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刑事-TPSM,113,台上,197,20240117,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台上字第197號
上 訴 人 羅文呈



上列上訴人因加重詐欺等罪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中華民國112年10月25日第二審判決(112年度上訴字第3680號,起訴案號: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1531、1603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壹、得上訴第三審(即第一審判決附表編號〔下稱編號〕3至4、7、13至15、17至18、21、23、38、43至44、54、57至58所示之宣告刑;

原判決附表所載「本院宣告刑」欄所示之宣告刑,及與上開各編號宣告刑,所定應執行刑)部分

一、按刑事訴訟法第377條規定,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是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係屬法定要件。

如果上訴理由書狀並未依據卷內訴訟資料,具體指摘原判決不適用何種法則或如何適用不當,或所指摘原判決違法情事,顯與法律規定得為第三審上訴理由之違法情形,不相適合時,均應認其上訴為違背法律上之程式,予以駁回。

二、本件上訴人羅文呈明示僅就第一審判決(關於得上訴第三審部分)對於其之量刑,提起第二審上訴。

原審審理結果,撤銷第一審判決:(一)關於上訴人所犯如編號7所示以網際網路對公眾散布詐欺取財罪部分,所處之宣告刑。

(二)關於該部分與上訴人所犯如編號3至4、13至15、17至18、21、23、38、43至44、54、57至58所示以網際網路對公眾散布詐欺取財罪,所處之宣告刑(均不得易科罰金),所定之應執行刑。

改判如原判決附表所載「本院宣告刑」欄所示之宣告刑。

另維持第一審判決關於上訴人所犯如編號3至4、13至15、17至18、21、23、38、43至44、54、57至58所示以網際網路對公眾散布詐欺取財罪,所處之宣告刑,駁回上訴人此部分在第二審之上訴。

並就上訴人上開所犯,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4月。

已詳敘審酌、裁量之依據及理由。

三、上訴意旨略以:上訴人被高利貸貸款逼得無路可走,才因此犯案,很後悔為何犯案也有反省,在監服刑半年,家人希望其早日回家,原判決判太重,請求從輕量刑等語。

或係就其本案之犯罪動機及犯罪後態度,表達意見,或係就原審量刑裁量之職權行使及已經審酌說明事項,泛詞指摘,並未具體指摘原判決之量刑如何之違法、不當,顯非上訴第三審之適法理由。

四、綜上,此部分之上訴違背法律上之程式,應予駁回。又本院既從程序上駁回上訴人此部分之上訴,上訴意旨另請求本院從輕量刑,自無從審酌,附此敘明。

貳、不得上訴第三審(即編號1至2、5至6、8至12、16、19至20、22、24至37、39至42、45至53、55至56所示之宣告刑及所定應執行刑)部分

一、按刑事訴訟法第376條第1項各款所規定之案件,經第二審判決者,除第二審法院係撤銷第一審法院所為無罪、免訴、不受理或管轄錯誤之判決,並諭知有罪之判決,被告或得為被告利益上訴之人得提起上訴外,其餘均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為該條項所明定。

二、經查,原判決維持第一審判決關於論處上訴人所犯如編號1至2、5至6、8至12、16、19至20、22、24至37、39至42、45至53、55至56所示刑法第339條第1項詐欺取財罪部分,所處之宣告刑及所定應執行刑,駁回上訴人此部分在第二審之上訴。

上開部分,核屬刑事訴訟法第376條第1項第5款之案件。

依前揭說明,既經第二審判決,自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上訴人對之提起上訴,顯為法所不許,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95條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六庭審判長法 官 李英勇
法 官 楊智勝
法 官 林庚棟
法 官 林怡秀
法 官 鄧振球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修弘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 月 19 日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