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TPDM,108,審交簡,275,20190814,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08年度審交簡字第275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薪瑜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8 年度偵字第00000 、14448 號),本院受理後(108 年度審交易字第568 號),因被告自白犯罪,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裁定適用簡易程序,並判決如下:

主 文

王薪瑜犯過失傷害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緩刑貳年。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並補充證據:「被告王薪瑜於準備程序中之自白」(見審交易字卷第40頁至第41頁)。

二、新舊法比較: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

但行為後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刑法第2條第1項定有明文。

查本案被告王薪瑜行為後,刑法第284條第1項前段之過失傷害罪,業於民國108 年5 月29日修正,並於同年5 月31日施行,其將修正前法定刑部分,由修正前「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修改為「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經比較新舊法結果,以修正前之規定對被告較為有利,是本件應適用修正前刑法第2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論處,合先敘明。

三、論罪法條之適用:核被告王薪瑜所為,係犯修正前刑法第284條第1項前段之過失傷害罪。

四、減輕規定之適用:被告於肇事後停留在車禍現場,且於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二分局中正第二分隊員警曾偉倫至現場處理時在場,坦承肇事並表示願意接受裁判等情,此有臺北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見偵卷第69頁),堪認被告係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接受裁判。

本院並審酌被告停留現場並主動向員警陳明為肇事者之表現,實已徵表其內心之悔悟及果敢承擔刑事責任之態度,爰依刑法第62條前段之規定減輕其刑,以昭公允。

五、量刑之說明: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騎乘普通重型機車上路,於號誌已轉為紅燈後,仍違反號誌管制,闖越紅燈,致與斯時騎乘普通重型機車沿辛亥路西往東方向行駛之告訴人趙晟宏發生碰撞,致告訴人人車倒地後,受有右側手部、左側膝部、左側踝部等處開放性傷口,及左側腓骨上端及下端其他閉鎖性骨折等傷害,且觀諸被告涉嫌違反號誌管制,為肇事主因,告訴人則無肇事因素,此有臺北市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鑑定意見書1份在卷可參(見偵卷第173頁),可徵本案即無從以被告所為之行為無價值程度較低為由具體限縮前揭傷勢之結果無價值程度;

又考量被告雖具大學肄業之智識程度,然前無任何前案犯罪紀錄,此有個人戶籍資料(完整姓名)查詢結果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各1份在卷可參(見審交易字卷第13頁至第15頁),可知其違法性意識即難與反覆犯過失傷害罪者等量齊觀;

又刑法第57條第10款規定「犯罪後之態度」為科刑輕重應審酌事項之一,其就被告犯罪後悔悟之程度而言,包括被告行為後,有無與被害人和解、賠償損害或獲得原諒,此並包括和解之努力在內。

基於「修復式司法」理念,國家有責權衡被告接受國家刑罰權執行之法益與確保被害人損害彌補之法益,使二者在法理上力求衡平,從而被告積極填補損害之作為當然得列為有利之科刑因素(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3699號、106年度台上字第936號、107年度台上字第3838號判決及107年度台上字第585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

亦即,國家於犯罪發生後固不得將犯罪人置之不論,應依刑事訴訟程序公正對應之,必要時尚須以解明犯罪事態及處罰犯罪人之方式平息犯罪所造成之社會動盪,避免規範效力遭大眾質疑後產生社會失序之果,從而刑罰固得於某程度介入被害人等社會構成員之心理滿足及理解感,使(包含犯罪人之)社會共同生活得以回復平穩,惟此仍非以刑罰直接滿足被害人之應報情感或懲罰情緒,否則國家將有如私人復仇之代行者,刑罰也將失去實現及保護公益之本質,又因責任相當刑僅具相對性,是倘犯罪人已真摯道歉或給付損害賠償,甚已藉此邀獲被害人宥恕,因犯罪所造成之社會動盪既有平息,事後以刑罰確認規範效力之必要性應大幅減低。

承此,被告既已於員警調查本案前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並已賠償告訴人新臺幣(下同)15萬元完畢,業經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時陳稱明確(見審交易字卷第42頁),復有車禍和解書1份在卷可參(見審交易字卷第45頁),此外告訴人更於本院準備程序中當庭起立向被告鞠躬道歉,此亦有108年8月12日準備程序筆錄1份在卷可佐(見審交易字卷第43頁),堪認被告已對本案和解事宜盡其真摯努力,並已盡其所能賠償告訴人所受損害,是被告既已藉其損害回復行為彰顯其對刑法規範效力之認同,本案以刑罰確認規範效力之必要性即應大幅減低,何況告訴人於本院準備程序尚陳稱:伊雖有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但伊不希望告訴人被判刑等語在卷(見審交易字卷第42頁),足見告訴人雖未依約撤回本案刑事告訴,然此僅係因其事後認為尚有請求損害賠償之必要,由此益見告訴人之懲罰情緒並非強烈;

併審酌被告犯後坦承犯行無訛,於無相反證據可資佐證下,當得推認被告已生悔悟、贖罪之意識,並為其明瞭本案犯行罪責程度之表徵,較無事後科處刑罰之必要;

併兼衡被告家境小康,未婚,未育有子女,雙親健康情況尚可,目前於就讀大學中,生活費需仰賴家人協助,現居住自宅,且無積欠任何債務之一般情狀所呈現之被告與家庭、社會之連結等一切情狀,在行為責任之限度內,考量刑罰目的、犯後是否悔悟等量刑因子,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六、緩刑之宣告:

(一)按行為經法院評價為不法之犯罪行為,且為刑罰科處之宣告後,究應否加以執行,乃刑罰如何實現之問題。

依現代刑法之觀念,在刑罰制裁之實現上,宜採取多元而有彈性之因應方式,除經斟酌再三,認確無教化之可能,應予隔離之外,對於有教化、改善可能者,其刑罰執行與否,則應視刑罰對於行為人之作用而定。

倘認有以監禁或治療謀求改善之必要,固須依其應受威嚇與矯治之程度,而分別施以不同之改善措施(入監服刑或在矯治機關接受治療);

反之,如認行為人對於社會規範之認知並無重大偏離,行為控制能力亦無異常,僅因偶發、初犯或過失犯罪,刑罰對其效用不大,祇須為刑罰宣示之警示作用,即為已足,此時即非不得緩其刑之執行,並藉違反緩刑規定將入監執行之心理強制作用,謀求行為人自發性之改善更新。

而行為人是否有改善之可能性或執行之必要性,固係由法院為綜合之審酌考量,並就審酌考量所得而為預測性之判斷,但當有客觀情狀顯示預測有誤時,亦非全無補救之道,法院仍得在一定之條件下,撤銷緩刑(參刑法第75條及第75條之1 ),使行為人執行其應執行之刑,以符正義。

由是觀之,法院是否宣告緩刑,有其自由裁量之職權,而基於尊重法院裁量之專屬性,對其裁量宜採取較低之審查密度,祇須行為人符合刑法第74條第1項所定之條件,法院即得宣告緩刑,與行為人犯罪情節是否重大,是否坦認犯行並賠償損失,並無絕對必然之關聯性(最高法院102 年度台上字第4161號刑事判決參照)。

(二)經查,被告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

本院審酌被告一時失慮,致蹈刑章,犯後復坦承犯行,堪認被告經此偵、審程序及刑罰宣告之警告後,當已知所警惕,此可由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時供稱:伊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製造這麼大的麻煩給父母,伊以後騎車會小心,不會再這樣騎車等語(見審交易字卷第43頁)相互佐證,況且被告迄今無入監執行之生命歷程,倘未為緩刑宣告,強使其入監,不無可能使其沾染犯罪惡習,致再犯風險不減反增,亦可能使其固有之社會性劣化,刑罰之惡害性甚為顯著,本院因認被告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當,爰併予宣告緩刑2 年,併此敘明。

七、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修正前刑法第284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第62條前段、第41條第1項前段、第74條第1項第1款,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八、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 10 日內,向本院提起上訴狀(應敘明具體理由並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張靜薰起訴,檢察官林秀濤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8 月 14 日
刑事第二十庭 法 官 廖晉賦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萬可欣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8 月 14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實體法條全文:
修正前刑法第284條第1項前段: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6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百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08年度偵字第14447號
108年度偵字第14448號
被 告 王薪瑜 女 20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王薪瑜於民國107 年3 月16日15時18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 號普通重型機車,沿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3 段北往南方向行駛,行經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3 段與辛亥路1 段口時,本應注意機車行駛至交岔路口,其行進、轉彎,應遵守燈光號誌或交通指揮人員之指揮,而依當時天候雖陰,然日間自然光線、柏油路面乾燥、無缺陷、無障礙物、視距良好等情形,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於北往南方向之號誌已轉換為紅燈時,仍違反號誌管制,而闖越紅燈前行,適蘇天瑜騎乘車牌號碼000-000 號普通重型機車沿辛亥路西往東方向行駛於第3 車道,趙晟宏騎乘車牌號碼
000-000 號普通重機車沿辛亥路西往東方向行駛於第4 車道,亦均行經上開路口,王薪瑜之機車先自左側碰撞蘇天瑜之機車(蘇天瑜與王薪瑜已達成和解,未就過失傷害部分提起告訴),旋又碰撞趙晟宏之機車,致趙晟宏人車倒地,因而受有右側手部、左側膝部、左側踝部等處開放性傷口,及左側腓骨上端及下端其他閉鎖性骨折等傷害。
二、案經趙晟宏告訴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
│編號│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
├──┼───────────┼────────────┤
│1   │被告王薪瑜於本署 107  │被告確有於上揭時、地騎乘│
│    │年度偵字第 11840 號案 │重型機車而與告訴人趙晟宏│
│    │件警詢時及偵查中之供述│之重型機車發生碰撞之事實│
│    │                      │。                      │
├──┼───────────┼────────────┤
│2   │證人即告訴人趙晟宏於偵│全部犯罪事實。          │
│    │查中之指證            │                        │
├──┼───────────┼────────────┤
│3   │證人蘇天瑜於本署 107  │全部犯罪事實。          │
│    │年度偵字第 11840 號案 │                        │
│    │件偵查中之證述        │                        │
├──┼───────────┼────────────┤
│4   │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臺│本件交通事故發生之經過及│
│    │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二│現場狀況等事實。        │
│    │分局交通分隊道路交通事│                        │
│    │故補充資料表、道路交通│                        │
│    │事故調查報告表㈠㈡、被│                        │
│    │告與告訴人及蘇天瑜之道│                        │
│    │路交通事故談話紀錄表、│                        │
│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                        │
│    │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各│                        │
│    │1 份,現場及車輛照片數│                        │
│    │張、監視錄影畫面翻拍照│                        │
│    │片數張                │                        │
├──┼───────────┼────────────┤
│ 5  │臺北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被告騎乘普通重型機車違反│
│    │委員會鑑定意見書      │號誌管制,告訴人及蘇天瑜│
│    │                      │騎乘普通重型機車均無肇事│
│    │                      │因素等事實。            │
├──┼───────────┼────────────┤
│ 6  │國立臺灣大學衛生保健及│告訴人受有如犯罪事實欄所│
│    │醫療中心診斷證明書 1  │載傷害之事實。          │
│    │份,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                        │
│    │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診│                        │
│    │斷證明書 1 份,臺北市 │                        │
│    │立聯合醫院函暨所附之急│                        │
│    │診病歷、急診醫囑單、急│                        │
│    │診護理紀錄各 1 份     │                        │
└──┴───────────┴────────────┘
二、核被告王薪瑜所為,係犯 108 年 5 月 29 日修正前刑法第284條第 1 項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6 月 26 日
檢 察 官 張靜薰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108年5月29日修正前刑法第284條(過失傷害罪)因過失傷害人者,處 6 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 百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 百元以下罰金。
從事業務之人,因業務上之過失傷害人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 千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2 千元以下罰金。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