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刑事-TPSM,113,台上,3176,20240815,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台上字第3176號
上  訴  人  李春富                   
上列上訴人因傷害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中華民國113年5月8日第二審判決(113年度上訴字第82號,起訴案號: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111年度調偵字第593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民國112年6月21日修正公布施行,同年月23日生效之刑事訴訟法第376條,雖增列第1項第2款:「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為不得上訴於第三審之案件;

惟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7條之16第2項規定:「中華民國112年5月30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原得上訴於第三審之案件,已繫屬於各級法院者,仍依施行前之法定程序終結之」。

本件上訴人李春富被訴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傷害罪嫌案,係於111年9月29日繫屬於第一審法院(見111年度審訴字第735號卷第5頁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函上之收文章戳),依前述說明,自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

次按,刑事訴訟法第377條規定,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是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係屬法定要件。

如果上訴理由書狀並未依據卷內訴訟資料,具體指摘原判決不適用何種法則或如何適用不當,或所指摘原判決違法情事,顯與法律規定得為第三審上訴理由之違法情形,不相適合時,均應認其上訴為違背法律上之程式,予以駁回。

二、本件原審審理結果,認為上訴人之犯行明確,因而撤銷第一審之科刑判決,改判仍論處上訴人犯傷害罪刑(處拘役30日,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有關被訴傷害告訴人涂燕凌使受有右食指裂傷0.1×0.1公分之傷害部分,認無證據證明上訴人有此部分犯行,惟因與前述有罪部分有包括一罪之關係,而不另為無罪之諭知;

此部分已因檢察官未上訴而告確定)。

已敘明其調查取捨證據之結果,及形成心證之理由;

除併就上訴人否認犯行,所辯:告訴人先出口駡我髒話,我才以手輕拍對方之肩膀,並未出手毆打,對方亦未受傷等語,指駁、說明不可採信之理由外,並依告訴人之指述、警方到場後對告訴人所指受傷部位拍攝之照片、醫院之診斷證明書、勘驗現場錄影光碟所得,併同上訴人並不否認雙方有口角爭執等卷內事證,說明:監視器畫面顯示上訴人確以右手揮向告訴人右側頭部,係有攻擊意圖之毆打行為,非僅輕推或拍打肩膀;

且警方據報到場並拍攝前述照片、對告訴人製作警詢筆錄,以及驗傷時間,密接相連,可認告訴人所受頭部之傷害係上訴人所為等語(見原判決第2至3頁)。

核其認定,於卷內證據並無不合;

且係綜合卷內相關事證,經整體觀察、判斷所得,於證據法則尚屬無違。

上訴意旨略以:㈠上訴人係76歲之善良老人,豈有能力攻擊40歲之壯年人?上訴人未打人或駡人,實係受害人。

亦即雙方並無扭打之事實,而係告訴人先出口駡上訴人,上訴人才輕拍對方肩膀、質問怎可駡人,告訴人惱羞成怒而拿茶杯毆打上訴人致後者暈死過去,被送醫急診並縫3針;

㈡告訴人手部之傷勢係以茶杯攻擊上訴人時,玻璃碎片所致之傷害,頭部傷害則係造假;

㈢為何上訴人聲請調閱之監視器實況調不到,是否為選擇性辦案等語。

或僅單純否認犯罪,為事實上之爭執,就原判決有如何之違法或不當,並未依卷內證據資料,具體指摘,或係就原審採證認事職權之合法行使,且已經原判決明白論斷之事項,再事爭執,並非適法之上訴第三審理由,應認本件上訴違背法律上之程式,予以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95條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5 日
                  刑事第三庭審判長法 官  林立華
                                  法 官  王敏慧
                                  法 官  李麗珠
                                  法 官  陳如玲
                                  法 官  林瑞斌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李淳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9 日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