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TPDM,108,審易,1628,20190814,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08年度審易字第1628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堅志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8年度偵字第00000號),嗣於本院準備程序中,被告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林堅志攜帶兇器侵入住宅竊盜,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 實

一、林堅志於民國108年3月2日下午5時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 號重型機車,行經蘇子庭位於臺北市○○區○○路000巷0弄00號1 樓之住處門前時,見該大門因門框變形而無法完全密合上鎖,即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先持板手關閉供水總開關,復自大門侵入該住宅內,竊取安裝於牆面與水管連接之冷、熱水龍頭各1 支(價值新臺幣〈下同〉700 元),旋即步出門外並騎乘前開重型機車離去。

嗣蘇子庭發覺遭竊後報警處理,為警調閱監視錄影畫面而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蘇子庭訴由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文山第二分局報告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本件被告林堅志所犯係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且非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先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檢察官及被告之意見後,本院認為適宜進行簡式審判程序,是本件之證據調查,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2規定,不受同法第159條第1項、第161條之2、第161條之3、第163條之1及第164條至第170條規定之限制,合先敘明。

二、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均坦承不諱(見本院卷第76頁、第82頁),核與證人即告訴人蘇子庭於警詢、偵訊及本院審理時之證述情節大致相符(見偵查卷第17至19頁、第71至72頁,本院卷第82頁),並有監視錄影畫面翻拍照片13張、現場照片2 張及公路監理電子閘門車牌號碼000-000號重型機車車籍資料1紙附卷可查(見偵查卷第21至29頁、第107 頁),足認被告上開任意性自白確與事實相符,堪予採信。

從而,本件事證明確,被告上開犯行堪予認定,應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一)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刑法第2條第1項定有明文。

查被告行為時,刑法第321條原規定:「犯竊盜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一、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者。

二、毀越門扇、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者。

三、攜帶兇器而犯之者。

四、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者。

五、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犯之者。

六、在車站、埠頭、航空站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內而犯之者。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被告行為後,該條業於108年5月29日修正公布,並自同年月31日施行,修正後該條則規定:「犯前條第1項(竊盜罪)、第2項(竊佔罪)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6月以上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一、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

二、毀越門窗、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

三、攜帶兇器而犯之。

四、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

五、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犯之。

六、在車站、港埠、航空站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內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修正後併科罰金之法定刑度較修正前為重,經比較新舊法結果,新法並未較有利於行為人,依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規定,應適用被告行為時即修正前之刑法第321條規定予以論處。

(二)按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3款之攜帶兇器竊盜罪,係以行為人攜帶兇器竊盜為其加重要件,此所謂兇器,其種類並無限制,凡客觀上足對人之生命、身體、安全構成威脅,具有危險性之兇器均屬之,且祇須行竊時攜帶此種具有危險性之兇器為已足,並不以攜帶之初有行兇之意圖為必要(參照最高法院79年台上第5253號判例)。

查本件被告於上開時、地,持板手行竊,該板手為金屬材質,質地堅硬,客觀上足對人生命、身體、安全構成威脅,足供兇器使用,依上開判例要旨,應屬具有危險性之兇器無訛。

又按「住宅」乃指人類日常居住之場所而言,被告侵入告訴人上址住處,該處既設有大門,就整體屋舍而言,亦為該房舍之一部分,且為告訴人生活起居場所之一部分,屬有人居住之住宅無誤。

是核被告所為,係犯修正前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款、第3款之攜帶兇器侵入住宅竊盜罪。

(三)被告前:①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3年度審訴字第580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10 月,嗣上訴,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04年度上訴字第614 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

②因竊盜案件,經本院以104年度審易字第272號判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4月、5月、8月,嗣上訴,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04 年度上易字第995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

③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4 年度審訴字第224 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11月確定。

上開各案之罪刑,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04 年度聲字第2679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2年6月確定,於106年4月17日因縮短刑期假釋出監,所餘期間付保護管束,於106年12月5日保護管束期滿未經撤銷假釋,視為執行完畢等情,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按,被告於受有期徒刑之執行完畢後,5 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又參酌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被告前之竊盜與本件情節迥異,爰不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加重其刑。

(四)爰審酌被告不思以正途獲取財物,竟任意竊取他人財物,法治觀念淡薄,所為實非可取,惟念其於犯罪坦認犯行,並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並賠償告訴人700元,此有本院108年度審附民字第1008號和解筆錄1 份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84-1頁),告訴人亦當庭表示願意用最輕的刑度處理,犯後態度尚稱良好,兼衡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智識程度、生活狀況、竊得物品之價值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五)沒收部分:1.被告竊得之水龍頭2 支,固屬被告之犯罪所得,本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規定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惟被告已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並給付告訴人700 元,業如前述,前開所賠償之金額,雖非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規定文義所指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然參酌該規定旨在保障被害人因犯罪所生之求償權(參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之立法理由),被告既已賠付告訴人,則告訴人此部分求償權已獲滿足,若再宣告沒收,將有過苛之虞,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之規定,不予宣告沒收。

2.另未扣案之板手1 支,雖為被告所有供犯本案犯行所用或犯罪預備之物,惟未據扣案,亦無其他積極事證足認上開板手現時尚屬存在而未滅失,爰不予宣告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段,修正前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款、第3款,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第41條第1項前段、第38條之2第2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錦鴻提起公訴,檢察官李進榮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8 月 14 日
刑事第二十一庭法 官 余欣璇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曾彥碩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8 月 14 日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修正前中華民國刑法第321條
(加重竊盜罪)
犯竊盜罪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 於夜間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者。
二 毀越門扇、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者。
三 攜帶兇器而犯之者。
四 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者。
五 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犯之者。
六 在車站或埠頭而犯之者。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