵24124卷第15至21、123至126、134至136、145、146頁;

原審卷第39、40、42、43、67至69、117頁),證人即告訴人黃蘇美珍(參他6783卷第17、18頁;

偵8992卷第116、117頁,下僅稱其姓名)、證人即告訴人吳昆云(參他6783卷第29至31頁,下僅稱其姓名)、證人即被害人葉冷霜(參偵486卷㈠第40、41頁,下僅稱其姓名)、證人即被害人黃楓軒(參偵486卷㈠第42頁,下僅稱其姓名)、證人楊孝忠(參偵24124卷第55頁)於警詢中所為之證述相符,並有①提款明細、交易明細(陳忠和之臺中商銀帳戶;

見他6783卷第9、10頁)、②車行紀錄資料、車輛詳細資料報表(車號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

見他6783卷第11、49頁)、③黃蘇美珍之報案相關資料: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案件紀錄表、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內湖分局大湖派出所陳報單、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報案三聯單、彰化銀行匯款回條聯、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參他6783卷第14、16、20至23頁;

聲拘769卷第54頁;

偵486卷㈠第50、52頁)、④吳昆云之報案相關資料: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案件紀錄表、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永福派出所陳報單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受理刑事案件報案三聯單、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參他6783卷第27、28、33、35、36、38、41頁;

偵486卷㈠第76、78頁)、⑤監視器擷取畫面(參他6783卷第55至63、66至72頁;

聲拘769卷第77至98頁;

偵24124卷第32、110至114頁)、⑥車手提領黃蘇美珍、吳昆云遭詐騙款項明細及提領影像一覽表(參偵24124卷第30、31頁)、⑦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大甲分局指認犯罪嫌疑人紀錄表(參偵24124卷第27、28、40、41、47、48、57、58、77頁)、⑧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匯出匯款憑據(黃蘇美珍,106年8月10日;

見偵8992卷第121頁)、⑨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大甲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物品收據-陳忠和(參偵24124卷第83至85頁)、⑩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大甲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收據、扣押物品目錄表-余胤成(參偵8992卷第45至48頁)、⑪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大甲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收據、扣押物品目錄表-陳彥廷(參偵8992卷第70至73頁)、⑫葉冷霜之報案相關資料: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林口分駐所受理刑事案件報案三聯單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國泰世華銀行存摺封面、彰化銀行匯款回條聯、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匯出匯款憑證、葉冷霜持用之手機LINE對話紀錄翻拍畫面3張(參偵486卷㈠第56至64頁)、⑬黃楓軒之報案相關資料: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高雄市政府警察局鼓山分局鼓山派出所受理刑事案件報案三聯單、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存款憑證、黃楓軒持用之手機通話紀錄翻拍畫面3張(參偵486卷㈠第66至72頁)、⑭臺中商業銀行總行106年9月18日中業執字第1060025604號函及附件之各類帳戶查詢表、開戶資料、台幣交易明細(參偵486卷㈠第113至116頁)、⑮第一商業銀行大甲分行106年9月21日一大甲字第00208號函及附件之開戶資料、存摺存款客戶歷史交易明細表(參偵486卷㈠第117至121頁)、⑯臺灣銀行大甲分行106年9月14日大甲營字第10600033021號函及附件之開戶資料、存摺存款歷史明細查詢、客戶往來明細查詢單、帳號異動查詢(參偵486卷㈠第122至125頁)、⑰國泰世華商業銀行106年9月22日國世大甲字第1060000057號函及附件之開戶資料、對帳單、ATM提領時間及機號明細表(參偵486卷㈠第126至131頁)在卷可稽,且有扣案如附表三所示之物可佐,足認被告前揭任意性之自白,核與事實相符,堪以採信。

本件事證明確,被告上開犯行,洵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理由:㈠核被告所為,係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後段之參與犯罪組織、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罪。

被告與同案被告余胤成、陳彥廷就上開犯行,彼此間及與「琪琪」等其餘詐欺集團成員間具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均為共同正犯。

㈡被告與所屬詐欺集團成員就同一被害人,於密接之時間內,分數次提領其等遭詐騙所匯款項,各係侵害同一被害法益,就同一被害人之犯罪事實而言,該數個犯罪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包括評價為法律上一行為,屬接續犯。

是就附表二部分,對同一被害人於密接之時地內所為數次提領其等款項之犯行,均應各僅論以1罪。

㈢按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係藉由防制組織型態之犯罪活動為手段,以達成維護社會秩序、保障人民權益之目的,乃於該條例第3條第1項前段與後段,分別對於「發起、主持、操縱、指揮」及「參與」犯罪組織者,依其情節不同而為處遇,行為人雖有其中一行為(如參與),不問其有否實施各該手段(如詐欺)之罪,均成立本罪。

然在未經自首或有其他積極事實,足以證明其確已脫離或解散該組織之前,其違法行為,仍繼續存在,即為行為之繼續,而屬單純一罪,至行為終了時,仍論為一罪。

又刑法上一行為而觸犯數罪名之想像競合犯存在之目的,在於避免對於同一不法要素予以過度評價。

自然意義之數行為,得否評價為法律概念之一行為,應就客觀構成要件行為之重合情形、主觀意思活動之內容、所侵害之法益與行為間之關連性等要素,視個案情節依社會通念加以判斷。

刑法刪除牽連犯之規定後,原認屬方法目的或原因結果,得評價為牽連犯之二犯罪行為間,如具有局部之同一性,或其行為著手實行階段可認為同一者,得認與一行為觸犯數罪名之要件相侔,依想像競合犯論擬。

倘其實行之二行為,無局部之重疊,行為著手實行階段亦有明顯區隔,依社會通念難認屬同一行為者,應予分論併罰。

因而,行為人以一參與詐欺犯罪組織,並分工加重詐欺行為,同時觸犯參與犯罪組織罪及加重詐欺取財罪,雖其參與犯罪組織之時、地與加重詐欺取財之時、地,在自然意義上非完全一致,然二者仍有部分合致,且犯罪目的單一,依一般社會通念,認應評價為一罪方符合刑罰公平原則,應屬想像競合犯,如予數罪併罰,反有過度評價之疑,實與人民法律感情不相契合。

行為人所參與之詐欺集團,係屬三人以上以實施詐欺為手段,具有持續性及牟利性之有結構性組織,而有成立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l項之參與組織犯罪,與其所犯加重詐欺罪成立想像競合犯之可能。

然而,倘若行為人於參與犯罪組織之繼續中,先後加重詐欺數人財物,因行為人僅為一參與組織行為,侵害一社會法益,應僅就首次犯行論以參與犯罪組織罪及加重詐欺罪之想像競合犯(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066號判決意旨參照)。

依上說明,被告參與所屬詐欺犯罪組織後,即共同與詐欺集團成員向黃蘇美珍施行詐術詐取財物,而同時觸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後段之參與犯罪組織、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加重詐欺取財罪,因被告陳忠和參與上開犯罪組織之目的,即係欲與集團成員共同施用上開詐術,使被害人陷於錯誤而交付財物,具有行為局部之同一性,在法律上應評價為一行為,係一行為觸犯數罪名之想像競合犯,就首次犯行(依目前卷內起訴資料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所示,僅足認定被告本件行為為首次犯行),應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重之加重詐欺取財罪處斷。

公訴意旨認被告參與犯罪組織與前開加重詐欺取財罪之犯行間,為數罪關係,容有未洽。

㈣被告如附表二所示2次加重詐欺取財犯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分論併罰。

㈤按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3項固規定「犯第1項之罪者,應於刑之執行前,令入勞動場所,強制工作,其期間為3年」,惟因想像競合犯從一重依刑法加重詐欺罪處斷之結果,自無從割裂而適用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規定而對被告陳忠和諭知強制工作,附此敘明。

三、駁回上訴理由:㈠原審經審理結果,認為被告所為如事實欄所示各犯行,皆事證明確,適用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後段,刑法第11條前段、第28條、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第55條、第51條第5款、第38條第2項,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規定(原審判決採用簡化格式書寫,故未另起一段書明適用法條),並審酌被告正值青壯,本應依循正途獲取穩定經濟收入,竟因圖謀非法所得,被告先是提供上開帳戶資料予他人使用,並使詐騙集團成員詐欺如附表一所示黃蘇美珍等4人匯款至其上開帳戶,復與同案被告余胤成、陳彥廷一同率然投身詐騙集團之犯罪組織,而為前揭詐欺犯行,被告雖未直接撥打電話出言詐騙被害人,然擔任車手團成員,仍屬該詐騙集團不可或缺之重要角色,行為實值非難;

並考量被告犯後坦承犯行,被告與吳昆云調解成立,並已履行完畢,惟未能與黃蘇美珍、葉冷霜、黃楓軒達成和解等情,兼衡其素行及自陳高中畢業,從事腳踏車車架噴漆之工作,月薪2萬2千元,經濟狀況勉持之智識程度、生活情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原判決主文欄所示之刑,並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1年6月。

另就沒收部分詳予說明如後。

經核原審認事用法並無違誤,量刑亦屬妥適,應予維持。

㈡檢察官上訴意旨略以:原審諭知被告共同犯詐欺取財之罪刑,固非無見。

惟就有關被告所涉參與犯罪組織及加重詐欺部分,原審以一行為觸犯數罪名之想像競合犯,僅論處有期徒刑而未諭知強制工作,其量刑用法則有不當等語。

經查:1.按參與犯罪組織犯行,因屬犯罪行為之繼續,而屬單純一罪,又參與犯罪組織犯行之時、地與加重詐欺取財之時、地,在自然意義上非完全一致,然二者仍有部分合致,且犯罪目的單一,依一般社會通念,認應評價為一罪方符合刑罰公平原則,應屬想像競合犯,如予數罪併罰,反有過度評價之疑等,業經詳述如前,檢察官上訴意旨認本案被告2人上揭參與犯罪組織犯行與加重詐欺取財犯行,應予分論併罰等節,難為本院所採用。

2.按法院就同一罪刑所適用之法律,無論係對罪或刑(包括主刑、從刑、或刑之加重、減輕與免除等項)或保安處分,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均應本統一性或整體性之原則,予以適用。

而竊盜犯贓物犯保安處分條例,為刑法有關保安處分規定之特別法,其適用範圍以所宣告之罪名為竊盜犯或贓物犯為限,苟所宣告之罪名非竊盜犯或贓物犯之罪,縱與之有想像競合犯關係之他罪,為竊盜犯或贓物犯之罪,亦無適用竊盜犯贓物犯保安處分條例宣付保安處分之餘地(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4308號判決意旨參照)。

本案關於被告犯參與犯罪組織罪部分,既與被告所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有想像競合犯關係,而從一重論以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依上開判決意旨,即不容割裂適用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3項規定對被告諭知強制工作。

是檢察官認本案應諭知強制工作,尚難為本院所採用。

3.據上,本件檢察官上訴,並無理由。

㈢被告上訴意旨略以:被告就其犯罪事實,於警詢、偵訊、原審審理時均已供承不諱,確已真心悔悟,犯後態度實屬良好。

而被告具有正當工作,並非遊手好閒之人,其涉犯本案前,並無任何不良之刑事前科紀錄,亦非素行不良之輩,然因一時思慮不周,以致罹犯刑典。

而被告犯本案後,已真心悔悟,願意坦然面對,接受法律制裁,承受其應得之懲罰,且被告已與吳昆云和解,並已履行完畢。

至於黃蘇美珍、葉冷霜、黃楓軒雖尚未達成和解,然被告仍不放棄,願盡力尋求與渠等和解,以求得黃蘇美珍、葉冷霜、黃楓軒等人之原諒,並賠償渠等所受之損害;

另被告陳忠和除願賠償黃蘇美珍等人之損失外,也願繳納適當之公益捐。

被告所犯詐欺罪,其法定本刑為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之罪。

而核諸被告平日均有正當工作,並非遊手好閒,涉犯本案前,亦無其他不良刑事前科紀錄,素行良好。

而被告係因一時失慮,以致識法不明而罹犯刑典。

被告犯本案後,確已真心悔悟,願意坦然面對,且已與吳昆云和解,並履行完畢,另積極尋求能與黃蘇美珍、葉冷霜、黃楓軒洽談和解事宜,盡力賠償其損害,足見其確有悔悟之心。

是以被告於本案犯罪之具體情狀及犯後態度及行為背景等情狀觀之,縱宣告法定最低度之刑,猶嫌過重,非無「情輕法重」之憾,是被告倘逕科以法定最輕本刑,猶不免過重,應有刑法第59條酌予減輕其刑規定之適用,然原審未能援引適用,予以減輕其刑,認事用法難認妥切、適當等語。

經查:1.按刑法第59條之酌量減輕其刑,必於犯罪之情狀,在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同情,認為即予宣告法定低度刑期,猶嫌過重者,始有其適用,至於被告認罪自白、態度良好等情狀,僅可為法定刑內從輕科刑之標準,不得據為酌量減輕之理由。

是適用本條之前提要件係被告犯罪情狀於客觀上有顯可憫恕之情形,若無此前提要件,則不能僅因宣告法定低度刑期仍嫌過重,即適用上開規定予以減刑。

經查被告本案所犯加重詐欺取財各罪,危害社會經濟秩序,至深且巨,使人與人之間基本之信任感蕩然無存,所犯固為最輕本刑1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難謂不重,然與其所犯罪刑所造成對於社會大眾及被害人個人之危害相較,實無值得令人情堪憫恕之情,是被告所犯以上各罪,均無刑法第59條規定之適用。

2.按刑罰之量定,屬法院自由裁量之職權行使,應審酌刑法第57條所列各款事由及一切情狀,為酌量輕重之標準,並非漫無限制;

量刑輕重係屬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苟已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而未逾越法定刑度,不得遽指為違法;

且在同一犯罪事實與情節,如別無其他加重或減輕之原因,下級審量定之刑,亦無過重或失輕之不當情形,則上級審法院對下級審法院之職權行使,原則上應予尊重。

查原審判決業已審酌被告犯罪情節輕重,暨犯罪後尚能坦承犯行之態度,及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而為上揭量刑及應執行刑之酌定。

形式上觀之,其採證認事用法核無不當或違法,且原審本於被告責任為基礎,依刑法第57條規定,具體審酌上述各情而科處上開刑度,既未逾法定刑之範圍,亦與罪刑相當原則、比例原則、公平原則無違,依上開說明,自不得指為違法。

本件被告上訴復未舉出具體事證足以證明原審量刑有何失之過重之情事,另本案復無其所舉刑法第59條規定適用之情形,已如前述,其就原審量刑職權之適法行使予以任意指摘,自非可採。

3.綜上,被告之上訴,並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緩刑宣告之理由:查被告前未曾因故意犯罪而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

被告因一時失慮犯本案最行,於本案偵審程序,始終坦承其犯行,深表反省悔悟,經此偵查、審判程序及刑罰之宣告,應知警惕,而無再犯之虞,本院審酌被告於原審審理時即已與吳昆云達成和解並履行完畢,於本院審理時復與黃蘇美珍、葉冷霜達成民事調解,並皆已履行完畢,至黃楓軒部分則因無法聯繫致無從洽談和解事宜(經本院排定調解期日,另於準備程序及審判期日通知結果,黃楓軒皆未能到庭;

又被告亦曾以存證信函告知有意賠償損失,亦未能合法送達),足見其確深具悔意,且極力補償被害人損失,其經此偵、審教訓後,應知所警惕,信無再犯之虞,是本院認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均併予諭知緩刑4年,以啟自新。

惟被告之守法觀念顯有不足,為導正其行為,使其於緩刑期間內深知戒惕,杜絕再犯,爰依刑法第74條第2項第5款規定,諭知其應履行如主文所示之事項,併依刑法第93條第1項第2款之規定,均諭知於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以啟自新。

又被告等如違反本院上開命其履行之事項情節重大,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得撤銷其緩刑。

五、沒收部分:㈠扣案如附表三編號3所示之SONY廠牌門號0000-000000號行動電話1支,係被告所有,且持為本件詐欺犯行聯繫使用,此經被告於原審審理時供認在卷(參原審卷第41、117頁),則上開物品應依刑法第38條第2項規定對被告諭知沒收(另參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109號判決意旨)。

㈡被告就本案犯行獲有2,000元之報酬,此經其等於原審審理時供承在卷(參原審卷第217頁),然被告所支付吳昆云、黃蘇美珍、葉冷霜調解賠償金已逾此金額,此有上開調解程序筆錄可參,是被告已賠償之金額大於其本件之犯罪所得,評價上應等同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予被害人,並達剝奪被告之犯罪所得之立法意旨,是如本件如再對被告之犯罪所得2000元再予以宣告沒收,恐有過苛之虞,應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不予宣告沒收,附此敘明。

六、不另為無罪諭知部分:公訴意旨另認:被告提領詐騙款項之行為,亦構成洗錢防制法第2條第3款之收受、持有或使用他人之特定犯罪所得,應依同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處罰等語。

然本案被告係於本案詐欺犯罪組織之其他成員向黃蘇美珍等施用詐術,黃蘇美珍等受騙匯款至被告持有使用之帳戶後,被告隨即提領款項並交予相同犯罪組織之上手,業經本院認定明確如前;

而此種集團性詐騙犯罪型態,終極目的在於取得詐騙所得之金錢,始設有負責提款之「車手」之分工,其方式係結合多人相續實施詐騙行為、被害人遭騙而匯款或交付金錢時,立即透過分級多層轉帳方式,將詐騙得之款項轉入取款帳戶,再由車手前往金融機構設立之提款機提領款項,轉交集團負責之人,始能完遂其詐欺取財之目的,此等提款之行為,本係此類詐欺集團全部犯罪計畫之一部,為其實施詐欺行為之手段,並非取得「他人」之特定犯罪所得,亦非取得財物後,另為掩飾、隱匿其詐欺所得之行為,核與洗錢防制法第2條第3款規定之洗錢行為構成要件有別,尚難遽論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罪責,惟此部分如成立犯罪,應與前開經本院論罪之加重詐欺罪有想像競合犯之裁判上一罪之關係,爰不另為無罪之諭知,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第2項第5款、第93條第1項第2款,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鄭仙杏提起公訴,檢察官白惠淑提起上訴,檢察官黃智勇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9 月 18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梁 堯 銘
法 官 張 智 雄
法 官 王 鏗 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1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郭 蕙 瑜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9 月 18 日
附錄論罪科刑之法條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
發起、主持、操縱或指揮犯罪組織者,處3 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 億元以下罰金;
參與者,處6 月以上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 千萬元以下罰金。
但參與情節輕微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
犯第339條詐欺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1 年以上7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 百萬元以下罰金:
二、三人以上共同犯之。
附表一
┌──┬────┬─────────┬─────┬──────────┬───────┐
│編號│ 被害人 │   詐騙方式       │匯款時間  │    匯款地點        │匯入帳戶:金額│
│    │        │                  │          │                    │(新臺幣)    │
├──┼────┼─────────┼─────┼──────────┼───────┤
│ 1  │黃蘇美珍│由該詐欺集團成員於│106 年8 月│臺北市內湖區國泰世華│陳忠和之臺中商│
│    │(告訴人│106 年8 月9 日下午│10日下午 5│商銀東湖分行        │銀帳戶:30萬元│
│    │)      │某時,撥打電話給黃│時14 分許 │                    │              │
│    │        │蘇美珍佯稱係黃蘇美│          │                    │              │
│    │        │珍之兒子,又接續於├─────┼──────────┼───────┤
│    │        │106 年8 月10日下午│108 年8 月│臺北市內湖區彰化商業│陳忠和之第一商│
│    │        │2 時許假冒係黃蘇美│11 日下午2│銀行東湖分行        │銀帳戶:30萬元│
│    │        │珍之兒子,佯稱要借│時13分許  │                    │              │
│    │        │款,致黃蘇美珍陷於│          │                    │              │
│    │        │錯誤,依詐欺集團成│          │                    │              │
│    │        │員之指示為右列之匯│          │                    │              │
│    │        │款。              │          │                    │              │
├──┼────┼─────────┼─────┼──────────┼───────┤
│ 2  │葉冷霜  │由該詐欺集團成員於│106 年8 月│新北市新莊區國泰世華│陳忠和之臺銀帳│
│    │        │106 年8 月10日晚上│11日中午12│商銀新莊分行        │戶:25萬元    │
│    │        │7 時許,撥打電話給│時58分許  │                    │              │
│    │        │葉冷霜佯稱係葉冷霜├─────┼──────────┼───────┤
│    │        │之表弟,又接續於10│106 年8 月│新北市林口區彰化商業│陳忠和之臺銀帳│
│    │        │6 年8 月11日上午11│11日下午3 │銀行林口分行        │戶:10萬元    │
│    │        │時許假冒係葉冷霜之│時32分許  │                    │              │
│    │        │表弟,佯稱要借款,│          │                    │              │
│    │        │致葉冷霜陷於錯誤,│          │                    │              │
│    │        │依詐欺集團成員之指│          │                    │              │
│    │        │示為右列之匯款。  │          │                    │              │
├──┼────┼─────────┼─────┼──────────┼───────┤
│ 3  │黃楓軒  │該詐欺集團成員於10│106 年8 月│高雄市前金區國泰世華│陳忠和之國泰世│
│    │        │6 年8 月11日某時許│11日下午3 │商銀前金分行        │華帳戶:5 萬元│
│    │        │,撥打電話給黃楓軒│時許      │                    │              │
│    │        │佯稱係黃楓軒表弟楊│          │                    │              │
│    │        │書瑋,佯稱要借款否│          │                    │              │
│    │        │則會跳票,致黃楓軒│          │                    │              │
│    │        │陷於錯誤,依詐欺集│          │                    │              │
│    │        │團成員之指示為右列│          │                    │              │
│    │        │之匯款。          │          │                    │              │
├──┼────┼─────────┼─────┼──────────┼───────┤
│ 4  │吳昆云(│該詐欺集團成員於10│106 年8 月│新北市蘆洲區蘆洲中山│陳忠和之臺中商│
│    │告訴人)│6 年8 月11日中午12│11日下午1 │路郵局              │銀帳戶:30萬元│
│    │        │時許,撥打電話給吳│時6 分許  │                    │              │
│    │        │昆云佯稱係吳昆云親│          │                    │              │
│    │        │戚陳怡成,佯稱要借│          │                    │              │
│    │        │款購買中古車,致吳│          │                    │              │
│    │        │昆云陷於錯誤,依詐│          │                    │              │
│    │        │欺集團成員之指示  │          │                    │              │
│    │        │為右列之匯款。    │          │                    │              │
└──┴────┴─────────┴─────┴──────────┴───────┘
附表二
┌──┬────┬────┬───────────┬───┬─────┬────────────┬───────────┐
│編號│ 被害人 │車手團共│    提領時間          │提領金│ 提領地點 │       分工方式         │罪    刑              │
│    │        │犯成員  │                      │額(新│          │                        │                      │
│    │        │        │                      │臺幣)│          │                        │                      │
├──┼────┼────┼──────┬────┼───┼─────┼────────────┼───────────┤
│ 1  │黃蘇美珍│余胤成  │106年8月11日│凌晨0 時│2萬元 │臺中市大安│由「琪琪」指示領款並將陳│陳忠和犯三人以上共同詐│
│    │        │陳彥廷  │            │3分23秒 │      │區中山南路│忠和之臺中商銀帳戶金融卡│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1 │
│    │        │陳忠和  │            │        │      │上之全家便│及密碼交付余胤成轉交陳彥│年1月。               │
│    │        │【余胤成│            │        │      │利商店內之│廷,再由陳彥廷駕駛牌號AQ│扣案之SONY廠牌(含門號│
│    │        │、陳彥廷│            │        │      │自動櫃員機│H-3109號自用小客車(不知│0000-000000號SIM卡壹張│
│    │        │此部分為│            ├────┼───┼─────┤情楊朝清所有,平日由其子│)行動電話壹支沒收。  │
│    │        │另案審理│            │凌晨0 時│2萬元 │臺中市大安│楊孝忠使用)搭載陳忠和前│                      │
│    │        │,不在本│            │7 分9秒 │      │區中山南路│往左列地點,先後由陳彥廷│                      │
│    │        │案起訴範│            │        │      │上之統一超│、陳忠和操作自動櫃員機而│                      │
│    │        │圍】    │            │        │      │商內之自動│為左列之領款,再將所領得│                      │
│    │        │        │            │        │      │櫃員機    │款項交予余胤成轉交上手「│                      │
│    │        │        │            │        │      │          │琪琪」。                │                      │
├──┼────┼────┼──────┼────┼───┼─────┼────────────┼───────────┤
│ 2  │吳昆云  │余胤成  │106年8月13日│凌晨2 時│2萬元 │臺中市后里│由「琪琪」指示領款並將陳│陳忠和犯三人以上共同詐│
│    │        │陳彥廷  │            │2分14秒 │      │區月眉探索│忠和之臺中商銀帳戶金融卡│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1 │
│    │        │陳忠和  │            ├────┼───┤樂園內之自│及密碼交付余胤成後,由余│年1月。               │
│    │        │        │            │凌晨2 時│2萬元 │動櫃員機  │胤成駕駛上開自用小客車搭│扣案之SONY廠牌(含門號│
│    │        │        │            │2 分57秒│      │          │載陳彥廷、陳忠和前往左列│0000-000000號SIM卡壹張│
│    │        │        │            ├────┼───┤          │地點,由陳彥廷操作自動櫃│)行動電話壹支沒收。  │
│    │        │        │            │凌晨2 時│2萬元 │          │員機為左列之領款,再將所│                      │
│    │        │        │            │3 分35秒│      │          │領得款項交予余胤成轉交上│                      │
│    │        │        │            ├────┼───┤          │手「琪琪」。            │                      │
│    │        │        │            │凌晨2 時│2萬元 │          │                        │                      │
│    │        │        │            │4 分09秒│      │          │                        │                      │
│    │        │        │            ├────┼───┤          │                        │                      │
│    │        │        │            │凌晨2 時│1萬元 │          │                        │                      │
│    │        │        │            │4 分42秒│      │          │                        │                      │
└──┴────┴────┴──────┴────┴───┴─────┴────────────┴───────────┘
附表三
┌──┬───────┬────────┐
│編號│    品 項     │    證據出處    │
├──┼───────┼────────┤
│ 1  │余胤成持用之蘋│偵8992卷第45-48 │
│    │果廠牌、門號09│頁              │
│    │00 -000000號行│                │
│    │動電話1 支(含│                │
│    │sim 卡1 枚;序│                │
│    │號:0000000000│                │
│    │35147 )      │                │
├──┼───────┼────────┤
│ 2  │陳彥廷持用之蘋│偵8992卷第70-73 │
│    │果廠牌、門號09│頁              │
│    │00-000000 號行│                │
│    │動電話1 支(含│                │
│    │sim 卡1 枚;序│                │
│    │號:0000000000│                │
│    │0794號)      │                │
├──┼───────┼────────┤
│ 3  │陳忠和持用之SO│偵24124 卷第 83 │
│    │NY廠牌、門號09│-85頁           │
│    │00-000000 號行│                │
│    │動電話1 支(含│                │
│    │sim卡1枚)    │                │
└──┴───────┴────────┘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