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05年度聲字第1816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徐禹展
上列聲請人因竊盜案件(105 年度上易字第1142號),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本件被告徐禹展因竊盜案件,前經本院訊問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且有刑事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5款情形,有事實足認為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非予羈押,顯難進行審判及執行,有羈押之必要,於民國105 年6 月8 日起執行羈押在案。
二、聲請意旨略以:被告已坦承犯行,願意接受法律的刑責,被告應無逃亡或串供之虞,因被告已被羈押4 個月,況被告於偵查及審判中均自白犯行,犯後態度良好,所受刑責應不致於有逃亡之誘因,請准予責付或限制住居等侵害較小之方式取代,被告保證每天按時到管區或警局報到,接受傳訊,而聲請停止羈押云云。
三、按法律規定羈押被告之要件,須基於維持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之重大公益要求,並符合比例原則,方得為之。
且無罪推定原則除禁止對未經有罪判決確定之被告執行刑罰,亦禁止僅憑犯罪嫌疑即施予被告類似刑罰之措施,倘以重大犯罪嫌疑為羈押之唯一要件,即可能違背無罪推定原則。
基於憲法保障人民身體自由之意旨,被告犯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所示之罪,嫌疑重大者,且有相當理由認其有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亦無不得羈押之情形,法院斟酌能否以命該被告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等侵害較小之手段代替羈押後,仍認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或執行者,方得羈押,始符合憲法第8條保障人民身體自由及第16條保障人民訴訟權之意旨,參照司法院釋字第665 號解釋。
次按羈押被告之目的,在於確保訴訟程序之進行、確保證據之存在及真實、及確保刑罰之執行,而被告有無羈押之必要,法院自得就具體個案情節予以斟酌決定,如就客觀情事觀察,法院許可羈押之裁定,在目的與手段之間衡量並無明顯違反比例原則之情形,即無違法或不當可言。
又被告經執行羈押後,有無繼續羈押之必要,應以原執行羈押之原因是否依然存在為依據。
四、經查:㈠本件聲請人即被告徐禹展前經原審於105 年5 月13日以105年度易字第306 號判決就被告所犯2 次普通竊盜罪、1 次攜帶兇器竊盜罪,各判處有期徒刑3 月(得易科罰金)、3 月(得易科罰金)、7 月,並就得易科罰金之2 罪,定應執行有期徒刑5 月,如易科罰金,以新台幣1 千元折算1 日,足認其犯罪嫌疑重大;
又被告先後於104 年8 月30日、同年9月9 日、同年9 月30日密集犯下本件3 次犯行,顯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自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條第1項第5款之情形,被告所犯既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
是本院就其具體個案情節予以斟酌決定,依客觀情事觀察,在目的與手段之間衡量,若命被告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等侵害較小之手段,均不足以確保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非予羈押,國家之刑罰權即有難以實現之危險,雖本案於本院105 年6 月15日以105 年度上易字第1142號判決被告上訴無具體理由,其上訴不合法律上程式駁回確定在案,然其仍有再犯之虞,且本案尚待執行,則其羈押之原因尚未消滅,而有繼續羈押被告之必要。
再參諸被告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認被告於現階段之訴訟程序中,尚難有何羈押以外之方法代替之,而有羈押之必要,符合羈押要件。
綜上所述,被告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第321條第1項第3款之犯嫌重大,且經原審判決普通竊盜罪部分應執行有期徒刑5 月,攜帶兇器竊盜罪判決有期徒刑7 月在案,並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有羈押之必要,核與羈押之法定要件相符,自無停止羈押之事由。
㈡又於聲請意旨所指會準時到庭並坦承犯行等情節,均係本案實體應予判斷及量刑之問題,與被告是否有羈押必要係屬二事。
另被告亦無刑事訴訟法第114條規定之情形,自無從准予具保停止羈押。
本院審酌被告所涉各項情節,其羈押原因尚未消滅,聲請人所請聲請具保停止羈押,尚難准許,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6 月 17 日
刑事第十七庭審判長 法 官 邱同印
法 官 林惠霞
法 官 黃雅芬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鄭雅云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6 月 17 日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