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法院刑事-TPHM,108,上訴,2815,20191127,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08年度上訴字第2815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鞏嫦如
選任辯護人 陳鼎正律師
高靖棠律師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偽造文書等案件,不服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7 年度訴字第151 號,中華民國108 年7 月9 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106 年度調偵字第1129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經本院審理結果,認第一審以上訴人即被告鞏嫦如原判決附表編號一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0條之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判處有期徒刑3 月,原判決附表編號二至五均係以一行為犯刑法第216條、第210條之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及同法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取財罪,均從一重論以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各判處有期徒刑6 月、4 月、4 月、6 月,應執行有期徒刑1 年2 月,並均諭知易科罰金折算之標準為新臺幣(下同)1,000 元折算1 日,及就原判決附表編號二至五沒收欄所載未扣案之犯罪所得予以沒收及追徵,復說明:被告如原判決附表編號一領取之8 萬元、5 萬元及10萬元、附表編號二領取款項中之3 萬5,463 元及附表編號三領取款項中之13萬1,000 元部分,均難以認定被告係出於不法所有意圖及詐欺取財之犯意為之,惟起訴書認被告此部分犯行與前開論罪科刑之行使偽造私文書犯行間具想像競合之裁判上一罪關係,爰均不另為無罪之諭知。

其認事用法、量刑及沒收之諭知均無不當,應予維持,引用第一審判決書記載之事實、證據及理由(如附件),並就第一審判決書附表編號二至五部分補充及更正如下:┌──┬──────┬───────┬───────┬────────┬─────┐│編號│對應事實 │犯罪時間(民國│ 偽造之私文書 │盜蓋(原判決附表│定存單號碼││ │ │) │ │誤載為偽造)之印│ ││ │ │ │ │文及數量 │ │├──┼──────┼───────┼───────┼────────┼─────┤│ 二 │事實欄一、㈡│105 年12月5 日│淡水第一信用合│左列領息憑條2 紙│EB000000、││ │(即起訴書附│上午11時25分 │作社定期性存款│之「印鑑」欄內「│EB000000 ││ │表編號4) │ │中途解約領息憑│鞏潘來富」內文各│ ││ │ │ │條2紙、活期性 │1 枚(共2 枚)、│ ││ │ │ │存款取款憑條1 │取款憑條1 紙「存│ ││ │ │ │紙、存本取息儲│戶簽章」欄內「鞏│ ││ │ │ │蓄存款存單2 紙│潘來富」印文1 枚│ ││ │ │ │(原判決附表編│、存款存單背面「│ ││ │ │ │號二漏載)(影│存戶」欄內「鞏潘│ ││ │ │ │本見他卷第127 │來富」印文2 枚(│ ││ │ │ │至130 頁) │原判決附表編號二│ ││ │ │ │ │漏載) │ │├──┼──────┼───────┼───────┼────────┼─────┤│ 三 │事實欄一、㈢│105 年12月8 日│淡水第一信用合│左列領息憑條之「│EB000000 ││ │(即起訴書附│下午1 時25分 │作社定期性存款│印鑑」欄內「鞏潘│ ││ │表編號5 ,並│ │中途解約領息憑│來富」內文1 枚(│ ││ │委由不知情之│ │條1 紙、活期性│原判決附表編號三│ ││ │鞏美貞為之填│ │存款取款憑條1 │贅載各1 枚)、取│ ││ │) │ │紙、存本取息儲│款憑條「存戶簽章│ ││ │ │ │蓄存款存單1 紙│」欄內「鞏潘來富│ ││ │ │ │(原判決附表編│」印文1 枚、存款│ ││ │ │ │號三漏載)(影│存單背面「鞏潘來│ ││ │ │ │本見他卷第130 │富」印文2 枚(原│ ││ │ │ │、131 頁) │判決附表編號三漏│ ││ │ │ │ │載) │ │├──┼──────┼───────┼───────┼────────┼─────┤│ 四 │事實欄一、㈣│105 年12月8 日│淡水信用合作社│左列取息憑條「戶│TH000000 ││ │(即起訴書附│下午1 時55分 │定存中途解約取│名」欄內「鞏潘來│ ││ │表編號6 ) │ │息憑條、取款憑│富」印文1 枚、取│ ││ │ │ │條各1 紙(影本│款憑條「存戶簽章│ ││ │ │ │見他卷第146 、│」欄內「鞏潘來富│ ││ │ │ │148 頁) │」印文2 枚(原判│ ││ │ │ │ │決附表編號四誤載│ ││ │ │ │ │為1 枚) │ │├──┼──────┼───────┼───────┼────────┼─────┤│ 五 │事實欄一、㈤│105 年12月23日│淡水第一信用合│左列領息憑條2 紙│EB000000、││ │(即起訴書附│下午1時21分 │作社定期性存款│之「印鑑」欄內「│DA000000 ││ │表編號7、8)│ │中途解約領息憑│鞏潘來富」內文各│ ││ │ │ │條2 紙、活期性│1 枚(共2 枚)、│ ││ │ │ │存款取款憑條2 │取款憑條2 紙「存│ ││ │ │ │紙、存本取息儲│戶簽章」欄內「鞏│ ││ │ │ │蓄存款存單2 紙│潘來富」印文各1 │ ││ │ │ │(原判決附表編│枚(共2 枚)、存│ ││ │ │ │號五漏載)(影│款存單背面「戶名│ ││ │ │ │本見他卷第131 │」欄「鞏潘來富」│ ││ │ │ │至134 頁) │印文各1 枚(共2 │ ││ │ │ │ │枚)(原判決附表│ ││ │ │ │ │編號五漏載) │ │└──┴──────┴───────┴───────┴────────┴─────┘

二、被告上訴意旨略以:被告確實為鞏潘來富唯一繼承人,告訴人潘鳳嬌並無繼承權,實際上是鞏潘來富的父母想收養告訴人,為免手續麻煩,才直接以鞏潘來富的名義申報告訴人出生,告訴人並未與鞏潘來富一同生活,且被告提領金錢均係供鞏潘來富所需開銷,並無偽造文書及詐欺之故意云云。

三、本院查:㈠原判決依憑被告之供述、證人即告訴人、證人鞏美貞之證述、被告之戶籍謄本、鞏潘來富之除戶戶籍謄本、死亡證明書、財政部北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第一信用合作社106 年1 月6 日淡一信剛字第0000000-0 號函所附鞏潘來富申辦之存款帳戶交易明細、淡水信用合作社106 年1 月12日存款餘額證明書及存摺存款對帳單、鞏潘來富之訃文、鞏潘來富前揭第一信用合作社及淡水信用合作社帳戶存摺影本、第一信用合作社106 年3 月27日淡一信剛字第0000000-0 號函所附第一信用合作社帳戶開戶基本資料及交易明細表、定期存款存單、定期性存款中途解約領息憑條、活期性存款取款憑條、淡水信用合作社106 年3 月30日105 淡信昌字第0456號函所附淡水信用合作社帳戶開戶基本資料、交易明細、定期存款存單、定存到期結清提領利息取息憑條、定存中途解約取息憑條、第一信用合作社107 年3 月6 日淡一信剛字第0000000-0 號函、告訴人戶籍謄本、戶籍資料、鞏潘來富之保險對象投保歷史列印資料、馬偕紀念醫院繳費證明影本、喪葬費用單據、估價單等證據資料,認定被告行使偽造私文書及詐欺取財等犯行,已詳敘所憑之證據與認定之理由,並無任何憑空推論之情事,亦與經驗法則、論理法則無違。

㈡被告雖仍執前詞置辯。

然原判決理由欄業已說明:⒈如被告所辯:告訴人是由其外婆領養云云,何以被告於處理鞏潘來富後事時,於訃聞記載告訴人為「孝女」?況被告於偵查之初,亦供稱告訴人與其同為鞏潘來富之養女,顯見被告上開所辯,係臨訟卸責之詞;

⒉證人即被告之女鞏美貞於偵查中證稱:我叫告訴人「大阿姨」等語,核與告訴人所稱其為鞏潘來富養女之情節相符,且證人鞏美貞係被告之女,衡無誣陷被告之理;

⒊按收養者之年齡應長於被收養者20歲以上,96年5 月25日修正生效前民法第1073條定有明文,而鞏潘來富及告訴人分別登記於00年0 月00日及00年00月00日出生等節,有鞏潘來富除戶戶籍謄本及告訴人戶籍謄本在卷可考,依前開戶籍登記資料所載,其2 人年齡差距為20歲,原無違反收養當時民法第1073條之情形,縱如辯護人所辯:告訴人為00年間出生,與鞏潘來富相差年齡未達20歲以上等語。

然本案收養發生在民法親屬編修正之前,依民法親屬編施行法第1條規定,不適用修正後民法第1079條之1 之規定,前揭修法增訂前,民法就違反第1073條規定之收養,並未規定其效力如何,惟依司法院院解字第3120號解釋及釋字第87號解釋意旨,均認收養子女違反民法第1073條之規定者,僅得由有撤銷權人向法院請求撤銷之,並非當然無效,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2220號判決意旨亦同此見解,而卷內並無告訴人與鞏潘來富間之收養關係,業經有撤銷權人向法院訴請撤銷而勝訴確定之情,應認該收養關係仍屬有效,自難僅以告訴人與鞏潘來富之年齡差距未達20歲以上之嫌,而認告訴人並無繼承鞏潘來富財產之權,故被告上開辯解,自難採信;

從而,被告於鞏潘來富死亡後,未得全體繼承人同意,且對第一信用合作社及淡水信用合作社承辦人員隱瞞鞏潘來富已過世之事實,冒用鞏潘來富之名義,蓋用其印章而製作附表編號一至五「偽造之私文書」欄所示文件並行使之,主觀上當具有行使偽造私文書之犯意,又被告如原判決附表一至五直接自鞏潘來富存款以現金方式領取之款項合計達262 萬8,000 元,其後續流向實已難以查明,應認被告領取之款項,除喪葬費26萬5,463 元、修繕費13萬1,000 元外,並無證據證明被告有將餘款用以清償銀行欠款而無剩餘之事實,堪認其餘款項均經被告留作自用,故其主觀上確具有不法所有意圖及詐欺取財犯意甚明等語(詳如原判決理由欄參二㈢至㈦、㈨所載)。

至被告及辯護人雖於本院準備程序時,聲請傳喚證人即被告之表妹潘雪凰到庭,欲證明告訴人平日均稱呼鞏潘來富為「來富」,及鞏潘來富之父母生前分產時,將告訴人視為子女加入分產等事實。

然告訴人與鞏潘來富間確有收養關係,業如前述,則告訴人平日未以「母親」稱呼鞏潘來富,抑或鞏潘來富之父母生前分產時,將告訴人加入分產等節,縱係屬實,亦無從據此推認告訴人與鞏潘來富間無收養關係之情,故此部分證據顯無調查之必要。

㈢從而,被告提起本件上訴,僅空言否認犯行,契置原判決明白論斷於不顧,仍持以為原判決指駁之陳詞,重為事實上之爭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於本院審理期日到庭,有其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本院出入監簡列表及送達證書等件在卷足憑(見本院卷第95、119 、125 頁),爰依刑事訴訟法第371條之規定,不待其陳述逕行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73條、第368條、第371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張嘉婷提起公訴,檢察官曾文鐘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11 月 27 日
刑事第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劉興浪
法 官 陳信旗
法 官 林怡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1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陳采薇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11 月 2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10條
(偽造變造私文書罪)
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
行使第210條至第215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07年度訴字第151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鞏嫦如
選任辯護人 陳鼎正律師
高靖棠律師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6 年度調偵字第112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鞏嫦如犯如附表各編號「宣告刑」欄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各編號「宣告刑」欄所示之刑及附表編號二至五「沒收」欄所示沒收之諭知。
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 實
一、鞏嫦如及潘鳳嬌均係鞏潘來富之女,鞏潘來富於民國105 年11月20日身故,應由鞏嫦如及潘鳳嬌共同繼承鞏潘來富之遺產,詎鞏嫦如明知鞏潘來富生前所留淡水第一信用合作社(下稱第一信合社)帳號0000000000000 號帳戶(下稱第一信合社帳戶)內存款及淡水信用合作社(下稱淡水信合社)帳號000000000000000 號帳戶(下稱淡水信合社帳戶)內存款及多筆定期存款,為鞏潘來富遺產之一部分,屬於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在遺產分割之前,須經全體繼承人同意或授權始得處分,竟於未經潘鳳嬌同意或授權之情況下,分別為下列犯行:
㈠鞏嫦如為支付鞏潘來富之喪葬費用,竟基於行使偽造私文書之犯意,於105 年11月23日上午9 時55分、25日中午12時2分及同年12月2 日下午1 時34分許,在址設新北市○○區○○路00號之第一信合社及址設同路段67號之淡水信合社內,持其所保管之鞏潘來富前開第一信合社及淡水信合社帳戶之存摺及印章,冒用鞏潘來富之名義,接續填寫附表編號一「偽造之私文書」欄所示文件,並於其上盜蓋如附表編號一「偽造之印文及數量」欄「鞏潘來富」之印文,而偽造表示係鞏潘來富本人同意或授權解除定存及提款等意思之各該私文書,並持以交付予不知鞏潘來富已死亡之各該信用合作社承辦人員,辦理定存解約及提款而行使之,第一信合社、淡水信合社承辦人員因而分別交付8 萬元、5 萬元予鞏嫦如,另淡水信合社承辦人員將如附表編號一「定存單號碼」欄所示定存單解約後,將10萬元交付予鞏嫦如,足生損害於上開信用合作社對於客戶資料、金融交易及存款管理之正確性,鞏嫦如取得前開款項後,即將之全數用以支付鞏潘來富之喪葬費。
㈡鞏嫦如於支付鞏潘來富喪葬費用後,復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而各基於行使偽造私文書及詐欺取財犯意,分別於如附表編號二至五所示時間,親自或委由其不知情之女兒鞏美貞,持鞏潘來富前開第一信合社及淡水信合社帳戶存摺及印章,冒用鞏潘來富之名義,至第一信合社址及淡水信合社址,於附表編號二至五所示時間各接續填寫附表編號二至五「偽造之私文書」欄所示文件,並於其上盜蓋如附表編號二至五「偽造之印文及數量」欄所載「鞏潘來富」之印文,而偽造表示係鞏潘來富本人同意或授權定存解約、提款及匯款等意思之各該私文書,並持以交付予不知鞏潘來富已死亡之各該信用合作社承辦人員,辦理定存解約、提款及匯款而行使之,致各該信用合作社承辦人員均陷於錯誤,誤以為鞏嫦如或不知情之鞏美貞係依鞏潘來富本人之授權前來辦理定存解約、提款及匯款,而將附表編號二至五「定存單號碼」欄所示定存單解約後,將附表二至五「取款金額及方式」欄所示金額款項交付鞏嫦如、不知情之鞏美貞或匯入鞏嫦如申辦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淡水簡易型分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中國信託帳戶),足生損害於潘鳳嬌及上開信用合作社對於客戶資料、金融交易及存款管理之正確性,鞏嫦如並因此詐得如附表編號二至五「取款金額及方式」欄所載款項(鞏嫦如領得上述款項後,其用途詳見附表編號二至五「用途」欄所載)。
嗣潘鳳嬌欲處理申報遺產報稅事宜而申請鞏潘來富財產證明,始悉上情。
二、案經潘鳳嬌訴由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程序部分:
就證人潘鳳嬌是否係鞏潘來富之繼承人部分,辯護人固聲請依刑事訴訟法第297條停止審判等語(見本院107 年度訴字第151 號卷【下稱本院卷】第266 頁),惟按犯罪是否成立或刑罰應否免除,以民事法律關係為斷,而民事已經起訴者,刑事審判應否停止,刑事法院原有審酌之權,如併就民事法律關係自行審認,以為刑事判決之基礎,不停止刑事審判之程序,亦為法之所許,最高法院33年上字第1355號判例意旨可資參照,查被告鞏嫦如已於107 年7 月9 日以證人潘鳳嬌為被告,向本院家事庭提出確認繼承權不存在之訴訟,惟該案嗣經本院家事庭於108 年5 月2 日以107 年度家繼訴字第69號判決駁回原告之訴,現尚未確定等情,有前開民事事件之民事起訴狀及判決在卷可考(見本院卷第99、217-224頁),然有關本案所爭執之民事法律關係,本院認得自行審認以為刑事判決之基礎(實體部分詳後述),揆諸前開判例意旨,爰不停止本案之審理程序,合先敘明。
貳、證據能力部分:
本案據以認定被告犯罪之供述證據,有關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被告及其辯護人於本院準備程序表示就證據能力部分不予爭執(見本院卷第43頁),公訴人亦未就證據能力部分表示爭執,且經本院審酌認該等證據之作成無違法、不當或顯不可信之情況,而非供述證據亦非公務員違背法定程序所取得,依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5 規定、第158條之4 規定之反面解釋,均有證據能力。
參、實體部分:
一、訊據被告固坦承於前開時間、地點,親自或委由其女鞏美貞將鞏潘來富所留存款領出之事實,惟矢口否認有何行使偽造私文書及詐欺取財之犯行,辯稱:我是鞏潘來富的養女,潘鳳嬌也不是鞏潘來富所親生,是老一輩人將潘鳳嬌登記錯誤為鞏潘來富的親生女兒,此外鞏潘來富並沒有收養潘鳳嬌,我自小與鞏潘來富住在一起,但潘鳳嬌是跟外婆潘黃伴住一起,我沒叫過潘鳳嬌姊姊,潘鳳嬌都叫鞏潘來富為「來富」,不是叫媽媽,鞏潘來富曾說過潘鳳嬌是外婆領養的,但是因為年齡差距懸殊,所以才會掛在鞏潘來富這邊,因此提領存款時,我認為我是唯一繼承人,我並沒有想要擅自處分遺產的意思,我領出來的錢拿去做鞏潘來富的喪葬費40萬元、竹圍房子修繕費13萬1,000 元及清償我銀行欠款,已無剩餘,此外鞏潘來富往生前,我還有支付鞏潘來富合計120 萬元的家用及孝親費用,及鞏潘來富生前醫療費12萬3,696 元、健保費11萬6,667 元,鞏潘來富生病不舒服以及生活起居,都是我跟我女兒照顧,沒照顧的人也可以分遺產的話,我覺得對我很不公平云云,辯護人則辯護稱:鞏潘來富的存摺及印章是鞏潘來富過世前交給被告處理房屋修繕事宜,鞏潘來富過世後,被告為處理喪葬事宜,所以提領款項,並無偽造文書故意,且鞏潘來富與潘鳳嬌並無收養契約,鞏潘來富結婚後,其丈夫鞏開雲也沒有收養潘鳳嬌,潘鳳嬌亦表示其與潘雪為姊妹,但潘雪事實上是鞏潘來富伯父、伯母的小孩,再鞏潘來富離開母親與配偶到外地居住時,潘鳳嬌並沒有陪同前去,而是跟鞏潘來富母親一起生活,由此推斷潘鳳嬌應為鞏潘來富母親收養的子女,鞏潘來富並無撫育潘鳳嬌之事實,又潘鳳嬌作證稱她於36年間被鞏潘來富收養,當時鞏潘來富還沒有20歲,依民法規定收養應屬無效,是被告自認為鞏潘來富唯一繼承人,因此被告提領款項無足生損公眾或他人云云。
二、經查:
㈠被告係鞏潘來富之養女,鞏潘來富於105 年11月20日身故,並留有第一信合社、淡水信合社帳戶存款及多筆定存,被告嗣於附表編號一至五所示時間,親自或委由其女鞏美貞持鞏潘來富前開第一信合社及淡水信合社帳戶存摺及印章,至前開第一信合社址及淡水信合社址,填寫附表編號一至五「偽造之私文書」欄所示文件,並於其上蓋用如附表編號一至五「偽造之印文及數量」欄所示「鞏潘來富」之印文,持以交付予各該信用合作社承辦人員,辦理定存解約、提款及匯款,各該信用合作社承辦人員因而交付領款款項或將如附表編號一至五「定存單號碼」欄所示定存單解約後,將附表編號一至五「取款金額及方式」欄所示金額款項交付被告、鞏美貞或匯入被告申辦之中國信託帳戶,嗣經告訴人潘鳳嬌申請鞏潘來富財產證明後,始悉上情等情,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41-43 頁),核與證人即告訴人潘鳳嬌、證人鞏美貞之證述相符(見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106 年度他字第775號卷【下稱他卷】第77-78 頁、106 年度調偵字第1129號卷【下稱調偵卷】第44-46 頁),並有被告之戶籍謄本、鞏潘來富之除戶戶籍謄本、死亡證明書、財政部北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第一信合社106 年1 月6 日淡一信剛字第1060080-1 號函所附鞏潘來富申辦之存款帳戶交易明細、淡水信合社106 年1 月12日存款餘額證明書及存摺存款對帳單、鞏潘來富之訃聞、鞏潘來富前揭第一信合社及淡水信合社帳戶存摺影本、第一信合社106 年3 月27日淡一信剛字第1062062-1 號函所附第一信合社帳戶開戶基本資料及交易明細表、定期存款存單、定期性存款中途解約領息憑條、活期性存款取款憑條、淡水信合社106 年3 月30日105 淡信昌字第0456號函所附淡水信合社帳戶開戶基本資料、交易明細、定期存款存單、定存到期結清提領利息取息憑條、定存中途解約取息憑條、第一信合社107 年3 月6 日淡一信剛字第1062062-3 號函在卷可查(見他卷第31-50 、89、112-117 、118-148 頁、調偵卷第52頁),前開事實,首堪認定。
㈡再查證人潘鳳嬌之戶籍資料係登記為鞏潘來富於39年10月12日所親生,有證人潘鳳嬌戶籍謄本在卷可查(見他卷第30頁),然證人潘鳳嬌於偵查及本院均證稱:身分證上雖登記鞏潘來富是我生母,但家裡老人家都說我是鞏潘來富的養女,我對於自身的父母沒有印象,鞏潘來富沒有其他小孩,她的父母及配偶也都過世了,所以繼承人只有我跟被告2 人等語(見他卷第77頁、本院卷第256 、259 頁),參以早年因制度及文件保存不佳等原因,致戶役政登記與實際有所出入,確時有耳聞,本院衡以證人潘鳳嬌前開證述實為不利於已,應無誆稱此情之理由,是證人潘鳳嬌並非鞏潘來富親生子女,應堪認定,則證人潘鳳嬌究竟有無繼承鞏潘來富財產之權,應視其等有無證人潘鳳嬌所稱收養關係而定,茲說明如下:
1.按養子女與養父母及其親屬間之關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與婚生子女同,民法第1077條第1項定有明文。
且關於親屬之事件,在民法親屬編修正前發生者,除民法親屬編施行法有特別規定外,不適用修正後之規定;
收養子女,應以書面為之。
但自幼撫養為子女者,不在此限,民法親屬編施行法第1條後段及74年6 月5 日修正生效前民法第1079條亦有明文。
而74年6 月5 日修正生效前之民法第1079條所謂「自幼」,係指未滿7 歲;
「撫養」則指以有收養他人之子女為自己之子女之意思養育在家而言;
民法修正前之收養子女,如係自幼撫養為子女者,並非要式行為,不以書面為必要(司法院31年院字第2332號解釋、35年院解字第3120號解釋、大理院5 年上字第1123號解釋意旨參照)。
再按依74年6 月5日修正生效前之民法第1079條但書規定,收養人收養未滿7歲無意思能力之被收養人,應認為係收養人單方之收養意思與自幼撫育之事實結合而成立養親子關係,不以訂立書面為必要,亦不以辦妥收養登記為生效之要件,即可成立收養關係,最高法院102 年度台上字第2301號民事判決意旨同此見解。
2.證人潘鳳嬌於本院證稱:就我有印象起,鞏潘來富就是養我的母親,不可能是祖母收養我,我與鞏潘來富、祖父、祖母同住於淡水竹圍,鞏潘來富的配偶鞏開雲也有跟我們同住,我剛出生時,戶籍與鞏潘來富都在淡水竹圍,但鞏潘來富跟鞏開雲結婚之後,他們就搬到士林了,之後他們才另外收養被告,收養被告時,我已經5、6歲了,所以我沒有跟被告一起住過,只是他們常常會回竹圍,被告叫我大姊,我叫鞏潘來富為媽媽,叫鞏潘來富的父母為祖父、祖母等語(見本院卷第256-262 頁),而證人潘鳳嬌係於00年00月00日出生,且當時即與鞏潘來富均設籍在臺灣省臺北縣○○鎮○○里0鄰00○○○巷00號戶內,而鞏潘來富於00年00月00日與鞏開雲結婚,婚後於同年月29日將戶籍遷往臺北縣○○鎮○○○○○○○○○市○○區○○○里00鄰0 ○○街0 號,再於41年7 月7 日遷居同里9 鄰14戶前街29號,42年9 月29日再遷至智勇里12鄰14戶大西路60之1 號,並於同年11月16日辦理結婚登記及冠夫姓,有戶籍資料在卷可考(見調偵卷第29-31 頁),可證證人潘鳳嬌出生後並經登記為鞏潘來富之女後,確曾與鞏潘來富在淡水竹圍共同居住生活,直至鞏潘來富於41年2 月29日結婚後,始與配偶鞏開雲遷至士林,而與證人潘鳳嬌前開所證所述相符,足徵鞏潘來富確曾有撫育證人潘鳳嬌之事實,故鞏潘來富於潘鳳嬌出生後,即登記為潘鳳嬌之生母,並與證人潘鳳嬌共同生活,已難認其無收養證人潘鳳嬌之意,縱鞏潘來富婚後未攜同證人潘鳳嬌前去與配偶共同生活,但鞏潘來富自39年10月12日申報登記為證人潘鳳嬌之生母,至000 年00月00日死亡時止,期間長達66年,均未曾有何疑義或提起否認子女之訴,益證鞏潘來富確有收養證人潘鳳嬌之意,自難僅以鞏潘來富未婚收養或婚後未攜同證人潘鳳嬌前往共同居住生活,即認鞏潘來富自始無收養之意,是鞏潘來富既有自幼撫育證人潘鳳嬌之事實,又有單方收養之意思,揆諸前開說明,自與當時民法收養之要件相符,足徵證人潘鳳嬌確為鞏潘來富之女,而有繼承鞏潘來富之權。
㈢按繼承,因被繼承人死亡而開始;
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民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民法第1147條、第1148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同法第1151條亦有明定,再公同共有物之處分及其他之權利行使,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得公同共有人全體之同意,亦為同法第828條第3項所明定;
又人之權利能力終於死亡,其權利義務因死亡而開始繼承,由繼承人承受,故關於遺產之法律行為,自當由繼承人為之,被繼承人生前委任之代理人,依民法第550條之規定,其委任關係,除契約另有訂定,或因委任事務之性質不能消滅者外,自應歸於消滅;
次按偽造文書罪,係著重於保護公共信用之法益,即使該偽造文書所載之作成名義人業已死亡,而社會一般人仍有誤認其為真正文書之危險,自難因其死亡阻卻犯罪之成立,故關於遺產之法律行為,自當由全體繼承人為之,被繼承人縱令於生前曾授權他人為之,亦因其死亡權利主體不存在而授權關係歸於消滅,自不得再以授權人之名義為法律行為(最高法院80年度台上字第4091號、91年度台上字第1876號、97年度台上字第6316號判決意旨參照),復按刑法之偽造文書罪,以行為人無製作權而捏造他人名義製作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為構成要件,並不以行為人係基於不法所有意圖之動機為必要;
又所謂「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亦以有生損害之虞即已足,而不必確有損害之發生。
而查:1.鞏潘來富於000 年00月00日死亡後,其繼承人即被告及證人潘鳳嬌均無拋棄繼承或喪失繼承權之情事,鞏潘來富名下之財產自其死亡之時起,即應由前述全體繼承人共同繼承,而為其等公同共有,是若被告欲處分鞏潘來富所有之前開存款,應得其餘公同共有人即證人潘鳳嬌之同意。
2.又被告於本院供稱:我並沒有想要擅自處分遺產的意思,因為我領款當時,我認為我是鞏潘來富的唯一繼承人之詞(見本院卷第42頁),雖被告所稱其為鞏潘來富唯一繼承人云云,未經本院所採信,然依被告前開供詞,可徵其亦知悉若有其他繼承人存在,關於遺產之處分,應得全體繼承人之同意或授權,方屬適法。
3.再鞏潘來富身故後,後事均係由被告處理等情,業據證人潘鳳嬌及被告證述及供述無訛(見他卷第29頁、本院卷第282-283 頁),是鞏潘來富出殯之訃聞,理應經被告確認內容無訛,然上開訃聞亦係將證人潘鳳嬌列為「孝女」等節,有該訃聞在卷可查(見他卷第89頁),且本案檢察官於106 年3月14日第1 次訊問被告時,被告亦供稱證人潘鳳嬌與其同為鞏潘來富之養女(見他卷第78頁),嗣於106 年4 月6 日復委託辯護人具狀重聲此旨(見他卷第96頁),復於106 年4月27日檢察官第2 次訊問時,亦未就證人潘鳳嬌實非鞏潘來富養女有所主張(見他卷第151-155 頁),遲至106 年10月26日第3 次訊問時,被告始具狀主張證人潘鳳嬌與鞏潘來富間不具收養關係(見調偵卷第12-13 頁),實難想像被告於遭他人提告侵吞遺產之事時,竟未於第1 時間說明證人潘鳳嬌並非鞏潘來富養女、其係唯一繼承人,綜合上情,足徵被告嗣後稱證人潘鳳嬌並無繼承權等節,應係被告臨訟推諉卸責之詞,是被告於領取前開鞏潘來富存款時,對於尚有其他繼承人即證人鞏潘來富之事,當不至於有所誤認。
4.且就存款而言,金融機關與客戶間,具有消費寄託之性質,依民法第602條消費寄託之規定,客戶將款項存入帳戶時,金錢之所有權已移轉予該金融機關,金融機關就其行庫之客戶存款有保管之責,倘被存款戶要求提款,金融業者必須加以審核,始得付款,否則難以對抗真正權利人之權利主張。
準此,繼承人於提領被繼承人之存款時,自應告知金融機構人員存戶死亡之事實,並依各該金融機構有關提領被繼承人款項之規定為之,尚非得由其中部分繼承人擅自隱瞞此情提領處分被繼承人所遺留之財產。
被告既明知鞏潘來富身故後所留一切財產,均已轉為遺產,而為其與證人潘鳳嬌公同共有,本應留待取得證人潘鳳嬌同意後,始得加以處分,其竟捨此不為,即擅以盜蓋鞏潘來富印章之手段,偽造附表編號一至五「偽造之私文書」欄所示私文書,復未告知前揭信用合作社承辦人員鞏潘來富之死訊,持前開偽造之私文書向各該承辦人員申辦定存解約、提款及匯款等業務,所為足使各該承辦人員陷於錯誤,誤以為係存戶鞏潘來富為定存解約、提款及匯款之表示,而悉數將鞏潘來富之存款交付及辦理匯款,造成鞏潘來富前揭存款(即遺產)減少,當足生損害於上開信用合作社對於客戶資料、金融交易及存款管理之正確性,至於證人潘鳳嬌部分,除被告領取用以支付鞏潘來富喪葬費及鞏潘來富住處修繕費部分,因此部分本屬繼承遺產之費用或應由全體繼承人負擔(詳後),而不足以生損害於證人潘鳳嬌外,被告所為其餘款項之領取,亦使證人潘鳳嬌無法分配其原應有應繼承之財產,自足生損害於證人潘鳳嬌。
5.準此,被告於鞏潘來富死亡後,未得全體繼承人同意,且對第一信合社及淡水信合社承辦人員隱瞞鞏潘來富已過世之事實,冒用鞏潘來富之名義,蓋用其印章而製作附表編號一至五「偽造之私文書」欄所示文件並行使之,主觀上當具有行使偽造私文書之犯意,至被告領取款項後用以支付鞏潘來富之喪葬費、鞏潘來富住處修繕費之行為,主觀上縱非出於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所有之意圖,而與詐欺取財罪之要件有間(理由詳後),然依前開說明,僅為其犯罪動機之問題,無礙於其偽造文書犯行之成立,併予敘明。
㈣除被告領取用以支付鞏潘來富喪葬費及鞏潘來富住處修繕費外(此部分詳後述),被告供稱:鞏潘來富身故前,我自84年起,每月支付鞏潘來富家用或孝親費用,累計合計達120萬元,又支付鞏潘來富生前健保費11萬6,667 元及醫療費12萬3,696 元云云,惟被告所稱前情倘若屬實,亦係於鞏潘來富身故前即已支出,僅有於前開款項係鞏潘來富積欠被告之債務,於鞏潘來富身故後連同財產一併由繼承人繼承,被告為使其債權受償,而逕行取走屬遺產之存款,始能認無不法所有意圖。
而被告所稱曾自84年起給予鞏潘來富家用或孝親費用合計達120 萬元,然衡諸本案卷證,並無證據證明被告確曾給予鞏潘來富前開款項,況依我國一般常情,係指子女基於孝心無償餽贈予父、母或其他長輩,尚不致認父母應予清償子女此等款項,自難謂該款項係鞏潘來富所負債務,又被告所稱健保費部分,係指鞏潘來富身故前,自84年3 月1日起至105 年11月20日止,曾陸陸續續在被告或其女鞏美貞任職或加入之公司或職業工會等投保單位加保,而由被告繳納,或自被告、鞏美貞薪資直接扣除之健保費用而言,有鞏潘來富之保險對象投保歷史列印資料在卷可查(見他卷第103 頁),然此款項究竟係鞏潘來富以此方式向被告或鞏美貞借款支付健保費,或係被告感念鞏潘來富養育之恩,而替鞏潘來富負擔此費用,仍應依各案事實而定,而被告所稱支付健保費之時間逾20年,倘係鞏潘來富向被告借款支付健保費,衡無長期多筆借款卻未見索回之理,且被告於本院自承有積欠銀行債務等語(見本院卷第284 頁),反觀鞏潘來富身故前之存款逾270 萬元,則鞏潘來富實無向被告借款用以支付健保費之必要,是該等款項應係被告以健保加保之方式餽贈鞏潘來富,自難認被告可直接自遺產中索回過去多年支付之健保費用,至於被告所稱醫療費用,係指鞏潘來富自101年2 月8 日起至105 年11月1 日止,至馬偕紀念醫院醫療之費用,固有該院繳費證明影本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102 頁),然該等資料僅能證明鞏潘來富身故前,曾至該醫院接受治療,並支付合計12萬3,696 元之醫療費,且鞏潘來富係突然身故,之前並無徵兆等節,亦據證人潘鳳嬌證述在卷(見本院卷第263 頁),足徵上開醫療費僅係鞏潘來富平日就診支出,於其突然身故無關,亦非屬鞏潘來富身故前所留債務,參以前述鞏潘來富經濟狀況較被告為佳等節,尚難認該等款項係被告先為鞏潘來富支付,嗣後再由鞏潘來富另行償還之可能,縱認被告曾有支付其中部分款項,然被告多年來亦未見向鞏潘來富索回,亦應認該等款項贈與鞏潘來富,綜上而論,被告所稱前述家用或孝親費用、健保費及醫療費部分,均難認屬鞏潘來富對被告所負債務,被告逕行將屬於為遺產之存款取走,有不法所有意圖及詐欺取財之犯意,應屬甚明。
㈤又按遺產管理、分割及執行遺囑之費用,由遺產中支付之,民法第1150條定有明文,被繼承人之喪葬費用性質上應為繼承之費用,亦應由遺產中支付。
鞏潘來富身故後,喪葬費用均係由被告支付等情,業據證人潘鳳嬌及被告證述及供述無訛(見他卷第29頁、本院卷第282-283 頁),而鞏潘來富之出殯儀式係於105 年12月3 日在三峽昇華園明德廳舉行,相關喪葬費用包含接體車、安靈用品、師父、骨灰罐、棺木、壽衣等相關費用合計17萬8,500 元(不含營業稅為17萬元)、市府規費1 萬1,620 元、108 朵蓮花投及元寶1,400 元、明園大佛寺費用6 萬元、食品費7,993 元及5,950 元(上開喪葬費用合計26萬5,463 元),有上述費用之單據在卷可查(見他卷第107-111 頁),上開喪葬費用並未逾越我國民間一般喪葬費用之金額,應屬可信,至被告另稱加計無法提出單據部分,如給師父的紅包等,合計喪葬費應達40萬元云云(見他卷第154 頁、本院卷第284-285 頁),然此部分無證據可佐,尚難憑採。
上開26萬5,463 元之喪葬費用,被告於偵查及本院審理時,均供稱其係以鞏潘來富存款支應(見他卷第152 頁、本院卷第282 頁),參以被告係於105 年11月23日、25日及12月2 日合計提領鞏潘來富所留存款合計23萬元,業如前述,上開提領款項與鞏潘來富出殯時間接近,且我國民間對於喪葬費用通常無延欠習慣,應認被告提領前述23萬元均用於鞏潘來富之喪葬費,至於逾此數額之喪葬費用3 萬5,463 元(計算式:265,000-000000=35,463 ),應係被告代墊款項,此部分被告於105 年12月5 日提領99萬8,000 元時從中取償,尚屬合理,而被繼承人之喪葬費用屬繼承之費用,亦應於遺產分割前由遺產中支付,本案鞏潘來富之喪葬費用既全由被告處理,則被告以鞏潘來富所留遺產支付該等費用,自難謂有何不法所有意圖及詐欺取財之犯意,從而附表編號一被告領取款項之全額,及編號二被告領取99萬8,000 元中之3 萬5,463 元部分,應不構成詐欺取財罪,惟被告就附表編號二所領取之款項,尚有96萬2,537 元(計算式:998,000-35,463=962,537)留作自用,是該次行為就96萬2,537 元部分,被告仍應構成詐欺取財罪,亦堪認定。
㈥再按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
但權利、義務專屬於被繼承人本身者,不在此限。
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民法第1148條規定甚明,是被繼承人身故後,其所留債務,繼承人本有以遺產為限,負清償之責。
查鞏潘來富身前係獨自居住於新北市○○區○○路00巷0 弄0 ○0 號等情,業據證人潘鳳嬌、鞏美貞證述無訛(見調偵卷第44頁、本院卷第262 頁),該住處因辦理修繕,而經房屋修繕承包商黃信龍於105 年11月17日出具價金為13萬1,000 元之估價單,有該估價單在卷可考(見他卷第106 頁),而證人鞏美貞於偵查中證稱:我有領取外婆鞏潘來富的存款過,存摺及印章是我母親即被告於外婆去世前1 周,為了處理維修裝演房子交給我的,領款有用來支付房屋維修的費用,我發現外婆死亡那天,就是維修裝演的師傅要進去整修等語(見調偵卷第44頁),證人潘鳳嬌則證稱:在鞏潘來富過世前一天,有說要修水管,並說後陽台附近漏水等語(見本院卷第260-261 頁),依上開估價單及證人證述,可徵鞏潘來富於105 年11月20日突然身故前,確有委託黃信龍處理其住處房屋修繕,從而鞏潘來富負有於修繕完畢後,支付前開估價單所載13萬1,000 元之債務,是被告於房屋修繕完畢後,將鞏潘來富存款領出並支付13萬1,000 元予黃信龍,屬清償被繼承人之債務,該部分自難謂有何不法所有意圖及詐欺取財之犯意,又附表編號三所示領取之50萬元,係被告委由證人鞏美貞為之等情,業據證人鞏美貞證述在卷(見調偵卷第45頁),復有該次解約並由鞏美貞於其上簽名之定存單在卷可查(見他卷第130 頁),被告亦供稱:105 年12月8 日領取50萬元,其中13萬1,000 元是拿去支付修繕費等語(見本院卷第285 頁),然被告該次領取之款項,尚有36萬9,000 元留作自用(計算式:500,000-131,000=369,000 ),是該次行為就36萬9,000 元,仍應構成詐欺取財罪,亦已無疑。
㈦又附表編號五匯款至被告中國信託帳戶之50萬元,被告已於106 年1 月6 日領取現金50萬元,有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06 年5 月15日中信銀字第10622483967809號函所附存款交易明細在卷可查(見他卷第165 頁),連同附表一至五直接自鞏潘來富存款領取之現金,被告以現金方式領取之款項合計達262 萬8,000 元,其後續流向實已難以查明,應認被告領取之款項,除前揭喪葬費26萬5,463 元、修繕費13萬1,000 元外,其餘款項業經被告留作自用,至於被告於本院所稱其領取之款項,除喪葬費及修繕費外,其餘款項均用以清償個人銀行欠款,已無剩餘云云(見本院卷第284-285 、287 頁),衡諸本案並無證據證明無被告確有將餘款用以清償銀行欠款而無剩餘之事實,自難憑採,併此說明。
㈧就附表編號三部分,被告雖係委由其女即證人鞏美貞為之,然證人鞏美貞未必知悉被告係未經證人潘鳳嬌同意下處理鞏潘來富所留遺產,自難認證人鞏美貞與被告間就行使偽造私文書及詐欺取財罪有何犯意聯絡,併予說明。
㈨被告及辯護人所辯不足採之說明:
1.被告雖辯稱潘鳳嬌是其外婆領養的,因為年齡差距懸殊,所以才會掛在鞏潘來富這邊云云,然倘若如此,被告於處理鞏潘來富後事時,何以於訃聞記載證人潘鳳嬌為「孝女」?況被告於偵查之初就此未見說明,就此說詞顯係臨訟卸責之詞,業如前述,自難認前開辯解為可採。
2.辯護人辯護稱:潘鳳嬌亦證稱其與潘雪為姊妹,但潘雪事實上是鞏潘來富伯父、伯母的小孩云云,然證人鞏美貞於偵查中證稱:我叫潘鳳嬌「大阿姨」等語(見調偵卷第46頁),核與證人潘鳳嬌所稱其為鞏潘來富養女之情節相符,證人鞏美貞係被告之女,衡無誣陷被告之理,反觀證人潘鳳嬌如何稱呼鞏潘來富伯父、母之子女,則視證人潘鳳嬌與其他親戚相處模式而定,未必可證明鞏潘來富並未收養證人潘鳳嬌,自難以此為有利被告之認定。
3.辯護人又辯護稱:潘鳳嬌作證稱她於36年間被鞏潘來富收養,當時鞏潘來富還沒有20歲,依當時民法之規定,收養應屬無效云云,按收養者之年齡應長於被收養者20歲以上,96年5 月25日修正生效前民法第1073條定有明文,而鞏潘來富及證人潘鳳嬌分別係登記於00年00月00日及00年00月00日生等節,有鞏潘來富除戶戶籍謄本、證人潘鳳嬌戶籍謄本在卷可考(見他卷第30、32頁),依前開戶籍登記資料所載,其2人年齡差距為20歲,原無違反收養當時民法第1073條之情形,雖證人潘鳳嬌於本院證稱:鞏潘來富是於36年間收養我,但這是老人家說的,我自己不知道等語(見本院卷第264-265 頁),而與前開戶籍登記資料不符,然依證人潘鳳嬌所證,該等情節係其聽聞長輩所述,而非有何具體資料可資查考,則證人潘鳳嬌實際上是否為36年間出生,實已難查明,縱然證人潘鳳嬌確係36年間出生,故其與鞏潘來富相差年齡未達20歲以上,然按民法親屬編於74年6 月3 日修正,增訂第1079條之1 規定:收養子女,違反第1073條之規定者無效,惟本案收養發生在民法親屬編修正之前,依民法親屬編施行法第1條規定,不適用修正後第1079條之1 之規定,前揭修法增訂前,民法就違反第1073條規定之收養,並未規定其效力如何,惟依最高法院32年上字第886 號判例、司法院院解字第3120號解釋及司法院釋字第87號解釋意旨,均認收養子女違反民法第1073條之規定者,僅得由有撤銷權人向法院請求撤銷之,並非當然無效,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2220號判決意旨亦同此見解,而本案查諸全卷資料,亦無證人潘鳳嬌與鞏潘來富間之收養關係,業經有撤銷權人向法院訴請撤銷而勝訴確定之情,應認該收養關係仍屬有效,自難僅以證人潘鳳嬌與鞏潘來富之年齡差距未達20歲以上之嫌,而認證人潘鳳嬌並無繼承鞏潘來富財產之權,前開辯護之詞,尚非可採。
㈩綜上所述,被告所辯皆為飾卸之詞,委無可採。
本案事證明確,被告所為如附表編號一至五所示各次行使偽造私文書犯行、附表編號二至五所示各次詐欺取財犯行,均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㈠按刑法上處罰行使偽造私文書之主旨,重在保護文書之公共信用,故所偽造之文書既足以生損害於他人,其犯罪即應成立,縱制作名義人業已死亡,亦無妨於本罪成立(最高法院40年台上字第33號判例意旨參照)。
再按銀行為便利存款人取款而印好任人索取填寫之取款憑條、存款憑條,非可流通市面得以自由轉讓,衹屬私文書之一種,不能認為有價證券(最高法院49年台上字第1409號判例參照)。
本案附表「偽造之私文書」欄所示文件之「存戶簽章」、「戶名」、「印鑑」欄所蓋印章,就全體觀察,係用以辨識是否存戶開戶時所留印章,而用以代表存戶本人簽名之意,是被告在該等文書之「存戶簽章」、「戶名」、「印鑑」欄蓋用「鞏潘來富」之印文,係用以表示鞏潘來富本人欲辦理定存解約、領款及匯款等意思,不待依習慣或特約,單從形式上觀察,即足以知悉其所表示上開用意之證明,而均屬刑法第210條所稱之私文書無疑。
是核被告如事實欄㈠(即附表編號一部分)所為,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0條之行使偽造私文書罪;
就事實欄㈡所為(即附表編號二至五部分),則均係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詐欺取財罪、同法第216條、第210條行使偽造私文書罪。
被告前揭各次於附表「偽造之私文書」欄所示文書盜蓋鞏潘來富印章,而偽造印文之行為,均係其偽造私文書之部分行為,而其各次偽造私文書之低度行為復為之後行使之高度行為所吸收,均不另論罪。
㈡又被告如附表編號一所為各次行使偽造私文書,雖客觀上均有數個犯罪行為,然被告係基於同一領取鞏潘來富存款以支付喪葬費用之意思,其時間各僅相隔數日不等,雖行使偽造私文書之地點及對象不同,然均係侵害同一保護文書正確性之社會法益,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另附表編號二至五所示各次時間,均有偽造2 紙以上私文書並行使之,然被告係於附表編號二至五所示之各時間臨櫃辦理,是被告此部分犯行,既各係出於向同一信用合作社取款之同一目的,於相同地點對同一信用合作社承辦人員實施,侵害之法益相同,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均應各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是被告如附表編號一所示犯行應論以一行使偽造私文書罪,編號二至五所示時間,應各論以一行使偽造私文書罪、詐欺取財罪;
起訴意旨認附表編號一所示3 次領款應分論併罰,尚有未洽。
㈢再被告就附表編號三部分,被告係利用不知情之鞏美貞為之,應為間接正犯。
㈣被告如附表編號二至五所示各次行使偽造私文書之犯行,係為達到詐取鞏潘來富帳戶存款之目的,雖該等行為在自然意義上並非完全一致,然仍有部分重疊合致,且犯罪時間、空間緊接、犯罪目的又屬單一,依一般社會通念,認應評價為一罪方符合刑罰公平原則,如予分論併罰,反有過度處罰之虞,與人民法律感情亦未契合,自應適度擴張一行為之概念,認被告此等部分之犯行均係以一行為同時觸犯行使偽造私文書罪與詐欺取財罪等2 罪名,為想像競合犯,依刑法第55條規定,均從重論以一行使偽造私文書罪。
㈤被告如附表編號一至五所示5 次行使偽造私文書犯行,時間不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分論併罰。
㈥起訴書雖僅記載被告偽造取款憑條,而就附表「偽造之私文書」欄各式用以解除定存之私文書未見記載,然此與前揭偽造取款憑條部分,具接續犯之實質上一罪關係,亦為起訴效力所為,自應併予審理。
㈦爰審酌被告未經證人潘鳳嬌同意,多次冒用鞏潘來富名義,偽造如附表編號一至五「偽造之私文書」欄所示私文書,盜領鞏潘來富所留存款,除部分用以支付前揭喪葬費及修繕費外,其餘款項供私人用途使用,所為足生損害於前揭信用合作社存款管理之正確性,及就用以支付前揭喪葬費用及修繕費部分難認有詐欺取財之犯意外,其他各次犯行均已損及證人潘鳳嬌繼承鞏潘來富財產之權,又被告犯後始終否認犯行,未有悔意,且迄未與證人潘鳳嬌達成和解,難認犯後態度良好,應予非難,惟念其無前科,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按(見本院卷第249 至250 頁,其曾因另案判處緩刑,緩刑期間期滿,刑之宣告已失其效力),素行尚可,且鞏潘來富生前確係由被告照顧等情,業據證人潘鳳嬌證述在卷(見他卷第78頁),兼衡被告於本院自陳學歷為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已婚、配偶已過世、現與子女同住、在飯店擔任房務工作,月收入約3 萬元(見本院卷第287 頁)之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附表各編號「宣告刑」欄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再定其應執行之刑及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如主文所示。
四、沒收部分:
㈠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
前2 項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
被告為附表編號一至五之各次犯行,均領取鞏潘來富所留存款,領款金額如附表「取款金額及方式」欄所載,然就被告領取之款項中,並有用以支付喪葬費26萬5,463 元及修繕費13萬1,000元,且上開款項分別屬繼承遺產之費用及清償鞏潘來富所留債務,自難認就此被告有何犯罪所得可言,然就其餘款項則均為被告之犯罪所得,雖未扣案,仍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㈡又按刑法第219條所定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者,以偽造之印章、印文或署押為限,盜用者不在其列(最高法院48年台上字第113 號、第1533號判例可資參照);
又偽造之書類,既已交付於被害人收受,則該物非屬被告所有,除偽造書類上偽造之印文、署押,應依刑法第219條予以沒收外,依同法(按:修正前)第38條第3項之規定,即不得再對各該書類諭知沒收(最高法院43年台上字第747 號判例意旨參照)。
本案被告盜用「鞏潘來富」印章以偽造如附表各編號「偽造之私文書」欄所示私文書,因該等印文均屬真正,參諸前開說明,自不得依刑法第219條規定宣告沒收,至本案所偽造之前開私文書,固係因犯罪所生之物,然既已提出於前述信用合作社行使,已非被告所有,前述信用合作社又非無正當理由取得,且該等文書性質上亦非屬違禁物,自不得予以宣告沒收,均附此敘明。
五、不另為無罪諭知部分:
公訴意旨另以:就附表編號一、二、三部分,被告於附表編號一、二、三所示時間,未經證人潘鳳嬌同意,擅自持鞏潘來富之存摺及印章,在附表「偽造之私文書」欄所示文書盜蓋「鞏潘來富」之印文,用以表示鞏潘來富欲領取所示款項之意思,以此方式偽造各該私文書並持以行使,致不知情之前述信用合作社承辦人員陷於錯誤而交付如附表所示之款項,因認被告此部分除犯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外,另均涉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取財罪云云。
然就附表編號一領取之8 萬元、5 萬元及10萬元,及附表編號二領取款項中之3 萬5,463 元,及附表編號三領取款項中之13萬1,000 元部分,均難以認定被告係出於不法所有意圖及詐欺取財之犯意為之,業如前述,本應就其此部分被訴之詐欺取財犯行為無罪之諭知,惟起訴意旨認被告此部分犯行,與前開經本院論罪科刑之行使偽造私文書犯行間具想像競合之裁判上一罪關係,爰均不另為無罪之諭知,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216條、第210條、第339條第1項、第55條、第51條第5款、第41條第1項前段、第8項、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張嘉婷提起公訴,檢察官郭騰月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7 月 9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莊明達
法 官 陳秀慧
法 官 陳紹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洪儀珊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7 月 9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16條
行使第210條至第215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刑法第210條
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
│編號│對應事實    │  犯罪時間    │ 偽造之私文書 │偽造之印文及數量│定存單│取款金額│用途    │所犯罪名  │  宣告刑  │    沒     收     │
│    │            │              │              │                │號碼  │及方式  │        │          │          │                  │
├──┼──────┼───────┼───────┼────────┼───┼────┼────┼─────┼─────┼─────────┤
│ 一 │事實欄一、㈠│105年11月23日 │淡水第一信用合│取款憑條「存戶簽│      │領取現金│全數支付│刑法第216 │鞏嫦如犯行│無                │
│    │(即起訴書附│上午9時55分   │作社活期性存款│章」欄內「鞏潘來│      │8 萬元  │鞏潘來富│條、第210 │使偽造私文│                  │
│    │表編號1 、2 │              │取款憑條1 紙(│富」印文2 枚    │      │        │喪葬費用│項行使偽造│書罪,處有│                  │
│    │、3 ,接續為│              │影本見他卷第  │                │      │        │        │私文書罪  │期徒刑參月│                  │
│    │之)        │              │127 頁)      │                │      │        │        │          │,如易科罰│                  │
│    │            ├───────┼───────┼────────┼───┼────┤        │          │金,以新臺│                  │
│    │            │105年11月25日 │淡水信用合作社│取款憑條「存戶簽│      │領取現金│        │          │幣壹仟元折│                  │
│    │            │中午12時2分   │取款憑條1 紙(│章」欄內「鞏潘來│      │5 萬元  │        │          │算壹日。  │                  │
│    │            │              │影本見他卷第  │富」印文1 枚    │      │        │        │          │          │                  │
│    │            │              │140 頁)      │                │      │        │        │          │          │                  │
│    │            ├───────┼───────┼────────┼───┼────┤        │          │          │                  │
│    │            │105年12月2日下│淡水信用合作社│取息憑條「戶名」│TM1618│解除定存│        │          │          │                  │
│    │            │午1 時34分    │定存到期結清提│欄內「鞏潘來富」│20    │1 筆並將│        │          │          │                  │
│    │            │              │領利息取息憑條│印文1 枚、取款憑│      │之存入活│        │          │          │                  │
│    │            │              │、取款憑條各1 │條「存戶簽章」欄│      │存帳戶後│        │          │          │                  │
│    │            │              │紙(影本見他卷│內「鞏潘來富」印│      │,領取現│        │          │          │                  │
│    │            │              │第142 、144 頁│文1 枚          │      │金10萬元│        │          │          │                  │
│    │            │              │)            │                │      │        │        │          │          │                  │
├──┼──────┼───────┼───────┼────────┼───┼────┼────┼─────┼─────┼─────────┤
│ 二 │事實欄一、㈡│105年12月5日上│淡水第一信用合│領息憑條2 紙之「│EB3811│解除定存│①支付鞏│刑法第216 │鞏嫦如犯行│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
│    │(即起訴書附│午11時25分    │作社定期性存款│印鑑」欄內「鞏潘│93、EB│2 筆並將│潘來富喪│條、第210 │使偽造私文│臺幣玖拾陸萬貳仟伍│
│    │表編號4)   │              │中途解約領息憑│來富」內文各1 枚│413062│之存入活│葬費3 萬│項行使偽造│書罪,處有│佰參拾柒元沒收,於│
│    │            │              │條2紙、活期性 │(共2 枚)、取款│      │存帳戶後│5,463元 │私文書罪、│期徒刑陸月│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
│    │            │              │存款取款憑條1 │憑條1 紙「存戶簽│      │,領取現│②96萬2,│同法第339 │,如易科罰│或不宜執行沒收時,│
│    │            │              │紙(影本見他卷│章」欄內「鞏潘來│      │金99萬8,│537 元留│條第1 項詐│金,以新臺│追徵其價額。      │
│    │            │              │第128-130 頁)│富」印文1 枚    │      │000 元  │作自用  │欺取財罪  │幣壹仟元折│                  │
│    │            │              │              │                │      │        │        │          │算壹日。  │                  │
├──┼──────┼───────┼───────┼────────┼───┼────┼────┼─────┼─────┼─────────┤
│ 三 │事實欄一、㈢│105 年12月8 日│淡水第一信用合│領息憑條之「印鑑│EB3798│解除定存│①支付鞏│刑法第216 │鞏嫦如犯行│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
│    │(即起訴書附│下午1 時25分  │作社定期性存款│」欄內「鞏潘來富│30    │1 筆並將│潘來富新│條、第210 │使偽造私文│臺幣參拾陸萬玖仟元│
│    │表編號5 ,並│              │中途解約領息憑│」內文各1 枚、取│      │之存入活│北市淡水│項行使偽造│書罪,處有│沒收,於全部或一部│
│    │委由不知情之│              │條、活期性存款│款憑條「存戶簽章│      │存帳戶後│區民族路│私文書罪、│期徒刑肆月│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
│    │鞏美貞為之填│              │取款憑條各1 紙│」欄內「鞏潘來富│      │,領取現│住處房屋│同法第339 │,如易科罰│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    │)          │              │(影本見他卷第│」印文1 枚      │      │金50萬元│修繕費用│條第1 項詐│金,以新臺│。                │
│    │            │              │131頁)       │                │      │        │13萬1,00│欺取財罪  │幣壹仟元折│                  │
│    │            │              │              │                │      │        │0元     │          │算壹日。  │                  │
│    │            │              │              │                │      │        │②36萬9,│          │          │                  │
│    │            │              │              │                │      │        │000 元留│          │          │                  │
│    │            │              │              │                │      │        │作自用  │          │          │                  │
├──┼──────┼───────┼───────┼────────┼───┼────┼────┼─────┼─────┼─────────┤
│ 四 │事實欄一、㈣│105 年12月8 日│淡水信用合作社│取息憑條「戶名」│TH0475│解除定存│留作自用│刑法第216 │鞏嫦如犯行│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
│    │(即起訴書附│下午1 時55分  │定存中途解約取│欄內「鞏潘來富」│61    │1 筆並將│        │條、第210 │使偽造私文│臺幣參拾萬元沒收,│
│    │表編號6 )  │              │息憑條、取款憑│印文1 枚、取款憑│      │之存入活│        │項行使偽造│書罪,處有│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
│    │            │              │條各1紙(影本 │條「存戶簽章」欄│      │存帳戶後│        │私文書罪、│期徒刑肆月│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
│    │            │              │見他卷第146 、│內「鞏潘來富」印│      │,領取現│        │同法第339 │,如易科罰│,追徵其價額。    │
│    │            │              │148 頁)      │文1 枚          │      │金30萬元│        │條第1 項詐│金,以新臺│                  │
│    │            │              │              │                │      │        │        │欺取財罪  │幣壹仟元折│                  │
│    │            │              │              │                │      │        │        │          │算壹日。  │                  │
├──┼──────┼───────┼───────┼────────┼───┼────┼────┼─────┼─────┼─────────┤
│ 五 │事實欄一、㈤│105 年12月23日│淡水第一信用合│領息憑條2 紙之「│EB3801│解除定存│留作自用│刑法第216 │鞏嫦如犯行│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
│    │(即起訴書附│下午1時21分   │作社定期性存款│印鑑」欄內「鞏潘│99、DA│2 筆並將│        │條、第210 │使偽造私文│臺幣柒拾萬元沒收,│
│    │表編號7、8)│              │中途解約領息憑│來富」內文各1 枚│323460│之存入活│        │項行使偽造│書罪,處有│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
│    │            │              │條2 紙、活期性│(合計2 枚)、取│      │存帳戶後│        │私文書罪、│期徒刑陸月│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
│    │            │              │存款取款憑條2 │款憑條2 紙「存戶│      │,領取現│        │同法第339 │,如易科罰│,追徵其價額。    │
│    │            │              │紙(影本見他卷│簽章」欄內「鞏潘│      │金20萬元│        │條第1 項詐│金,以新臺│                  │
│    │            │              │第133-134 頁)│來富」印文各1 枚│      │、匯款50│        │欺取財罪  │幣壹仟元折│                  │
│    │            │              │              │(共2 玫)      │      │萬元至被│        │          │算壹日。  │                  │
│    │            │              │              │                │      │告之中國│        │          │          │                  │
│    │            │              │              │                │      │信託帳戶│        │          │          │                  │
└──┴──────┴───────┴───────┴────────┴───┴────┴────┴─────┴─────┴─────────┘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