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TPDM,106,審簡,795,20170510,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06年度審簡字第795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文輝
上列被告因傷害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6 年度偵字第3168號),被告經訊問後自白犯罪(106 年度審易字第856 號),經本院裁定逕以簡易判決處刑,並判決如下:

主 文

張文輝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有期徒刑叁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又犯傷害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應執行有期徒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緩刑貳年,並應依本案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和解或調解之結果,於確定之翌日起伍個月內,依確定判決、和解或調解之內容給付莊星豐。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明犯罪事實之證據方法並其證據,除證據部分應補充:「被告張文輝於本院審理時之自白(見本院106 年度審易字第856 號卷〈下稱本院卷〉第22頁、第25頁背面)」外,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之理由:

(一)核被告張文輝所為,係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他人物品罪及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

被告先後毀損他人物品、傷害之犯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二)量刑理由之說明:1.爰以被告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因與告訴人發生行車糾紛,不思理性解決,竟以騎車沿路追隨告訴人、腳踹告訴人機車倒地、傷害告訴人身體為手段,以達洩憤之目的,造成告訴人受有前述財產遭損壞及身體受有傷害之結果,所為實屬非是;

惟念及被告犯後於本院審理時終能坦承犯行之態度尚可,且其於5 年內並無何前科紀錄,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素行尚可;

復於本院審理時,當庭認錯表示悔意;

併參酌其家庭經濟生活狀況小康、現職收入、受有初等教育之智識程度、尚需撫養照顧之人口、告訴人所受傷勢及財物受損之程度,以及被告雖欲和解,惟因與告訴人就賠償金額部分無法達成共識(見本院卷第26頁),因此迄今尚無法與告訴人達成和解,然已就經濟能力範圍內當庭給付告訴人新臺幣(下同)2 萬元之賠償金暨檢察官、告訴人、被告對於科刑範圍之意見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定應執行之刑,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2.又被告前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執行完畢後,5 年以內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乙份存卷可查。

於本院審理時並坦認犯行,且告訴人已先取得部分賠償金,告訴人亦能瞭解告訴人之經濟情況,故而勉為同意:「被告及告訴人是否均同意就本案所生之損害賠償,被告先行給付告訴人2 萬元後,告訴人同意法院對被告為緩刑之宣告(上開金額為本案損害賠償之一部,並不免除被告其餘依法應負之損害賠償責任)。

至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部分,由本院移送民事庭審理,視確定判決之結果,判決所認定之損害賠償額(含先行給付之金額),若高於2 萬元,不足部分被告應於判決確定後或和解、調解成立後5 個月內給付告訴人該差額;

若低於2 萬元,告訴人則無庸退還。」

等語(參本院卷第26頁背面)。

據此,本院認被告僅因一時失慮,致罹刑章,經此偵、審程序及科刑之宣告,應知所警惕而無再犯之虞,從而前開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2款之規定,諭知緩刑2 年,以勵自新。

3.末按緩刑宣告,得斟酌情形,命犯罪行為人向被害人支付相當數額之財產或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刑法第74條第2項第3款定有明文。

而被告之過失傷害行為,生損害於告訴人,自應賠償。

爰審酌被告有賠償告訴人損害之意願,僅囿於目前之經濟情況,始未能符合告訴人求償之金額,本院參照前揭說明,兼以保障告訴人之權益,就緩刑之條件,諭知如主文所示。

此部分並得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

如被告未遵循本院諭知之緩刑期間所定負擔而情節重大者,檢察官得依刑事訴訟法第476條及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之規定,聲請撤銷本件緩刑之宣告,併予敘明。

三、適用之法律: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刑法第354條、第277條第1項、第41條第1項前段、第51條第5款、第74條第1項第2款、第2項第3款,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自收受送達翌日起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應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鄭雅方提起公訴、檢察官范孟珊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5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十庭 法 官 黃玉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黃勤涵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5 月 15 日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損器物罪)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 百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
(普通傷害罪)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 千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06年度偵字第3168號
被 告 張文輝 男 00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
居新北市○○區○○路000號0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傷害等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文輝與張益誠為父子,於民國105 年9 月16日16時50分許,分別騎乘車牌號碼000-000 號及000-000 號普通重型機車,行經新北市○○區○○路0 段000 號巷口停等紅燈時,張益誠因行車糾紛與莊星豐發生口角爭執,張文輝見狀心生不滿,竟基於傷害及毀損之犯意,於綠燈起步時,先出手欲抓住莊星豐所騎乘機車龍頭,再騎乘機車沿路追隨莊星豐,而於同日16時58分許,追隨莊星豐迴轉至上開地點,並行駛至莊星豐所騎乘機車左側,以右腳踹踢莊星豐所騎乘行進間機車,致莊星豐重心不穩,所騎乘機車向右偏駛,撞及停放於路邊之車輛,莊星豐因而人車倒地,致該機車前柄、左飛鏢、前土除、大燈組、轉向桿滾珠碗組、轉向主桿、車把手、左前方向燈組、左車前勁戰標誌、右側邊條、右前小燈組破裂、損壞,足生損害於莊星豐。
嗣雙方停駛於路旁,莊星豐脫下安全帽欲察看撞車情形,詎張文輝復承前開傷害犯意,接續以右手持安全帽毆擊莊星豐之頭部及背部,致莊星豐受有左側背部挫傷、左側手肘挫傷、右側膝部挫傷、頭皮鈍傷及挫傷等傷害。
嗣莊星豐報警處理,經警調閱前述地點之監視器錄影畫面,始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莊星豐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店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
│編號│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
├──┼───────────┼────────────┤
│ 1  │被告張文輝於警詢及偵查│固坦承有於前揭時、地與告│
│    │中之供述              │訴人因行車糾紛發生爭執,│
│    │                      │並於綠燈起步時,出手拍告│
│    │                      │訴人,及騎乘車牌號碼000 │
│    │                      │-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追隨告│
│    │                      │訴人欲與之理論,其後有朝│
│    │                      │告訴人所騎乘機車出腳,告│
│    │                      │訴人即人車倒地,撞及停放│
│    │                      │於路邊之車輛,另被告有拿│
│    │                      │安全帽朝告訴人走過去,告│
│    │                      │訴人當時並未戴安全帽之事│
│    │                      │實,惟矢口否認有何上開犯│
│    │                      │行,辯稱:當時係因雙方車│
│    │                      │輛間距過近,告訴人的車差│
│    │                      │點撞到伊,伊才直覺反應伸│
│    │                      │腳阻擋,並未故意踹踢告訴│
│    │                      │人所騎乘機車;伊持安全帽│
│    │                      │僅是作勢,並無毆打告訴人│
│    │                      │云云。                  │
├──┼───────────┼────────────┤
│ 2  │證人即告訴人莊星豐於警│證明被告因上揭原因,於前│
│    │詢及偵查中之指述      │揭時、地,以上述方式傷害│
│    │                      │告訴人,致其受有上開傷害│
│    │                      │之事實。                │
├──┼───────────┼────────────┤
│ 3  │證人張益誠於警詢中之證│證明於前揭時、地騎乘車牌│
│    │述                    │號碼000-000 號普通重型機│
│    │                      │車之人為被告,證人張益誠│
│    │                      │、被告、告訴人有於前揭時│
│    │                      │、地因行車糾紛發生爭執,│
│    │                      │被告有出手欲找告訴人理論│
│    │                      │,告訴人甩開後,被告騎乘│
│    │                      │該機車追隨告訴人,其後告│
│    │                      │訴人人車倒地之事實。    │
├──┼───────────┼────────────┤
│ 4  │車牌號碼000-000 號普通│證明於前揭時、地騎乘車牌│
│    │重型機車車輛詳細資料報│號碼000-000 號普通重型機│
│    │表、警員職務報告各1份 │車之人為被告之事實。    │
│    │                      │                        │
├──┼───────────┼────────────┤
│ 5  │本署檢察官勘驗筆錄1 份│⒈證明被告於前揭時、地騎│
│    │、現場監視器錄影光碟1 │  乘機車自告訴人後方追趕│
│    │片、錄影畫面擷取照片7 │  ,並於與告訴人並行之際│
│    │張                    │  ,即伸腳踹踢告訴人所騎│
│    │                      │  乘機車,致告訴人所騎乘│
│    │                      │  機車向右傾斜偏駛,而被│
│    │                      │  告亦因踢擊之反作用力,│
│    │                      │  騎乘方向往左偏離並傾斜│
│    │                      │  ,佐證被告當時踹踢力量│
│    │                      │  非輕之事實。          │
│    │                      │⒉證明被告於前揭時、地持│
│    │                      │  安全帽大步朝告訴人方向│
│    │                      │  走去,並揮擊該安全帽,│
│    │                      │  被害人遂蹲地以雙手護頭│
│    │                      │  ,被告仍持續以安全帽攻│
│    │                      │  擊告訴人之事實。      │
├──┼───────────┼────────────┤
│ 6  │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證明告訴人受有上開傷害之│
│    │耕莘醫院、臺北市立萬芳│事實,且該傷勢核與告訴人│
│    │醫院- 委託財團法人臺北│所指訴及監視器錄影畫面所│
│    │醫學大學辦理乙種診斷證│示,告訴人因所騎乘機車遭│
│    │明書各1份             │被告踹踢而倒地,及因遭被│
│    │                      │告以安全帽毆擊頭部及背部│
│    │                      │,而蹲下並以雙手護頭防禦│
│    │                      │所將造成之傷勢相符,佐證│
│    │                      │被告有以上述方式傷害告訴│
│    │                      │人之事實。              │
├──┼───────────┼────────────┤
│ 7  │鴻吉機車行維修估價清單│證明告訴人所騎乘機車受有│
│    │1 紙、告訴人所騎乘機車│上開損壞,且該機車左車殼│
│    │車損照片5張           │破損,佐證被告當時踹踢力│
│    │                      │量非輕之事實。          │
└──┴───────────┴────────────┘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及同法第354條之毀損等罪嫌。
被告先以腳踹踢告訴人所騎乘機車,致告訴人倒地後,繼而持安全帽毆擊告訴人之行為,係於密切接近之時間、地點,接續進行未間斷,並侵害同一法益,則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且其主觀上所認識者亦係基於單一犯意所為之接續舉動,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應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為當,請論以接續犯,而為包括之一罪。
又被告以一行為同時觸犯上開2 罪名,為想像競合犯,請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重之傷害罪處斷。
三、至告訴意旨雖認被告前揭傷害之行為,係基於殺人之犯意而為之,持安全帽攻擊告訴人,因認其係涉有刑法第271條第2項、第1項之殺人未遂罪嫌等語。
然然按殺人未遂罪與傷害罪之區別,應以加害人有無殺意為斷,以戕害他人生命之故意,著手於刺殺之實行而未發生死亡之結果,為殺人未遂;
倘無使人喪失生命之故意,僅在使其身體、健康受到傷害,則為傷害罪,二罪皆發生傷害之結果,祗其主觀犯意及身體傷害程度不同而已,而欲認定行為人砍殺他人究係出於殺人或傷害之犯意,被害人之受傷傷痕多寡、行為人下手輕重如何、是否為致命部位、所用凶器之利鈍等,雖可藉為認定有無殺意心證,且為重要之參考資料,但非判斷殺人與傷害之絕對標準,仍需斟酌當時客觀環境及其他具體情形加以判斷,最高法院47年台上字第1364號判例、84年度台上字第3179號及91年度台上字第4893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
申言之,刑法殺人未遂與傷害罪之區別,端在以加害人於行為之初有無戕害他人生命之故意為斷,至於殺人犯意之存否,固係隱藏於行為人內部主觀之意思,被害人傷痕之多寡、行為人下手輕重如何、是否為致命部位、所用凶器之利鈍等,及與被害人是否相識等情,雖不能執為區別殺人與傷害之絕對標準,然仍非不得審酌事發當時情況,觀其行為動機,視其下手情形、用力輕重、下手部位之手段,佐以其所執兇器、致傷結果、與被害人之關係暨後之情狀等予以綜合觀察論斷。
而觀諸前述告訴人所受傷勢情形,且衡以雙方素未謀面乙情業據告訴人陳述在卷,雙方僅案發當日有前述行車糾紛,並無何深仇大恨,而告訴人所受頭皮鈍、挫傷之傷害,亦難排除係告訴人蹲下閃躲被告攻擊所致。
況以被告持安全帽毆打告訴人時間,僅持續約數十秒鐘,倘被告確有致告訴人於死之意,當不致僅揮擊數秒隨即停手,是足見被告僅意在教訓告訴人,目的已達即行離去。
綜上,依本案雙方之關係、衝突經過情形、下手情節、傷害部位、傷勢程度及使用之工具等一切情形,殊難率認被告當時主觀上確實存有殺人犯意,是認被告應無成立殺人未遂罪名之餘地,然因此部分與前揭經提起公訴之傷害犯行間,屬於事實上一罪關係,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附此敘明。
四、又告訴人另指訴被告出手欲抓住其所騎乘機車龍頭,且騎乘機車沿路追隨其所騎乘機車,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04條之強制罪嫌;
被告以右腳踹踢告訴人所騎乘行進間機車,告訴人因而人車倒地,致其手機鏡頭損壞與螢幕破損,致令不堪使用,因認被告另涉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罪嫌等語。
惟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定有明文。
次按認定不利於被告之事實,須依積極證據,苟積極證據不足為不利於被告事實之認定時,即應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
且告訴人之告訴,係以使被告受刑事訴追為目的,是其陳述是否與事實相符,仍應調查其他證據以資審認,始得為不利被告之認定,最高法院30年上字第816 號、52年台上字第1300號判例意旨可資參照。
又按刑法第304條之強制罪,除行為人主觀上須有以強暴脅迫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他人行使權利之故意外,客觀上須有以施強暴脅迫之行為為手段,至所謂強暴脅迫,以行為人所用之強脅手段足以妨害他人行使權利,或足使他人行無義務之事為已足,並非以被害人之自由完全受其壓制為必要。
詳言之,本條所稱之強暴,係指對人所為之有形暴力之行使,而所稱之脅迫,則係指通知之內容為對人施以攻擊之威脅,致使對方生恐怖心而強制其為作為或不作為,因而,倘行為人所實施之行為並不該當於前開強暴脅迫概念,自無觸犯該罪之餘地,最高法院28年度上字第3650號判例要旨、臺灣高等法院92年度上易字第1136號判決意旨參照。
再按過失行為之處罰,以有特別規定者為限,刑法第12條第2項定有明文。
而刑法第354條之毀損罪,以行為人故意毀損他人之物為其構成要件,並無處罰過失毀損之規定,此觀該條規定即明。
惟查,質之告訴人於偵查中陳稱:被告出手抓伊龍頭,伊車有稍微不穩,但繼續往前騎,後來伊見被告快追上伊,伊又急轉等語,足見告訴人並無因被告之行為有何難以離開之情事,是被告之行為並未使告訴人無法離開而將其置於實力支配之下,即難認被告抓告訴人所騎乘機車龍頭及跟追告訴人之行為已達施行強暴、脅迫而妨害告訴人行使權利之程度,至被告其後踹踢告訴人所騎乘機車,及以安全帽毆擊告訴人之行為,則係基於傷害之犯意而為之,並非基於強制之犯意,況觀諸現場監視錄影畫面,告訴人於遭被告以安全帽毆擊後,仍停留在現場與被告及證人張益誠面對面交談,有卷附本署檢察官勘驗筆錄1 份可佐,足認告訴人之行動自由並無遭受拘束,其意志亦無明顯因被告上開行為而致壓抑之程度,從而,告訴人當時未隨即離去乙節,應係出於其自由意志評估考量之結果,尚難據認被告有何強制之犯行或犯意。
再查,上開手機毀損情形,僅有卷附照片2 張可參,而依該照片所示,該手機僅外觀有些微擦痕,並無告訴人所指之螢幕及鏡頭破裂等情,復無其他客觀證據可資佐證,是此部分除告訴人之單一指訴外,尚乏實據可佐;
且告訴人於倒地前,係將上開手機放置於所騎乘機車前置物箱,被告當時在騎機車後方,應無法看見上開手機乙節,業據告訴人自陳在卷,實難認被告於出腳踹踢告訴人所騎乘機車時,主觀上有使上開手機鏡頭損壞與螢幕破損之毀損故意,至多僅有過失,然刑法毀損罪,並無處罰過失毀損之明文,自難以該罪相繩。
綜合上述各情,自難單憑告訴人之片面指訴及主觀感受,遽認被告有何強制之犯行,揆諸首揭法條及判例要旨,應認其此部分之犯罪嫌疑不足。
然被告影響告訴人騎乘機車及離去自由,及踹踢告訴人所騎乘機車致告訴人手機毀損之行為部分,果若成立犯罪,與前揭起訴部分,係以一行為同時侵害告訴人之身體、財產及自由法益,而觸犯數罪名,係屬想像競合犯之裁判上一罪關係,自為起訴效力所及,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亦併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3 月 23 日
檢 察 官 鄭 雅 方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4 月 5 日
書 記 官 陳 妍 婷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