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桃園地方法院行政-TYDA,111,簡,16,20220630,2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判決
111年度簡字第16號
111年6月15日辯論終結
原 告 東方航空貨運承攬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楊國華


輔 佐 人 張巽智
被 告 財政部關務署臺北關

代 表 人 陳世鋒
訴訟代理人 劉玉婷
葉岱原
黃薇瑄
上列當事人間違反海關緝私條例事件,原告不服財政部中華民國110年12月9日台財法字第11013942510號訴願決定(案號:第00000000 號),提起行政訴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事實概要:原告為報關業者,於民國107年9月25日以訴外人「波阿斯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波阿斯公司)」為納稅義務人之名義,向被告報運(空運)進口快遞貨物1批(主提單號碼:000-00000000,分提單號碼:0A4UF135,下稱系爭貨物),原申報貨名為Metal halide lamps,數量為16PCE,經被告查驗結果,實到貨物為偽農藥因滅汀,重量為12.4KGM,屬農藥管理法第7條規定之偽農藥。

被告於108年3月19日以北普竹字第1081010857號函,通知原告依限提供貨主委任書、商業發票等相關文件,惟屆期未能補具,無法證明確受委託報關,依行為時空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17條第3項規定,應由原告負虛報責任,審認原告核有虛報進口貨物名稱、重量及產地,逃避管制之違章,依海關緝私條例第37條第3項轉據同條例第36條第1項規定及參考緝私案件裁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所訂違章情節,處貨價1倍之罰鍰;

因原告係於5年內再犯同條例同一規定之行為3次以上(被告105年第00000000號及106年第00000000號處分書,分別於106年4月14日、106年9月28日處分確定),依同條例第45條規定,得加重罰鍰1倍,被告爰按進口快遞貨物簡易申報單,處貨價2倍之罰鍰新臺幣(下同)104,160元。

原告不服,申請復查,未獲變更,遂向財政部提起訴願,後經財政部以110年12月9日台財法字第11013942510號訴願決定駁回,原告不服乃向本院提起本件行政訴訟。

二、本件原告主張:㈠原告並非系爭快遞貨物之所有人或納稅義務人,原處分以原告為對象處罰,並不合法合理。

⒈按基於無責任即無處罰之憲法原則,人民僅因自己之刑事違法且有責行為而受刑事處罰,法律不得規定人民為他人之刑事違法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87 號解釋所宣示。

此處「處罰」自不限於刑事處罰,而應包括行政處罰在內。

⒉關稅乃對國外進口貨物所課徵之進口稅,從而報運貨物進口有虛報涉及逃避管制者,其屬漏稅罰性質,原則上處罰主體自應為關稅之「納稅義務人」,當無疑義。

關稅法第6條明定關稅納稅義務人為收貨人、提貨單或貨物持有人。

⒊系爭貨物有報單,亦有提單,收件人為「波阿斯公司」,雖系爭貨物因為未經「波阿斯公司」實際領取,然「波阿斯公司」為實際收貨人,亦為海關緝私條例第37條之報運貨物進口之人。

是本件報運系爭貨物之人並非原告,尤以適用空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的「快遞貨物」,原告並非系爭貨物之快遞業者,僅係承攬貨運業者,其所持主提單亦無從提領系爭貨物,非貨物持有人,自不符關稅法第6條之納稅義務人,而不能依海關緝私條例處罰。

⒋空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17條第4項(行為時法律為103 年12月31日修正者,為第17條第3項)之規定,應僅屬說明輔助認定海關緝私條例第37條規定之報運人應如何加以認定之輔助說明條款,並非係另行於海關緝私條例第37條規定外,創設母法所未規定之處罰條款。

惟即使得認定原告曾屬「貨物持有人」身分,惟依上述納稅義務人的認定順序,仍應以系爭貨物是否查無收貨人或提貨單持有人,始得以貨物持有人之原告為納稅義務人,且仍應符合行為時空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17條第3項「進出口快遞貨物涉有虛報情事,如報關業者無法證明其確受委託報關者,應由報關業者負虛報責任。」

之要件。

⒌財政部為落實快遞貨物報關委任及實名認證制度,進口快遞貨物不受理報關之收單邏輯檢查於109 年3 月16日開始試辦,並於同年4 月16日正式實施上線,更可見財政部自知長年僅因海關行政或稅務行政上之方便,即以此轉嫁無責任者之受罰,而由報關業者擔負納稅義務人之責,有違自己責任原則,而有違憲之情形。

㈡關稅法第35條係進口貨物完稅價格核定之補充規定,原處分逕行適用應有違法。

⒈按進口貨物之完稅價格,未能依第29條、第31條、第32條、第33條及前條規定核定者,海關得依據按查得之資料,以合理方法核定之。

關稅法第35條定有明文。

從而,關稅法第35條係進口貨報物完稅價格核定之補充規定,須於依同法第29條、第31條、第32條、第33條及第34條均無從核定時,貨物始得適用之。

⒉原處分書中僅記載依關稅法第35條核定進口貨物完稅價格,但未說明理由,已有處分未附理由之違法。

再者,依訴願決定書所載,被告無法依同法第29條、第31條、第32條、第33條及第34條規定加以核定之原因,係因原告(即訴願人)並未提供足以佐證實際交易價格之文件。

然本件自事發迄今,被告從未要求原告提供足以佐證實際交易價格之文件,堪認訴願決定書所載顯與事實不符,而有處分未依證據之違法。

㈢原處分書未載明以何種「合理方法」核定來貨完稅價格之依據,有違反行政行為內容明確性之違法。

⒈按行政行為之內容應明確。

行政機關就該管行政程序,應於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之情形,一律注意。

行政程序法第5條、第9條分別定有明文。

⒉縱認原處分得依關稅法第35條核定進口貨物完稅價格,但原處分未說明其認定之依據為何。

再者,依訴願決定書所載,原處分機關係「參據與本案進口日期相近、同貨名、規格及產地,經海關核定之進口貨物完稅價格,按單價CIF TWD4200/KGM 核定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然本件因滅汀農藥因成分不同,價差甚大,原處分之理由中未說明其究係依何種「合理方法」核定出單價CIF TWD4,200/KGM 之結果,是否對於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之情形,均一律注意,而以對原告有利之情形加以認定,亦未見說明,而有違反行政行為內容明確性之違法。

㈣綜上,此類處罰報關業者之案件,源自於空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與現行一般貨物的報關通關程序容有差異,致適用於關稅法第6條認定納稅義務人時產生差異,惟既違反自己責任的核實處罰原則,以原告為處罰對象自有違法。

退萬步言,縱認原告為應受裁罰之人,但原處分於進口貨物完稅價格之核定,不僅適用法規錯誤,且未說明究係依何種「合理方法」核定,從而本件罰鍰處分(含復查決定),均有違法不當,訴願決定不查而加以維持,亦有未合等語。

㈤聲明:1.原處分(含復查決定)、訴願決定均撤銷。

2.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被告則以:㈠按「報關業受進出口人之委任辦理報關,應檢具委任書……」「進口快遞貨物之收貨人、提貨單或貨物持有人及出口快遞貨物之輸出人,委託報關業者辦理報關手續者,報關時應檢附委託書。

……」為報關業設置管理辦法第12條第1項及快遞通關辦法第17條第1項本文所明定。

準此,報關業者受進口快遞貨物收貨人委託辦理報關,應取具委任書以證明委託事實存在。

次按「關稅納稅義務人為收貨人、提貨單或貨物持有人。」

「進出口快遞貨物涉有虛報情事,如報關業者無法證明其確受委託報關者,應由報關業者負虛報責任。」

分別為關稅法第6條及快遞通關辦法第17條第4項所明定。

從而,報關業者代理報關若無法證明其確受委託,就其以他人名義所為進口貨物報關之行為,應自行負責,此與無代理權人以代理人名義所為之法律行為,經本人拒絕承認,應自負其責之原則相符(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4年度簡上字第139號判決參照)。

㈡本案原告身兼承攬業者、快遞業者及報關業者多重身分,全程支配案貨艙單申報、貨棧理貨、通關申報等行為,於通關流程中即為關稅法第6條所規定之貨物持有人。

原告以波阿斯公司名義向被告報運系案貨物進口,然無法提供委任書、發票等文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調查,原告雖提供上載收件人為波阿斯公司之派件明細,惟系爭派件明細係大陸物流業者提供,尚乏證據足認波阿斯公司為案貨遞送人或收件人,無法查得實際貨主。

是以,原告未受合法委託且無其他足認受委託之證明,系案貨物並無實際收貨人存在,而原告作為貨物持有人即納稅義務人,亦為海關緝私條例第37條所規定之報運人,即為本件違章之處罰主體,被告爰以原告論為本案受處分人,並無不合。

原告訴稱波阿斯公司為本案實際收貨人,惟並未提出相關證據以實其說,且稱其僅為承攬業者無從提領貨物等語,顯係卸責之詞,主張自不足採。

㈢復按「報關業受委任辦理報關時,應依據進出口人提供之發票、提單或其他有關資料文件,依規定正確申報貨名、稅則號別或其他應行申報事項,製作進出口報單或其他報關文件,……」及「連線業者辦理連線申報時,應依據原始真實發票、提單或其他有關資料文件,依規定正確申報……,製作進出口報單……。」

分別為報關業設置管理辦法第13條第1項及貨物通關自動化實施辦法第11條所明定。

是以,報關業者製作進口報單,應依據關稅法第17條及同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1項所定必備報關文件(如發票等);

至於報機明細,核非法定報關文件,縱依其內容報關,亦不得據以解免虛報責任。

原告稱根據報機明細申報,且未取得委任書、發票等相關交易文件,已違反上揭規定。

至進口快遞貨物報關委任實名認證制度,係為保護納稅義務人個資,得以經納稅義務人實名認證之行動通訊門號,取代申報相關身分識別號碼,配合不受理報關之收單邏輯檢查,以提升快遞貨物簡易申報單之正確性,避免發生虛捏收貨人頭據以報關之不法行為,其立法目的與報關業者依法應提供委任書以確認納稅義務人之目的並無扞格,原告無法證明確受委託報關已如前述,本件違章事實洵堪認定,且系爭報單進口時實名認證及不受理報關之收單邏輯檢查制度尚未實施,本案核與此制度無涉。

原告訴稱被告轉嫁無責任者受罰,有違憲之虞等語,顯屬誤解,洵非可採。

㈣再者,原告為專業快遞報關業者,對報關法令當知之甚詳,理應切實取具個案委任書及其他報關必備文件,再行申報,惟其並未取得委任授權及法定報關文件,逕依大陸物流公司提供之報機明細申報,致生本件違章,核有應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之過失,依行政罰法第7條第1項:「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予處罰。」

規定意旨,自應論罰。

㈤本件完稅價格之核定,洵屬合法且妥適,說明如下:⒈按「進口貨物之完稅價格,未能依第29條、第31條、第32條、第33條及前條規定核定者,海關得依據查得之資料,以合理方法核定之。」

「本法第35條所稱合理方法,指參酌本法第29條至第34條所定核估完稅價格之原則,採用之核估方法。」

分別為關稅法第35條及同法施行細則第19條第1項所明定。

⒉本件係查驗不符之虛報案件,經被告以108年3月19日函請原告提供有賣方簽署之商業發票,並應載有貨物名稱、數量及價格等資料,惟迄未補具,自無關稅法第29條「交易價格」之適用;

再經調閱海關資料庫,無出口時或出口前後30日內之「同樣或類似貨物之交易價格」可資援用,且案貨未放行,無國內銷售之事實,原告亦未提供生產製造成本等資料,故亦未能按「國內銷售價格」及「計算價格」予以核定,無同法第31條至第34條規定之適用。

本案乃遞依同法第35條及關稅法施行細則第19條第1項規定,參據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查價單位查得之進口貨物價格,按單價CIF TWD4,200/KGM核定本案貨物之完稅價格,洵屬合法妥適,復經被告於處分書載明核定依據,並於復查決定書詳予說明,原告所訴各節,均無足採,原處分請予維持等語置辯。

㈥聲明:1.駁回原告之訴。

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四、上開事實概要欄所述之事實,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86至87頁),並有系爭貨物進口快遞貨物簡易申報單、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函暨所附品質規格實驗室農藥檢驗報告、財政部關務署臺北關扣押貨物收據及搜索筆錄暨照片、財政部關務署臺北關108年3月19日北普竹字第1081010857號函、廠商違規紀錄查詢-確定案件清表、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08年度偵字第25207號檢察官不起訴處分書、臺北關竹圍分關快遞機放課(遠雄快遞貨物專區)送查價單、原處分、復查決定書、訴願決定書各1份等附本院卷、財政部關務署臺北關行政救濟案卷宗1、2可稽,堪認為真正。

五、兩造主要爭點為:原告為報關業者,受託辦理系爭進口貨物1批報關,經查驗結果,該貨物分別為含因滅汀農藥,淨重12.4KGM,屬農藥管理法第7條規定之偽農藥,與原申報貨名為Metal halide lamps ,數量為16PCE、淨重5.96KG不符,此有系爭貨物進口快遞貨物簡易申報單1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函暨所附品質規格實驗室農藥檢驗報告1紙可憑(見行政救濟案卷2附件1、2),原告未能檢具及提示委任書,依海關緝私條例第37條第3項、第36條第1項報運貨物進口,虛報貨物名稱、重量,涉及逃避管制之裁罰規定。

又原告曾於105年9月28日、106年4月27日違反海關緝私條例前開規定,經被告處罰(105年第00000000號處分書、106年第00000000號處分書,見行政救濟案卷2附件5)分別於106年4月14日及106年9月28日確定,並於處分確定後5年內再犯本條例同一規定,依同條例第45條規定,當加重罰鍰金額1倍。

被告爰依海關緝私條例第37條第3項轉據同法第36條第1項、第45條及緝私案件裁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載列前開條項規定,處貨價52,080元2倍之罰鍰104,160元,已如前述,原告則主張:㈠原告非關稅法第6條所稱納稅義務人,也非系爭快遞貨物之所有人,故非海關緝私條例第36條之受罰主體。

㈡關稅法第35條係完稅價格核定之補充規定,被告未要求提供實際交易價格文件,原處分逕行適用該條核估完稅價格係屬違法。

㈢案貨因農藥成分不同,價差甚大,原處分未載明估算本案貨物完稅價格之合理方法,有違行政行為明確性原則。

六、本院之判斷:㈠本件原告雖爭執非貨主,也非關稅法第6條規定之納稅義務人,然則:⒈按關稅法第1條規定:「關稅之課徵、貨物之通關,依本法之規定。」

、第6條規定:「關稅納稅義務人為收貨人、提貨單或貨物持有人。」

、行為時103年12月31日修正之空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17條第1項本文則規定:「進口快遞貨物之收貨人、提貨單或貨物持有人及出口快遞貨物之輸出人,委託報關業者辦理報關手續者,報關時應檢附委託書。」

⒉關稅法第22條第3項授權財政部就報關業者應遵行事項為規範,而有報關業設置管理辦法之設,其中第3條第2項:「申請設置報關業,資本額應在新臺幣500萬元以上,其員工應有1人以上具有專責報關人員之資格。」

第12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1項)報關業受進出口人之委任辦理報關,應檢具委任書;

……。

(第2項)前項委任書應依海關規定之格式辦理,報關業應切實核對其所載之內容,並自行妥為保存。

於保存期間內,海關得隨時要求其提示或查核。

報關業不能提示或查無委任書或委任書內容不實者,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13條第1項、第2項:「(第1項)報關業受委任辦理報關時,應依據進出口人提供之發票、提單或其他有關資料文件,依規定正確申報貨名、稅則號別或其他應行申報事項,製作進出口報單或其他報關文件,其『電腦申報資料』與『報關有關文件』之內容必須一致。

(第2項)前項申報內容應先經專責報關人員進行審核無訛,並以經海關認可之密碼或其他適當方法簽證後輸入。」

,基此可知,報關業者受委任從事報關業務,其法定義務有二:一為一定格式之委任書提出與保存,以確認委任人之身分,俾憑海關調查實際進出口人之責任;

二為所屬之專責報關人必須就進出口人提供之發票、提單等有關文件內容審核後,始得簽證而容許輸入。

此之簽證,當非表彰某批貨物由特定報關業者報關而已;

而在於「經考試合格之專責報關人保證進口文件業經審核且內容真實」,如無法保證,則應拒絕簽證。

凡此,旨在促進進出口貨物正確迅速完成通關,並落實進出口管制及關稅核課。

⒊原告係報關業者,對上開義務之內涵自當知之甚詳,卻諉詞系爭貨物受貨運業主委任報關,收件人為「波阿斯公司」,查獲虛報進口系爭農藥後,貨運業主就未再補給委任書云云,乃完全無視身為報關業者所應盡之義務,以致未能協助海關查緝走私,阻礙海關追溯走私集團之查緝。

蓋原告既不提出委任書,又不提供任何與系爭農藥有關資料供查證,經被告於108年3月19日以北普竹字第1081010857號函,通知原告於文到後7日內提供委任書、商業發票等相關文件,此有該函文暨原告公司人員黃再新簽收可稽(見行政救濟案卷1附件2),而原告迄今無法補具,與其所自陳系爭農藥係受貨運業主委任乙節,全然不符。

原告既然為專業快遞報關業者,對於快遞貨物之運送及報關法令當知之甚詳,已如前述,查原告並未取得委任授權及法定報關文件,自陳係依貨運業主提供,復推託無從知悉該資料之真實性云云,未就袋內貨物件數及內容負注意與查明之責,致生本件違章,核有過失。

本件原告所述之「波阿斯公司」既非實際收貨人,此部分有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08年度偵字第25207號檢察官不起訴處分書在卷(見行政救濟案卷2附件4)可憑,系爭貨物也無提單持有人,尚難謂本件系爭貨物業經確認為已有合法貨主,且該貨主已合法委託原告申報進口系爭貨物。

而被告依行為時空運快遞通關辦法第17條第3項規定:「進出口快遞貨物涉有虛報情事,如報關業者無法證明其確受委託報關者,應由報關業者負虛報責任。」

,認定原告自應負虛報責任,原處分以之為裁罰對象,並無違誤。

⒋至原告主張上開行為時空運快遞通關辦法第17條第3項規定,應僅屬說明輔助認定海關緝私條例第37條規定之報運人應如何加以認定之輔助說明條款,並非係另行於海關緝私條例第37條規定外,創設母法所未規定之處罰條款等語。

惟按關稅法第6條規定,關稅納稅義務人為收貨人、提貨單或貨物持有人,該等納稅義務人,其適用上不分軒輊,並無排序之規定。

同法施行細則第3條規定亦僅對關稅法第6條規 定之收貨人、提貨單及貨物持有人為定義,以防適用上之爭議,並無適用上先後排序之規定。

次按「為加速通關,快遞貨物、郵包物品得於特定場所辦理通關。

前項辦理快遞貨物通關場所之設置條件、地點、快遞貨物之種類、理貨、通關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財政部定之。」

關稅法第27條第1項及第2項定有明文。

財政部爰訂定快遞貨物通關辦法,據以規範快遞貨物通關場所之設置條件、地點、快遞貨物之種類、理貨、通關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並無不合。

復按「本辦法依關稅法第27條第2項規定訂定之。」

、「進口快遞貨物之收貨人、提貨單或貨物持有人及出口快遞貨物之輸出人,委託報關業者辦理報關手續者,報關時應檢附委託書。

……」、「前項應檢附之委託書,報關業者得向海關申請免逐案檢附,由其自行編號裝訂成冊,妥善保管6 個月,以供海關隨時查核。」

、「進出口快遞貨物涉有虛報情事,如報關業者無法證明其確受委託報關者,應由報關業者負虛報責任。」

為行為時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1條、第17條第1項、第2項、第3項所規定。

另報關業設置管理辦法第12條第1項前段規定:「報關業受進出口人之委任辦理報關,應檢具委任書。」

行為時貨物通關自動化實施辦法第12條第2項規定:「前項報關業者,應先取得納稅義務人之委任授權,始得辦理連線申報……。」

是依上開規定,報關業者受進口快遞貨物之收貨人委託辦理報關時,應先行取具委託書並於報關時檢附之,如申請免逐案檢附委託書,於查獲涉有虛報情事時,報關業者就確受委託報關之事實負有舉證之責,若無法證明確受委託報關,即應由報關業者負虛報責任。

又按「本條例稱報運貨物進口、出口,謂依關稅法及有關法令規定,向海關申報貨物,經由通商口岸進口或出口。」

、「報運貨物進口而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得視情節輕重,處以所漏進口稅額2 倍至5 倍之罰鍰,或沒入或併沒入其貨物:一、虛報所運貨物之名稱、數量或重量。」

、「有前二項情事之一而涉及逃避管制者,依前條第1項及第3項論處。」

、「私運貨物進口、出口或經營私運貨物者,處貨價1 倍至3 倍之罰鍰。」

、「前二項私運貨物沒入之。」

為海關緝私條例第4條、第37條第1項第1款、第3項、第36條第1項、第3項所規定。

可知關稅法之納稅義務人為收貨人、提貨單或貨物之持有人,而違反海關緝私條例第37條規定,應依該條第1 、2項規定加以處罰,或依據該條第3項規定,轉據同條例第36條第1 、3 項加以處罰者,為報運貨物進口之報運人。

此於報關業者業受合法委託報運貨物進口之情形,通常固為貨物之收貨人,即通常所稱之貨主或進口人,但於進口貨物未受合法委託報運進口之際,此時並無法律上合法之貨主存在,如有海關緝私條例第37條所定之違章行為發生,報關業者即應以貨物持有人之身分就該違章行為自負其責。

且報關業者對於已受合法委託辦理報關,負有舉證之責,如未能確實舉證,即應負虛報之責。

如此方足以杜絕不法意圖者利用報關業者進口不法貨物,甚或報關業者自行虛捏收貨人頭,據以報關進口違禁物品之不法行為。

再者,行為時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17條第2項但書之規定,說明報關業者代理報關時,應確實檢附委託書,以證明其確受委託報關,若無法證明其確受委託報關,就其以他人名義所為進口貨物報關之行為,應自行負責。

本件原告身兼快遞業者與報關業者雙重身分,以「波阿斯公司」之名義報運系爭貨物進口,惟無法證明確受委託報關,而作為貨物之持有人,依上開規定,應自負虛報之違章責任,被告據以論罰,於法並無不合。

㈡原告又主張關稅法第35條係完稅價格核定之補充規定,被告未要求提供實際交易價格文件,原處分逕行適用該條核估完稅價格係屬違法,尚無理由。

經查:⒈按,行為時海關緝私條例第36條第1項、第3項:「(第1項)私運貨物進口、出口或經營私運貨物者,處貨價1 倍至3 倍之罰鍰。

……(第3項)前2 項私運貨物沒入之。」

(107 年5 月9 日修正為處貨價3 倍以下罰鍰)第37條第1項第1款、第2款,及第3項:「(第1項)報運貨物進口而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得視情節輕重,處所漏進口稅額2 倍至5 倍之罰鍰,或沒入或併沒入其貨物:一、虛報所運貨物之名稱、數量或重量。

二、虛報所運貨物之品質、價值或規格。

……(第3項)有前2 項情事之一而涉及逃避管制者,依前條第1項及第3項規定處罰。」

(107 年5 月9 日修正為處所漏進口稅額5 倍以下罰鍰)第45條:「追徵或處罰之處分確定後,5 年內再犯本條例同一規定之行為者,其罰鍰得加重二分之一;

犯3 次以上者,得加重1 倍。」

⒉次按行為時海關緝私條例第36條第1項以貨價倍數作為罰鍰額度,所謂「貨價」,並未經立法定義,而論其實際,該等經查獲私運之貨品,既無實際交易價格,也無完稅價格可言。

惟徵諸該條項規定,既係以違章行為人輸入標的之貨價評估表彰行為人私運貨品行為惡性,則海關依查得資料,以私運貨物之「類似貨物」由輸出國銷售至中華民國「應付」之價格(即交易價格,關稅法第29條2 項)加上運費、保險費及其他費用後之完稅價格(即起岸價格,關稅法第29條第3項、第32條第1項、第35條參照)為其貨價,表彰私運貨品行為之嚴重程度,應屬適當。

又按「進口貨物之完稅價格,未能依第29條、第31條、第32條、第33條及前條規定核定者,海關得依據查得之資料,以合理方法核定之。」

、「本法第35條所稱合理方法,指參酌本法第29條至第34條所定核估完稅價格之原則,採用之核估方法。」

,分別為關稅法第35條及同法施行細則第19條第1項所明定。

⒊查本件係查驗不符之虛報案件,已如前述,前經被告於108年3月19日函請原告限期提供本件委任書、商業發票等,惟原告並未能提供,足見並無關稅法第29條「交易價格」之適用;

再經被告調閱海關資料庫,無出口時或出口前後30日內之「同樣或類似貨物之交易價格」可資援用,且系爭貨物含因滅汀成分,依農藥管理法規定,應先經核准登記並取得許可證後,始得製造、加工或輸入,系爭貨品屬該法第7條第1款所稱未經核准擅自輸入之偽農藥,我國既未放行,自無國內銷售之事實,原告亦未依前開函文意旨提供委任書、發票等相關資料,已如前述,自未能按「國內銷售價格」及「計算價格」予以核定,而無同法第31條至第34條規定之適用。

是以,被告乃依同法第35條規定,參酌同法第32條「類似貨物」之原則,並參據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查得之進口貨物價格,並參照進口商依據當時市價,按因滅汀80.4%報價CIF TWD4,200-4,300/KGM,而以單價CIF TWD4,200/KGM核定系案貨物之完稅價格,此有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機動稽核組109年2月12日書面紀錄及臺北關竹圍分關快遞機放課(遠雄快遞貨物專區)送查價單在卷(見行政救濟案卷2第59、65頁)可稽,而經被告調取相關資料,107年度中國產製因滅汀原體申報進口價格為USD 104〜282/KGM,此有UK008進口通關審結資料分析-107年度中國產製因滅汀進口資料1紙可稽(見行政救濟案卷3附件1),均以海運方式進口,而海運因貨櫃載體之承運量大,其運費通常較空運快遞運費低廉,且運送數(重)量甚鉅,進口商大多得以較低之成本申報進口。

而本案係「空運快遞進口非法農藥12.4KGM」情形,核定單價CIFTWD4,200/KGM,換算結果為USD136.4/KGM(當旬財政部關務署公告美元匯率1:30.79;

見行政救濟案卷3附件2),與前揭原體價格範圍比較,洵無不當,且未有明顯高估、低估瑕疵,足徵本案完稅價格之核估洵屬適法。

至原告主張其107年5、6月間報運進口之他案來貨所核定之完稅價格較本案為低,兩者不一致等情,經查,他案來貨部分部分,係參據基隆關就成分比例相當之類似貨物(進口日期:106年2月23日)洽詢價專業商查得之價格,按單價CIF TWD3,215/KGM核估,此有該案進口快遞貨物簡易申報單、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品質規格實驗室農藥檢驗報告、臺北關竹圍分關快遞機放課(遠雄快遞貨物專區)送查價單、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110年11月18日基機字第1101041056號函暨所附關務署基隆關機動稽核組106年8月28日書面紀錄在卷(見行政救濟案卷3第5至13頁)足憑,該案係於106年8月28日洽詢價專業商,惟核價時尚未取得106年度因滅汀原體申報進口價格,乃以105年度因滅汀原體申報進口價格作為核估依據,而本案係107 年9月22日進口之貨物,原告主張援引105年度進口價格核估,尚屬無據。

被告因統計資料之更新而為前開核估,並無違反關稅法施行細則第15條第1項各款之規定,亦無違反WTO關稅估價協定第7條之規定。

再者,被告在核定完稅價格時,依據關稅法第29條第3項第1、3至6款規定,進口貨物之實付或應付價格,如未計入下列費用者,應將其計入完稅價格:一、由買方負擔之佣金、手續費、容器及包裝費用。

三、依交易條件由買方支付之權利金及報酬。

四、買方使用或處分進口貨物,實付或應付賣方之金額。

五、運至輸入口岸之運費、裝卸費及搬運費。

六、保險費。

足見被告參酌並加計上開因素,認上開價得係屬合理價格,尚無不妥。

㈢原告復主張系爭貨物因農藥成分不同,價差甚大,原處分未載明估算本案貨物完稅價格之合理方法,有違行政行為明確性原則。

⒈按海關徵收關稅,依關稅法第35條規定,據查得之資料,以合理方法核定進口貨物之完稅價格,須以不能依同法第29條、31條、32條及第33條之規定核定時,始有其適用。

復海關如依關稅法第29條第5項規定,認無法依該條之規定核定完稅價格,並依同法第35條規定以合理方法核定進口貨物之完稅價格時,應先命納稅義務人提出相關資料,海關仍有合理懷疑者,視為無法按同法29條之規定核估其完稅價格,依同法第35條規定核定完稅價格,本件復查決定書理由欄二㈥已詳為說明其無法依同法第31條、第32條、第33條及第34條規定核定之理由、所據以核定之查得資料為何,據以核定,其處分之理由,尚稱完備。

⒉本件被告既無法依關稅法第29條核估系爭貨物之完稅價格,依關稅法之規定,應依第31條至第35條之核定價格依序認定之。

依同法第31條及第32條之規定,海關得按該貨物出口時或出口前、後銷售至中華民國之同樣貨物(若無,則依類似貨物)之交易價格核定之,又同法施行細則第16條第1項規定:「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一項及第三十二條第一項所稱出口前、後,指出口日前後三十日內」,經查,本件系爭貨物經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調閱海關資料庫,查無出口時或出口日前、後30日內銷售至我國並經海關核定之同樣貨物及類似貨物之交易價格,故無法依關稅法第31條及第32條規定核定其完稅價格。

又該貨物並未進口放行而未能提供國內銷售發票,自無同法第33條規定之適用,另原告迄未提供中國以外生產貨物之成本及費用等資料,亦無同法第34條規定之適用,被告依據關稅法第35條規定,以合理的方法來核估,此有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110年10月29日基機字第1101039520號函可稽(見行政救濟案卷2附件9),而在採用合理方法時,被告參據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查得之進口貨物價格,而該合理價格則係參考專業商之建議,被告依據該專業商之建議,按單價CIF TWD4,200/KGM核定系爭貨物之完稅價格,12.4公斤則為52,080元,應屬合法。

⒊綜上,被告審酌原告係於5年內再犯同一規定之行為3次,符合加重罰鍰1倍之要件等情,依首揭規定,裁處貨價2倍之罰鍰104,160元(計算式:52,080×2=104,160),經核係已考量原告之違章程度,原處分及復查決定已詳為載明估算本案貨物完稅價格之法律依據及合理方法等,意旨清楚,足使原告瞭解其原因事實及法令依據,尚無違反明確性原則。

七、綜上所述,被告以原告為報關業者,受託辦理系爭進口貨物報關,未能檢具委任書及發票等,違反行為時103 年12月31日修正之空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17條第1項應檢具委任書之規定,依同條例第3項規定,原告應負虛報責任,被告依據海關緝私條例第37條第3項規定適用同條例第36條第1項、第45條及關稅法第35條之規定,按單價CIF TWD4,200/KGM核定系爭貨物之完稅價格,每公斤新臺幣4,200元,12.4公斤則為52,080元,原告復不否認於5 年內再犯同一規定之行為3次,符合加重罰鍰1倍之要件,被告乃裁處貨價2 倍之罰鍰104,160元,並無違誤,訴願決定遞予維持,亦無不合。

原告猶執前詞,訴請判決如聲明所示,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訴訟資料經本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無一一論述之必要,併予敘明。

九、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1 年 6 月 30 日
行政訴訟庭 法 官 徐 培 元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上訴理由應表明關於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或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中 華 民 國 111 年 6 月 30 日
書記官 吳 文 彤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