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TYDM,96,訴,100,20090326,1


設定要替換的判決書內文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96年度訴字第100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戊○○
丁○○
上 一 人
選任辯護人 張家聲律師
被 告 庚○○
選任辯護人 邱秀珠律師
上列被告等因偽造文書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95年度偵字第25098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戊○○共同連續行使偽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及他人,處有期徒刑貳年,減為有期徒刑壹年。

買受人為甲○○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上偽造之「壬○○」、「丙○○○」、「蕭怡芬」、「辛○○」、「蕭怡雯」、「蕭宇峻」署押各貳枚;

土地出售同意書及收據上偽造之「壬○○」署押各壹枚,及如附表所示偽造之「壬○○」署押陸枚、「丙○○○」署押貳枚、「蕭怡芬」署押壹枚、「辛○○」署押叁枚、「蕭怡雯」署押壹枚、「蕭宇峻」署押壹枚,沒收之。

丁○○共同連續行使偽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及他人,處有期徒刑拾月,減為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銀元叁佰元即新臺幣玖佰元折算壹日。

買受人為甲○○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上偽造之「壬○○」、「丙○○○」、「蕭怡芬」、「辛○○」、「蕭怡雯」、「蕭宇峻」署押各貳枚,及如附表「於收據上偽造之署押及盜用之印文」欄中所示偽造之「壬○○」署押叁枚、「丙○○○」署押貳枚、「蕭怡芬」署押壹枚、「辛○○」署押叁枚、「蕭怡雯」署押壹枚、「蕭宇峻」署押壹枚,沒收之。

庚○○無罪。

事 實

一、戊○○前於民國93年間,與代書癸○○共同受壬○○、丙○○○、蕭怡芬、辛○○、蕭怡雯、蕭宇竣等之委託,辦理渠等所有座落桃園縣大溪鎮○○段埔尾小段地號235 —41(分割後由丙○○○、蕭怡芬、辛○○、蕭怡雯、蕭宇峻共同)、235 —42、237 、237 -3 (分割後由壬○○所有)等土地(下簡稱本案土地)之繼承登記事宜,復再受渠等之委託,代為出售本案土地,底價則為新臺幣(下同)12,340,000元。

嗣因戊○○知悉甲○○表示願以14,789,830元購買本案土地,其為賺取中間差價,乃先於93年8 月間,委由不知情之戴美蓉在桃園縣龍潭鄉○○路488 號癸○○代書事務所內,製作土地買賣契約書(買賣總價款記載為12,340,000)後,再於93年8 月10日,協同庚○○及丁○○一同前往壬○○位於臺北市○○路住處(起訴書誤載為臺北縣新莊市○○街18號之5 -9 樓)內,由庚○○出面擔任買受人,向壬○○等人購買本案土地,而因壬○○有事外出,庚○○乃與丙○○○、辛○○(兼代理蕭怡芬、蕭怡雯、蕭宇峻)及壬○○之妻鄭月嬌(代理壬○○),共同於戊○○事先所準備之上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下稱買受人為庚○○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簽名用印而訂立土地買賣契約,且約定相關之土地登記事宜,均由丁○○辦理之。

戊○○再於當日至93年8 月12日間之某日,於上揭癸○○代書事務所內,委請戴美蓉修改上開空白不動產賣賣契約書之買賣總價款為14,789,830元,並向癸○○索取之前為壬○○等人辦理本案土地繼承登記事項時所使用之便章後,即與丁○○及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男子1 名、女子2 名,基於詐欺及偽造文書之犯意聯絡,於93年8 月12日,與甲○○相約在桃園縣龍潭鄉○○路 490號之某房屋仲介公司內,並由該3 名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人,分別冒充壬○○、丙○○○、辛○○(下簡稱冒充之3 人),並偽造壬○○、丙○○○、蕭怡芬、辛○○、蕭怡雯、蕭宇竣等人之簽名及盜用渠等印章蓋用印文於修改買賣總價款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下稱買受人為甲○○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上,丁○○則擔任代書,佯裝查驗雙方身分證等相關事宜,使甲○○陷於錯誤,誤認冒充之3 人即係真正之本案土地所有權人,而依買賣價金為14,789,830之條件與其等訂立買賣契約,並於當日交付買賣首期價金1,500,000 元,及分別於93年9 月24日、10月19日、11月4 日分別支付價金5,900,000 元、3,000,000 元、4,189,830 元【以上均係以開立支票之方式付款(詳如附表編號一至五所示),而上開金額合計僅有14,589,830元,係因賣方未依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之約定履行填土事項,甲○○給付之價金總額乃扣除原約定之填土費用200,000 元】,並由戊○○、丁○○陪同如附表所示冒充壬○○、丙○○○、辛○○之人,分別於各該日期,在收據上偽造或盜用如附表編號一至四所示之署名、印文簽收,再將收據交付予甲○○而行使之,均足以損害於壬○○、丙○○○及辛○○。

而冒充之3 人分別收受如附表編號一至五所示支票後,即全數交付予戊○○,再由戊○○於如附表編號二、三所示支票背面偽造壬○○之署押,及於如附表編號四所示支票背面盜用丙○○○、辛○○之印章蓋用印文後,以如附表編號一至五所示之方式提示兌現而行使之,亦足生損害於壬○○、丙○○○及辛○○。

惟戊○○除於93年8 月10日與丙○○○等人簽訂契約時,同時交付1,500,000 元之支票(嗣有兌現)外,僅再於93年9 月間某日,由庚○○、丁○○陪同至壬○○上開安和路住處給付3,500,000 元之價金予丙○○○、辛○○(壬○○亦正巧外出),並取得本案土地之土地權狀、壬○○等人之印鑑證明,及使丙○○○、辛○○於丁○○事先所備妥之土地買賣所有權移轉契約書2 份上分別蓋印所有本案土地所有人之印鑑章後,即一再以農業用地農用使用證明書尚未辦理完成,致未能辦理買賣土地之移轉為由,未再將已取得之買賣價金交付丙○○○等人。

而丁○○則在93年10月5 日,持上開所取得之土地權狀、印鑑證明、土地買賣所有權移轉契約書及相關文件,辦理本案土地移轉登記事宜,而行使偽造之買受人為甲○○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將本案土地移轉於甲○○之女兒呂佩倫,足生損害於壬○○、丙○○○、蕭怡芬、辛○○、蕭怡雯、蕭宇竣及地政機關對土地管理登記之正確性。

又因甲○○於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時即言明所欲購買之土地僅需2,500 平方公尺,而本案土地經換算後共為2,772 平方公尺(235 -41地號為955 平方公尺、235 -42地號為1,217 平方公尺、237 地號為106 平方公尺、273 -3 地號為494 平方公尺),且均已移轉登記予呂佩倫所有,戊○○乃再要求甲○○以總價246,000 元購買壬○○所有273 -3 地號土地中多餘之272 平方公尺土地,並經甲○○允諾後,戊○○再於94年3 月30日前某日,在不詳地點,偽造壬○○之署名並盜用便章蓋用印文(起訴書誤載係偽造之印文)於土地出售同意書及收據上(各有1 枚署押及印文)後,在94年3 月30日,前往甲○○位於桃園縣大溪鎮之住處,向甲○○行使該偽造之土地出售同意書及收據,足以生損害於壬○○及地政機關對土地管理登記之正確性,甲○○則再簽發如附表編號六所示支票予戊○○,以作為該部分之土地買賣價金。

而戊○○於收受後,復於支票背面偽造壬○○之署押,再交由他人提示兌現以行使之,亦足生損害於壬○○。

嗣因壬○○等人遲未取得價金,並於申請土地登記簿謄本後發覺本案土地業經移轉登記予他人,而報警處理,始知悉上情。

二、案經壬○○、丙○○○、辛○○訴由桃園縣政府警察局大溪分局報請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偵查後提起公訴。

理 由甲、有罪部分:

壹、程序事項:

一、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偵查中向檢察官所為之陳述,除顯有不可信之情況者外,得為證據;

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前4 條之規定,而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為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狀況,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證據,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1第2項、第159條之5 分別定有明文。

本案證人呂佩倫、戴美蓉於偵查中向檢察官所為之證述,及呂佩倫於警詢中之陳述,經被告戊○○、丁○○及被告丁○○之選任辯護人於本院審理中均表示無意見而同意作為證據,且本院審酌該陳述作成時之狀況並無瑕疵之情狀存在而認為適當,亦復查無顯有不可信之情況存在,揆諸上開說明,自得為證據。

二、次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並不排除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1 至之4 中傳聞法則例外之情形,是如證人於警詢中之陳述,雖係審判外之陳述,然於法院審理中,如已賦予被告對於證人之對質詰問權,如認證人於警詢中之陳述,顯與渠於法院審理中居於證人地位而經公訴人、被告及其指定辯護人所為之交互詰問之陳述有所不符時,於可認證人於警詢中所為之陳述,顯具有較為可信之特別情況時,且為證明犯罪事實存否所必要者,依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2 規定,仍應認證人於警詢中所為之陳述,具有證據能力,而可由法院依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來採為認定犯罪事實存否之依據。

又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偵查中向檢察官所為之陳述,除顯有不可信之情況者外,得為證據,已如上述。

準此,本案證人即共同被告戊○○於本院審理中,本院已依被告丁○○之聲請,傳喚證人戊○○接受交互詰問,已賦予被告丁○○之對質詰問權,而本院認證人戊○○部分於警詢及偵查中所述與渠於本院審理中有所不符,且先前部分之陳述具有較為可信之特別情況(詳如後述),並為證明本案被告丁○○犯罪事實存否所必要,自應具有證據能力,而可由本院採為認定被告丁○○犯罪事實之依據。

三、本案認定犯罪事實所引用之本案卷內所有卷證資料(包含文書證據、物證等證據),並無證據證明係公務員違背法定程序所取得,且被告戊○○、丁○○及被告丁○○之選任辯護人,於本院審理終結前就卷內所有之卷證資料之證據能力均表示無意見,又卷內之文書證據,亦無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4 之顯有不可信之情況與不得作為證據之情形,則依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5 之規定,本案認定犯罪事實所引用之本案卷證所有文書證據、物證等證據,均有證據能力。

貳、實體事項: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戊○○迭於警詢、偵查及本院審理中坦承不諱。

而被告丁○○固不否認曾先後兩次陪同被告戊○○前往與周壬○○等人及甲○○訂立不同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並擔任辦理本案土地移轉登記相關事宜之代書,嗣再陪同被告戊○○及冒充之3 人前往向甲○○收取買賣價金,惟矢口否認有何詐欺及偽造文書之犯行,辯稱:渠陪同被告戊○○、庚○○與周壬○○等人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書後,係因被告戊○○向渠表示被告庚○○反悔不願購買土地,且已另覓得其他出價較高之買主時,才願意再陪同被告戊○○與甲○○訂立另1 份不動產買賣契約書;

又被告戊○○於93年8 月12日所協同之冒充3 人乃係分別冒充壬○○、蕭怡芬、蕭怡雯,而訂立買受人為庚○○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時,真正之壬○○、蕭怡芬、蕭怡雯並不在場,則渠既未曾謀面,自無從判斷該3 人並非真正,進而知悉被告戊○○之偽造文書犯行,且渠於本案僅係執行代書業務並收取合理之報酬,並未從中獲利任何非法利益,當亦無與被告戊○○共犯之必要云云;

辯護意旨則略以:本案若被告丁○○自始即與被告戊○○有犯意聯絡,則先後兩次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逕由被告丁○○製作即可,被告戊○○又何需委託不知情之戴美蓉代為製作?又被告丁○○確實不知被告庚○○為人頭,亦不知與甲○○訂約時之3 人係冒充者,足認被告戊○○係利用被告丁○○不認識壬○○等人之情事以遂行其犯罪行為,並將被告丁○○牽扯入案,以待本案事發後,可迫使經濟能力較佳之被告丁○○賠償壬○○等人,而取得壬○○等人之諒解,並獲取法院量處較輕之刑度云云,經查:㈠本案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戊○○迭於警詢、偵查及本院審審中坦承不諱,並核與證人壬○○、丙○○○、辛○○、甲○○、癸○○於本院審理中之證述、證人呂佩倫、戴美蓉於偵查中之證述,及呂佩倫在警詢中之陳述大致相符,復有土地登記申請書、桃園縣政府稅捐稽徵處土地增值稅不課徵證明書、土地買賣所有權移轉契約書、臺北市中山區戶政事務所印鑑證明、桃園縣大溪鎮公所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土地登記謄本、如附表所示支票及簽收收據、桃園縣政府地政規費收據聯、土地出售同意書、收據、土地所有權狀、授權書(以上均影本),及不動產買賣契約書原本2 份等件在卷可憑,自堪以認定。

㈡被告丁○○雖辯稱渠一開始並不知悉被告庚○○並無實際購買本案土地之真意,且於93年8 月12日前往與甲○○簽訂買受人為甲○○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時,被告戊○○所協同之冒充3 人,乃係分別冒充其未曾謀面之壬○○、蕭怡芬、蕭怡雯,又渠當日確有核對壬○○、蕭怡芬、蕭怡雯之身分證,故渠當時並不知悉冒充之3 人並非真正云云,惟查:⒈當日冒充之3 人乃係分別冒充壬○○、丙○○○、辛○○,且被告丁○○就此亦知之甚詳一節,業據證人即共同被告戊○○於警詢及偵查中分別陳述、結證屬實,且觀之買受人為甲○○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於「立契約書人:乙方」欄位上,除壬○○、丙○○○、辛○○係分別以3 種不同筆跡書寫,並另有記載身分證字號及地址外,其餘辛○○、蕭怡雯、蕭宇峻3 人之簽名,經本院依職權勘驗後,則顯與書寫辛○○姓名筆跡之走勢、運筆方式及筆劃之勾勒、轉折等書寫習慣及態勢神韻相同,而此正核與若有代理他人書寫資料之必要,一般均會先詳細書寫自身資料後,僅就他人部分簡略以代簽姓名方式為之之社會常情相符;

再參以甲○○所提出伊於訂約當日簽發如附表編號一所示支票以支付頭期款之收據(見偵查卷第100 頁),冒充之3 人亦顯係分別以壬○○、丙○○○、辛○○之名義簽名蓋印,且甲○○嗣後於93年9 月24日、10月19日所簽發如附表編號二至四所示支票之收據,亦係由如附表所示之人偽造如附表所示之人之署押及盜用其等印章蓋用印文(見偵查卷第101 頁、第102 頁);

及證人甲○○於本院審理中原係具結證稱因時間久遠,伊已不記得當日係以何人名義與伊簽約,惟有到場之人必會於不動產契約書上及伊簽發支票之收據上簽名,而經本院提示買受人為甲○○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原本後,伊即表示當日該3 人應係冒充壬○○、丙○○○、辛○○等語,即足堪認當日該3 人確係分別假冒壬○○、丙○○○及辛○○無訛。

否則若真如被告丁○○所辯,該3 人係冒充壬○○、蕭怡芬、蕭怡雯,則冒充蕭怡芬、蕭怡雯之人又豈可能於買受人為甲○○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上,先分別詳細書寫丙○○○及辛○○之身分證字號及地址後,再由其中1 人同時簡略代簽蕭怡芬及蕭怡雯之姓名?此顯不合常理;

且身分證字號屬個人穩私,則冒充蕭怡芬、蕭怡雯之人,又如何得知丙○○○及辛○○之身分證字號?而此對照被告丁○○於本院審理中一再辯稱之渠當日有核對到場人之身分證等語,益足徵該3 人確係分別冒充壬○○、丙○○○、辛○○,且因事先備妥身分證之緣故,而得於契約書上記載壬○○、丙○○○、辛○○之身分證字號;

再本案甲○○先後4 次交付價金時,被告丁○○均有在場,又豈可能從未發現冒充蕭怡芬、蕭怡雯之人於收據上偽造丙○○○及辛○○之署押並蓋用印文?實亦豈人疑竇。

準此,被告丁○○辯稱該3 人當日乃係冒充壬○○、蕭怡芬、辛○○云云,即顯與事實不符而委無足採。

⒉被告丁○○另辯稱渠原本並不知悉被告庚○○並無購買本案土地之真意,亦不知被告戊○○係為賺取差價始前後訂立2 份不動產買賣契約書,惟查:被告戊○○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已明確陳述:被告丁○○自始即完全知情,故事後再請渠陪同前往與甲○○簽訂契約時,無庸再向渠為任何解釋等語綦詳。

再參以被告戊○○、丁○○、庚○○一同前往訂立買受人為庚○○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時,係由丙○○○、辛○○、鄭月嬌出面代理其餘出賣人之情,亦為被告3 人供承在卷,並核與證人丙○○○、辛○○於本院審理中結證屬實,則被告丁○○顯已見過真正之丙○○○及辛○○,而知悉與甲○○訂立契約時之丙○○○及辛○○為假冒之人,且衡情亦無由真正壬○○陪同冒充之丙○○○及辛○○前往訂約之可能,則若真如被告丁○○所辯,渠並非自始即知悉被告庚○○無購買本案土地之真意,何以渠於93年8 月12日見被告戊○○所協同之3 人乃係冒充之人時,未當場予以質問,甚或係基於專業代書之立場,不再負責處理本案之相關土地登記事宜,卻仍同意陪同前往與甲○○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況本案先後2 份不動產買賣契約之總價額又顯然不同,是被告丁○○此部分所辯,自顯非可採,渠自始即知被告庚○○並無購買本案土地之真意,僅係為配合被告戊○○賺取差價一節,亦足堪認。

⒊證人即共同被告戊○○雖曾於本院審理中改口證稱被告丁○○事先並不知情,且93年8 月12日該3 人中之2 名女子係冒充蕭怡芬及辛○○云云,惟顯與上開事證不符,且其嗣又改口供稱當時究係係冒充何人,其現已記憶不清等語;

及本案係其一人所造成,若其之供述有所維護,係為維護所有其餘被告,並非係為保護特定之人等語,即足認其嗣後改口證稱被告丁○○並不知情,及該3 人中之2 名女子係冒充蕭怡芬及辛○○等語,顯屬迴護被告丁○○之詞,非可採信。

而反觀其先前於警詢及偵查之供述,不僅互核相符,且亦與證人甲○○之證述及卷內所示資料並無歧異之處,復又查無有違法取供等瑕疵而使其先前之供述具有顯不可信之情況存在,自應具有證據能力,而得由本院採為認定被告丁○○犯罪事實之依據。

㈢承上所述,既被告丁○○自始即明知被告戊○○先委由被告庚○○出面向壬○○等人購買本案土地,嗣再以他人冒充壬○○等人與甲○○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之目的係在賺取差價,而其身為專業代書,竟於為不實之身分查核後,即任由該3 人冒充壬○○、丙○○○及辛○○之名義,分別於買受人為甲○○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及如附表所示支票之收據上偽造署押及盜用印章蓋用印文,使甲○○陷於錯誤,復又持該偽造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連同相關文件向地政機關辦理土地移轉登記事宜,且一再陪同冒充之 3人前往向甲○○收取買賣價金,使甲○○受有買賣價差間之損害(蓋若被告戊○○、丁○○自始即係仲介真正之壬○○等人與甲○○訂約,甲○○即僅需支付12,340,000元之價金),是被告丁○○與被告戊○○及冒充之3 人就此部分之詐欺及偽造文書犯行間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一節,當堪以認定。

被告丁○○選任辯護人之辯護意旨雖以:本案係被告戊○○利用被告丁○○不認識壬○○等人之情事以遂行其犯罪行為,並將被告丁○○牽扯入案,以迫使經濟能力較佳之被告丁○○與壬○○等人達成和解,而獲取法院量處較輕刑度云云,然查:被告丁○○並非壬○○等人原先所配合之代書之情,雖據證人壬○○於本院審理中具結屬實,惟既被告丁○○自始即知被告戊○○之目的及戊○○所帶同之人均係假冒,基於渠專業代書之責任及義務,本即拒絕擔任本案之代書,惟渠竟捨此不為,仍積極參與本案之犯行,自不得於事後再以係被告戊○○利用渠不認識壬○○等人之情事而將渠牽扯入案為由,全然置身事外,是辯護意旨此部分所辯,自非可採。

㈣被告丁○○辯稱渠於本案除收取合理之代書報酬外,並未獲取任何不法利益等語,雖據提出積慶代書事務所代繳規費及服務費明細表2 紙及證人甲○○、壬○○所分別開立之支票影本在卷可稽,並經證人即共同被告戊○○於本院審理中結證屬實,亦堪信為真,然既被告丁○○確有參與本案犯行一節已如上述,渠所為即已該當於犯罪之構成要件,而與是否另有收受不法利益無涉;

又被告戊○○或係因其前與代書癸○○(即戴美蓉之胞姐)共同為壬○○等人辦理本案土地之繼承登記事宜,為取信於壬○○等人,始委託戴美蓉製作本案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或係有其他因素,然此均係被告戊○○個人之考量,縱確有他人曾就本案犯行有所助力,仍不妨礙其餘共同實行犯罪行為之人之罪責,故當亦不得僅因被告戊○○係委託戴美蓉先後製作不同買賣總價額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即謂被告丁○○就本案與被告戊○○必無犯意聯絡及行為之分擔,準此,辯護意旨此部分所辯,仍非可採。

㈤被告丁○○雖另辯稱渠並未於93年9 月間某日,陪同被告戊○○、庚○○前往壬○○位於臺北市○○路住處給付3,500,000 元之價金,並取得本案土地之土地權狀及壬○○等人之印鑑證明,及使丙○○○、辛○○於丁○○事先所備妥之土地買賣所有權移轉契約書上分別蓋印所有本案土地所有人之印鑑章云云,次查:證人辛○○於本案審理中乃係具結證稱:被告庚○○於93年9 月間某日第2 次至壬○○上開住處給付價金時,被告戊○○、丁○○均有陪同,而因其印象中當日有將本案土地之所有權狀及印鑑證明交予被告戊○○,並有代書在旁協助蓋章,故其確定被告丁○○有在現場;

及陳稱:被告戊○○於第2 次前來給付價金時,其等係以印鑑章親自於被告丁○○所事先備好之各項文件上用印,並隨即將印鑑章收妥,未交付他人等語;

而證人丙○○○於本院審理中亦結證:當日被告戊○○、丁○○、庚○○3 人均有至壬○○之住處,且因被告戊○○要求其等提供印鑑證明,而其先前曾申請並尚留有 1份,其乃特別問代書即被告丁○○該留存之印鑑證明是否仍在有效期限內,被告丁○○並有回以無庸再重新申請,故其亦可確認被告丁○○在場等語,則證人2 人不僅所述互核相符,且均已明確指出係因需提供本案土地所有權狀、印鑑證明及蓋用印鑑章等事宜,故有印象被告丁○○在場,再參以證人甲○○於本院審理中具結證述之:依一般土地買賣習慣,出賣人於買受人交付第2 期價金時,即應交付印鑑證明、土地權狀等物等語,足認本案雖非係壬○○等人與甲○○直接交易,惟依交易習慣,丙○○○等人於收受第2 期價金時,即需同時交付印鑑證明、土地權狀等物,則證人丙○○○、辛○○基於此特別事項而記憶被告丁○○當日亦在現場,其等之證述自足堪為本院所採信,況被告戊○○於警詢中亦明確陳稱被告丁○○有陪同其前往交付第2 期價金等語,是被告丁○○辯稱渠並未與被告戊○○一同前往給付第2 期價金云云,亦不足為本院所採信。

㈥被告丁○○之選任辯護人雖聲請本院命乙○○當庭書寫壬○○之署名,連同買受人為甲○○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及如附表編號二、三、六所示支票背面偽造之壬○○筆跡,送請鑑定筆跡是否相符,以證明當日冒充壬○○之人即係乙○○,惟查:被告戊○○及證人乙○○均已於本院審理中分別供稱及證稱乙○○並非當日冒充壬○○之人,且被告丁○○明確知悉當日之丙○○○、辛○○均為冒充之人,則不論乙○○確為冒充壬○○之人,亦僅係共犯範圍之認定,並無礙於被告丁○○確有實行本案犯罪之事實,況此部分又非在檢察官起訴之範圍內,是本院認此項證據調查之聲請並無必要,附此敘明。

㈦此外,復有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大溪銀行96年6 月14日合金溪字第0960002467號函所附分戶交易明細表、第一商業銀行97年2 月19日一龍潭字第625 號函所附活期存款資料、存款明細分行帳、合作金庫商業銀行龍潭分行97年6 月19日合金龍字存字第0970002730號函所附傳票影本等件在卷可參,是本案事證明確,被告戊○○、丁○○之犯行洵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按被告戊○○、丁○○於為上開犯行後,刑法部分條文業經修正公布,並於95年7 月1 日施行。

修正後刑法第2條第1項之規定,係規範行為後法律變更所生新舊法律比較適用之準據法,於修正後刑法施行後,應適用新法第2條第1項規定之從舊從輕之原則為比較,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

比較時應就罪刑有關之共犯、未遂犯、想像競合犯、牽連犯、連續犯、結合犯,以及累犯加重、自首減輕暨其他法定加減原因(如身分加減)與加減例等一切情形,綜其全部罪刑之結果而為比較(最高法院95年度第8 次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又如涉及裁量權行使者,須於裁量行使時,方有比較適用問題,如易科罰金、易服勞役、緩刑及保安處分之宣告等。

故前述一般綜合罪刑之結果而為比較,以決定罪刑之適用時,不就易科罰金等列為比較,必須已決定為緩刑、保安處分之宣告,所處之刑得易科罰金或易服勞役時,始就各該緩刑等部分決定其適用標準,此部分得予割裂適用,是為例外。

就易科罰金、易服勞役而言,則應依修正後刑法第2條第1項規定,分別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最高法院95年度臺上字第5125、5343、6171號判決意旨參照)。

至行為後刑法條文經修正,惟無有利、不利情形,應適用裁判時法(最高法院95年度第21次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經查:㈠關於連續犯、牽連犯部分:修正後刑法業已刪除第56條連續犯及第55條後段牽連犯之規定,是於新法修正施行後,已無連續數行為而犯同一罪名,以一罪論;

或犯一罪而其方法或結果之行為犯他罪名者,從一重處斷之規定,故被告於刑法修正前所犯之數次犯行及各該罪名,均須依數罪分論併罰,自應以行為時法較有利於被告。

㈡關於法定罰金刑最低度部分:修正前刑法第33條第5款規定為銀元1 元(並依罰金罰鍰提高標準條例第1條前段規定提高10倍後,折算為新臺幣30元)以上,修正後刑法第33條第5款則修正為新臺幣1,000 元以上,以百元計算,自以行為時之法律有利於被告。

㈢關於易科罰金部分:修正前刑法第41條規定:「犯最重本刑為5 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而受6 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因身體、教育、職業、家庭之關係或其他正當事由,執行顯有困難者,得以(銀元)1 元以上(銀元)3 元以下折算1 日,易科罰金。

但確因不執行所宣告之刑,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者,不在此限。

併合處罰之數罪,均有前項情形,其應執行之刑逾6 月者,亦同。」

並依罰金罰鍰提高標準條例第2條規定,就易科罰金折算1 日之數額提高為100 倍,修正後刑法第41條規定:「犯最重本刑為5 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而受6 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者,得以新臺幣1,000 元、2,000 元或3,000 元折算1 日,易科罰金。

但確因不執行所宣告之刑,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者,不在此限。

前項規定於數罪併罰,其應執行之刑未逾6 月者,亦適用之。」

,而罰金罰鍰提高標準條例第2條有關易科罰金折算1 日之數額提高倍數規定,即不再適用;

比較修正前後之易科罰金折算標準,以修正前刑法第41條之規定較有利於被告。

㈣關於共犯部分:修正前刑法第28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犯罪之行為者,皆為正犯」;

新法修正施行後,將「實施」改為「實行」,而成為:「二人以上共同實行犯罪之行為者,皆為正犯」,其修正理由係為釐清陰謀共同正犯、預備共同正犯、共謀共同正犯是否合乎本條規定之正犯要件。

而本案被告戊○○、丁○○既分別與該3 人間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即屬實行犯罪行為之正犯,不論依修正前、後之規定,皆屬共同正犯,故修正後之規定並未較有利於被告。

㈤綜上所述,本案自應依修正後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適用修正前刑法之規定。

至刑法第339條第1項詐欺取財罪法定罰金刑之貨幣單位及數額,依修正後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規定修正貨幣單位為新臺幣,數額則提高為30倍,與修正前之貨幣單位以銀元計算,並依罰金罰鍰提高標準條例第1條前段之規定就其原定數額提高10倍後,再將銀元換算為新臺幣之比較結果,修正前後本罪法定罰金刑之最高度輕重相同,自無有利、不利之情形,即無比較適用之問題,尚非刑法第2條第1項所指之法律變更,故應依一般法律適用原則,適用裁判時法。

三、核被告戊○○、丁○○所為,均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0條之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及同法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取財罪。

被告戊○○、丁○○盜用他人印章持以蓋用,當然產生該印章之印文,與偽造他人署押均屬偽造私文書之階段行為;

又偽造私文書之低度行為,應為行使偽造文書之高度行為所吸收,均不另論罪。

被告戊○○、丁○○與冒充3 人間,就詐欺取財及行使收據、買受人為甲○○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等偽造私文書之犯行間,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為共同正犯。

被告戊○○、丁○○先後多次行使偽造私文書之行為,時間緊密,且係犯構成要件相同之罪,顯係基於概括犯意為之,應依修正前刑法第56條之規定,均論以連續犯,並加重其刑,起訴書雖未論及被告戊○○另有多次於支票上偽造署押、盜用印文,並持以行使之犯行,惟此部分既與其及被告丁○○等人共犯之上開行使偽造私文書犯行間具有裁判上一罪之關係,自為起訴效力所及,而應由本院併予審酌。

被告戊○○、丁○○所犯上開連續行使偽造私文書及詐欺取財之犯行間,有方法、結果之牽連關係,應依修正前牽連犯之規定,從一重之連續行使偽造私文書罪處斷。

爰審酌被告戊○○為求賺取轉賣土地之差價,竟不思以正當方式為之,反與被告丁○○協同他人施以詐術,並行使偽造之文書,動機已有可議,且不僅造成甲○○受有買賣價差之損害,又未將全數之買賣價金交付予壬○○等人,致使渠等亦受有700 餘萬元之損害,而被告丁○○身為專業代書,仍受被告戊○○之委託辦理本案土地移轉登記相關事宜,顯未善盡渠之專業責任與義務,復被告戊○○、丁○○迄仍未與壬○○等人達成和解,並兼衡被告戊○○雖於犯後即能坦承犯行,然其於本案基於主謀之地位,且另有行使偽造支票、土地出售同意書、收據等私文書之犯行,及壬○○等人未受償之價金均係由其花用殆盡,而丁○○雖未因本案另受有不法利益,惟仍矢口否認犯行,一再飾詞狡辯,態度不佳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買受人為甲○○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上偽造之「壬○○」、「丙○○○」、「蕭怡芬」、「辛○○」、「蕭怡雯」、「蕭宇峻」署押各2 枚,及如附表「於收據上偽造之署押及盜用之印文」欄中所示偽造之「壬○○」署押3 枚、「丙○○○」署押2 枚、「蕭怡芬」署押1 枚、「辛○○」署押3 枚、「蕭怡雯」署押1 枚、「蕭宇峻」署押1 枚,屬被告戊○○、丁○○共犯所偽造,應於其2 人項下,均依刑法第219條之規定,不問屬於犯人與否,諭知沒收之宣告;

又土地出售同意書及收據上偽造之「壬○○」署押各1 枚、如附表「於支票上偽造之署押及盜用之印文」欄中所示偽造之「壬○○」署押3 枚,則為被告戊○○單獨犯罪所偽造,故應單獨於被告戊○○項下,依同條之規定宣告沒收。

至被告戊○○、丁○○於買受人為甲○○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如附表所示收據上盜蓋壬○○等人所有之印文,及被告戊○○於如附表所示支票及土地出售同意書、收據上盜蓋丙○○○、辛○○之印文,因盜用他人真正印章所蓋之印文,並非偽造印章之印文,不在刑法第219條應予沒收之列(最高法院48年臺上字第113 號判例要旨參照),故不併予宣告沒收,檢察官誤載此部分係屬偽造之印文,亦聲請宣告沒收之,容有誤會,附此敘明。

四、末查,被告戊○○、丁○○所犯上開之罪之時間,均係在96年4 月24日以前,且所犯悉合於中華民國九十六年罪犯減刑條例所規定之減刑條件,爰依該條例之規定,各減其刑期之2 分之1 為有期徒刑1 年及5 月,並就被告丁○○部分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乙、無罪及不另為無罪諭知部分:

一、公訴意旨另以:被告庚○○明知伊無實際向壬○○等人購買本案土地之真意,竟仍受被告戊○○之委託,出面擔任買受人,而與被告戊○○、丁○○一同前往與壬○○等人(由鄭月嬌等人代理)簽訂買受人為庚○○之不動產買賣契約,因認被告戊○○、丁○○、庚○○另共同涉犯有刑法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罪等語。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及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又按刑事訴訟法上所謂認定犯罪事實之證據,係指足以認定被告確有犯罪行為之積極證據而言,如未能發現相當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自不能以推測或擬制之方法,以為裁判基礎,最高法院29年上字第3105號及40年臺上字第86號分別著有判例要旨可資參照。

復按刑事訴訟上證明之資料,無論其為直接或間接證據,均須達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始得據為有罪之認定,若其關於被告是否犯罪之證明未能達此程度,而有合理懷疑之存在,致使無從形成有罪之確信,根據「罪證有疑,利於被告」之證據法則,即不得遽為不利被告之認定,最高法院76年臺上字第4986號亦著有判例意旨可資參照。

三、本案檢察官認被告戊○○、丁○○、庚○○另共涉犯有詐欺取財罪之犯行,無非係以被告庚○○明知伊無購買本案土地之真意,且與被告丁○○均知悉被告戊○○係為賺取差價為其主要依據。

而被告庚○○固不否認伊確係受被告戊○○之委託而出面購買本案土地,惟堅決否認有何詐欺之犯行,與辯護意旨同辯以:伊僅係基於同事之情誼而答應幫忙,但並不知悉被告戊○○之目的係在賺取差價,伊事後亦未再參與本案任何犯行等語。

經查:本案被告庚○○雖明知其無購買本案土地之真意,卻仍受被告戊○○之委託出面擔任買受人一節,雖據被告庚○○迭於警詢、偵查及本院審理中坦承不諱,並業經本院所認定如上,而堪信為真,然既壬○○等人原與被告庚○○素昧平生,仍願意以12,340,000元之價格將本案土地出售予被告庚○○,再參以證人壬○○及辛○○於本院審理中所結證之:若當初係被告戊○○以自己名義表示願以同樣價格購買,渠等亦會出售等語,即堪認就壬○○等人而言,渠等本即有以上開金額出售本案土地之真意,至交易對象究係何人,即非考量之重點,則若此,被告戊○○委由無購買土地真意之被告庚○○出面擔任買受人而與壬○○等人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書,即非可謂使壬○○等人陷於錯誤,僅係被告庚○○嗣確實未履行所訂立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故壬○○等人得尋民事程序以資解決而已;

況壬○○等人於本案土地移轉登記予他人後,未能如數取得買賣價金而受有損害,係因被告戊○○未將由甲○○處所收受之價金,於扣除差額後全數予以轉交,亦與被告戊○○、丁○○推由被告庚○○以自己名義擔任買受人而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無相當因果關係,是本案不論被告庚○○是否自始即知悉被告戊○○之目的係在賺取差價,伊及被告戊○○、丁○○就此部分所為,仍尚與詐欺罪之構成要件有別,亦即,依卷內所示資料,尚無法使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被告3 人就此部分亦共同涉犯詐欺取財罪為真實之程度。

此外,復查無其他積極證據足證被告3 人確有公訴人所指犯行,揆諸上開說明,即不得證明被告3 人犯罪,而應就被告庚○○為無罪之諭知,以昭審慎;

另就被告戊○○、丁○○而言,雖本亦應就此部分諭知無罪,然依起訴意旨觀之,檢察官應係認其2 人此部分犯行,與其2 人上開所犯之詐欺取財罪間具有修正前刑法連續犯之裁判上一罪關係,是爰不另為無罪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第301條第1項,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第210條、第216條、第219條、第339條第1項,修正前刑法第28條、第56條、第55條、第41條第1項前段,修正前罰金罰鍰提高標準條例第2條,中華民國九十六年罪犯減刑條例第2條第1項第3款、第7條、第9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98 年 3 月 26 日
刑事第十庭 審判長法 官 江德民
法 官 陳添喜
法 官 蘇昌澤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田宜芳
中 華 民 國 98 年 3 月 27 日
附錄論罪科刑依據之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10條
(偽造變造私文書罪)
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
行使第 210 條至第 215 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第219條
(沒收之特例)
偽造之印章、印文或署押,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 千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
│編號│票      號│發票日│發票人│付  款  人│ 票 面 金 額│於收據上偽造署押│於收據上偽造之署│提   示   方   式 │於支票上偽造之署│
│    │          │      │      │          │(新 臺 幣)│及盜用印文之人  │押及盜用之印文  │                  │押及盜用之印文  │
├──┼─────┼───┼───┼─────┼──────┼────────┼────────┼─────────┼────────┤
│ 一 │LM0000000 │930812│甲○○│合作金庫商│ 1,500,000元│冒充壬○○、周蕭│「壬○○」、「周│由戊○○委託其當時│無              │
│    │          │      │      │業銀行大溪│            │麗雪及辛○○之 3│蕭麗雪」、「蕭怡│任職豐雄有限公司負│                │
│    │          │      │      │分行      │            │人              │茹」之署押及印文│責人乙○○,交由伊│                │
│    │          │      │      │          │            │                │各1 枚          │之弟媳楊璨華提示兌│                │
│    │          │      │      │          │            │                │                │現,並存入己○○所│                │
│    │          │      │      │          │            │                │                │有之合作金庫帳戶內│                │
├──┼─────┼───┼───┼─────┼──────┼────────┼────────┼─────────┼────────┤
│ 二 │LM0000000 │930922│同上  │同上      │   900,000元│冒充壬○○之人  │「壬○○」之署押│同上,惟戊○○於轉│「壬○○」之署押│
│    │          │      │      │          │            │                │2 枚、印文1 枚;│交予乙○○前,先於│1 枚            │
│    │          │      │      │          │            │                │「丙○○○」、「│支票背面偽造「蕭漢│                │
│    │          │      │      │          │            │                │蕭怡芬」、「蕭怡│煌」之署押        │                │
│    │          │      │      │          │            │                │茹」、「蕭怡雯」│                  │                │
│    │          │      │      │          │            │                │、「蕭宇峻」之印│                  │                │
│    │          │      │      │          │            │                │文各1 枚        │                  │                │
├──┼─────┼───┼───┼─────┼──────┼────────┼────────┼─────────┼────────┤
│ 三 │LM0000000 │930922│同上  │同上      │ 5,000,000元│與編號二所示支票│與編號二所示支票│由戊○○於支票背面│「壬○○」之署押│
│    │          │      │      │          │            │同時簽收        │同時簽收        │偽造「壬○○」之署│1 枚            │
│    │          │      │      │          │            │                │                │押後,交予乙○○以│                │
│    │          │      │      │          │            │                │                │豐雄有限公司之名義│                │
│    │          │      │      │          │            │                │                │提示兌現          │                │
├──┼─────┼───┼───┼─────┼──────┼────────┼────────┼─────────┼────────┤
│ 四 │LM0000000 │931019│同上  │同上      │ 3,000,000元│冒充辛○○之人  │「辛○○」之署押│由戊○○於支票背面│「丙○○○」及「│
│    │          │      │      │          │            │                │及印文各2 枚;「│盜蓋「丙○○○」、│辛○○」之印文各│
│    │          │      │      │          │            │                │丙○○○」之署押│「辛○○」之印文後│1 枚            │
│    │          │      │      │          │            │                │及印文各1 枚;「│,自行提示兌現    │                │
│    │          │      │      │          │            │                │蕭怡芬」、「蕭怡│                  │                │
│    │          │      │      │          │            │                │雯」、「蕭宇峻」│                  │                │
│    │          │      │      │          │            │                │之署押各1 枚    │                  │                │
├──┼─────┼───┼───┼─────┼──────┼────────┼────────┼─────────┼────────┤
│ 五 │LM0000000 │931104│同上  │同上      │ 4,189,830元│無              │無              │由戊○○自行提示兌│無              │
│    │          │      │      │          │            │                │                │現                │                │
├──┼─────┼───┼───┼─────┼──────┼────────┼────────┼─────────┼────────┤
│ 六 │LM0000000 │940420│同上  │同上      │   246,000元│無              │無              │由戊○○於支票背面│「壬○○」之署押│
│    │          │      │      │          │            │                │                │偽造「壬○○」之署│1 枚            │
│    │          │      │      │          │            │                │                │押後,交予他人提示│                │
│    │          │      │      │          │            │                │                │兌現              │                │
└──┴─────┴───┴───┴─────┴──────┴────────┴────────┴─────────┴────────┘

留言內容

  1. 還沒人留言.. 成為第一個留言者

發佈留言

寫下匿名留言。本網站不會記錄留言者資訊