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補償決定書
110年度刑補字第11號
聲請人即 劉震宇
受判決人
上列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詐欺等案件,因受無罪之判決確定前受羈押,而聲請刑事補償,本院決定如下:
主 文
劉震宇於無罪之判決確定前,受羈押壹佰貳拾日,准予補償新臺幣肆拾貳萬元。
其餘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劉震宇(下稱聲請人)因被訴詐欺等罪,於民國106年11月9日經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以106年度聲羈值字第252號裁定羈押,迄至107年3月8日經停止羈押釋放,共受羈押120日,該案嗣經檢察官提起公訴後,經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以107年度訴字第1345號判決無罪,檢察官上訴後,再經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以109年度上訴字第8號駁回上訴確定。
聲請人並無刑事補償法第4條第1項得不為聲請補償之事由。
審酌聲請人受羈押期間精神痛苦不堪,更因名譽受損,於獲釋後難以繼續從事原有工作,爰請求以每日新台幣(下同)5,000元計算支付刑事補償金等語。
二、按依刑事訴訟法受理之案件,受害人因犯罪嫌疑不足而經無罪之判決確定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者,得依刑事補償法之規定請求國家補償;
又按前2條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請求補償:㈠、因刑法第18條第1項或第19條第1項規定之事由而受不起訴處分或無罪判決時,如有證據足認為無該事由即應起訴或為科刑、免刑判決。
㈡ 、因判決併合處罰之一部受無罪之宣告,而其他部分受有罪之宣告時,其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期間未逾有罪確定裁判所定之刑、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期間;
補償請求之事由係因受害人意圖招致犯罪嫌疑,而為誤導偵查或審判之行為所致者,受理補償事件之機關得不為補償;
補償之請求,應於無罪之裁判確定日起2年內,向管轄機關為之;
又刑事補償,由為無罪裁判之機關管轄。
刑事補償法第1條第1款、第3條、第4條第1項、第13條前段、第9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而刑事補償法第9條第1項前段所謂為無罪裁判之機關,依辦理刑事補償事件應行注意事項第5點第1項規定,於上訴案件經駁回者,係指原為無罪裁判之法院;
另按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之日數,應自拘提、同行或逮捕時起算,刑事補償法第6條第7項亦有明定規定。
經查:㈠聲請人前因涉犯詐欺等案件,經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本院裁定准予羈押,羈押期間自106年11月9日起,並於107年3月8日停止羈押釋放,有本院押票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可稽。
是聲請人實際羈押期間係自106年11月9日起至107年3月8日止,共計120日,堪予認定。
㈡聲請人嗣經檢察官提起公訴,經本院以107年度訴字第1345號判決無罪,檢察官上訴後,復經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於109年8月20日以109年度上訴字第8號判決駁回檢察官之上訴,案於109年9月21日確定,有上開判決書2份及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之送達證明書1紙附卷可稽,是依刑事補償法第9條第1項前段規定,本院應為有管轄權之法院。
㈢又聲請人係於110年2月23日具狀向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提出聲請,有該院收狀章戳在卷可稽,雖聲請人係誤向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提出聲請,然提出聲請時既仍於前述判決確定日即109年9月21日起2年內,自已合刑事補償法第13條所定之2年時效。
㈣另請求人並無刑事補償法第3條所定不得請求補償之情形,且於該案件偵查期間自始即否認有本件犯行,復無事證足認請求人受羈押之原因,係其意圖招致犯罪嫌疑而誤導偵查行為所致,即無刑事補償法第4條第1項所定具有可歸責事由而不為補償之事由。
從而,聲請人依刑事補償法第1條第1款規定請求國家補償,核屬有據。
三、按羈押、鑑定留置、收容及徒刑、拘役、感化教育或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執行之補償,依其羈押、鑑定留置、收容或執行之日數,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折算一日支付之;
又受理補償事件之機關決定第6條第1項之補償金額時,應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公務員行為違法或不當之情節,及受害人所受損失及可歸責事由之程度,刑事補償法第6條第1項、第8條分別定有明文。
又公務員行為違法或不當之情節、受害人所受損失及可歸責事由之程度,因與補償金額是否充足、限制補償金額是否合理之判斷,密切攸關,俱為避免補償失當或浮濫所必要,自有併與審酌之必要。
至所謂衡酌「受害人所受損失」,應注意其受拘禁之種類、人身自由受拘束之程度、期間長短、所受財產上損害及精神上痛苦等情狀,綜合判斷;
而「受害人可歸責事由之程度」,則係指受害人有無可歸責事由及其故意或重大過失之情節輕重程度等因素(刑事補償法第8條之立法意旨參照)。
經查:㈠聲請人前經檢察官向本院聲請羈押,本院訊問後,係參酌被害人郭秀麗、吳螢嵐及蘇美惠之證述、監視器錄影畫面擷圖、共犯謝邦雄之供述、聲請人之前案紀錄即高雄地方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16647號起訴書,認聲請人已有類似之案件遭起訴,依自由證明之程度,可認聲請人以同一模式從事偽造文書、詐欺取財之犯行,嫌疑重大,且被告與共犯林志嘉所供不一,另尚有甲男、乙男等共犯未到案,而認定聲請人涉犯刑法第216條、第210條、第339條之4等罪,嫌疑重大,且有事實足認有湮減、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
復審酌聲請人前有偽造文書及詐欺案,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8月確定,認有事實足認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因而裁定准予羈押,上情有本院調取本院106年度聲羈字第290號卷核對無訛,足見本院為羈押審查時,承審法官係根據卷內相關之證據,依自由證明而認聲請人犯罪嫌疑重大,及有串證、再犯之虞而准予羈押,所為處分並無違法或不當之處。
㈡又考量聲請人所受之拘束人身自由之處分為羈押,而羈押係將人自家庭、社會、職業生活中隔離,拘禁於看守所、長期拘束其行動,此人身自由之喪失,非特予其心理上造成嚴重打擊,對其名譽、信用等人格權之影響亦甚重大,係干預人身自由最大之強制處分,且聲請人於本次羈押並無可歸責之原因,兼衡聲請人原從事房屋仲介業務,平均月收入為4萬元至4萬5千元不等,羈押釋放後因遭同業集體封殺,無法從事原有工作,現擺攤賣飯糰為生,月收入約1萬5千元等一切情狀,認以每日補償3,500元為適當,其共受羈押120日,合計42萬元,逾上開數額之請求,難認有理,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補償法第1條第1款、第6條第1項、第17條第1項後段,決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10 月 19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包梅真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決定,應於決定書送達後20日內,以書狀敘述理由,向本院提出聲請覆審狀。
書記官 薛雯庭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10 月 19 日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