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638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朱賴明義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57305號),本院受理後(113年度審易字第338號),經被告自白犯罪,認宜改以簡易判決處刑,判決如下:
主 文
朱賴明義犯竊盜罪,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暨證據,除證據部分增列「被告朱賴明義於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外,其餘均與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相同,茲引用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朱賴明義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二)被告①前於民國108年間因竊盜案件,經本院以108年度審易字第1118號判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6月(共2罪),並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月確定;
②於108年間因傷害、毀損等案件,經本院以108年度壢簡字第2300號判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2月、2月,並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月確定;
③於108年間因竊盜等案件,經本院以109年度審簡字第373號判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6月(共2罪)、4月,並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1月確定;
④於109年間因竊盜案件,經本院以109年度易字第124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8月確定,上開①至③案另經本院以110年度聲字第55號裁定,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1年11月確定,並與④案入監接續執行後,於111年4月14日假釋,所餘刑期交付保護管束,於111年9月10日縮短刑期後假釋期滿,未經撤銷假釋,其未執行之刑,以已執行論而執行完畢,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其於5年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本罪,為累犯。
又司法院大法官於108年2月22日就累犯規定是否違憲乙事,作成釋字第775號解釋:「有關累犯加重本刑部分,不生違反憲法一行為不二罰原則之問題。
惟其不分情節,基於累犯者有其特別惡性及對刑罰反應力薄弱等立法理由,一律加重最低本刑,於不符合刑法第59條所定要件之情形下,致生行為人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之個案,其人身自由因此遭受過苛之侵害部分,對人民受憲法第8條保障之人身自由所為限制,不符憲法罪刑相當原則,牴觸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
本院審酌被告所犯前案與本案有罪質相同之竊盜案件,被告顯未能記取前案科刑之教訓謹慎行事,漠視法紀,其對刑罰之反應力薄弱,未因此產生警惕作用,爰參照上開解釋意旨,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以正當方式獲取財物,竟圖不勞而獲,恣意為本件竊盜犯行,顯然欠缺對他人財產權之尊重,被告犯後坦承犯行,兼衡以被告之犯罪動機、情節及所生危害暨其生活及經濟狀況、素行、年紀及智識程度及告訴人唐敬雲所受損失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沒收部分
(一)按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定有明文。
查被告就本案竊得告訴人唐敬雲所有之黑色側背包1個,因被告事後已將背包交由員警扣案,業據被告供陳在卷(見偵卷第77至78頁),與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公務電話紀錄表記載相符(見偵卷第81頁),被告已未保有犯罪所得,依上開規定,爰不予宣告沒收。
(二)再按宣告前二條之沒收或追徵,有過苛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犯罪所得價值低微,或為維持受宣告人生活條件之必要者,得不宣告或酌減之,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定有明文。
查被告竊得之告訴人所有之身分證、健保卡、駕照、行照、提款卡2張,現是否尚存而未滅失,未據檢察官釋明,又該等物品或經濟價值不高、或為告訴人專屬之物,可經補發而失其效用,沒收或追徵與否,對於被告不法行為之評價與非難,抑或刑罰之預防或矯治目的助益甚微,本院認尚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且若另啟執行程序探知所在及其價額,顯不符成本效益,是為免執行困難及過度耗費資源,爰均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不另宣告沒收或追徵。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本案採判決精簡原則,僅引述程序法條),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0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高上茹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判決如有不服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者,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涂頴君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0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2年度偵字第57305號
被 告 朱賴明義
男 46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鎮區○○路000巷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該提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朱賴明義前於民國109年間因竊盜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09年度易字第124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8月確定,於111年4月14日因縮短刑期假釋出監併付保護管束,至111年9月11日假釋期滿未經撤銷,其未執行之刑,以已執行完畢論。
詎仍不知悔改,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112年9月20日晚間11時10分許,行經桃園市○○區○○路000號前,見唐敬雲所有之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停放在該處路邊無人看管,且車門未鎖,即進入車內徒手竊取唐敬雲放置於車內之黑色側背包1個(內有身分證、健保卡、駕照、行照、提款卡2張等物,僅黑色側背包扣案),得手後隨即離去。
嗣經唐敬雲發覺遭竊,報警處理,經警調閱現場監視器影像畫面而查獲。
二、案經唐敬雲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朱賴明義於警詢及偵查中坦承不諱,核與告訴人唐敬雲於警詢中之指訴情節相符,並有現場及監視器影像畫面翻拍照片共8張在卷可佐,被告竊盜犯嫌堪予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嫌。
被告前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附卷可參,於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各罪,為累犯,請審酌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斟酌是否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至被告之犯罪所得,請依法宣告沒收,倘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則請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01 月 02 日
檢 察 官 李 允 煉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01 月 16 日
書 記 官 葉 芷 妍
所犯法條:刑法第320條第1項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