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刑事-TPSM,113,台上,3326,20240815,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台上字第3326號
上  訴  人  蘇楷文                   
選任辯護人  林天麟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罪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中華民國113年5月30日第二審判決(113年度上訴字第1940號,起訴案號: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30849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法第377條規定,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是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係屬法定要件,且必須依據卷內訴訟資料為具體之指摘,並足據以辨認原判決已具備違背法令之形式者,始屬相當。

本件第一審判決認定上訴人蘇楷文有如其事實欄即其附表一編號1至3所載販賣第二級毒品大麻煙彈予陳冠霖之犯行,因而論處上訴人如其附表一編號1至3「主文欄」所示販賣第二級毒品共3罪刑,並合併定其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3年,及諭知相關之沒收。

第一審判決後,上訴人明示僅就第一審判決其中關於量刑部分提起上訴,原判決認為第一審判決之量刑尚非妥適,因而撤銷第一審關於上訴人量刑部分之判決,改判量處如其附表編號1至3「本院宣告刑」欄所示之刑,並合併定其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2年9月。

已詳敘其量刑審酌裁量之理由,俱有卷內資料可資覆按。

 

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所謂「供出毒品來源,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係指行為人供出其本案犯行之毒品來源而言,亦即須供出之毒品來源與行為人被訴定罪之該次毒品犯行有直接因果關聯,且因而使檢、警偵查人員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始得適用該規定減免其刑。

本件原判決綜合卷內相關資料,說明上訴人雖於警詢及偵查中供出其本件所販賣毒品之來源為黃梓軒與吳宗軒,惟黃梓軒與吳宗軒嗣經警方查獲其等涉嫌販賣大麻煙彈予上訴人之時間(民國112年1月9日、13日、19日、同年2月14日、17日、同年3月5日),因係在本件上訴人所犯如第一審判決附表一編號1至3所示販賣第二級毒品犯罪時間(即111年9月10日、29日及同年11月21日)之後,與本件上訴人販賣毒品之來源在時序上並無直接因果關聯性,因認本件上訴人所犯販賣第二級毒品共3次犯行,尚不符合同上條例第17條第1項所規定減免其刑之要件,而未依該規定減免其刑,已詳述其理由,並有卷附相關卷證資料可稽,於法並無不合。

上訴人上訴意旨仍執相同於原審之主張,謂其已供出其毒品來源之黃梓軒與吳宗軒,並經警方查獲云云,資以指摘原判決未依前揭規定減輕其刑為不當,依上述說明,要屬誤解法律所規定前揭減免其刑規定之要件,其執此指摘原判決不當,殊非合法之第三審上訴理由。

三、按為尊重當事人設定攻防之範圍,減輕上訴審審理之負擔,依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規定,容許上訴權人僅針對判決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提起上訴,其未表明上訴之認定犯罪事實及罪名部分,則不在第二審之審查範圍。

原判決已敘明上訴人明示僅就第一審判決量刑部分提起上訴,就其犯罪事實及罪名部分並不爭執,故原審審理範圍祇限第一審判決關於量刑部分,並未就犯罪事實及罪名部分予以審理。

詎上訴人不服原審判決而向本院提起第三審上訴,依其上訴意旨,係於法律審之本院主張本件警方於112年1月間查獲陳冠霖持有之大麻煙彈3顆,並非上訴人所販賣云云,顯係指摘原判決之認定事實及適用法律顯有錯誤,並未依據卷內資料具體指摘原判決之量刑究有如何違背法令之情形,顯不足據以辨認原判決已具備違背法令之形式。

揆之首揭說明,上訴人之上訴為違背法律上之程式,應併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95條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5 日
                  刑事第九庭審判長法 官  林恆吉
                                  法 官  林靜芬
                                  法 官  蔡憲德
                                  法 官  何信慶
                                  法 官  林英志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宜勳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9 日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