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TNHM,113,毒抗,140,20240321,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毒抗字第140號
抗 告 人
即 被 告 張良榮



上列抗告人因強制戒治案件,不服臺灣雲林地方法院中華民國113年2月29日裁定(113年度毒聲字第32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認定抗告人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之虞,只用靜態因子、動態因子之術語來評估,抗告人不了解其意,亦不知評估項目及分數為何,請能重新審核,並給抗告人一個自新的機會。

又抗告人家中有90歲高齡祖母,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希望能成全抗告人盡孝道的期望。

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第2項規定:「觀察、勒戒後,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依據勒戒處所之陳報,認受觀察、勒戒人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者,應即釋放,並為不起訴之處分或不付審理之裁定;

認受觀察、勒戒人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者,檢察官應聲請法院裁定或由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裁定令入戒治處所強制戒治,其期間為6個月以上,至無繼續強制戒治之必要為止。

但最長不得逾1年」。

復有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之評估標準,並非完全以受勒戒人勒戒後之結果為準,勒戒前之各種情況,仍應作為評估之依據,依勒戒處所評分說明手冊規定,係以「前科紀錄與行為表現」、「臨床評估」及「社會穩定度」3項合併計算分數,分數60分以上,判定為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

是被告有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係依具體個案之臨床實務及相關事證等情綜合判定,有其相當之專業依據及標準,且涉及專門醫學。

又衡酌強制戒治之目的,係為協助施用毒品者戒斷毒品之心癮及身癮所為之一種保安處分類型,而該評估標準係適用於每一位受觀察、勒戒處分之人,具一致性、普遍性、客觀性。

倘綜合判斷之結果,其所為之評估由形式上觀察,無擅斷或濫權等明顯不當之情事,法院宜予尊重。

三、經查:㈠本件抗告人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雲林地方法院以112年度毒聲字第70號裁定令入勒戒處所執行觀察、勒戒確定。

抗告人入所執行後,經法務部矯正署雲林看守所附設勒戒處所評分結果:總分合計為72分(靜態因子共計66分,動態因子共計6分),經評定為「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等情,有該所民國113年3月16日雲所衛字第11340000160號函暨所附「有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證明書」、「有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評估標準紀錄表」1份附卷可稽。

㈡又上開「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之判定結果,係依主管機關訂頒之評估基準進行,在客觀上並無逾越裁量標準,且上開判定結果是由專業醫師依前開評估基準所為之專業判斷,上揭評估除詳列各項靜態因子、動態因子之細目外,並有各細目之配分、計算及上限,並非評估之醫師所得主觀擅斷,是該評估標準紀錄表乃係該勒戒處所相關專業知識經驗人士於抗告人執行觀察、勒戒期間,依其本職學識綜合上開各節評估,具有科學驗證而得出抗告人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之結論,所為評估應屬可信。

從而,抗告人空泛指稱:本件僅以靜態因子、動態因子之術語來評估云云,洵非可採。

㈢至關於抗告人之家庭狀況,並非本件應否令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所應審酌之事項,抗告人以此為由請求撤銷原裁定,亦屬無據。

㈣前述綜合判斷之結果,係該所具相關專業知識經驗之專家於抗告人在所執行觀察、勒戒期間,依其本職學識就抗告人之前科紀錄及行為表現、臨床評估及社會穩定度等因素所為之綜合判斷,係具有科學驗證所得之結論,且由形式上觀察,並無擅斷或濫權等明顯不當之情事,自得資為判斷抗告人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之證明。

原審法院核閱卷宗,並給予抗告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後,據此裁定令抗告人入戒治處所強制戒治,核屬適法有據。

四、綜上所述,抗告人經原審法院裁定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後,經評估認定有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原審以檢察官聲請並無不合,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第2項規定,裁定令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其期間為6個月以上,至無繼續強制戒治之必要為止,但最長不得逾1年,經核並無違誤。

從而,抗告人仍執前開陳詞指摘原裁定為不當,難認有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何秀燕
法 官 鄭彩鳳
法 官 洪榮家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再抗告。
書記官 謝麗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3 月 21 日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