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刑事-TPSM,113,台抗,1253,20240807,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1253號
抗  告  人  伍宣維                     
上列抗告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高

雄分院中華民國113年5月31日駁回其聲請再審之裁定(113年
度聲再字第19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本件原裁定以抗告人伍宣維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5年度上訴字第440號判決論處罪刑確定(下稱原確定判決),其對於原確定判決聲請再審意旨如原裁定所載。
然查:聲請意旨雖主張抗告人有供出毒品來源為方昱富云云,惟原確定判決已詳細說明其供出方昱富後,僅因而查獲「其他人」之毒品來源,故不符合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供出毒品來源因而查獲之減免其刑要件。
且方昱富除因販賣毒品予高雅萍、邱淑珍、張華典、方韋翔及劉仲環等人,業經原審法院以107年度上訴字第682號判決論處罪刑外,別無其他因販賣毒品予抗告人之犯行而遭起訴或判刑之前科紀錄,方昱富亦已於民國107年9月15日死亡,可見抗告人縱有供出方昱富,惟因方昱富僅坦承販賣毒品予高雅萍等其他人,而否認販賣毒品予抗告人,且抗告人亦未提出其他線索以供檢警查證方昱富即為其毒品來源,自難認已符合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減免其刑之規定。是聲請意旨所主張之再審事由,核與聲請再審之要件不
符,其聲請本件再審,為無理由,而予以駁回,已詳敘其得心證之理由。
二、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所規定之新事實或新證據,係指判決確定前已存在或成立而未及調查斟酌,及判決確定後始存在或成立之事實、證據,依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可合理相信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使受有罪判決之人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者而言。
亦即該「新事實」、「新證據」,除須具備在判決確定前已存在或成立而未及調查斟酌,及判決確定後始存在或成立之「嶄新性」(或稱「新規性」、「未判斷資料性」)要件外,尚須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明顯具有使法院合理相信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而對受判決之人改為更有利判決之「顯著性」(或稱「可靠性」、「明確性」)特質,二者均屬不可或缺,倘若未具備上開「嶄新性」及「顯著性」要件,即不能據為聲請再審之原因。
本件原裁定就抗告人聲請再審意旨所主張再審事由,何以認未具備上開「顯著性」要件,即不能據為聲請再審之原因,已於理由內詳加剖析論述,核其論斷於法尚屬無違。
抗告意旨雖謂原審未依其聲請調閱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105年8月31日雄檢欽海104偵25476字第85816號函云云,惟原審業已調取原確定判決之案卷核閱,且原確定判決業已斟酌卷內上述函文所載敘:該署業因抗告人之供述,查獲另案被告方昱富等旨,就該函文內容如何不足以資為有利於抗告人之認定,闡述甚詳,即難認具備上開「嶄新性」要件,亦不能據為聲請再審之原因。
抗告意旨執此指摘原審有調查未盡之違法,猶謂其已符合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減免其刑規定云云,據以請求撤銷原裁定,其抗告自難認為有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7 日
                  刑事第二庭審判長法 官  徐昌錦
                                  法 官  江翠萍
                                  法 官  張永宏
                                  法 官  陳如玲
                                  法 官  林海祥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邱鈺婷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2    日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