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北簡字第6552號
113年度北簡聲字第252號
原 告 劉育伶
被 告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113年度北簡字第6552號)及聲請停止執行事件(113年度北簡聲字第25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
又所謂專屬管轄,係指法律規定某類事件專屬一定法院管轄之謂。
凡法律規定某類事件僅得由一定法院管轄者,縱未以法文明定「專屬管轄」字樣,仍不失其專屬管轄之性質。
又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債務人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起異議之訴,強制執行法第十四條第一項前段定有明文。
是以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應向執行法院為之,顯已由該法明定此類事件應由執行法院管轄,性質上自屬專屬管轄(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第38號裁定要旨參照)。
而上開規定所稱之執行法院,係指執行處所屬法院之民事庭而言。
另專屬管轄事件與非專屬管轄事件,如係基於同一原因事實者,不宜割裂由不同法院管轄(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96號判決要旨參照)。
再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強制執行法第十八條第二項定有明文。
所稱法院,係指受理回復原狀之聲請、再審之訴、異議之訴等訴訟之受訴法院而言(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403號裁定要旨參照)。
二、經查,本件原告於民國113年7月19日起訴,其訴之聲明為:「請求確認被告所持有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債權對原告不存在。」
,嗣於同年8月13日具狀變更訴之聲明為:「一、請求撤銷臺灣新竹地方法院(下稱新竹地院)113年度司執字第30585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
二、確認被告所持有之系爭本票債權對原告不存。」
,有民事起訴狀、變更訴之聲明聲請狀可稽,則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係追加債務人異議之訴,又被告係持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2年6月20日桃院增松112年度司執字第47355號債權憑證(原執行名義:本院111年度司票字第8061號民事裁定及確定證明書),向新竹地院聲請強制執行,經新竹地院以系爭執行事件受理,有本院依職權調閱系爭執行事件案卷核閱屬實,則本件訴之聲明第1項之債務人異議之訴自應專屬於新竹地院管轄;
至訴之聲明第2項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之訴部分既與訴之聲明第1項之專屬管轄部分係基於同一原因事實,自不宜割裂由不同法院管轄,應一併由新竹地院管轄。
另原告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關於是否准予裁定停止執行所應斟酌之事項,因與前開異議之訴有密切不可分之關係,故此聲請停止執行事件亦應由異議之訴之受訴法院即新竹地院審理。
從而,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案訴訟事件及聲請停止執行事件均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5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葉藍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做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5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附表:
編號
票面金額
(新臺幣)
發
票
日到
期
日
500,000元
110年8月24日
111年3月25日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