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法院刑事-TPHM,112,交上易,198,20231026,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交上易字第198號
上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楊啓達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犯過失傷害案件,不服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審交易字第947號,中華民國112年5月11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31451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經本院審理後,認原審以本件事證明確,上訴人即被告楊啓達(下稱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量處拘役20日,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認事用法均無違誤,量刑亦屬妥適,應予維持。

並引用原審判決事實、理由及證據之記載(詳如附件)。

二、檢察官上訴意旨略以:告訴人是否因本案車禍而受有「胸壁骨盆挫傷」之傷害已屬有疑,且原審量刑過輕等語。

而被告上訴意旨略以:請求給予緩刑宣告等語。

三、經查:㈠就檢察官質以告訴人確有因本件車禍而受有「下背和骨盆挫傷」、「『右側』前胸壁挫傷」之傷害,然原審未詳予調查部分,說明如下:⑴本院函詢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下稱臺大醫院)就告訴人於民國111年6月14日因車禍事故至該院就診時,是否受有上開傷害?該院於112年9月12日以校附醫祕字第1120904142號函復本院表示:「依病歷記載,病人自述身體左側跌落,頭部、左肩、左肘、雙膝、左足與地面撞擊。

觀察上可發現左手手背、手腕尺骨側、前臂、手肘有挫傷及瘀傷;

雙膝、左大腿、左足有挫傷及瘀傷;

左腰有挫傷。

其餘部位並未有可見之外傷。

經查病歷,未記載有「『右側』前胸壁挫傷」、「下背挫傷」,左側腰部骨盆髂前上棘位置確有挫傷」等語,並檢附告訴人之急診病歷紀錄為據(詳見本院卷第95頁至第143頁)。

⑵而該院於函覆本院時亦特別說明:由於診療僅以病人表示身體不適之部位為主,若當下病人未明示有不適之處,將無詳細紀錄(本院卷第99頁)。

而依急診病歷紀錄及急診驗傷評估紀錄內容所載,告訴人係自述身體左側跌落,是該院確依告訴人之指述詳檢告訴人左側傷勢甚明,並有拍攝告訴人四肢照片在卷足憑。

是此益徵告訴人於就診之際,確未曾敘及下有其嗣後方提出之下背和骨盆挫傷、右側前胸壁挫傷之傷害甚明。

⑶另依臺大醫院之回覆意見表除提及告訴人未受有「右側前胸壁挫傷」、「下背挫傷」之傷害,有「左側腰部骨盆髂前上棘」之挫傷等情。

然該回覆意見書所載之「左側腰部骨盆骼前上棘」,核予檢察官所主張告訴人係受有「骨盆挫傷」之傷害迥不相同。

是以檢察官執上詞,指摘原審判認事用法有違誤,自不足採。

㈡就量刑事項說明如下: ⑴按量刑輕重,係屬法院得依職權裁量之事項,苟其量刑已以 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 而未逾越法定刑度或有濫用權限情事,即不得任意指為違 法(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5002號判決意旨參照)。

申言 之,量刑係法院就繫屬個案之整體評價,為事實審法院得 依職權裁量之事項,量刑判斷當否之準據,應就判決之整 體觀察為綜合考量,不可摭拾其中片段,遽予評斷。

本件 被告符合自首要件,原審乃依刑法第62規定減輕其刑。

並 以行為人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於上揭時間駕駛本案小客 車行經本案巷口時,竟疏未注意車前狀況因而肇致本案交 通事故,致告訴人受有前揭傷害,所為非是;

惟念被告犯 後坦承犯行,復考量雙方因賠償金額認知差距過大而未能 達成和解,併參以被告於本院審理時自述其為大學畢業之 智識程度、現為接駁車駕駛、須扶養同居人之小孩之家庭 經濟生活狀況(見原審卷第153頁),暨被告之過失情節、 告訴人所受傷勢及其意見等一切情狀,量處被告拘役20日 ,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核屬法院量刑職權之適法 行使,有卷證資料可資覆按。

已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 情狀,且就被告犯後態度,被告就本件車禍之過失情節、 造成被害人傷勢程度,並被告智識程度、生活及家庭經濟 狀況等情,均已列入綜合判斷,復基於刑罰目的性之考量 、刑事政策之取向以及行為人刑罰感應力之衡量等因素, 而為刑之量定。

並未逾越公平正義之精神,客觀上亦不生 量刑畸重畸輕之裁量權之濫用,從形式上觀察,尚無認定 事實錯誤、量刑瑕疵或違背法令之情形,自無檢察官上訴 所指量刑過輕之情。

⑵被告上訴理由請求給予緩刑之宣告。

然緩刑屬於刑罰權作用之一環,亦即犯罪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而受論罪科刑,具有明確之刑罰宣示,但因基於刑事政策考量,認為其不需進入機構性處遇接受刑罰之執行較為適當,乃設定一定觀察期間,並配合緩刑期內附條件機制。

實務向認:緩刑之宣告,除應具備一定條件外,並須有可認為以暫不執行刑罰為適當之情形,始得為之(最高法院90年台上字第4406號號判決意旨參照)。

是以,法院對犯罪行為人宣告緩刑時,應考量犯罪行為人與被害人關係修復情形、該犯罪行為對於法益之侵害程度,倘犯罪行為人未能補償被害者所受損害,復無暫不執行刑罰為適當之情形,即不宜宣告緩刑;

否則,不僅對被告不足生警惕之效,更無法反映被告犯行侵害法益之嚴重性,亦難以達到刑法應報、預防、教化之目的。

經查,被告因駕車過失,肇致告訴人受傷之結果,然因雙方和解金額差異過大迄今未能達成和解共識,賠償告訴人所受損害,且告訴代理人於本院審理時稱不同意給予被告緩刑之機會。

顯現被告並未取得告訴人之原諒,本院斟酌上情,認被告無暫不執行為適當之情事,自不宜緩刑宣告。

㈢至被告嗣有具狀向本院請求再次向臺大醫院調取告訴人於111年6月14日之原始病歷及影像照片以確認告訴人所受傷勢,然本院已向臺大醫院調得告訴人該日病歷,已如上述。

而就影像報告部分,檢察官於偵查中亦已調得並附卷(詳見111年度偵字第31451號卷第165頁至第177頁),是此部分自無再予調查而無再開辯論之必要,亦併此敘明之。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第373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蕭永昌提起公訴,檢察官李明哲及被告提起上訴,檢察官陳玉華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0 月 26 日
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吳冠霆
法 官 邰婉玲
法 官 柯姿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蔡硃燕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0 月 26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1年度審交易字第947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楊啓達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年度偵字第3145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楊啓達犯過失傷害罪,處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 實
一、楊啓達於民國111年6月14日上午11時30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租賃小客車(下稱本案小客車)沿臺北市○○區○○○路0段0巷由西往東方向直行,行經該巷與○○○路0段交岔路口(下稱本案巷口)之行人穿越道時,本應注意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以避免危險或交通事故之發生,而依當時天候晴,有日間自然光線,柏油路面乾燥、無缺陷、無障礙物、視距良好等情,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楊啓達竟疏未注意及此,貿然前行,適有孫筱芝騎乘自行車沿上開行人穿越道由北往南直行欲通過該巷口,雙方因而發生碰撞,致孫筱芝人車倒地,並受有四肢多處擦挫傷之傷害。
二、案經孫筱芝訴由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二分局報告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證據能力部分:
一、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除法律有規定者外,不得作為證據;
又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合同法第159條之1至第159條之4之規定,但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為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證據。
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於法院調查證據時,知有第159條第1項不得為證據之情形,而未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者,視為有前項之同意,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1項及第159條之5分別定有明文。
查,本案判決下列所引用之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因檢察官、被告楊啓達迄至言詞辯論終結前均未就證據能力聲明異議(見本院111年度審交易字第947號卷【下稱本院卷】第115頁、第149至151頁),復經本院審酌該等證據之取得並無違法情形,且與待證事實具有關連性,證明力亦無顯然過低或顯不可信之情形,認以之作為證據使用均屬適當,應認有證據能力。
二、其餘資以認定本案犯罪事實之非供述證據,並無證據證明有違反法定程序取得之情形,且亦與本件待證事實具有證據關連性,均認有證據能力。
貳、實體部分:
一、認定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一)上揭事實,業據被告於偵查及本院審理時坦承不諱(見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31451號卷【下稱偵卷】第127至128頁,本院111年度審交易字第947號卷【下稱本院卷】第152頁),核與證人即告訴人孫筱芝於警詢中之證述相符(見偵卷第19至22頁),並有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下稱臺大醫院)診斷證明書、道路交通事故
談話紀錄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
析研判表、道路交通事故補充資料表、道路交通事故調查
報告表㈠、㈡各1份、行車記錄器錄影畫面截圖3張、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2張、現場照片12張及告訴人傷勢照片9張在卷可稽(見偵卷第59頁、第29至31頁、第39頁、第41頁、第43頁、第45至47頁、第33至35頁、第37頁、第63至73頁、第75至91頁),足認被告上開任意性自白核與事實相符,堪以採信。
(二)按汽車行駛時,駕駛人應注意車前狀況及兩車並行之間隔,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4條第3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因此,被告駕駛本案小客車行
駛在道路上,依法即負有如上之注意義務。而依案發當時
天候晴,有日間自然光線,柏油路面乾燥、無缺陷、無障
礙物、視距良好等情,被告視線自屬清晰無礙,應無不能
注意之情事,然其於行經本案巷口時,竟疏未注意適有告
訴人騎乘自行車沿行人穿越道由北往南直行欲通過本案巷
口之車前狀況,仍貿然前行,雙方因而發生碰撞,致告訴
人人車倒地,並受有前揭傷害,被告就本案事故之發生自
有過失,且其過失行為與告訴人所受之傷害間,當具有相
當之因果關係。
(三)至告訴人雖於警詢中指稱:其因本案車禍事故另受有胸壁骨盆挫傷之傷害乙情(見偵卷第21頁),並提出駿琳大直中醫診所(下稱駿琳診所)診斷證明書、臺北市立聯合醫
院(仁愛院區)(下稱市立聯合醫院)診斷證明書各1份
為據(見偵卷第193頁,本院卷第43頁)。
惟參諸告訴人於事故發生後經急診送往臺大醫院治療,告訴人斯時已主
訴左肩到胸疼痛乙情,有臺大醫院111年11月21日校附醫秘字第1110905232號函暨所附告訴人病歷存卷可考(見偵卷第129至185頁),然經醫師檢查診斷後,僅認告訴人係受有四肢多處擦挫傷之傷害,而未認告訴人另受有胸壁骨
盆挫傷之傷害,此有上開臺大醫院診斷證明書存卷可參(
見偵卷第59頁),則告訴人是否確實因本案車禍事故而受有胸壁骨盆挫傷之傷害,已屬有疑。而告訴人又係於事故
發生後2日之111年6月16日,及事故發生後4日之同年月20日,分別至駿琳診所、市立聯合醫院就醫,有上開診斷證
明書在卷可考(見偵卷第193頁,本院卷第43頁),則在告訴人就醫時間距案發時點已有相當間隔之下,告訴人所
提出之上開中醫診所及市立聯合醫院之診斷證明書,至多
僅能證明告訴人於事故發生後曾因上開傷勢就醫治療,要
難認該傷勢與本案有關。況參諸駿琳診所診斷證明書之記
載,告訴人於111年6月16日就診,經診斷係受有「下背和骨盆挫傷」、「『右側』前胸壁挫傷」,有上開駿琳診所診斷證明書附卷可考(見本院卷第43頁),與案發當下告訴人在臺大醫院急診治療時所主訴之「左肩到胸疼痛」乙節
,兩者部位並不一致,且上述經駿琳診所及市立聯合醫院
所診斷之傷勢,其成因有諸多可能,實無從遽認上開傷勢
係本案車禍事故所致,附此敘明。
(四)綜上,本案事證已臻明確,被告上開過失傷害犯行,洵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
(二)又被告於肇事後停留現場,在有偵查犯罪職權之機關或公務員知悉其犯行前,即向據報前來現場處理之警員承認肇
事等節,有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附卷可憑
(見偵卷第49頁),嗣而接受裁判,被告所為合於自首之要件,爰依刑法第62條前段之規定,減輕其刑。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於上揭時間駕駛本案小客車行經本案巷口時,竟疏未注意車前狀況因而肇致本
案交通事故,致告訴人受有前揭傷害,所為非是;惟念被
告犯後坦承犯行,復考量雙方因賠償金額認知差距過大而
未能達成和解,併參以被告於本院審理時自述其為大學畢
業之智識程度、現為接駁車駕駛、須扶養同居人之小孩之
家庭經濟生活狀況(見本院卷第153頁),暨被告之過失情節、告訴人所受傷勢及其意見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
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至被告雖請求本院為緩刑之宣告,而查被告前雖因故意犯罪而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然其執行完畢或赦免後,
5年以內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
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存卷可查(見本院卷第155至162頁),固合於刑法第74條第1項第2款得宣告緩刑之要件。然考量被告尚未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亦未獲告訴人之諒
解,本院審酌上情,認本案所宣告之刑實無暫不執行為適
當之情形,爰不予宣告緩刑,併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蕭永昌提起公訴,檢察官李明哲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5 月 11 日
刑事第二十一庭 法 官 王星富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林思辰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5 月 11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