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TCHM,112,抗,637,20230720,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抗字第637號
抗 告 人
即 被 告 陳盈伃



上列抗告人因違反商標法案件,不服臺灣彰化地方法院中華民國112年5月22日裁定(112年度單聲沒字第31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管轄錯誤,移送於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理 由

一、按因刑法第253條至第255條、第317條、第318條之罪或違反商標法、著作權法、營業秘密法及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35條第1項、第36條第1項案件,不服地方法院依通常、簡式審判或協商程序所為之第一審裁判而上訴或抗告之刑事案件,除少年刑事案件外,應由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管轄,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組織法第3條第2款定有明文。

次按不服地方法院關於第23條案件依通常、簡式審判或協商程序所為之第一審裁判而上訴或抗告者,除少年刑事案件外,應向管轄之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為之,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25條第1項(按: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於民國112年2月15日修正公布,惟尚未施行)亦有明定。

再按無管轄權之案件,應諭知管轄錯誤之判決,並同時諭知移送於管轄法院,刑事訴訟法第304條定有明文;

並依同法第364條規定,為第二審之審判所準用。

此一規定依同法第419條雖不在抗告程序準用之列,然應得類推適用。

否則,於抗告法院就抗告案件無管轄權時,倘逕以刑事訴訟法第304條之規定僅針對判決而設,就裁定部分無明文準用規定之理由,即據以駁回抗告,無異以立法計畫之疏漏剝奪當事人救濟之途,有侵害被告訴訟權之虞;

倘受理抗告而無管轄權之法院置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有關管轄之規定於不顧,逕為實體之裁定,顯又有違反管轄規定之瑕疵。

自應認刑事訴訟法第419條立法之時,立法者並無意以限定準用條文範圍之方式,否決法院採類推適用解釋之意,而係疏未慮及嗣後另有如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有關管轄之立法,以致刑事訴訟法之抗告程序規範生有嗣後漏洞,自應本於憲法保障被告訴訟權,類推適用刑事訴訟法第304條之規定,將管轄錯誤之案件移送管轄之法院。

二、經查,抗告人即被告甲○○(下稱抗告人)因違反商標法案件,前經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後,以無證據證明抗告人主觀上有何詐欺及販售仿冒商品之犯意,而以111年度偵字第13506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

又扣案之「VANS」商標圖樣衣服3件經鑑定後為仿冒商品,檢察官認為屬商標法第98條所定專科沒收之物,依商標法第98條、刑法第40條第2項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經原審法院以112年度單聲沒字第31號裁定,認檢察官聲請為有理由,就扣案之「VANS」商標圖樣衣服3件宣告沒收。

則本件抗告人所涉違反商標法案件,屬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組織法第3條第2款所列應由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管轄之刑事案件,抗告人對於原裁定不服,提起抗告,依前揭說明,自應由有管轄權之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辦理。

準此,抗告人提起抗告,經原審法院送本院辦理,於法即有未合,應由本院諭知管轄錯誤,並移送於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辦理。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304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25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7 月 20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梁堯銘
法 官 羅國鴻
法 官 許文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詹于君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7 月 20 日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