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法院刑事-TPHM,112,聲,2541,20231017,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聲字第2541號
受 刑 人 王俊愷(原名:王景弘)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聲請案號:112年度執聲字第170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王俊愷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應執行有期徒刑柒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王俊愷(下稱受刑人)因犯攜帶凶器在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檢察官聲請書附表誤載部分,經本院更正如本裁定之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定應執行之刑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

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第51條第5款、第53條分別定有明文。

次按犯最重本刑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而受6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者,得以新臺幣1千元、2千元或3千元折算1日,易科罰金,依刑法第41條第1項之規定,於數罪併罰之數罪均得易科罰金,其應執行之刑逾6月者,亦適用之,亦為刑法第41條第1項前段、第8項所明定。

再按依刑法第53條應依刑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之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亦有明文。

其所謂「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固包括數罪中最後審理犯罪事實並從實體上諭知判決之第一審或第二審法院,不及於第三審之法律審及因不合法而駁回上訴之程序判決,或未及判決即撤回上訴者,亦包括「最後審理科刑事實並諭知實體判決之法院」。

蓋修正後刑事訴訟法第348條規定之修法意旨係尊重當事人在訴訟進行中之處分權,減輕上訴審之負擔,法院得僅於當事人設定之上訴攻防範圍予以審理,而於上訴審改採罪、刑分離審判原則,但於第一審判決後,倘當事人明示僅就量刑部分上訴,第二審法院仍應以第一審認定之犯罪事實為量刑妥適與否之審查,並為實體判決,且法院對被告為具體科刑時,關於被告有無刑罰加重、減輕或免除法定刑之具體事由,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屬有關行為屬性事由(動機、目的、所受刺激、手段、與被害人之關係、違反義務之程度、所生之危險或損害)及行為人屬性事由(生活狀況、品行、智識程度、犯罪後之態度)暨其他影響量刑之因素,俱屬法院對被告科刑時應予調查、辯論及審酌之事項及範圍,因此第二審法院關於「刑」之審判範圍,尚非僅限與犯罪事實無關之一般個人情狀事由,仍包括與犯罪構成要件事實攸關及其他有特殊犯罪情狀而依法予以加重、減輕或免除其刑處遇等科刑事由之判斷,依此所為實體判決,自宜為相同解釋,否則,在當事人明示僅就刑之一部上訴時,倘第一審判決之量刑業經第二審法院撤銷改判確定後,於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時,即生仍由第一審法院審查上訴審判決之怪異現象,而與定刑之本質及審級制度之本旨有間(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256號裁定意旨參照)。

又法律上屬於裁量之事項,有其外部性界限及內部性界限,並非概無拘束。

依據法律之具體規定,法院應在其範圍選擇為適當之裁判者,為外部性界限;

而法院為裁判時,應考量法律之目的及法律秩序之理念所在者,為內部性界限。

法院為裁判時,二者均不得有所逾越。

在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定其應執行之刑之案件,法院所為刑之酌定,固屬裁量之事項,然仍應受前述外部性界限及內部性界限之拘束(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1015號裁定意旨參照)。

復按定應執行刑,不僅攸關國家刑罰權之行使,於受刑人之權益亦有重大影響,除顯無必要或有急迫情形外,法院於裁定前,允宜予受刑人以言詞、書面或其他適當方式陳述意見之機會,程序保障更加周全(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大字第489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一)受刑人因犯攜帶凶器在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等數罪,分別經本院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得易科罰金),並經確定在案,且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其犯罪行為時均係於如附表編號1至2所示判決確定日期(即民國112年6月30日)前所為,經核與規定並無不合。

又如附表編號1至2所示之罪,雖受刑人僅就量刑部分上訴,惟本院既以第一審認定之犯罪事實為量刑妥適與否之審查,並為實體判決,揆諸前揭說明,本院自屬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是檢察官就受刑人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聲請本院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正當,應予准許。

(二)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其中最長期者為有期徒刑6月,則定應執行刑之範圍應在各罪之最長期(6月)以上,及如附表編號1至2裁判宣告所定執行刑之總和(8月)之間。

綜上,審酌本件內部性及外部性界限,暨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之犯罪類型、態樣、侵害法益及受刑人經本院函詢關於本件聲請定應執行刑案件之意見,然其於112年9月27日收受本院函文後迄未回覆本院(見本院卷第57頁至第59頁)等一切情狀,復就其所犯數罪為整體之非難性評價後,依比例原則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並依刑法第41條第1項前段規定,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51條第5款、第41條第1項、第8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0 月 17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陳德民
法 官 孫惠琳
法 官 葉力旗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王心琳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0 月 17 日
附表:
編 號 1 2 罪 名 恐嚇危害安全罪 攜帶兇器在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罪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2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 罪 日 期 110年4月10日 110年4月10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110年度偵字第4738號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110年度偵字第4738號 最後事實審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 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4308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4308號 判決日期 112年5月24日 112年5月24日 確定判決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 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4308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4308號 確定日期 112年6月30日 112年6月30日 可否易科罰金 是 是 備 註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執字第1805號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執字第1805號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