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TNHM,108,金上訴,84,20190306,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判決 108年度金上訴字第84號
上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蘇子昕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詐欺等案件,不服臺灣嘉義地方法院107年度易字第554號中華民國107年10月31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107年度偵字第780、2804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庚○○緩刑貳年。

事 實

一、庚○○明知將自己帳戶提款卡及密碼提供給陌生人使用,依一般的社會生活經驗,可以預見有被他人利用為犯罪工具的高度可能性,但仍基於縱使取得其提款卡之人利用該帳戶作為詐欺犯行之用,亦不違背其本意之幫助詐欺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06年10月6日,為獲得林芷葶所稱提供1個金融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含密碼),每月可獲得新臺幣(下同)15,000元酬金之不法利益,在嘉義市西區新民路某統一超商,將自己的聯邦商業銀行南崁分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聯邦帳戶)、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中信帳戶,並與聯邦帳戶合稱系爭2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含密碼),以寄送包裏之方式,寄給林芷葶。

林芷葶收受上開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含密碼)後,再於106年10月9日,在雲林縣○○鎮○○路00號之統一超商馬光店,將上開物品以超商店到店之方式,寄到臺中市南屯區某統一超商給自稱「陳雅欣」之人使用(收件人則寫「蔡佶霖」)。

嗣「陳雅欣」或其同夥(無證據證明已達3人以上或有未滿18歲之人),利用系爭2帳戶,以附表所示之詐欺手法,對丁○○、乙○○、戊○○、己○○、丙○○、甲○○為詐欺行為,致渠等陷於錯誤,而匯款至系爭2帳戶(詐欺手法、匯款時間、金額、匯入帳戶,均詳附表)。

二、案經乙○○、戊○○、己○○、丙○○等人訴由嘉義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五分局報請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呈請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令轉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後聲請簡易判決處刑,經原審簡易庭認不宜依簡易程序而改行通常程序審理。

理 由

壹、程序方面: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除法律有規定者外,不得作為證據;

又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合同法第159條之1至第159條之4之規定,但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為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證據,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1項及第159條之5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經查,本判決所引用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固為傳聞證據,然檢察官、被告於本院審判程序中均表示同意作為證據(見本院卷第91-94、121頁)。

本院審酌上開證據資料製作時之情況,尚無違法不當及證明力明顯過低之瑕疵,亦認為以之作為證據應屬適當。

揆諸前開規定,依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5規定,認前揭證據資料均有證據能力。

至於憑以認定被告犯罪事實之本判決下列所引各項非供述證據,查無違反法定程序取得之情,依刑事訴訟法第158條之4規定之反面解釋,均有證據能力。

貳、實體方面: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警詢、偵訊、原審及本院審理時均坦白承認(見嘉市警二偵字第1070700077號卷【下稱警一卷】第2-4頁、偵780卷第148頁、原審易字卷第45、71頁、本院卷第120頁),核與另案被告林芷葶於警詢之供述、被害人丁○○、甲○○、告訴人乙○○、戊○○、己○○、丙○○於警詢指述之情節相符(見警一卷第54-69頁、中市警五分偵字第1060064523號卷【下稱警二卷】第17頁反-18頁反、28-29頁),並有聯邦帳戶、中信帳戶之開戶資料暨交易明細表各1份、被害人丁○○、甲○○、告訴人丙○○提出之交易明細表共4份、告訴人乙○○、戊○○提出之存摺帳戶影本共4份、提款明細表影本1份、林芷葶之WeChat、Line對話紀錄1份、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07年8月7日中信銀字第107224839105164號函1紙等資以佐證(見警一卷第74-78、80-81、149-158、160-162、167-168、170-186、188-214頁、警二卷第36頁、原審朴簡卷第25頁)。

從而,本案事證明確,被告犯行堪以認定。

二、按刑法上之幫助犯,係對於犯罪與正犯有共同之認識,而以幫助之意思,對於正犯資以助力,而未與實行犯罪之行為者而言,倘如未參與實施犯罪構成要件之行為,且係出於幫助之意思提供助力,即屬幫助犯,而非共同正犯。

本案被告雖提供系爭2帳戶供行騙者為詐欺取財使用,然被告並未參與實行詐術之行為,且亦無證據證明被告有參與詐欺取財犯行之構成要件行為,是被告提供帳戶之行為,均僅係參與詐欺取財構成要件以外之行為,自應論以幫助犯,而非共同正犯。

故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

又被告幫助他人實施犯罪,爰依刑法第30條第2項之規定減輕其刑。

另被告以一提供系爭2帳戶之存摺、提款卡行為,幫助行騙者向被害人、告訴人等數人詐騙得逞,以一幫助行為幫助數詐欺取財犯行,係想像競合犯,應從一情節較重之幫助詐欺告訴人戊○○論處。

三、維持原判決及宣告緩刑之理由:㈠原審以被告犯幫助詐欺罪,事證明確,乃適用刑法第30條、第339條第1項、第55條、第41條第1項前段,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等規定,並審酌被告高職畢業之智識程度;

離婚,育有1子,由前夫扶養,現與友人同住之生活狀況;

從事網拍,經濟狀況普通;

行為時無犯罪前科;

為獲取提供1個金融帳戶,每月可獲得15,000元之酬金,而為本案犯行之犯罪動機;

提供帳戶給行騙者做為犯罪工具,造成執法機關不易查緝犯罪行為人,嚴重危害社會治安,助長社會犯罪風氣;

同時提供2帳戶,致告訴人、被害人等人分別損害如附表所示金額之犯罪情節;

犯後坦承犯行,已與告訴人己○○達成調解等一切情狀,量處有期徒刑4月,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並敘明:被告雖有與林芷葶約定提供帳戶之酬金,但其供稱實際上未因此而取得任何利益,卷內亦無證據證明被告確實因犯本案而獲有犯罪所得,無從宣告沒收犯罪所得。

經核原審認事用法俱無不合,量刑亦稱妥適。

㈡檢察官提起上訴,主張:掩飾刑法第339條詐欺取財犯罪所得去向之行為,乃構成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洗錢罪,再參諸洗錢防制法第2條於105年12月28日之立法理由,更可見提供帳戶給他人犯罪使用,切斷資金與犯罪關聯性之舉,乃屬掩飾不法所得去向之典型行為。

是被告提供本案帳戶時,既能認識預見帳戶可能被詐欺犯罪集團用以當作詐欺犯罪之人頭帳戶,供被害人匯入被害款項之用,以切斷資金與犯罪關聯性,使實施詐欺犯罪之行為人得以藉此躲避檢警之查緝,偵查機關無法藉由資金之流向追查詐欺犯罪者,自亦堪認被告具有掩飾他人詐欺犯罪所得去向之洗錢的不確定故意,請依洗錢防制法第14條之規定論處云云。

按「洗錢防制法所稱洗錢,指下列行為:一、意圖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來源,或使他人逃避刑事追訴,而移轉或變更特定犯罪所得。

二、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之本質、來源、去向、所在、所有權、處分權或其他權益者。

三、收受、持有或使用他人之特定犯罪所得」,洗錢防制法第二條定有明文;

另依105年12月28日修正公布,於106年06月28日施行之洗錢防制法第2條之修正理由第2點,其內亦載明「提供帳戶以掩飾不法所得之去向,例如:販售帳戶予他人使用;

廠商提供跨境交易使用之帳戶作為兩岸詐欺集團處理不法贓款使用」等語,足見提供或販賣帳戶之行為應屬洗錢防制法所規範之洗錢行為,固屬無疑。

惟按洗錢罪,仍應以行為人有為逃避或妨礙所犯特定犯罪之追查或處罰之犯意及行為,始克相當。

因之,是否為洗錢行為,自應就犯罪全部過程加以觀察,不僅須行為人客觀上有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之具體作為,主觀上更須具有掩飾或隱匿其犯罪所得或變得之財產或財產上利益與犯罪之關聯性,使其來源形式上合法化之犯罪意思,始克相當。

若非先有犯罪所得或利益,再加以掩飾或隱匿,而係取得犯罪所得或利益之犯罪手段,或並未合法化犯罪所得或利益之來源,而能一目了然來源之不法性,或作直接使用或消費之處分行為,自非洗錢防制法所規範之洗錢行為(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11號、105年度台上字第1101號刑事判決意旨參照)。

因此,洗錢罪之成立,除行為人主觀上應有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之犯意外,客觀上則應有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之行為,方始成立。

是提供或販賣帳戶之行為雖屬洗錢防制法所規範之洗錢行為,惟仍應合乎上開主觀及客觀之要件,方屬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所定處罰之範疇,而非一有提供或販賣帳戶予他人使用之行為,即應論以洗錢罪。

查被告雖有提供系爭2帳戶資料予他人使用之行為,惟其交付帳戶資料予他人使用之行為,僅係幫助正犯「取得」犯罪所得之犯罪手段,而非「掩飾」或「隱匿」犯罪所得之行為,足見其「掩飾」或「隱匿」者乃正犯之詐欺行為,而非正犯之犯罪所得,且其行為並未將犯罪所得之來源合法化,堪認其提供系爭帳戶資料予他人使用之行為,應難謂係「掩飾」或「隱匿」犯罪所得之行為;

另依前所述,被告主觀上亦僅有幫助他人犯詐欺取財罪之不確定故意而已,而無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之確定故意或不確定故意,此外並無其他證據足資證明被告有何「掩飾」或「隱匿」犯罪所得之行為及犯意,揆諸前開說明,其提供系爭帳戶資料予他人使用之行為,自非洗錢防制法所規範之洗錢行為,是檢察官上訴意旨認被告應另成立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洗錢罪,難謂有理由,應予駁回。

㈢查被告未曾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犯後坦承罪行,並與告訴人己○○達成調解(見原審易字卷第111-113頁),且另案被告林芷葶與被害人丁○○、乙○○、戊○○、丙○○、甲○○等人達成調解,並履行調解金額完畢,而其中4萬元之調解金係由被告支付等情,亦有調解筆錄及匯款證明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41-61頁),顯見被告有贖罪悔悟之意,經此慘痛教訓,當知所謹慎,信無再犯之虞,本院審酌上情,認其所受徒刑之宣告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併予諭知緩刑2年,以啟自新。

四、不另為無罪之諭知部分:㈠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另認:被告提供中信帳戶供行騙者使用時,除造成告訴人戊○○因此受有附表編號3所示之損害外,告訴人戊○○尚有匯1筆29,985元至上開帳戶內,此部分亦構成幫助詐欺犯嫌等語。

㈡惟查,依中信帳戶之交易明細表可知,於106年10月1日至106年10月31日間,只有4筆金額匯入(存入)該帳戶內,經核該4筆金額,即係附表編號3、4、6所示各告訴人、被害人所匯(詳見前揭一所述之證據資料),是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另認告訴人戊○○有再匯1筆29,985元至上開帳戶內,核與事實不符。

此部分本應為無罪之諭知,惟此部分如成立犯罪,與上開有罪部分屬一罪關係,爰不另為無罪之諭知,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詹喬偉提起公訴,檢察官姜智仁提起上訴,檢察官黃朝貴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3 月 6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楊清安
法 官 王慧娟
法 官 林福來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檢察官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1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本件被告不得上訴。
書記官 楊雅菱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3 月 6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
┌─┬───┬────┬─────────┬──────┬────────┬─────┐
│編│被害人│詐騙時間│詐騙方式          │匯款時間    │匯入/存入帳戶   │ 匯款金額 │
│號│      │        │                  │            │                │(新臺幣)│
├─┼───┼────┼─────────┼──────┼────────┼─────┤
│1 │丁○○│106年10 │詐欺集團成員佯稱網│106年10月11 │聯邦商業銀行南崁│2萬9,985元│
│  │      │月11日晚│路購物付款方式誤設│日晚上8時39 │分行帳號00000000│          │
│  │      │上7時30 │為分期付款,需至自│分許        │6288號帳戶(下稱│          │
│  │      │分許    │動櫃員機操作解除云│            │聯邦帳戶)      │          │
│  │      │        │云,致被害人陷於錯│            │                │          │
│  │      │        │誤,遂依指示匯款。│            │                │          │
├─┼───┼────┼─────────┼──────┼────────┼─────┤
│2 │乙○○│106年10 │詐欺集團成員佯稱網│106年10月11 │同上            │2萬9,985元│
│  │      │月11日晚│路購物付款方式誤設│日晚上8時30 │                │          │
│  │      │上某時  │為多筆交易,需至自│分許        │                │          │
│  │      │        │動櫃員機操作解除云├──────┼────────┼─────┤
│  │      │        │云,致被害人陷於錯│同上        │同上            │1萬6,327元│
│  │      │        │誤,遂依指示匯款。│            │                │          │
├─┼───┼────┼─────────┼──────┼────────┼─────┤
│3 │戊○○│106年10 │詐欺集團成員佯稱網│106年10月11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3萬元     │
│  │      │月11日晚│路購物付款方式誤設│日晚上9時8分│帳號000000000000│          │
│  │      │上8時10 │為多筆交易,需至自│許          │號帳戶(下稱中信│          │
│  │      │分許    │動櫃員機操作解除云│            │帳戶)          │          │
│  │      │        │云,致被害人陷於錯├──────┼────────┼─────┤
│  │      │        │誤,遂依指示匯款。│106年10月11 │同上            │2萬9,985元│
│  │      │        │                  │日晚上9時35 │                │          │
│  │      │        │                  │分許        │                │          │
├─┼───┼────┼─────────┼──────┼────────┼─────┤
│4 │己○○│106年10 │詐欺集團成員佯稱網│106年10月12 │同上            │2萬8,985元│
│  │      │月11日晚│路消費付款方式誤設│日凌晨2時32 │                │(不含手續│
│  │      │上9時10 │為分期付款,需至自│分許        │                │費15元)  │
│  │      │分許    │動櫃員機操作解除云│            │                │          │
│  │      │        │云,致被害人陷於錯│            │                │          │
│  │      │        │誤,遂依指示匯款。│            │                │          │
├─┼───┼────┼─────────┼──────┼────────┼─────┤
│5 │丙○○│106年10 │詐欺集團成員佯稱網│106年10月11 │聯邦帳戶        │1萬7,585元│
│  │      │月11日晚│路購物付款方式誤設│日晚上8時29 │                │          │
│  │      │上7時許 │為多筆交易,需至自│分許        │                │          │
│  │      │        │動櫃員機操作解除云├──────┼────────┼─────┤
│  │      │        │云,致被害人陷於錯│106年10月11 │同上            │535元     │
│  │      │        │誤,遂依指示匯款。│日晚上8時31 │                │          │
│  │      │        │                  │分許        │                │          │
├─┼───┼────┼─────────┼──────┼────────┼─────┤
│6 │甲○○│106年10 │詐欺集團成員佯稱網│106年10月11 │中信帳戶        │2萬9,985元│
│  │      │月11日晚│路購物付款方式誤設│日晚上9時21 │                │          │
│  │      │上8時許 │為大額業務戶,需至│分許        │                │          │
│  │      │        │自動櫃員機操作解除│            │                │          │
│  │      │        │云云,致被害人陷於│            │                │          │
│  │      │        │錯誤,遂依指示匯款│            │                │          │
│  │      │        │。                │            │                │          │
└─┴───┴────┴─────────┴──────┴────────┴─────┘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