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刑事-TPSM,113,台抗,1256,20240828,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1256號
抗  告  人  黃淑美                   
上列抗告人因違反銀行法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中華民國113年6月7日駁回其聲請再審及停止刑罰執行之裁定(112年度聲再字第247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民國104年2月6日修正生效施行之刑事訴訟法第420條增列第3項:「第1項第6款之新事實或新證據,指判決確定前已存在或成立而未及調查斟酌,及判決確定後始存在或成立之事實、證據。」

故舉凡法院未經發現而不及調查審酌者,不論該證據之成立或存在,係在判決確定之前或之後,甚且法院已發現之證據,但就其實質之證據價值未加以判斷者,固具有新規性,而放寬聲請再審新證據之範圍,至同法第421條所稱「重要證據漏未審酌」,實與第420條第3項規定之再審新證據要件相若,亦即指該證據實質之證據價值未加以判斷者而言。

是以,新法施行後,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之案件,併援用第421條以「重要證據漏未審酌」為理由聲請再審者,即應依第420條第1項第6款、第3項之規定處理。

又主張依上開原因聲請再審者,應提出具體之新事實或新證據,由法院單獨或綜合案內其他有利與不利之全部卷證,予以觀察、判斷客觀上能否令人形成得合理相信足以推翻原確定判決所確認之事實,或鬆動其事實認定之重要基礎,而影響於判決之結果者,始足該當。

是為受判決人利益聲請再審所憑之新事實或新證據,除須具有未經判斷之嶄新性(或稱新規性)外,尚須具備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而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所認定事實之確實性(或稱明確性、顯著性),二者均不可或缺,倘未兼備,或僅就卷內業已存在之證據資料,對於法院取捨證據之職權行使,徒憑己意為指摘,或對證據之證明力持相異之評價,即與上開要件不合,自不能遽行開啟再審,而破壞判決之安定性。

二、本件原審於通知抗告人黃淑美到場並聽取意見後,認其雖對於原審法院109年度金上訴字第2055號判決(下稱原確定判決),以重要證據漏未審酌為由,依刑事訴訟法第421條規定聲請再審。

然原確定判決已說明係綜合抗告人偵查、審判中之供述,參酌告訴人即證人涂瑞津、廖學永、陳雪梅、翁素秋、蔡依玲、鄒玉春、周偉寵等人之證詞,參酌共同被告黃智宏(業經判刑確定)於偵查、審判中之證詞,參酌卷附PCH公司設立登記資料、涂瑞津提出之投資明細表、PCH之Evangel專案結清確認單、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6年度金訴字第9、22號刑事判決、涂瑞津提出上有同案被告林恭民(業經判刑確定)簽名之「PCH貨幣套利分紅專案」憑據、PCH公司授權Evangel公司代理授權書及投資協定書、涂瑞津之PCH貨幣套利分紅專案之憑據、抗告人(使用林恭民之電郵信箱)與黃智宏之PCH貨幣套利分紅專案之電子郵件、蔡依玲之臺灣銀行匯出匯款賣匯水單/交易憑證、鄒玉春之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匯出匯款申請書(101年4月6日)、周偉寵之「POWERCAPITAL GROUP」投資申請表格(101年2月23日)、周偉寵之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匯出匯款申請書及約定書(101年2月23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107年8月17日金管銀外字第00000000000號函及107年9月18日金管證期字第0000000000號函、金管會107年9月18日金管證期字第0000000000號函、林恭民提出英國金管會(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網站之PCFT-UK、PCFT-HK公司資料,徵引該案第一審法院審理中勘驗翁素秋提出林恭民在裕元花園酒店之投資說明會所領取之PCH_V約定合約、商品簡介及PCH集團簡介說明等件屬實、金管會109年5月19日金管證期字第0000000000號函文(主旨:黃智宏及其經營EVANGEL SECURITIES LIMITED公司未經金管會許可得經營證券商、證券投資信託事業、證券投資顧問事業、全權委託投資業務、期貨商、槓桿交易商、期貨信託事業、經理事業、顧問事業及其他期貨服務事業,以及未經金管會核准得於我國境內從事或代理募集、銷售、投資顧問境外基金)等證據資料,相互衡酌覆參,確認抗告人與黃智宏、林恭民共同未經許可,擅自經營期貨經理事業銀行業務之情,並說明如何認定抗告人於偵查中自白有原確定判決所認定之犯行等語何以與事實相符,足堪採信,復載敘抗告人於審判中否認犯罪及所執其不認識本案之投資人等,亦未招攬彼等參與本案「PCH貨幣套利分紅專案」等語之辯解何以與事實不符而不足採信之理由,而認定抗告人確有共同犯銀行法第125條第1項前段之非法經營銀行業務罪之犯行,俱已依憑卷證資料,於理由欄內逐一詳加指駁說明,有卷內資料及原確定判決在卷足憑,並經原審依職權調卷核閱無訛。

抗告人聲請再審意旨所主張及所提之證據,均係就原確定判決已調查並經審酌之證據再行爭執。

又抗告人聲請再審意旨之主張經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結果,均不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認定之犯罪事實,而使抗告人能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判決所認之罪名。

綜上,抗告人聲請再審意旨,與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第3項、同法第421條所定聲請再審之要件不符,應予駁回;

其停止刑罰執行之聲請失所附麗,亦應併予駁回各等旨。

經核原裁定業已詳敘駁回聲請之依據及理由,於法尚無不合。

三、抗告意旨或置原裁定論斷於不顧,就原裁定已為論駁之事項,任憑己意,再事爭辯;

或對於屬原確定判決取捨證據等採證認事職權之行使,而與再審無關事項,任意指摘,俱無足採。

應認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予以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28 日
                  刑事第八庭審判長法 官  梁宏哲
                                  法 官  莊松泉
                                  法 官  劉方慈
                                  法 官  黃斯偉
                                  法 官  周盈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李丹靈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3 日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