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TPDM,97,金訴,15,20090319,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97年度金訴字第15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戊○○
選任辯護人 劉師婷律師
沈以軒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銀行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97年度偵字第629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戊○○共同違反非銀行不得經營收受存款業務之規定,處有期徒刑貳年,緩刑伍年,並應向辛○○支付新台幣肆萬元,給付方式如下:自民國九十八年四月十日起按月於每月十日給付新台幣伍仟元,至全部清償為止,如有一期未履行,視為全部到期。

犯罪事實

一、戊○○明知非依銀行法組織登記之銀行,不得經營收受存款業務,且不得收受投資或使加入為股東,向多數人或不特定人收受款項或吸收資金,而約定或給付與本金顯不相當之紅利、利息、股息或其他報酬,竟於民國96年6 月間至址設臺北市松山區○○○路214號7樓「咏康集團」任職後,與該集團總裁蕭志中(另由檢察官移送臺灣台中地方法院併案審理)基於違反銀行法之犯意聯絡,依蕭志中之指示,負責招攬投資股東、協助簽約等事宜,而多次在前開集團辦公處所對外舉辦投資說明會,對前來參加說明會之不特定人宣稱該集團所屬越康股份有限公司(未辦理公司設立登記,惟戊○○等人並未以該公司名義經營業務或為其他法律行為。

下稱越康公司)將在越南投資水力發電、土地開發及電信等事業,前景看好,並以優渥之投資條件,吸引大眾加入成為「隱名合夥股東」,嗣丙○○、乙○○、癸○○、辛○○、己○○、甲○○、庚○○、壬○○、丁○○等人認有利可圖,乃以如附表「獲利方式」欄所示之投資條件,分別於如附表所示之日期投資如附表所示之資金,其投資報酬率達30%(換算為年利率為60%,起訴書誤載為年利率40%),戊○○並交付各投資人投資契約書暨投資契約副約(以蕭志中為契約當事人)等文件收執,以此約定或給付與本金顯不相當之報酬,吸引大眾游資。

嗣因丙○○等人並未能按期領得約定之款項而提出告訴,始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法務部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報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戊○○於本院審理時坦承不諱,核與被害人丙○○、乙○○、癸○○、辛○○、己○○、甲○○、庚○○、壬○○、丁○○於警詢、臺北市調查處詢問或檢察官訊問時指訴及共同正犯蕭志中於檢察官訊問時供述、證人即咏康集團會計闕婉婷於檢察官訊問時證述之情節相符,並有投資契約書、投資契約副約、越南投資紅利回饋計畫、96年10月12日跨行匯款申請書(己○○)、96年7 月24日、96年8月8日、96年9月17日、96年9月20日匯款委託書(丙○○)、96年10月5 日匯款申請書回條聯(壬○○)、蕭志中之日盛銀行敦北分行帳戶(帳號:00000000000000號)開戶申請書暨帳戶交易明細查詢表、戊○○名片在卷可稽,堪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

本件事證明確,被告犯行堪以認定,自應依法論科。

二、按「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非銀行不得經營收受存款、受託經理信託資金、公眾財產或辦理國內外匯兌業務」,銀行法第29條第1項定有明文。

又銀行法第5條之1 規定:「本法稱收受存款,謂向不特定多數人收受款項或吸收資金,並約定返還本金或給付相當或高於本金之行為」,而所謂經營收受存款業務,係指為收受存款行為,並以之為業務加以經營而言。

另銀行法第125條所處罰非銀行經營收受存款業務,應以是否對多數人或不特定人為之,並以所收受存款之時間及金額,依社會上之一般價值判斷,認係經營業務者為認定標準,而銀行法於78年7月17日修正公布同時增訂第29條之1規定「以借款、收受投資、使加入為股東或其他名義,向多數人或不特定之人收受款項或吸收資金,而約定或給付與本金顯不相當之紅利、利息、股息或其他報酬者,以收受存款論」,考其立法理由,係以當時社會上有所謂地下投資公司等係利用借款、收受投資、使加入為股東等名義,大量吸收社會資金,以遂行其收受存款之實,而經營其登記範圍以外之業務,為保障社會投資大眾之權益,及有效維護經濟金融秩序,實有將該脫法收受存款行為,擬制規定為收受存款必要,違法吸收資金之公司,所以能蔓延滋長,乃在於行為人與投資人約定或給付與本金顯不相當之紅利、股息、利息或其他報酬,參考刑法第344條重利罪規定,併予規定為要件之一,以期適用明確,而該次修正亦同時增訂第5條之1規定:「本法稱收受存款,謂向不特定多數人收受款項或吸收資金,並約定返還本金或給付相當或高於本金之行為」,將存款之定義,於立法上為明確之規定。

本件投資人即被害人丙○○等人依如附表「獲利方式」欄所示之投資條件,分別投資如附表所示之資金,其投資報酬率達30%(換算為年利率為60%,起訴書誤載為年利率40%),不僅高於民法所定最高年利率20%之限制規定(民法第205條規定參照),與當時銀行牌告各項存款利率相差尤鉅,是本案被告戊○○與蕭志中等人與投資人所約定或給付之報酬,顯與本金不相當。

又丙○○等人參與投資,其目的亦在於領取上開與本金顯不相當之報酬,且被告等人吸金之對象達9 人,已該當於向多數人收受款項或吸收資金。

被告向多數人吸收資金,並約定給付與本金顯不相當之報酬之行為,依據銀行法第5條之1、第29條之1 等規定,應以收受存款論,故核被告所為,係犯銀行法第125條第1項之非法經營銀行業務罪。

被告所為上開犯行,與蕭志中有犯意之聯絡及行為之分擔,為共同正犯。

又銀行法所謂「業務」,係指以反覆同種類之行為為目的之集合體或個人,具有多次性、持續性與集合性之內涵,核其性質應屬於集合犯中之營業犯類型,為實質上一罪,被告有多次之吸收存款或介紹他人加入之行為,然依前述之說明,應屬集合行為,僅論以一罪。

至起訴書固記載本案被害人尚有陳有田、葉琳明、賴昱綸、張鏽陵、劉陳新等人,惟此部分業經公訴檢察官當庭減縮不予主張;

又起訴書犯罪事實欄記載被害人丙○○等人「因此陷於錯誤」、「始知受騙」等語,惟起訴法條並未主張被告另涉有詐欺取財罪嫌,公訴檢察官亦主張本案被告並未涉有詐欺取財罪嫌,本院自當依公訴檢察官主張之公訴範圍而為審理,附此敘明。

三、本院考量被告亦係經友人介紹加入而參與蕭志中所宣稱之投資,且投資金額達新台幣(下同)115 萬元(被告以其妻葉秀瑢之名義投資)等情,業經被告供述明確,並經證人闕婉婷於檢察官訊問時證述屬實,復有投資契約書、葉秀瑢之合作金庫銀行活期儲蓄存款存摺、10月份本金、車馬費明細表在卷可憑,被告在咏康集團雖擔任區總經理一職(有上開被告之名片可證),惟其職務內容亦僅屬業務人員性質,以負責招攬投資股東為業,並藉此賺取分紅利潤,此亦經被告供陳甚明,並經共犯蕭志中於檢察官訊問時陳述屬實,是被告雖與蕭志中共犯違反銀行法之犯行,惟稽其在集團中之角色、地位,亦僅屬兼具投資人身分之業務人員,在集團中非屬居於策劃或決策地位,其犯案情節非重,然違反非銀行不得經營收受存款業務之規定,其法定刑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上二億元以下罰金」,依本件被告實際犯罪之情狀而言,非無顯可憫恕之處,認如量處法定最低度刑,猶嫌過重,顯屬情輕法重,有傷一般國民對於法律之情感,故參酌前情,爰依刑法第59條之規定,酌減其刑。

爰審酌被告前有公共危險(酒後駕車)之犯罪前案紀錄(不構成累犯),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按,素行難謂良好;

且被告未經主管機關准許,擅自經營銀行存款業務,違法吸金,造成多人財產損失,對國家金融秩序管理造成危害;

惟犯後尚能坦承犯行,態度良好,以及被告已與被害人丙○○、乙○○、癸○○、己○○、甲○○、庚○○、壬○○、丁○○達成和解,並取得諒解(此有和解書附卷可考);

被告目前失業中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以示警惕。

又被告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此有前開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其因一時失慮,致罹刑章,並與大多數被害人達成和解(被告雖尚未賠償被害人辛○○之4 萬元損失,惟被告當庭表示願意按期賠償被害人辛○○之損失,並當庭取得辛○○之同意),是被告經此教訓,應已知警惕,而無再犯之虞,其所宣告之有期徒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惟本院為期被告能確實繼續按期給付賠償金給被害人辛○○,免僥倖利用分期之利,得法院寬判,於給付數期款後即不再履行,故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第2項第3款之規定,併諭知緩刑5年,並命被告應向辛○○支付4 萬元,給付方式如下:自98年4月10日起按月於每月10日給付5,000元,至全部清償為止,如有一期未履行,視為全部到期。

此部分依刑法第74條第4項規定得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又依同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規定,受緩刑之宣告而違反上開本院所定負擔情節重大,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得撤銷其宣告,併為說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銀行法第125條第1項,刑法第11條前段、第28條、第59條、第74條第1項第1款、第2項第3款,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盧姿如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98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郭惠玲
法 官 呂政燁
法 官 李明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劉穗筠
中 華 民 國 98 年 3 月 19 日
銀行法第125條
違反第 29 條第 1 項規定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千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金。
其犯罪所得達新臺幣1億元以上者,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2500萬元以上5億元以下罰金。
經營銀行間資金移轉帳務清算之金融資訊服務事業,未經主管機關許可,而擅自營業者,依前項規定處罰。
法人犯前二項之罪者,處罰其行為負責人。
附表:
┌──┬───┬──────┬─────┬────────┬─────┐
│編號│被害人│ 投資時間   │ 投資金額 │ 獲  利  方  式 │備      註│
│    │      │            │(新台幣)│                │          │
├──┼───┼──────┼─────┼────────┼─────┤
│ 1 │丙○○│96年7月24日 │20萬元    │每個月共可領回10│丙○○前後│
│    │      ├──────┼─────┤萬元,第6 個月可│依約僅領回│
│    │      │96年8月8日  │30萬元    │領回15萬元。    │共計20萬元│
│    │      ├──────┼─────┼────────┤之款項。  │
│    │      │96年9月17日 │20萬元    │每個月共可領回20│          │
│    │      ├──────┼─────┤萬元,第6 個月可│          │
│    │      │96年9月20日 │80萬元    │領回50萬元。    │          │
├──┼───┼──────┼─────┼────────┼─────┤
│ 2 │乙○○│96年8 月10日│5 萬元    │投資每單位5 萬元│乙○○前後│
│    │      ├──────┼─────┤,每個月可領回1 │依約僅領回│
│    │      │96年9 月13日│5 萬元    │萬元,第6 個月可│共計2 萬元│
│    │      ├──────┼─────┤領回15,000元。  │之款項。  │
│    │      │96年9 月19日│15萬元    │                │          │
├──┼───┼──────┼─────┼────────┼─────┤
│ 3 │癸○○│96年8 月20日│5 萬元    │投資每單位5 萬元│癸○○未曾│
│    │      ├──────┼─────┤,每個月可領回1 │領得任何款│
│    │      │96年8 月24日│10萬元    │萬元,第6個月可 │項。      │
│    │      ├──────┼─────┤領回15,000元。  │          │
│    │      │96年9 月27日│10萬元    │                │          │
├──┼───┼──────┼─────┼────────┼─────┤
│ 4 │辛○○│96年8 月20日│5 萬元    │投資每單位5 萬元│辛○○依約│
│    │      │            │          │,每個月可領回1 │僅領回1 萬│
│    │      │            │          │萬元,第6個月可 │元之款項。│
│    │      │            │          │領回15,000元。  │          │
├──┼───┼──────┼─────┼────────┼─────┤
│ 5 │己○○│96年8 月29日│5 萬元    │投資每單位5 萬元│己○○依約│
│    │      │            │          │,每個月可領回1 │僅領回共計│
│    │      │            │          │萬元,第6 個月可│1 萬元之款│
│    │      │            │          │領回15,000元。  │項。      │
│    │      ├──────┼─────┼────────┤          │
│    │      │96年10月12日│20萬元    │每個月可領回4 萬│          │
│    │      │            │          │元,第6 個月可領│          │
│    │      │            │          │回6 萬元。      │          │
├──┼───┼──────┼─────┼────────┼─────┤
│ 6 │甲○○│96年8 月29日│5 萬元    │投資每單位5 萬元│甲○○依約│
│    │      │            │          │,每個月可領回1 │僅領回1 萬│
│    │      │            │          │萬元,第6 個月可│元之款項。│
│    │      │            │          │領回15,000元。  │          │
├──┼───┼──────┼─────┼────────┼─────┤
│ 7 │庚○○│96年9 月17日│10萬元    │投資每單位5 萬元│庚○○未曾│
│    │      ├──────┼─────┤或10萬元,每個月│領得任何款│
│    │      │96年10月9 日│10萬元    │可領回1 萬元(每│項。      │
│    │      │            │          │單位5 萬元部分)│          │
│    │      │            │          │或2 萬元(每單位│          │
│    │      │            │          │10萬元部分),第│          │
│    │      │            │          │6個月可領回15000│          │
│    │      │            │          │元(每單位5萬元 │          │
│    │      │            │          │部分)或3 萬元(│          │
│    │      │            │          │每單位10萬元部分│          │
│    │      │            │          │)。            │          │
├──┼───┼──────┼─────┼────────┼─────┤
│ 8 │壬○○│96年10月5 日│10萬元    │投資每單位10萬元│壬○○未曾│
│    │      │            │          │,每個月可領回2 │領得任何款│
│    │      │            │          │萬元,第6 個月可│項。      │
│    │      │            │          │領回3 萬元。    │          │
├──┼───┼──────┼─────┼────────┼─────┤
│ 9 │丁○○│96年10月18日│5 萬元    │投資每單位5 萬元│丁○○未曾│
│    │      │            │          │,每個月可領回1 │領得任何款│
│    │      │            │          │萬元,第6 個月可│項。      │
│    │      │            │          │領回15,000元。  │          │
└──┴───┴──────┴─────┴────────┴─────┘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