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TPDM,108,審簡,1533,20190830,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08年度審簡字第1533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聶仲文


選任辯護人 邱政義律師
上列被告因恐嚇取財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8年度偵字第11323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受理後(108年度審易字第1701號),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裁定適用簡易判決程序,並判決如下︰

主 文

聶仲文犯恐嚇取財未遂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緩刑貳年。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外(如附件),並更正犯罪事實及補充證據如下:

(一)本案犯罪事實欄一第30行記載之「足以貶損甲○○之名譽」應更正為「足以貶損甲○○之名譽(涉犯加重誹謗罪部分,業經告訴人撤回告訴,另由本院為公訴不受理判決)」。

(二)證據部分補充:「被告聶仲文於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 (見審易字卷第51頁)。

二、論罪法條之適用:核被告聶仲文所為,係犯刑法第346條第3項、第1項之恐嚇取財未遂罪。

三、量刑之說明: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攝錄告訴人甲○○及其友人乙○○2 人會面之情形為手段,恫嚇告訴人交付財物,使告訴人心生恐懼,倖因告訴人於相約交付金錢之日偕同律師到場,被告始未得手;

復觀諸被告固具五專畢業之智識程度,惟前無恐嚇取財之前案犯罪紀錄,此有個人戶籍(完整姓名)查詢結果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各1 份在卷可參(見審易字卷第13頁至第14頁),可知其違法性意識即無法與累(再)犯者等量齊觀,是本案犯行之違法性程度即無從悉數歸由被告承擔,應予以扣減之;

又考量被告犯後已與告訴人達成和解方案,願賠償告訴人20萬元,並已給付完畢,此有和解書及本院108 年8 月28日公務電話紀錄各1 份附卷可參(見審易字卷第57頁及第61頁),且告訴人嗣並具狀請求法院對被告宣判緩刑或從輕量刑,此有刑事撤回告訴狀及陳報狀1 份附卷足佐(見審易字卷第55頁),足見告訴人所受損害均已獲相當彌補,更已終局原諒被告,使本案得以終局落幕,是本案自得基於刑事政策合目的及修復式司法之立場,大幅度減輕被告之刑;

再審酌被告犯後坦承犯行無訛,於無相反證據可資佐證下,當得推認其已生悔悟、贖罪之意識,並為其明瞭本案犯行罪責程度之表徵,較無事後處罰之必要;

併兼衡被告家境勉持,已婚,育有成年子女2 名,均有獨立經濟來源,現擔任房屋仲介,每月收入不穩定,目前居住於前配偶家中,無須負擔房屋貸款,然積欠信用卡債務約新臺幣60萬元等一般情狀所呈現之被告與家庭、社會之連結性,於行為責任之限度內,考量刑罰目的、刑事政策合目的性、修復式司法、犯後悔悟與否等量刑因子,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緩刑之宣告:

(一)按行為經法院評價為不法之犯罪行為,且為刑罰科處之宣告後,究應否加以執行,乃刑罰如何實現之問題。

依現代刑法之觀念,在刑罰制裁之實現上,宜採取多元而有彈性之因應方式,除經斟酌再三,認確無教化之可能,應予隔離之外,對於有教化、改善可能者,其刑罰執行與否,則應視刑罰對於行為人之作用而定。

倘認有以監禁或治療謀求改善之必要,固須依其應受威嚇與矯治之程度,而分別施以不同之改善措施(入監服刑或在矯治機關接受治療);

反之,如認行為人對於社會規範之認知並無重大偏離,行為控制能力亦無異常,僅因偶發、初犯或過失犯罪,刑罰對其效用不大,祇須為刑罰宣示之警示作用,即為已足,此時即非不得緩其刑之執行,並藉違反緩刑規定將入監執行之心理強制作用,謀求行為人自發性之改善更新。

而行為人是否有改善之可能性或執行之必要性,固係由法院為綜合之審酌考量,並就審酌考量所得而為預測性之判斷,但當有客觀情狀顯示預測有誤時,亦非全無補救之道,法院仍得在一定之條件下,撤銷緩刑(參刑法第75條及第75條之1 ),使行為人執行其應執行之刑,以符正義。

由是觀之,法院是否宣告緩刑,有其自由裁量之職權,而基於尊重法院裁量之專屬性,對其裁量宜採取較低之審查密度,祇須行為人符合刑法第74條第1項所定之條件,法院即得宣告緩刑,與行為人犯罪情節是否重大,是否坦認犯行並賠償損失,並無絕對必然之關聯性(最高法院102 年度台上字第4161號刑事判決參照)。

(二)經查,被告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

本院審酌被告一時失慮,致蹈刑章,犯後復坦承犯行,堪認被告經此偵、審程序及刑罰宣告之警告後,當已知所警惕,況且被告迄今無入監執行之生命歷程,倘未為緩刑宣告,強使其入監,不無可能使其沾染犯罪惡習,致再犯風險不減反增,亦可能使其固有之社會性劣化,刑罰之惡害性甚為顯著,本院因認被告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當,爰併予宣告緩刑2 年,併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刑法第346條第3項、第1項前段、第41條第1項前段、第74條第1項第1款,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本院提起上訴狀(應敘明具體理由並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林易萱起訴,檢察官林秀濤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8 月 30 日
刑事第二十庭 法 官 廖晉賦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萬可欣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8 月 3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實體法條全文: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恐嚇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千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08年度偵字第11323號

被 告 聶仲文 男 00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00號
居○○市○○區○○路0段000號10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恐嚇取財等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該提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聶仲文於民國107 年9 月間,因故得知其女性友人乙○○與在○○技術學院任教之甲○○多有往來互動,遂多次尾隨乙○○、甲○○,攝錄2 人會面情形,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而基於恐嚇取財之犯意,並於同年10月初之某日,致電予甲○○,恫稱:如甲○○未支付相當金錢,將公佈相關攝錄影像及2 人行蹤等語,進而與甲○○相約於107 年10月10日晚間,在臺北市○○區○○○路0 段00號之喜來登飯店見面,並承前恐嚇取財犯意,以將公布甲○○與乙○○影像檔案為由,向甲○○索求新臺幣(下同)50萬元,並約定107 年10月23日交付,然於107 年10月23日聶仲文前往所約定之臺北市○○路0 段00○0 號「宮崎日本料理店」,因見甲○○攜律師同往,故未拿取金錢即逕行離去。
(二)聶仲文因不滿甲○○未依約交付上開所約定之款項,明知其所尾隨甲○○、乙○○攝得之影像內並無任何2 人愛撫、親吻、性交之內容,竟意圖散布於眾而基於指摘、傳述僅涉於私德且足以毀損甲○○名譽之事之犯意,製作以「○○技術學院爆不倫戀、○○主任秘書、○○商職董事甲○○偷吃外聘老師(人妻)、二人偷搞性愛正在繼續中」為標題,內容載有「2018年9 月19日17:00至22:30人妻(即乙○○)斜著身體靠在甲○○身上,人妻撫摸甲○○」、「2018年9 月27日17:14二人(即乙○○、甲○○)狀極親熱、互相餵菜、偶爾二人親一下、19:20二人在車上親熱、車子後坐--> 車震」、「2018年10月2 日19:15女老師(即乙○○)就斜著身體,靠甲○○身上,女老師撫摸甲○○,甲○○左手開車、右手撫摸女老師、19:32開進國父紀念館停車場,車子停在幽暗處,二人在車內親熱12分鐘,女老師解開甲○○襯衫的衣扣,2人下車,準備走進車子後座--> 車震,甲○○下車,笑著對女老師說:『扣子都被妳解開了』」等不實事實之傳單,於107 年10月29日上午11時49分許,傳真至○○技術學院之校長室、人事室、教務處等辦公室,足以貶損甲○○之名譽。
二、案經甲○○訴由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一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暨待證事實
┌──┬─────────┬───────────────┐
│編號│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
├──┼─────────┼───────────────┤
│    │被告聶仲文之供述  │證明其於 107 年 10 月曾致電與 │
│    │                  │告訴人甲○○,兩人相約於 107  │
│    │                  │年 10 月 10 日在喜來登飯店見面│
│    │                  │,另於同年 10 月 23 日則應告訴│
│    │                  │人前往宮崎日本料理店;另告訴狀│
│    │                  │所附告證 3 文件係由伊製作並傳 │
│    │                  │真等之事實。(惟辯稱:伊與告訴│
│    │                  │人見面時不曾主動要求金錢,另伊│
│    │                  │所製作之文件其上內容均屬實云云│
│    │                  │)                            │
├──┼─────────┼───────────────┤
│ 2  │告訴人甲○○之證述│證明被告恐嚇取財及誹謗之事實。│
├──┼─────────┼───────────────┤
│ 3  │證人乙○○之證述  │證明未與告訴人親吻、愛撫、性行│
│    │                  │為,亦無解開告訴人衣扣等等之行│
│    │                  │為等事實。                    │
├──┼─────────┼───────────────┤
│ 4  │告訴人所提供於 107│證明被告恐嚇取財之事實。      │
│    │年 10 月 10 日見面│                              │
│    │之錄音及逐字譯文、│                              │
│    │手機簡訊紀錄      │                              │
├──┼─────────┼───────────────┤
│ 5  │107 年 10 月 29 日│證明被告誹謗之事實。          │
│    │上午 11 時 29 分許│                              │
│    │自 0000000000 門號│                              │
│    │傳真標題為「杏壇醜│                              │
│    │聞:○○技術學院爆│                              │
│    │不倫戀」文件      │                              │
├──┼─────────┼───────────────┤
│ 6  │被告所提供自行尾隨│同上。                        │
│    │告訴人、乙○○所拍│                              │
│    │攝之影像光碟      │                              │
└──┴─────────┴───────────────┘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 346 條第 1 項、第 3 項恐嚇取財未遂、第 310 條第 2 項加重誹謗罪嫌。
被告上開行為,犯意各別,行為互異,請予以分論併罰。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5 月 29 日
檢 察 官 林 易 萱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46條
(恐嚇取財得利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恐嚇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1 千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10條
(誹謗罪)
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 百元以下罰金。
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 千元以下罰金。
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
但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不在此限。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